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 第84页

通 第84页

  • 老人尿频热敷关元 治小便不通方

    老人尿频热敷关元 治小便不通方

    许多老人尿感非常急迫,老想上厕所,每天小便8次以上,去医院检查又没查出什么毛病,这可能是膀胱多动症。患有膀胱多动症,町用热熨脐下的方法来治疗。在肚脐直下3寸(用手量4横指)有一个穴位——关元穴,为小肠经的募穴,此穴具有培补元气、导赤通淋的功效,可治疗膀胱多动症。 方法:取热水袋隔一层衣服置于脐下,热敷1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长期坚持疗效显著。 张忠邦 治小便不通方 处方:玉竹20克,通草、车前于各12 克,滑石粉10克,穿山甲9克。每日l剂, 水煎分3次服。 主治:小...

  • 肝病应如何治疗?五脏恒通百病消

    肝病应如何治疗?五脏恒通百病消

    周大妈患高血压、心脏病,病情始终反复。最近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不振、腹部疼痛的情况,经诊断为慢性乙肝。应如何治疗? 中医认为,心脏病为心失血养,气血不畅所致;而肝病,则因肝肾亏虚所引发。应以调理经络、补益气血、活血开瘀为主,通过肝脏调理经络,心、肾、脾、肺达到补益气血、活血开瘀的目的。建议从五脏调理入手,服用生精血、坚筋骨、养阴血的土地黄、土茯苓、土甘草,舒筋活络、去瘀生新的万筋藤、四方藤,强筋骨、降血压的杜仲,散淤活血、补血调经、调和气血的红药、当归、三爪龙,扩张动脉血管、壮肾助阳、行气开瘀的首乌藤、黑老...

  • 利湿通淋通调水道 治糖尿病性尿路感染方

    利湿通淋通调水道 治糖尿病性尿路感染方

    名医治糖尿病性尿路感染(脾肾两虚)方 处方:党参、白术、炙甘草、猪苓、茯苓、木香各 10克,泽泻8克,制附片(先煎)、肉桂、小茴香、川椒、干姜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益肾。用于治疗糖尿病性尿路感染,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型。症见面浮肢肿,食少腹胀,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大便溏薄,小便频数,淋漓不尽,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创方者:张世峰 名医治糖尿病性尿路感染(膀胱湿热)方 处方:滑石25克,车前草、扁蓄、瞿麦、山栀子、茵陈、乌药各10-克,金银花、野菊...

  • 化石通淋治胆道结石 尿路结石

    化石通淋治胆道结石 尿路结石

    结石主要是体内的酸碱度平衡失调导致,各种物质比例不平衡沉积所致。一般与酸性偏高有关。 意见建议:建议:多喝水,多吃青菜水果,少食大油大肉。适量运动。可以饮食调节碱化体内环境:多食碱性食物: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 洋葱,豆腐,萝卜干,大豆,红萝卜,蕃茄, 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恰玛古,葡萄,茶叶,海带芽,海带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治结石方 组成:金钱草12克,海金砂、郁金各6克,川楝子5克,鸡内金4克,元明粉(同煎)1.5克。 加减:胆道结石加木贼草2克,茵陈7...

  • 填药圈围脐 小便即通

    填药圈围脐 小便即通

      《医学汇海》卷十四载通关散配方:白矾、生白盐各7.5克。上药共研细末调匀,以纸圈围脐,填药在内,滴冷水于药上,小便即通。   沈阳老人石某,初患小便不通,情势紧急,当地中西医院用导尿法及八正散均无疗效,后经诊断为前列腺肥大,建议手术治疗。住某院观察一周后,认为前诊正确,仍须手术;当前之计,插管导尿,乃应急耳。笔者诊得六脉尚均和,略大,现唯排尿不得用《医学汇海》小便不通门通关法之通关散。患者躺卧床上,如法操持,即觅容器接尿时,尿己大排。石某此时索性大尿为快,一鼓作气,插管亦自脱而出。患者曰:“...

