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热
-
常背热水袋也可治好气管炎哮喘
1984年春节我坐火车回家探亲,由于卧铺车厢只能一床毛毯不能抗寒,加上车到湖北地区就一直不停地下雨,使我患了感冒。探亲1个月,吃药打针有10天左右,最后还是落下了后遗症,一受凉就咳嗽不停,一感冒就上不来气,经常半夜坐起来往嘴里喷药。后来发展到马路上的尘土,春天树上飘落的花絮,甚至张嘴大笑都会引起不停地咳嗽,上不来气,在单位成了有名的“病包”。俗话说有病乱求医,我知道这种病在人老了以后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便不惜财力想治好这种病,中药、西药都尝试过,结果钱没少花,可病却是老样子。我泄气了,心想这讨厌的病要折磨我...
-
背热如焚,上身多汗,上热下寒,附子泻心汤
韩某,男,28岁,未婚。患者背热如焚,上身多汗,齿衄,烦躁不安。但自小腹以下发凉,如浴水中,阴缩囊抽,大便溏薄,尿急尿频,每周梦遗2~3次。在当地数医医治无效,特地来京请治。视其舌质偏红,舌苔根部白腻,切其脉滑而缓。此为上热下寒之证,治当清上温下。然观患者所服之方,皆补肾固涩之品,故难取效。 处方:附子泻心汤:黄芩6g,黄连6g,大黄3g(沸水浸泡10分钟去渣),炮附子12g(文火煎40分钟,然后兑“三黄”药汤。加温后合服)。药服3剂,大便即已成形,背热减轻,汗出止,小腹转暖,阴囊抽搐...
-
背热产生的根本原因 青蒿鳖甲汤合清骨散立方依据
王彦刚以青蒿鳖甲汤合清骨散加减治疗背热经验 背热是指背部感觉发热的一种症状,后世称胸背热,项背热[1]。《医学入门》则称背热。王彦刚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30年,临床经验丰富。王教授认为肾阴虚为背热的核心病机,病位在肾,与肺、脾两脏关系密切,病性属虚实夹杂,在肾阴虚的基础上可出现外感风邪、肺部郁火、脾胃湿热、气滞血瘀等兼杂病机,王教授在临床治疗中常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屡获良效,现将其治疗背热经验简介如下。 背热产生的根本原因 王教授认为,背热产生的核心病机为肾阴虚,肾阴虚是指由于肾阴亏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