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第3页
-
根据不同原因的腹胀 进行辨证治疗
腹胀,是指脘腹发 生胀满不舒的一种症 状。其病因多由脾胃素 虚、饮食不节、运化失 健,或肝气郁结、肠胃 积热、瘀血停滞等所 致。治疗此症应根据不 同原因的腹胀,进行辨 证治疗。 食滞腹胀:多由饮 食过度、食积内停、气 机不畅所致。证见胸脘 痞满,腹部饱胀,厌食 呕恶,嗳腐吞酸,舌苔 厚腻,脉滑。治宜消食 导滞。方用:山楂30 克,神曲20克,枳实、 法半夏、槟榔、青皮、莱 菔子、茯苓各10克,砂 仁5克。若腹胀较甚 者,加厚朴10克。 胃下垂腹胀:多因 脾胃虚弱、阳气不足、中 虚下陷所致。证见脘腹 发胀、食后为...
-
耳鸣的原因及治疗 治体虚耳鸣
前段时间,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每天工作都长达13-15小时,开始还吃得消,挺得住,到后来我渐渐感到身体虚弱,出现了头晕耳鸣、心悸气短、疲倦乏力、腰膝酸软等症状,人也显得面容憔悴。我休力透支,耳鸣严重,亲人介绍人一位老中医处看病。 老中医说我肾气不足,给我开了个方子:杜仲、枸杞子、当归各15克,糯米20克,白糖50克,加入白酒500毫升,同人密闭容器中密封保存,置阴凉处存放1个月后饮用。每日2次,每次20毫升。 说这个方子有补中益气,滋阴补肾的作用,有助尽快消除耳鸣等症状。我饮用杜仲米酒一个多星期,体力恢复,耳鸣、心悸...
-
牙痛原因颇多 固本止痛中药二验案方
例1:沈某,男,48岁,华南工学院职工。 于1978年年底患牙痛,自觉牙床浮肿,牙根酸痛松动难忍。头痛头眩,口苦口臭,睡眠不宁,胃纳、二便均如常。查,体胖,面色红润,脉弦稍数,血压 155/105毫米汞柱。诊为肝阳上亢,虚火牙痛。治以滋阴降火,平肝潜阳,用上方加夏枯草、生牡蛎、牛七、玄参、杭菊花。3剂。服后牙痛消失,余症亦减除。 例2,林某,女,33岁,华南工学院职工。 1979年10月28日初诊。自诉牙龈虚浮,牙齿酸软,头眩晕,腰酸,四肢乏力,白带多,胃纳呆。查:面色苍白,消瘦,舌淡少苔,脉弦细弱。诊为肾阴...
-
心肾不交是造成失眠的一个重要原因
睡眠是人最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充足的睡眠使人神清气爽、身心愉悦,能够更专心、高效地学习和工作;相反,缺乏睡眠则使人魂不守舍、无精打采、身心疲惫,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那么人是如何患上失眠症的呢?如果脏腑不和,那么人是不可能健康的,更不可能安然入睡。中医认为,心肾不交是造成失眠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中医看来,心属火、属阳,而肾属水、属阴。人体各项生理代谢功能之所以能够正常进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心与肾的阴阳平衡。 肾之阴要上达到心,滋养心阴,使得心火不要太高亢;而心之阳也要下到肾,资助肾...
-
中州不调乃肠癌发病之根本原因 软坚散结中医案例
邓中甲运用平调散结法治疗肠癌经验 肠癌是世界上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的第三大肿瘤。目前西医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放化疗等, 然而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率仍在30%左右[1]。中医药在防治肠癌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 运用中药防治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都中医药大学邓中甲教授在临床治疗肠癌实践中逐渐形成“平调中州、软坚散结”的治疗理念, 用诸临床, 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以飨同道。 中州不调乃肠癌发病之根本原因 李东垣在《脾胃论》[2]中云:&ldquo...
-
陈五一擅治各种不明原因发热 验案介绍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主任医生陈五一擅治各种不明原因发热,笔者有幸侍诊于侧,现择取一则验案介绍如下。 方某,男,73岁, 2016年2月15日初诊。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每天下午2时开始发热,到傍晚7时达到高峰,腋温超过40℃,体温越高恶寒越重,全身酸痛。先后在省市两家三甲医院诊治,均未明确诊断,叠用抗生素、激素治疗无效。高热时靠吲哚美辛栓对症处理,用后热退,全身大汗淋漓,第二日则更为乏力困倦,痛苦异常,然高热又至时不得已又用之,如此循环不已。同时出现食欲减退,身体日渐消瘦,精神倦怠,时有意识...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观察
不明原因发热是指发热持续3周以上, 体温超过38.3 ℃, 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病因诊断者[1]。笔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不明原因发热45例, 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临汾市中医医院内科门诊及住院的45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45例患者中, 男24例, 女21例;年龄8~67岁, 平均 (42.3±2.3) 岁;病程最短3周, 最长1年, 平均 (21.2±5.7) d;...
-
耳鸣原因很复杂 出现耳鸣要及时就诊
每到年底,很多人因为作息时间不规律、情绪状态不好、压力太大、熬夜等,感觉自己的耳朵在不经意间发出嗡嗡的耳鸣声。这耳鸣背后藏着哪些疾病,一起来听听耳鼻喉科的专家是怎么说的。 耳鸣原因很复杂 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朱晓燕介绍,耳鸣不单单是耳部疾病引起的,有时候可能是全身疾病的早期信号。 耳部疾病 当耳内异物、炎症肿胀出现阻塞、耳膜充血、内响、穿孔、中耳积液或感染、耳硬化等情况下,均可发生传导性耳鸣。这种耳鸣的特征是单侧性,即耳鸣发生于病变的一侧,且音调较低,有节律性,...