  • 大小便闭塞不通 益气补虚桂枝茯苓丸

    大小便闭塞不通 益气补虚桂枝茯苓丸

      张某,女,43岁,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弥沙乡人。2013年8月20日初诊:   主诉:大小便闭塞不通10余日。   病史:患者于2013年8月10日跌伤,致第一腰椎粉碎性骨折。8月11日请云南大理州人民医院骨科专家会诊后,在剑川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手术顺利。现术后第10日,双下肢可以自主活动,搀扶能行走,术后至今不能自主排便。大便秘结,用开塞露可下少许硬结便块;小便不通,须放置导尿管排尿。体倦乏力,声低懒言,舌质淡黯瘀紫,舌苔白腻,脉沉细弱。   诊断:二便闭结   辨证:气虚血瘀   ...

  • 中医热淋 治则清热除湿利尿通淋方

    中医热淋 治则清热除湿利尿通淋方

    病例:饶某,女,55岁。 主诉:尿频急、灼痛时作1年,加重10天。伴腰痛,小腹痛,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热淋。治则:清热除湿,利尿通淋。 处方:当归、扁蓄各20克,生地 15克,苦参12克,浙贝母、栀子、车前子(包煎)、瞿麦各10 克,通草、竹叶各6克,大黄5 克。5剂,每日1剂,水煎分3 次服。二诊,尿频、尿急好转,小腹时痛。上方去大黄,加乌药、木香各6克,5剂。1月后随访临床症状消失。 点评:湿热邪气蕴结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遂发为湿热淋。方中当归辛甘、性温,活血润燥;浙贝母...

  • 慢性肾衰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立“清降补益通络”法

    慢性肾衰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立“清降补益通络”法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曹恩泽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50多年,尤其对中西医结合辨治肾脏疾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现将其辨治慢性肾衰的学术经验介绍如下。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曹恩泽在长期诊治肾病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虽然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有病因、病程和发病阶段的不同,但其基本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证,待发展至慢性肾衰阶段,其基本病机则转化为脾肾亏虚为本,浊毒瘀血蕴结弥漫三焦为标,尤其是浊毒弥漫三焦为其病机之关键。...

  • 谢丽萍运用通阳法辨治尿道综合征经验

    谢丽萍运用通阳法辨治尿道综合征经验

    尿道综合征是指有尿频、尿急、尿痛或小便排出不利的症状表现[1],归于中医“淋证”范畴。该病缠绵反复,难以速愈。《黄帝内经》首载“淋证”之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记载:“小便黄赤,甚则淋。”认为小便黄赤者乃热郁于内,阳气不通,甚者即为小便淋沥不畅。《金匮要略方论》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诸病源候论》云:“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宿病淋,...

  • 湿热与慢性肾脏病联系 通阳在慢性肾脏病湿热证治疗中的运用

    湿热与慢性肾脏病联系 通阳在慢性肾脏病湿热证治疗中的运用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中的运用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出自《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原文曰:“热病救阴则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症,则有不同矣。”[1]“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是叶氏针对外感湿热、湿遏气机、三焦不畅提出的一种治疗原则,其对于湿温病的治疗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本文将深入分析“通阳”的内涵及用药特点,探讨其在慢...

  • 主治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 通络方

    主治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 通络方

    孙轶秋,1955年生,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分会肾病学组委员。先后主持完成部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参编学术著作10余部。 组成:水牛角(先煎)20克,生地黄10克,赤芍10克,牡丹皮10克,茜草15克,徐长卿10克,紫草10克,大小蓟各10克,川牛膝10克,蝉蜕10克,甘草3克。 功能:凉血活血、化瘀通络。 主治:过敏性紫癜、...

  • 主治膜性肾病 檀金川益肾通络汤

    主治膜性肾病 檀金川益肾通络汤

    檀金川,男,教授,河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从事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临床疗效显著,擅长治疗膜性肾病、IgA肾病、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肾脏病。 组成:黄芪30克,熟地黄15克,山萸肉15克,桂枝10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丹参15克,地龙15克,全蝎5克,甘草3克。 功效:健脾益肾、化瘀通络。 主治:膜性肾病,证属脾肾亏虚、肾络瘀阻者。症见...

  • 腰酸,尿浊,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腰酸,尿浊,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初诊: 2013年01月23日 姓名:唐某某 性别:男 年龄:34岁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信成南街 主诉:腰酸,头晕1月 现病史:既往有乙肝病史。2012.12体检发现尿蛋白+++,无浮肿,在我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慢性肾炎(轻微病变),肾穿显示轻微病变。予以非免疫疗法治疗。 现症见:腰酸,头晕,乏力。舌质淡红,舌苔黄微腻,脉弦细。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2013.1.23尿常规,蛋白++、潜血++,未见管形。2013.1.1024H尿蛋白定量2.6,Scr63,肾穿显示轻微病变。 西医诊断:...

