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 第121页
-
治头晕目眩 清肝利胆和胃降逆
患者,男,55岁。2007年10月18日初诊。患者于初诊前一日上午发病,症见头晕目眩,耳鸣如蝉,口苦咽干,胸脘痞闷,呕吐苦涩绿水,自觉气短,身肢无力,视物则天旋地转,呕恶更甚,大便秘结,小便色黄,嗜卧欲睡,懒于言语,形体肥胖。患者素日嗜酒、嗜食甘辛食品,面赤如醉,舌质红,苔黄腻,脉象弦细而滑。辨证:肝胆湿热,胃失和降。治法:清肝利胆,和胃降逆。处方:青蒿12克,黄芩12克,陈皮12克,半夏10克,茯苓12克,竹茹10克,枳壳12克,青黛6克,滑石15克,连翘12克,甘草10克。 二诊:上方连服3剂,...
-
患胃肠炎喝白木汤
中老年人由于胃肠道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等原因,易患胃肠炎,出现食欲不振、恶心、腹痛、嗳气等症状,可食用白扁豆木瓜汤来防治。 白扁豆中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可促进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保护胃肠道黏膜,还可促进消化液分泌,加快食物的消化。白扁豆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是芹菜的4倍),可有效促进胃肠道蠕动。药理实验发现,木瓜中的酚类物质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可显著抑制多种肠道菌和葡萄球菌,有效缓解胃肠炎症。此外,木瓜酵素可促进脂肪分解,减轻胃肠负担。 取木瓜100克、白扁豆60克,加水煮熟后吃豆喝汤。饭后半小时食用,每天2次...
-
治疗胃脘胱痞验方
枳实5份.土炒白术3份.烘干.研为细末.每服6克。日服3次.温开水送下。 随症加减:腹胀重者.枳实加至6 份:热偏重的,土炒白术改为生白术.并加黄连1份:痛甚的.加醋制元胡1 份:有寒的,加肉桂或高良姜1份:胃脘发热或反酸的.加乌贼骨1份:脾胃虚弱偏重的.枳实用3 份.土炒白术用5 份:有渍疡者加乌贼骨1份。(陈国华)。 治阵发性心动过速方 黄连30克.炙甘草30克。水煎服.每日1~2剂.少量多次频服.10日为1 个疗程。此方有定心志.补心气功效。可治阵发性心动过速.症见心悸怔忡.头晕失眠,四肢无力,脉速...
-
胃脘部痞胀 二陈汤
王某某,男,38岁。于2006年4月21日就诊。患者因1月前食冷食后,自觉胃脘部痞胀,食后症状加重,当时到某医院检查一切正常,给予气滞胃痛颗粒口服,1日2次,1次1包,服10天后,效不显而停药。近7天症状加重。刻诊:胃脘部不舒,痞塞胀满,食后症状加重,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头重如裹,小便少,大便不通。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细沉滑。患者2年前做过脾切除术。诊断:痞满。为中气不足,湿停遏阳,升降失常所致。治以利湿补气,升清降浊。方予二陈汤加味。处方:清半夏、茯苓、苍术各15克,陈皮、白术各12克,甘...
-
土豆配蜂蜜食疗胃炎胃溃疡
经过了夏天人们的胃很容易因贪凉受伤。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指出:生活里土豆配蜂蜜进行食疗,对胃溃疡、胃炎等胃肠疾病有较好的作用。 杨力解释说,生土豆外用时具有消炎、消肿的功效;熟土豆食用后,具有益气强身、和胃调中、健脾胃的作用。蜂蜜有润肠、通便、润肺止咳的作用,对于治疗便秘、胃溃疡等疾病都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将土豆和蜂蜜配在一起食用,更是强强联合。 制作蜂蜜土豆时,最好选新鲜土豆,不要用发芽的土豆,因为后者含有大量龙葵碱,对人体有害。具体做法是,先将土豆皮削净,再将土豆切成丝状,而后置于火上烧煮。 待...
-
仝俐功胃下垂针灸方
仝俐功,男,1934年生,河南人,出身中医世家,陕西省名老中医,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六十年来,历任陕西省宝鸡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及陕西省针灸学会理事及常务理事,中国文化研究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陕西省中心副主任。 擅长针灸治疗疑难急重病症,尤对中风瘫痪、各种痛症、脏器下垂、风湿痹症等治疗独具见解和专长。1990年主持创建成立了宝鸡市唯一针灸单元病房,突出了中医特色,实现了针灸传统疗法与现代科学诊治的有机结合,被国家和省中医药管理局...
-
秋季食疗萎缩性胃炎
甲鱼益胃汤 用鳖鱼 1只(300克以上),知母20克,沙参30克,山药50克;先把鳖鱼放入沸水中烫死,揭去鳖甲,掏去内脏,洗净,切成小方块。再把知母、沙参、山药洗净,与鳖肉同入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沸,改用文火炖至鳖肉熟透粑软即可;用法是单食或作配餐菜肴;此款的功效是养阴益胃,滋补肝肾。适用于慢性胃炎之胃脘隐隐作痛,食欲不振,或饥不欲食,咽干口燥,大便干燥,以及潮热,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等。 猪肚烧姜附 用猪肚250克,熟附片10克,生姜30克,大蒜10克,豆瓣15克,白糖6克,盐6克,味精6克,菜油15克,...
