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儿 第317页

小儿 第317页

  • 银莱汤治小儿感冒发热案 小儿肺炎喘嗽发热案

    银莱汤治小儿感冒发热案 小儿肺炎喘嗽发热案

    谷晓红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中医科研、教学、临床工作多年,擅长治疗脾胃及小儿疾患,对于小儿高热尤其擅长。笔者有幸跟师出诊,获益颇丰。现以几个典型医案为例,总结谷晓红运用银莱汤加减治疗小儿发热的临证经验,并介绍其对银莱汤方证病机、组方配伍的运用和体会。 银莱汤取义于银翘散及保和丸,由金银花、连翘、莱菔子等多味药组成,其功效为清肺泄胃、宣肺止咳、辛凉清解、调和表里,临床常运用于治疗外感热病兼有饮食不消、纳谷不香的患者。 小儿感冒发热案 董某,男,4岁,2004年3月21日初诊。诉持续高...

  • 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中药方胃炎消汤

    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中药方胃炎消汤

    胃炎消汤辅助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炎食滞胃肠证的临床观察 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胃炎是指因感染Hp引起的反复胃脘疼痛、痞满、嗳气、反酸、食欲不佳等症状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儿童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Hp属于革兰阴性微需氧性杆菌,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感染易发生在儿童期[1],若治疗不当,可终身携带[2]。目前,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为一线治疗方案,但随着Hp耐药性逐渐增加,其根治率下降[3]。中医药治疗Hp感染相关疾病疗效良好,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且长期使用无明显不良反...

  • 谷精草合剂用于治疗鼻渊,头痛,鼾症,咳嗽和小儿抽动症

    谷精草合剂用于治疗鼻渊,头痛,鼾症,咳嗽和小儿抽动症

    谷精草合剂源于陕西中医学院(现陕西中医药大学)韩天佑《用谷精草合剂治疗鼻渊简介》一文(《新中医》杂志1974年第1期),药物组成为:谷精草、蔓荆子、草决明、菊花、青葙子、密蒙花、夜明砂、金蝉花(或蝉蜕)、钩藤、木贼草、辛夷花、白芷、防风。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发枝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用于治疗鼻渊、头痛、鼾症、咳嗽和小儿抽动症等,疗效确切,可资借鉴。 鼻渊 处方:谷精草15g,木贼草12g,青葙子12g,辛夷花12g,僵蚕10g,蝉蜕12g,黄芩12g,蔓...

  • 小儿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 中医治方解

    小儿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 中医治方解

    张炜,男,1962年出生,主任中医师,南阳理工学院兼职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8月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系,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事中医儿科工作37年,潜心于仲景学术研究,致力于中医儿科经方临床应用研究。 组成:葛根20~30g,桑叶6g,蝉蜕4g,荆芥6g(后下),薄荷6g(后下),浮萍4~6g,连翘10g,生石膏20~50g,甘草6g。(以上为体重15kg小儿用量,临证随年龄、视病情增减。) 功能:辛凉解表,疏风散热。 主治:小儿感...

  • 孙浩运用宣通法治疗小儿咳嗽验案四则

    孙浩运用宣通法治疗小儿咳嗽验案四则

    小儿咳嗽病因较多,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鼻后滴漏综合征、哮喘、类百日咳综合征、肺结核等,其临床表现虽各异,但总不越乎肺气宣降功能失常。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臣字门儿科第五代传人、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孙浩认为,咳嗽初起,常因寒邪犯卫而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痰鸣等症,病机表现以肺气失宣为主,治疗当以宣肺透邪为主。宣发肺气一般有清宣法和温宣法两种。清宣法适用于外感风热证,常选用银翘散、桑菊饮、桑杏汤等加减;温宣法适用于外感风寒证,常选用三拗汤、杏苏散、华盖散等加减。孙浩指出,若痰...

  • 主治小儿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柴葛大青龙汤

    主治小儿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柴葛大青龙汤

    张炜,男,1962年出生,主任医师,现任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南阳张仲景医院业务院长,南阳理工学院兼职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8月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系,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事中医儿科工作37年,潜心于仲景学术研究,致力于中医儿科经方临床应用研究。 组成:葛根20g,柴胡20g,生石膏30g,黄芩6g,麻黄6g,杏仁6g,桂枝4g,羌活6g,生地黄18g,玄参12g,麦门冬6g,白芍6g,生姜6g,炙甘草3g。(以上为体重15kg小儿用量,临证随年龄、视病...