  • 温通利水治水肿

    温通利水治水肿

    程某,男,51岁。于2014年3月20日初诊。 主诉:双下肢肿胀半年余。患者年轻时身体魁梧,体格强壮,肥胖,生活无规律,饮食不节制,常饮酒,量大。5年前因患颈椎病而经常头晕,后陆续出现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2年前忽发冠心病感胸胀闷难受,急往某西医院诊治,进行心脏支架等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坚持服用降压药等药。后因高血脂、肝功能异常而至武汉同济医院诊治,病情好转,且时发时止,反复发作。半年前,出现胸闷、尿少、双腿肿胀等又至同济医院就诊,发现肾功能失常,诊治月余,曾一度减轻,后又加重,肾功能无明显改善。遂考...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即中医的痹证:着痹 治以祛湿通络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即中医的痹证:着痹 治以祛湿通络

    查和萍教授从肝脾肾亏虚为发病的根本,虚可致外邪、瘀等痹阻筋骨、肌肉、关节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提出以祛湿通络,活血止痛为主,以调补肝脾肾三脏为辅的治法,临床上运用查氏膝痹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收效明显。 查和萍教授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30余年,学验俱丰,尤其对骨与关节、腰腿痛等疾病的诊治颇有造诣。查和萍教授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主要在于原发的虚和继发的邪、瘀。即肝脾肾亏虚,虚可致外邪容易入侵,虚也可致瘀血加重;邪、瘀又可致虚加重。二者关系密切,致使发为慢性缠...

  • 劳淋病 尿频尿急尿痛 导赤通淋汤

    劳淋病 尿频尿急尿痛 导赤通淋汤

    张炳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全国首批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第二、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学术带头人。师从于秦伯未、王文鼎、宋向元、刘渡舟、王绵之、祝谌予等中医名家,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50余年,学术特色为“肾龟地、气黄芪、虫蚁类方更新奇”,临床以脏腑辨证为核心,善用活血化瘀、涤痰滚痰法治疗疑难怪证,善用虫蚁之品、毒麻之剂,疗效卓著,被誉为“医林怪杰”“治痛名...

  • 利水通阳四法

    利水通阳四法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见于叶天士《外感温热篇》,这为后世治疗湿温拟订了治疗大法,且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后世多理解为:治疗湿温,不可以温补,而在于温通阳气以利小便。笔者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叶天士原意,也不符合临床实际,应理解为:治疗湿温,不在于温化,而在于利小便以通达阳气。   小便之通利靠体内阳气之通畅,湿热内阻、痰热内蕴亦能导致阳气的阻滞。湿温证多湿热熏蒸,蕴结胶着,难以分解。湿热蕴结是阻滞阳气不畅通的根本原因,而不是阳气阻滞导致的湿热蕴结。这样看来,祛除湿热就是其根本了。...

    精品偏方 2024-03-08 10 0 利水
  • 古方通关法外治小便不通

    古方通关法外治小便不通

    古方通关法外治小便不通,本出自孙德润氏的《医学汇海》卷十四,其通关散配方:白矾、生白盐各7.5克。上药共研细末调匀,以纸圈围脐,填药在内,滴冷水药上,小便即通。 案一 沈阳有一老人石某,于1980年初患小便不通,情势紧急,当地中西医院,用导尿法及八正散均无疗效,后经某院诊断为前列腺肥大,建议手术治疗。因考虑石某年老,恐不胜负担,即来北京治疗。住某院观察一周后,认为前诊正确,仍须手术;当前之计,插管导尿,乃应急耳。 诊得六脉尚均和,略有大意,现唯排尿不得为急耳。即谋诸验方,择孙德润氏的《...

  • 提壶揭盖法治小便不通

    提壶揭盖法治小便不通

    尚某,男,70岁。2013年11月3日初诊。 患者十年前曾在某医院检查为“前列腺肥大”。五天前因劳累而失眠,三天前开始小便不通,自服“前列康”“左氧氟沙星”,效果不佳。经人介绍遂来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吴玉泓教授门诊处治疗。 刻下症见小便不通,伴咳嗽、咳清稀样痰,下肢浮肿,失眠,纳可,大便正常,面色黧黑,舌淡青,脉弦。此为寒饮伏肺,膀胱气化失常所致,法当温肺化饮,降气通腑,方拟小青龙汤加减。 处方:麻黄10克,桂枝1...