-
慢性胃炎泛酸 中药辨证治疗
泛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如果持续时间不长,可不予治疗,如果反复长时间泛酸,就可能是患有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症、食管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认为,泛酸主要因肝火、湿滞、郁热引起,可用中药辨证治疗。 肝火泛酸 此类患者常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火犯胃,导致胃失和降而泛酸,还伴有口苦口干、两胁胀痛、烧心等症状。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方药柴胡、莱菔子各15克,黄芩、郁金、木香、香附、佛手、陈皮、半夏、白芨、川楝子各12克,杭芍20克,黄连、吴茱萸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
浅表性胃炎食疗 鲫鱼糯米汤
浅表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用鲫鱼煮汤食用能很好地防治浅表性胃炎。中医理论认为,鲫鱼性甘、平温、无毒,入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除湿利水、温胃进食、温中下气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弱、不思食、纳少无力、胃炎溃疡等。 这里特别推荐一道鲫鱼糯米汤。活鲫鱼2~3条(200~300克/条,此重量的鱼味最鲜美,营养也最佳),葱白、生姜适量(辛温解表、通阳、散寒、和胃),糯米50~100克,藕粉5克,细盐少许。将鲫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与糯米同时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先用急火烧沸,后改用文火...
-
怎么样治胃病 治胃病方法
天一冷,不少胃病患者的胃又不舒服了。胃是喜暖怕冷的,寒冷的冬季是胃病容易复发的季节,特别是老胃病患者,胃部常或多或少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专家告诫,一定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注意保暖,要定时吃饭,不要有一顿没一顿的。特别是老年人心胃病肟,临床症状常不典型,有相当部分老年人心有慢性胃炎时,平时却无自觉症状,如未能早期发现与治疗,则预后不佳。 据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宋洪江教授介绍,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会导致胃酸分泌大量增加,同时胃肠道发生痉挛性收缩,致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加上不少人在冬...
-
名中医盛循卿治慢性胃炎经验
盛循卿,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主 任医师, 国家级名老中医,首批全国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 老师。善将仲景学说灵活施用,以治 疗中医内、儿科疾病。盛老对脾胃病 研究尤深,曾提出脾胃气机失调是该 系统疾病的共同病机,认为治疗脾胃 必先调养肝气,以疏肝理气来调理脾 胃气机,对四逆散古方的应用阐发, 造诣精深,对医治脾胃病颇有良效。 现就盛老以四逆散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作一介绍。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 畴。盛老认为,胃脘痛者,疏理气机 为通用之法。胃病用药,宜用性味甘 平之品...
-
胃病安排自己的饮食 胃病食疗方
胃病是冬季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春节期间更容易患胃病。对本有胃病的患者,更应针对不同病情安排自己的饮食。 胃溃疡患者宜少量多餐,每天可安排5-6餐,注意定时定量,避免过饥过饱。食物宜选用易消化、营养价值高及对胃有保护作用的食物。忌食粗纤维多、硬而不消化的食物,避免过甜、过酸、过冷、过热及辛辣食物。 萎缩性胃炎患者尽量吃易消化的食物,可适量增加醋调味并帮助消化。宜进食含优质蛋白质及铁丰富的食物,多吃新鲜绿叶蔬菜,如番茄、油菜、菠菜、胡萝卜等。 浅表性胃病患者少吃多餐的同时,可增加无糖牛奶、苏打饼干、多...
-
春寒胃冷痛猪肚可食疗
立春至雨水期间,正是春寒料峭、春雨潇潇时节,此时脾胃十分脆弱,食用猪肚,可达到以形补形之功效。 猪肚,即猪的胃部,最常见的是与胡椒搭配,融于一煲,腥味全无,汤煲成以后呈乳白色,有暖胃防寒等不一般的食疗效果,常用于小儿消瘦,脾胃虚泻,尿频遗尿,是乍暖还寒之际的一道家常菜。此外,猪肚还常配以其他的食疗药物,如白术、薏苡仁、莲子、陈皮等,把材料装入猪肚后扎紧煮熟或蒸熟,是补中益气的良方。适用于脾胃气虚者,症见腹部隐痛,食欲不佳或消化不良,易感疲倦,舌质淡,脉细弱。 材料:胡椒3克,猪肚半个,猪碎骨150克,生姜3片,...
-
自拟方治萎缩性胃炎
乌梅10克,白芍15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木蝴蝶6克,刺猬皮6克,麦芽30克,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胃脘胀痛,痛及两胁,嗳气呃逆者,加佛手、香附、没药、青皮;胃脘疼痛部位固定,痛如针刺,舌质有瘀斑或瘀点,或胃镜检查有息肉增生者,可选加活血化瘀药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延胡索、姜黄、九香虫;疼痛喜按,得温痛减,喜热饮,纳呆乏味,腹胀肠鸣便溏,舌质淡,苔薄白,可选加高良姜、炮姜、附片、白术、山楂炭、肉桂;口苦,口干,口中臭秽,口渴欲饮,便干,苔薄黄,舌红,可选加黄连、蒲公英、石见穿、红藤、制大黄、玄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