  • 分型论治小儿鼻渊

    分型论治小儿鼻渊

    •小儿鼻渊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风邪、肝胆湿热、脾肺气虚,内因则是脾肺不足。 •鼻窍不通是鼻渊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正气虚弱是发病的重要因素,贯穿疾病始终,常见的是肺脾气虚体质。宣降肺气、通窍祛浊为最基本方法。 急、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病,属中医学“鼻渊”范畴,在成人和儿童中都有较高的发病率。慢性鼻窦炎由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完全治愈比较困难,成年患者常采用手术治疗;但是小儿鼻腔、鼻窦解剖和病理生理与成人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小儿鼻窦炎多以保守治疗为主。现就臣字门...

  • 青玉汤是治疗小儿阴虚发热的经验方

    青玉汤是治疗小儿阴虚发热的经验方

    张炜,男,1962年出生。河南省名中医,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南阳张仲景医院主任中医师,南阳理工学院兼职教授。1985年8月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从事中医儿科工作38年,潜心于仲景学术研究,致力于中医儿科经方临床应用研究。 组成:青蒿(后下)30g,鳖甲(先煎)10g,生石膏20~50g,知母6g,怀生地15g,玄参15g,麦冬6g,地骨皮6g,牡丹皮6g,白芍6g,甘草4~6g,酒女贞子18g,墨旱莲18g,甜叶菊2g。(以上...

  • 产后尿闭 鼻炎 风疹 小儿水泻方

    产后尿闭 鼻炎 风疹 小儿水泻方

    治产后尿闭方 处方:半夏15 克,大蒜2瓣.加水少许,共捣烂成糊状,敷于脐中及关元穴,覆盖胶布,用热水袋敷其上方,觉热气入腹,即有尿意。 功效:温中利窍,治产后尿闭(尿潴留),小便不通,腹胀如臌者。 (邹平山) 治过敏性鼻炎 白芍15克,生黄芪20克,白术、防风、当归、辛夷子、五味子、石菖蒲各10克,蝉蜕、甘草各6克,细辛3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 治风疹 金银花、连翘各30克,土茯苓20克,芦根18克,淡豆豉、生地黄、猪苓、黄芩、沙参各15克,大枣10枚。水煎服,每日1剂。 治小儿...

  • 小儿回春丹

    小儿回春丹

    来源 《敬修堂药说》。 组成 川贝母、陈皮、木香、白豆蔻、枳壳、法半夏、 沉香、天竺黄;僵蚕、全蝎、檀香各37.5克,牛黄、麝香 各12克,胆南星、大黄各60克,钩藤24克,天麻37.5 克,甘草26克,朱砂适量。 用法 中成药药店有售。每丸重0.09克,周岁以 下,每次1丸;一至二岁,每次2丸,每日二至三次。 功效主治 开窍定惊,清热化痰。主治小儿急惊, 痰热蒙蔽,发热烦躁,神昏惊厥,或反胃呕吐,夜啼吐 乳,痰嗽哮喘,腹痛泄泻。...

  • 小儿导赤丸的临床新用

    小儿导赤丸的临床新用

    导赤丸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由生地、甘草、木通、竹叶组成,具有清心凉血,利水通淋的作用,传统应用于心经火热证,症见口舌生疮,心胸烦热,渴欲饮冷,或心移热于小肠,尿时刺痛。现代应用较广,特介绍如下: 1.流行性腮腺炎:导赤丸每次3~6 克,每日2次,效果明显。 2.男性不育证:导赤丸每次9克,每日3次,合用五子衍宗丸,每次9克,每曰3次。 3.带状疱疹:导赤丸每次9克,每日3次,外用导赤丸水研后外涂患处。 4.小儿遗尿症:导赤丸每次3克,每日2次,合用六味地黄丸每次3克,每日2次。 5.顽固不愈的口腔溃疡:...

  • 小儿消化不良一验方

    小儿消化不良一验方

    【辨证】脾胃阴伤,肝木横逆。   【治法】以甘理胃,以酸制肝。   【方名】加味脾胃健运汤。   【组成】西洋参2.1克(药液煎服),麦冬9克,北五味肉3克,干葛5克,川莲3克,白芍3克,乌梅3克,茯苓12克,南豆12克,木瓜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 治小儿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统血消癍汤

    治小儿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统血消癍汤

    孙浩,男,1928年生,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国医名师”,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仪征市“臣”字门中医儿科第五代继承人。早年跟随其父孙谨臣学医,后又跟随当代中医儿科泰斗江育仁教授左右,临证擅治儿科内科杂症。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管理60余年,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150余篇。 组成:党参10~15克,炙...