  • 肾病水肿,治水化气必先温通

    肾病水肿,治水化气必先温通

    肾脏疾病,中西医各有不同的范围。就西医而论,肾病包括原发性疾病和由其他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疾病,大多病情复杂、病程迁延,是目前临床中的一大类疑难顽疾。肾脏疾病有其自身病变发展的规律,加之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等西药的治疗干预,机体病理变化反映在外部的症候繁多,故对于复杂性肾病治疗用药,不能一味针对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的血肌酐、尿素氮等实验室指标,应当在辨证论治前提下,抓住疾病的主证,才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中医对肾病认识已有数千年历史,目前对肾病论述日臻完善,所出治法方药不胜枚举,足资学习发掘和临证应用。水肿是肾病...

  • 泌尿系结石,石淋,通淋排石,方药五金排石汤加减

    泌尿系结石,石淋,通淋排石,方药五金排石汤加减

    五金排石汤 金钱草30g(可用至120g),海金沙30g,鸡内金24g,郁金12g,金银花 15g,栀子10g,黄柏6g,石苇30g,冬葵子24g,生楂片24g,白芍30g。水煎服,隔日1剂。腰痛者酌加杜仲10g,川断10g,寄生24g,牛膝10g;尿血者酌加小蓟15g,白茅根30g;发热者酌加柴胡10g,蒲公英24g;尿痛者酌加竹叶3g,猪苓6g;小腹剧痛者酌加川楝子10g,元胡15g;伴瘀滞者酌加穿山甲12g,丹参24g,皂刺10g,王不留行15g;肾虚者酌加菟丝子20g,破故纸10g,川断10g,杜...

  • 清热除湿祛风通络治热痹

    清热除湿祛风通络治热痹

    患者,男,18岁,学生。初诊自 述9个月前因不慎扭伤左足跖部, 未经治疗,此后渐致左足背、臀部 及脊背部疼痛,多家医院曾按“风 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治疗, 收效甚微。半月前病情加重,遂休 学就诊于某医院康复科,经针灸。、 推拿、理疗、中药等治疗10余天, 病情日重,渐至足不能触地,生活 不能自理。经人介绍,前来诊治。 证见左足背和脊背部疼痛,局 部灼热微肿,拒按,活动受限,双侧 臀部疼痛剧烈,痛苦不堪,不能行 走,体温37.4~C,心烦、口渴不欲饮, 舌苔白、厚腻微黄,脉滑数。诊断为...

  • 肾综合征出血热 清气凉营法 开闭固脱法 泻下通瘀法

    肾综合征出血热 清气凉营法 开闭固脱法 泻下通瘀法

    肾综合征出血热在我国原称流行性出血热,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隶属于中医“瘟疫”“疫斑”“疫疹”等范畴,周仲瑛教授称其为“疫斑热”。病因是感受瘟邪疫毒进而酿生热毒、瘀毒、水毒,耗伤阴津。“三毒”几乎贯穿病变的整个过程,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以热毒、瘀毒为主;少尿期以瘀毒、水毒为主;恢复期则为正气亏虚,余毒不净。因此,治疗当以清瘟解毒为基本原则。同时区别各个病期的不同病理特点,辨证采用相应的治疗大法,结合...

  • 温阳通督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应用

    温阳通督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应用

    强直性脊柱炎 ( Ankylosingspondylitis,AS) 是 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人体中 轴骨骼,以骶髂关节炎为标志。早期症状主要有腰 背疼痛或僵硬,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以至严 重的功能障碍。AS 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并与 人体白细胞抗原 ( HLA- B27) 密切相关。AS 属于 中医学 “痹证”范畴,中医古籍中有 “龟背风” “竹节风 ”“骨痹 ”“腰痹 &rdquo...