-
中医学对耳鸣的认识 耳鸣产生的原因
耳鸣一症,多见于身体亏虚的中老年患者。就笔者临床所见,近年来,耳鸣的发病似有年轻化趋势。白领人群、管理阶层中的部分人士,因工作压力较大,睡眠时间和质量难以保证,又整天与电脑为伍,因耳鸣来就诊之人日渐增多。 耳鸣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声、电刺激条件下,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值得注意的是,耳鸣是发生于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但严重者可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耳鸣产生的原因 耳鸣之声,在不同的个体可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为一侧耳鸣,有的则为两侧耳鸣。有的表现为绵绵的蝉鸣之音,有的表现...
-
高热30天昏睡18天未明原因医案
医案 高热30天,昏睡18天未明原因 黄某,女,56岁,城镇居民。发热5天,在他院(具体医院不详)治疗未退,后在某医院内科住院治疗。医院通过各项检查(检查项目不详),未明确诊断。只记得用过大剂量抗菌消炎药、激素药均无效。第12天转入昏睡。又治疗18天,症状依旧,要求出院。出院时病历写上:高热昏睡,原因未明,患者家属要求出院。后纪某(黄某爱人)找到卢教授。当时病人昏迷,体温39.5℃,肌肤灼热,手足心更甚。家属反映近一个月发热以午后为甚。大便多日未排,小便失禁,用导尿管,患者面色、唇舌红赤,舌绛无...
-
史载祥衷中汇西辨治不明原因发热验案
不明原因发热,是指发热持续3周及以上,体温多次超过38.3℃,经过至少1周详尽检查仍不能确诊的一类疾病。西医学治疗本病多以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对症治疗为主,因病因不明,疗效欠佳,给患者本人及家庭带来严重影响。全国名中医、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史载祥临床擅治内科疑难杂症,尤其是各类发热疾病,往往药到病除。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治疗不明原因发热验案一则整理分析如下,以期与同道共同探讨学习。 患者男,39岁,2023年3月31日初诊。主诉:发热1月。患者于1个月前劳累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伴恶寒、周身肌...
-
水肿的原因 老中医治水肿病
石冠卿,全国名老中医。石老治学严谨,医术精湛,临床擅治内科疑难杂病,对水肿病的诊治,有独到经硷。兹举石老治疗水肿验案3例,介绍如下。 一、下肢水肿(神经静脉炎)。某男, 62岁,患神经静脉炎1年余,因鼻出血用大量止血药后出现左下肢严重肿胀,曾屡用利水剂治疗无效。今仍左腿肿大,皮色光亮,脚板无知觉,因过度肿胀而行动艰难,伴头部左侧胀闷,舌苔薄白,脉沉涩,属少阳瘀血凝滞之水肿。处方:柴胡、生地、当归各15克,黄芩、半夏、赤芍、桃仁、红花、防己各10克,三七3克,甘草6克,生姜5片,大枣3枚。二诊:上方用20余天,下肢...
-
胸部不明原因胀痛数月 中医方
今年1月21日“患者求援” 中,安徽省池州胡女士的母亲胸部不明原因胀痛数月,求医诊治。 胸部胀痛以胸膜炎为最常见病因,产生患侧刺痛并在深呼吸时加剧疼痛;气胸常伴发气急,肋间神经痛分布于神经径路。食管痛在胸纵隔后部、吞咽时更重。心绞痛则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并可向左臂部位放射。创伤等原因引起的肋骨骨折,常伴有局部疼痛。 中医认为,胸痛多由寒盛、痰凝、气滞、血瘀等原因致病。中医药治疗,宜活血祛瘀,疏肝理气,消炎止痛为主,笔者谨献上中药内服汤剂一帖如下: 柴胡9克,当归12克,赤芍9 克,川芎5...
-
背热产生的根本原因 青蒿鳖甲汤合清骨散立方依据
王彦刚以青蒿鳖甲汤合清骨散加减治疗背热经验 背热是指背部感觉发热的一种症状,后世称胸背热,项背热[1]。《医学入门》则称背热。王彦刚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30年,临床经验丰富。王教授认为肾阴虚为背热的核心病机,病位在肾,与肺、脾两脏关系密切,病性属虚实夹杂,在肾阴虚的基础上可出现外感风邪、肺部郁火、脾胃湿热、气滞血瘀等兼杂病机,王教授在临床治疗中常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屡获良效,现将其治疗背热经验简介如下。 背热产生的根本原因 王教授认为,背热产生的核心病机为肾阴虚,肾阴虚是指由于肾阴亏损、失...
-
原因不明性巨球蛋白血症(秘方数:1)
原因不明性巨球蛋白血症是具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特征的细胞恶性增生,临床表现为异常细胞对脏器的浸润和大量单克隆lgM(巨球蛋白)的产生。常发生于老年,男性多于女性。初起症状较轻,可持续数年。随着病情发展,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出血和发热,酷似淋巴瘤和慢性对未巴细胞性白血病。90%患者有血清粘度增高,从而影响了血液循环和毛细血管的灌注,轻者有头痛、头昏、眩晕、雷诺氏现象,重者脑内血管栓塞引起嗜睡、痴呆,甚至昏迷、瘫痪。本病诊断主要依据蛋白电泳中出现单克隆系巨球蛋白和骨髓象中典型的异常淋巴样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