夏季 第6页
-
夏季感冒 桑叶茶治
夏季感冒,容易出 现头痛、口鼻发干、咽 喉燥痛、咳嗽无痰或痰 少而黏等症状。因此, 治疗的关键在于清、润 并用,清能散火、润能 治燥,其中常用的药物 之一就是桑叶。 桑叶味苦甘性寒,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功效。可以选用干桑叶30克泡水,每日1次,也可以与梨皮、杏仁共煮,熬成汤当作茶喝,既可防治感冒,又能养生。 针对因燥热伤肺所致的咽喉疼痛、咳嗽、咳痰等肺系病症,以及各类急慢性咽喉炎及支气管炎患者均可用桑叶配麦冬(2:1),泡水代茶饮用,疗效显著。 除茶保健外,桑叶味道可口,还可以煮粥。如清淡滋润的桑叶荷叶粥、桑...
-
夏季感冒初期 不要食西瓜
夏季天气炎热,许多地方均有冷气开放,在冷气房待久了或者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均容易引起 感冒。一旦感冒发生, 千万不要吃西瓜。 中医认为,无论是风寒感冒 还是风热感冒,其初期都属于表证,应采用使 病邪从表而解的发散 办法来治疗。表邪未解时,切不可攻里,否则会使得表邪人里,病情加重。西瓜性寒,有清热的功效。感冒初期,病邪在表之际,吃西瓜就相当于服用清里热的药物,因而会引邪入里,势必会加重病情或延长病期。所以在感冒初期千万别吃西瓜。 不过,当感冒人里化热,出现了高热、口渴、咽痛、尿黄赤等热象后,在正常用药的同时,若吃些西...
-
夏季防治热伤风中医调理全功略
夏季感冒中医又称为暑湿感冒,是夏天特有的感冒,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热伤风。热伤风的发热和秋冬季感冒是有区别的,是发热重、恶寒轻,一般病人没有寒冷的感觉,只是发热,出汗多但是不解热。因此,如果夏天的热伤风还像冬天感冒一样吃退烧药,效果不但不好,而且还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热伤风的内因,包括身体内热,消耗过大、天气热睡不好觉、活动太少等。外因包括冲凉水、空调温度过低、睡觉不盖被子、长时间吹风扇等。症状主要是头痛、流鼻涕,有时候稍微有一点发烧。 热伤风不是流行性感冒,没有传染性。但是热伤风可以诱发一些疾病的发作,比如慢性气管...
-
辨体质治夏季伤风感冒
夏天的特点就是烈日炎炎,离寒冷远了离感冒似乎也远了。但其实,夏天室内空调环境凉,与室外高温造成的室内外温差大,或者是晚上整夜吹风扇,很容易出现风热感冒。 症状: 口渴、尿多、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而且烦躁不安,病程可持续1~2个月。 中医小贴士: 辨体质治感冒 夏季感冒中医又称为暑湿感冒,暑湿感冒的特点就是因为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在这个时候大家都比较贪凉,比如吹空调等,感受了风寒之邪。黄海涛建议市民感冒时,应该辨明感冒类型,然后根据体质进行中药调理,如体质虚弱者,可用黄芪15克,防风5克,白术10克,大枣5克;体质偏...
-
夏季感冒分型食疗
夏季感冒是很不爽的一件事情。许多人认为,感冒只要吃颗感冒药就可以了。其实,中医将感冒分为四种类型: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暑湿感冒及体虚感冒。这四型感冒在夏季均可发生,以前三者最为多见。引起这三种感冒的病因是不同的,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同,我们可以在家用不同的食疗方来治疗。 风热感冒 常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伴有咽干、咽涩,甚至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或鼻流黄涕,口渴,痰黏色黄等,是由于感受外界风热而发病。 食疗方: 银花豆豉粥:银花、淡豆豉各9克,水煎去渣取汁,用药汁与粳米60克、白糖适量煮成粥,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
-
夏季蚊虫叮咬用对办法
进入夏季后,蚊虫叮咬自然是少不了,用对办法,可以避免不少这样的烦扰。 蚊子叮咬:用碱面水少许涂抹,可很快止痒;鲜马齿苋茎叶少许,在手里揉搓出汁后,涂抹患处,具有止痒消肿的效果;大蒜捣泥,调入适量食醋,涂蚊虫叮咬处;用扑尔敏一片,蘸唾液反复涂抹叮咬处,止痒效果亦佳。 小虫钻耳:如果虫子在左耳内,可用手按紧右耳,若虫子在右耳内,就用手按紧左耳,虫子会爬出来;或让患者侧卧,患耳向上,在耳内滴入几滴麻油或白酒,虫子就会被淹死或迅速逃出耳外。若虫子死在耳内,可用温水洗耳,让虫子随水流出,也可用镊子轻轻地夹出。...
-
炎热夏季 刮痧救急中暑
炎热的夏季,如果出现头昏、口渴、发热、胸闷、心慌、乏力,甚至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时,很可能是中暑了,除了迅速撤离高温环境,服用一些清凉解暑的药物外,还可用刮痧的方法进行救急。 选择一个阴凉避风的地方,暴露患者的背部,重点是脊椎(也就是督脉)的颈、胸、腰部位,以及两侧肌肉(即膀胱经)、肩膀、肩胛骨部位。用热毛巾擦净这些部位后,在皮肤上抹上护肤霜或温盐水,以起润滑作用,用刮痧板或牛角等边缘光滑的物体与皮肤成90度或45度角从上往下进行刮拭,注意不要来回刮,力度要均匀,不要忽轻忽重。每个部位3-5分钟,以...