  • 天麦冬汤疖疮案,痰核案,小儿遗尿案,溢泪证案

    天麦冬汤疖疮案,痰核案,小儿遗尿案,溢泪证案

    《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火过分,炎暑盛行,肺金受邪。民病疟。少气咳喘,血溢血泄注下,嗌燥耳聋。中热肩背热……甚则胸中痛,胁支满胁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身热骨痛而为浸淫。收气不可,长气独明……病反谵妄狂越。咳喘息鸣,下甚血溢泄不已,太渊绝者死不治。” 司天麦冬汤方:麦冬、白芷、半夏、竹叶、钟乳、桑白皮、紫菀、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缪问《司天方论》方解:“人参益肺之气,麦冬养肺之阴。张元素谓:...

  • 小儿大脑发育不良(秘方数:2)

    小儿大脑发育不良(秘方数:2)

    本病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小儿的大脑发育不良,因而出现智力、言语和运动能力的发育明显落后于正常同龄小儿的一类疾病。正常小儿一般出生2个月,俯卧时能勉强抬头;3~4个月能抬头、挺胸,把腿伸直;6~8月会独坐,扶着能站立;12个月能自己站立,扶一只手能走;15个月站得稳;18个月走得较稳。智力和言语发育方面,1个月会注视正前方的亮光,会呱呱哭;4个月会认人,咿呀学语,会大笑;8一10个月会叫爸、妈,能自行拿玩具;12个月会配合大人穿衣服,用杯喝水,并能用简单的词表达自己的意思;18月会自己吃东西,有困难会找人,并能叫出图...

  • 小儿多动症(秘方数:3)

    小儿多动症(秘方数:3)

    本病是一种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以多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和情绪不稳、易于冲动为特征的疾病。多动是本病的主要特征之一。有部分病儿在胎儿时期,母亲就觉得他在肚子里动得特别厉害。婴儿时期又常常手脚乱动,包也包不住。稍大一点就会从摇篮里往外爬,不容易照管。五六岁时,看书玩玩具都没有时性,注意力不易集中,常常翻箱如忖巨,把东西搞得乱七。但很少主动会整理一下。上学以后,多功的症状显得格外突出,时常坐不住,总爱抓耳挖鼻,或不停地在椅子上扭屁股,手闲不住,又好撩人,专心听课的时间很短,思想易开小差,学习成绩受到明显影响。此外,情绪不稳,...

  • 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秘方数:2)

    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秘方数:2)

    本病的病因一般认为是创伤、感染和变态反应所引起的。好发于10岁以下儿童,平均年龄为6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1。 大多数患者多突然发病,患者于发病前可能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创伤,但一半以上患者无致病性病史。疼痛开始于膝部,由于病情发展,疼痛局限于髋部,引起跛行,以致患肢完全不能负重。多数患者有夜啼。大多数患髋活动受限,以伸展及内旋为明显。当平卧时,约半数患者患髋取屈曲、轻度外展及外旋位。有肌痉挛,尤以髋屈肌及内收肌为显著。患髋压痛存在。体温常稍升高,血沉可稍增...

  • 小儿结核病(秘方数:1)

    小儿结核病(秘方数:1)

    本病是由于感染结核杆菌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起病大多缓慢,一般患儿多出现长期低热,食欲不振,消瘦,盗汗等慢性结核中毒症状。如果结核病变在肺,可以出现咳嗽;病变在浅表淋巴结,则可见淋巴结慢性肿大,以颈项侧面的淋巴结成串肿大为多见,日久可清破成瘘管,流稀薄脓液,不易收口;如病变在脑膜,称为结核性脑膜炎,患儿除慢性中毒症状外,常见头痛,性格改变,有时喷射性呕吐,严重时可出现项强,抽痉,甚至角弓反张,神志朦胧,或见昏迷,婴儿常伴有囟门凸起;如结核病变在肠,则可见阵阵腹痛,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等。也有急性起病的,如急性粟粒性...