  • 王行宽以益肾补肝通督法论治颈椎病经验

    王行宽以益肾补肝通督法论治颈椎病经验

    王行宽( 1939-) ,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首届全国名中医, 全国第二、 三、 四、 五批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王教授耕耘杏林 50 余载, 倡导杂病治肝、 多脏调燮、 微观辨证、 疏通督脉的 学术思想, 善用经方, 不乏验方, 用药平和; 对心脑血管病、 脾胃病等内科疾病的研究颇多创见, 尤擅疑难杂症及危 急重症。 颈椎病是由于不当的工作、 不正确的生活姿势, 或 颈椎外伤, 或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 颈项部肌肉、 筋膜等软组织慢性劳损, 促使颈...

  • 痛风在中医属痹症范畴 久积作痰壅阻关节不通则痛

    痛风在中医属痹症范畴 久积作痰壅阻关节不通则痛

    痛风分布在世界各地,受种族、饮食、饮酒、职业、环境和受教育程度等多因素影响,多发于中年男性,尤其是肥胖者。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介绍什么是痛风。(策划编辑/秦丹 责任编辑/王钧石) 一、痛风的成因及表现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高尿酸血症,以及尿酸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肾脏等处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症状一般首先表现为小关节的疼痛,最常见的是足趾关节疼痛。痛风多发于中年男性,尤其是肥胖者。由于进食大量含嘌呤的食物,产生的尿酸超过了机体清除能力,就会引起血尿酸增高,出现尿酸盐结晶,并沉积于体液和其他组织内,被...

  • 痛风 化浊祛瘀通络止痛方选

    痛风 化浊祛瘀通络止痛方选

    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障碍使血尿酸累积而引起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辛辣油腻、烧烤熏灼、酒酪海鲜的大量摄入及工作压力的增加,痛风病人逐年增多。中医治疗痛风历史悠久,疗效确实。现将本人用中医辨证论治痛风病例介绍如下:   郑某,女,64岁。2014年11月20日来诊。左足拇趾跖骨头红肿疼痛十多年,加重1周。现左拇趾、跖骨头肿大、焮红、灼痛、膝肿痛,彻夜不停,心悸、乏力,上午甚,目糊、口干苦、记忆锐减,舌淡红苔薄黄,脉右弱左弦数。高血压病史,高血尿酸。   辨证 湿热蕴结、瘀毒阻络。...

  • 运用通痹开结调气之法治疗经筋痹痛

    运用通痹开结调气之法治疗经筋痹痛

    经筋痹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其以疼痛及功能障碍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病情复杂、缠绵难愈等特点。笔者有幸作为深圳市第四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冯军教授临证学习,深感其运用通痹开结调气之法治疗经筋痹痛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现将此法理、法、穴、术进行系统梳理。 理:溯源求本,从“结”立论 《灵枢·刺节真邪》曰:“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也就是说经筋痹痛是因为经筋闭塞不通而形成了...

  • 臀腿痛 治则通络祛痛方药

    臀腿痛 治则通络祛痛方药

    李某某,男,61岁,本县岩口乡农民。2009年3月31日初诊。 左侧臀腿痛20多天,疼痛从左侧臀部至大腿、腘窝、小腿一线,上下移动,有时放射至足底,左腿持重力下降,痛甚时行动不便。在某医院CT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前期曾有腰部微痛,在本地治疗腰痛已除,但坐骨神经痛无明显效果。舌苔薄白,舌质黯。脉弦涩,尺脉兼虚。 诊断:(肝肾虚损,经络阻滞型)臀腿痛(西医为腰椎间盘脱出并坐骨神经痛)。 治则:柔肝缓急,益肾壮腰,通络祛痛。 方药:白芍75g,甘草15g,鸡血藤...

  • 不通则痛 中医方治肢体关节类疼痛

    不通则痛 中医方治肢体关节类疼痛

    处方及用法:川乌200克,当归150克,桂枝150克,白芍120克,细辛50克,木通80克,吴萸100克,花椒50克,干姜100克,麻黄50克,艾叶50克,肉桂150克,独活100克,共13味,用粉碎机碾成末,过100目筛,每次用50~100克,用布包好扎紧口,放到开水中浸泡,待开水凉到适宜温度时,将患肢置于含药的温水中浸泡15~30分钟。每包药可连续用3~5次。若上肢痛,颈肩痛可将药液溶入浴缸或澡盆兑温水泡澡。 方解:本方以当归四逆汤为基础方,明代许宏(宗道)撰《金镜内台方议》卷七“阴血内虚...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