-
夏季心火旺 养津液防中暑调饮食
慎起居 夏季人体的心火旺,肺气衰,且太阳升得早,应晚睡早起;由于中午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所以中午最好不要外出;为了补充夜间的睡眠不足,应适当午睡。由于夏天暑热外蒸,人体皮肤的毛孔开放,出汗较多,最易感受风寒的侵袭,因此不可在露天、凉台或树下睡觉,以防因风寒湿邪侵袭而致病。 防中暑 人体因夏天天气潮湿闷热,皮肤毛孔若宣泄不畅,会使身体出现散热困难,如果热量积蓄过多过久,就会引起中暑。因此要避免在烈日下长期工作,及时给身体补充水分可帮助散热;也要避免久处空调房,使汗出不畅,阳郁于内,寒闭于外,如此不仅夏天易感冒...
-
夏季中暑 按摩可防
夏天中老年人容易发生中暑,可通过点揉颈后来预防。由于中老年人体温调节能力下降,气温升高时会导致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和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出现头痛、头晕、多汗等中暑症状。 中医认为,中暑是夏季暑热之邪侵袭以及而蒙蔽清窍所致,治应清热解暑、泄火醒神。颈后有风府、天柱、大椎等清热提神要穴,点揉颈后能达到预防中暑的效果。端坐,点揉颈后正中线的发际到大椎穴处(略低头,第七颈椎棘突下,即最凸起的颈椎骨下凹陷处),然后点揉中线两侧肌肉(斜方肌)外侧,自上而下,每条线点揉2-3分钟,每日2次。此法还能减轻头晕、耳鸣和颈椎病症状。...
-
香薷饮治疗夏季热 热病后诸症
香薷饮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香薷、厚朴、扁豆三味药组成。香薷素有“夏月麻黄”之称,长于疏表散寒,祛暑化湿;扁豆清热涤暑,化湿健脾;厚朴燥湿和中,理气开痞,三物合用,共奏外解表寒,内化暑湿之效。适用于外感于寒,内伤于湿所致的恶寒发热,头重头痛,无汗胸闷,或四肢倦怠,腹痛吐泻等。夏月酷暑,暑热往往夹湿,有人或贪凉久坐空调居室、或恣食生冷,都易伤阳气,出现头重脚轻,胸闷腹痛等症,或演变为暑湿感冒、空调病等。此时,不妨煎服香薷饮解暑卫阳。也可将香薷、厚朴捣碎,白扁豆炒黄捣碎,放入保...
-
夏季为何易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体温在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和控制下,使身体的产热和散热经常保持相对平衡状态,正常人体的体温保持在36.2℃~37.2℃之间。在常温(20℃)条件下,身体产生的热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的方式散发。当气温和周围物体的温度增高接近于体表温度(32℃~34℃)时,则辐射、对流散热就难以进行,此时则依靠汗液蒸发的方法散热。若气温高、太阳辐射力强,而空气的湿度也大,空气流动又很小时,辐射、对流、蒸发三种方式散热...
-
糖尿病人夏季食疗妙方
夏季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最 佳时机。’由于体内血糖的变化与 季节的关系非常密切,冬天的血 糖要比春秋高,而夏天是一年中 血糖最低的季节。故此时糖尿病 患者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 饮食疗法,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可选取用以下食疗方: 一方:鲜菠菜根0.1公斤,鸡 内金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 3次服。 二方:冬瓜O.1公斤,鲜番薯 叶50克。一同切碎,加水炖熟食 用,每日1剂。 三方:猪胰1具,薏苡仁50 克。加水煮熟服食,每日1剂。 四方:生地、地骨皮各20克。 加水煎煮后去药渣,再将糯...
-
夏季流鼻血处置
一、夏天易流鼻血的原因 1.空气干燥:鼻粘膜暴露 在热、干燥的空气中,这就是 为什么流鼻血经常发生在夏 季的原因。 2.创伤:创伤会使鼻易出 血,如严重的鼻骨折。有时候 一个喷嚏,也可能导致流血。 3.药物:干扰凝血药物能 使轻微外伤后更容易流鼻 血。抗凝剂如肝素或华法林 或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或布洛 芬可以减少流鼻血量。 4.血液疾病:临床研究发 现血液疾病是导致易流鼻血 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包括 血小板量或质的异常、凝血 机制的异常等,这些病症一 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否则会 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5.药物中毒...
-
夏季防治嗓子发干痛疼
天气炎热,开空调、吃凉食或睡觉时受凉都会导致宝宝嗓子又干又疼、十分不舒服。孩子嗓子娇嫩,如果护理不当将会对嗓子造成严重的损伤,因此夏季如何保护孩子的嗓子需引起父母的重视。 应尽量少开空调,即使使用空调也要严格控制温度以及使用时间,避免宝宝长时间呆在空调房内;否则不仅容易导致宝宝受凉感冒,也会因为空调房内空气不流通细菌滋生而伤害他们的嗓子。 夏季身体水分流失较快,身体缺水则会导致嗓子发干,因此需要为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为宝宝准备绿豆汤、白开水以及一些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特别在流汗较多的时候要及时补水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