  • 暖宫丸:《和剂局方》效方 金箔丸:《小儿药证直诀》首载

    暖宫丸:《和剂局方》效方 金箔丸:《小儿药证直诀》首载

    《金瓶梅》一书叙写医家,书写医案,活写僧道姑婆,描摹市井百姓求医饮药的世俗生活,书中的经方、时方、单验方荟萃,汤剂、丸剂、散剂通用。该书托宋写明,书中所用的方药也多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医药学典籍和医家方书。引经据典的医学术语,信手拈来的方剂药物,都直露了作者对医药学的精通,也是关于疾病的生活经验的文字再现。 暖宫丸:《和剂局方》效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编写,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撰的中成药处方标准。书中将成药方剂分为诸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痼冷、积热、...

  • 孙浩用桂枝加黄芪汤治疗小儿肺系疾病验案三则

    孙浩用桂枝加黄芪汤治疗小儿肺系疾病验案三则

    桂枝加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全方由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黄芪组成,具有调和营卫、通阳除湿之功,为张仲景治疗黄汗、黄疸兼有脉浮、表虚症状之主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臣字门儿科第五代传人、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孙浩临床运用桂枝黄芪汤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疗效显著。现摘录验案三则如下。 咳嗽案 田某,女,5岁。患儿自3岁入托以来反复罹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病后久咳不愈。一月前患支气管肺炎治疗后,每晚睡前及早晨起床后阵咳,时咯吐清痰,白天单声偶咳,时流清涕,咳时伴汗出,胃纳不...

  • 小儿痢疾(秘方数:6)

    小儿痢疾(秘方数:6)

    小儿痢疾: 痢疾是一种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痢疾杆菌可随食物通过污染的手、玩具、餐具等进人胃肠道,引起小儿痢疾。多见于2~7岁平素营养好、体格健壮的儿童。好发于夏秋季。表现为突起高热、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嗜睡、精神萎靡或惊阙等。小儿痢疾的特点是起病急骤,感染中毒症状严重,病情恶化快,病死率高。 方 名 乌梅艾叶...

  • 小儿尿路感染的中医疗法

    小儿尿路感染的中医疗法

      尿路感染系微生物侵犯泌尿道引起的炎症,它可以累及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但在小儿常常不易确定部位,故统称为尿路感染。本病发病率占泌尿系疾病的第3位,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女孩发病多于男孩,男女之比为l∶4。小儿尿路感染一般预后较好,但若不及时治疗,反复感染可导致瘢痕形成,甚至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加之小儿尿路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故须高度重视。   本病属中医“淋证范畴”,急性期多属“热淋”,慢性期多属“劳淋”。...

  • 治小儿经常鼻出血:古方

    治小儿经常鼻出血:古方

    张大妈的孙子小明经常出鼻血,吃了好多个大夫的药也没有效果。半年前,母亲在一本古书上找到了一条方子,试用之效果很好。张大妈介绍给我们几个邻居,试用后效果也好。现在,向广大读者推荐试用: 雪梨1个,鲜藕 250克,荷叶半张(新鲜为好),白茅根30 克,大枣5枚,柿饼1 个。置大锅内,加水5 碗,炖至3碗,当茶频频饮用,一般服1 0天、即可。 (老筒 荐) ·鼻出血、少量咯血的止血药·治疗鼻出血7种民间偏方·鼻出血(秘方数:9) ·关于鼻出血...

  • 治疗小儿脱肛4方

    治疗小儿脱肛4方

    【简介】幼儿发育不全,骶骨弧度较直,肛门括约肌肌力较弱,啼哭和腹泻常诱发脱垂,以部分脱垂较多见。 【治法】 1   [方名] 硝草固脱汤  [药物] 芒硝30克,甘草10克。  [制法] 上药一起水煎备用。  [用法] 待药液温时,坐浴肛门,每日早晚各1次。用于小儿脱肛。  [出处] 《全国中草药汇编》。 2   [方名] 五倍子汤  [药物] 石榴皮80克,五倍子30克,明矾15克。  [制法] 上药加水1000毫升,用文火煎煮30分钟,去渣,留药液备用。  [用法] 取药液趁热先熏后洗,早晚各熏洗一次。同时将脱...

  • 小儿营养不良 中医2方剂

    小儿营养不良 中医2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疳积脾虚,肝阴不足,肝阳上亢。     【治法】补肝消积,佐以杀虫。     【方名】猪肝散。     【组成】煅牡蛎3克,大白3克,文蛤3克,夜明砂3克,去壳使君子3克,炒莱菔子3克,鲜猪肝125克(切碎)。     【用法】将上药研成细末,和匀后,再将猪肝切碎与之混合蒸熟,酌情适量,日食3次。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胃气虚,运化无力。     【治法】补脾益气,消积杀虫,理气升清。     【方名】消积汤。     【组成】槟榔炭10克,鸡内金15克,水红子15克...

  • 小儿尿路感染(尿感)3方

    小儿尿路感染(尿感)3方

    【简介】传统医学治小儿泌尿系感染以清热利湿,利水通淋,标本兼治,多有疗效。 【治法】 方一   [药物组成]白茅根50克,金银花30克,小蓟30克、公英30克,扁蓄15克,瞿麦15克,黄柏15克,滑石15克,车前子(包)15克、石韦20克,藕节20克,连翘20克,板蓝根20克,旱莲草20克,仙鹤草20克,木通10克。  [适应证]急性尿路感染o  [ 用法 ] 水煎,分2次服,每口1剂。 方二   [药物组成] 生地榆30克,生槐角30克,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大青叶30克,白槿花15克,滑石15克,生甘...

  • 小儿腮腺炎(秘方数:5)

    小儿腮腺炎(秘方数:5)

    小儿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病人和隐性患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物亦可传染。易感人群为儿童及青少年。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为流行高峰。患儿可先有发热、倦怠、肌肉酸痛及结膜炎、咽炎症状,1~2天内出现耳下疼痛,继之腮腺肿大。通常先起于一侧,1~2天后波及对侧。肿胀部位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太清楚,有轻度压痛,张口进食时疼痛加剧。颊内侧腮腺导管口有时可见红肿。腮腺肿大约4~5天后开始逐渐消退,全病程约7~12天。部分患儿仅有颌下腺、舌下腺肿大而无腮腺肿大;部...

  • 小儿营养性贫血【郭锦章方】

    小儿营养性贫血【郭锦章方】

    【方名】补血灵糖浆。 【治法】补气生血,健脾和胃。 【辨证】喂养不当,脾胃虚弱,受纳运化失司,生化气血不足。 【组成】制首乌30克,鸡血藤30克,熟地30克,当归30克,炒白术27克,炒谷芽30克,炒麦芽30克,陈皮18克,五味子18克,大枣15枚。 【用法】浓煎成500毫升,加白糖及防腐剂适量,装瓶。1岁以内每次10-15毫升,1-3岁20-30毫升,4-6岁30-4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出处】郭锦章方...

  • 小儿慢性支气管炎 治疗4方

    小儿慢性支气管炎 治疗4方

    【简介】小儿慢性支气管炎病理改变是支气管粘膜上皮慢性炎症,分泌性细胞增生,粘膜腺体增生、肥大及分泌亢进,支气管壁有纤维组织增生、管腔逐渐变窄等,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是顽固不易彻底治愈的,需要综合调治。 【治法】 1   [药物组成] 射干7.5克,地龙7.5克,蝉蜕7.5克,白僵蚕7.5克,苏子7.5克,麻黄5克,葶苈子5克,紫菀5克,甘草5克,杏仁3.5克。   *寒喘,加细辛、干姜、白芥子;   *热喘,加前胡、桑白皮、黄芩;   *高热,加生石膏、银花、鱼腥草。   [适应证] 毛细支气管炎:   [ 用法 ]...

  • 中医方治小儿寰枢椎半脱位

    中医方治小儿寰枢椎半脱位

    儿童寰枢椎半脱位是小儿骨科的常见病,头部遭受打击伤、体育运动伤和交通事故是常见的损伤原因。人体头颅与颈部相连,与颅骨相连的第一颈椎又称寰椎,第二颈椎又称枢椎,它们与其他的颈椎结构不太相同,均为环形。枢椎的前部环上有一个齿状突,寰枢椎间靠坚强的横韧带及几根细小韧带连在一起。这种结构使颈椎可以灵活地完成点头、摇头动作,但稳定性却比较差。而小孩头部在身体中所占比例较成人大,颈部肌肉比较薄弱,颈椎稳定性比成人差,这是并发颈椎脱位的重要原因。 小儿寰枢椎半脱位,采用仰卧位枕颌带牵引及口服中药、颈部康复锻炼治疗,可以取得满意效...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