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第2966页
-
中风偏瘫 中医康复全方位治疗
偏瘫患者经常在病后1~3个月内发生偏身肢体水肿、疼痛,尤其以肩部疼痛、手浮肿和疼痛为多见,临床称为肩手综合征,其发生率约占偏瘫患者的12.5%,其主要是中风后颈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所致。 治疗方:枳树皮(屑)1000 毫升、酒1000~3000 毫升。将枳树皮以酒渍一宿,每服100~200 毫升。酒尽更作。主治 卒中急风,身直不得屈伸反复者。 食疗方:冬麻子、薄荷叶、荆芥穗各50克,小米150克。将冬麻子炒熟去皮研细;砂 锅内放水先煮薄荷叶、荆芥穗,而后去渣取汁,再将麻子仁、小米同放汁内,加水煮成粥即 可。每日1次,空...
-
随证加减治疗脑血栓验方
方1:钩藤30克,石决明 30克,生石膏30克,瓜蒌30 克,大黄10克,川芎15克,红花15克,土虫10克,桃仁 10克。 适应证:脑血栓急性期、中风初起。血压偏高(超过 160/100毫米汞柱)。半身不遂、口渴、舌强、语蹇、头晕、头痛,烦躁或嗜睡,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脉弦数有力。 随证加减: 有意识障碍者,加羚羊角粉1.5~5克(冲服)并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每次一丸,1日 2次;舌红苔少干者,去石膏、瓜萎、大黄,加生地20克,玄参15克,白芍10克;大便秘结用番泻叶10克,泡水饮;痰多、失语、苔腻者...
-
燥湿通络 郑益民治疗血栓性静脉炎方
湖北名医治血栓性静脉炎(湿热阻滞)方 处方:金银花、蒲公英各30克,苍术、黄柏、生地、赤芍、鸡血藤各lO克,泽泻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可用于治疗血栓性静脉炎,中医辨证属湿热阻滞型。临床症见患者起病较急,患部红、肿、热、痛,可见索条状肿块,有明显压痛,或伴发热,白细胞增高,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创方者:郑益民 湖北名医治血栓性静脉炎(脉络瘀阻)方 处方:桃仁、红花、生地、赤芍、当归、苦参各10 克,茵陈、赤小豆、薏苡仁、金银花各30克,泽泻8 克。 用法:水...
-
治中风常以活血化瘀法贯穿于治疗始终
临床运用活血化 瘀治疗中风一证,常取 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无 论何种程度的中风,均 存在不同程度的气滞血 瘀现象。据此,笔者临床 常以活血化瘀法贯穿于 治疗始终,并将中风分为 三种类型进行辨证论治。 1.气血两虚治以 行气活血逐瘀为法,自拟 逐瘀消栓散主之。处方: 黄芪30克,丹参15克, 穿山甲18克,地龙15 克,蜈蚣3条,獬莶草20 克。方中黄芪补气为君; 丹参、地龙、蜈蚣活血为 臣;稀莶草通络祛风为 佐;穿山甲活血行气,引 诸药以达病灶为使。 2.肝阳上亢治以 平肝熄风祛瘀为法,自 拟逐瘀清栓散主之。处...
-
针灸和中药治疗脑血栓确有疗效
2009年6月我回到老家陕西省渭南市程家村探亲访友,见到80多岁的堂兄东川哥,他患脑梗已经一年多了,犯过两次,右半身瘫痪,语言蹇涩,只能坐在轮椅上,由别人料理他的生活。我回来之后就开始给他用针灸加中药治疗,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竟然出现了奇迹,他居然能拄着双拐自己在村道中来回行走了。他在渭南市人民医院住院时,主治大夫是神经科主任张院长,听说这位患者能拄杖行走,院长不相信,便亲自开车来看。患者自己拄着拐杖连续在村道上走了3个来回,大约有300多米,张院长才信以为真了。院长认为这么高龄的患者已经是恢复无望了,眼前的事实给...
-
自我按摩治疗头痛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采用自我按摩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头痛症状。 揉印堂:用右手拇指指腹揉按印堂穴(两眉连线的中点)。 揉睛明:用双手食指指腹,揉按双侧睛明穴(两眉梢的正中点)。 揉太阳:用双手食指指腹,揉按双侧太阳穴(眼角外侧一指处)。 抹前额:两手拇指按在太阳穴上,食指屈曲,由印堂穴沿眉毛两侧分抹,做30次。 揉百会:用右手中指指腹,揉按百会穴(在头顶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 浴全头:两手五指分开,如梳头状,由前发际分别向后发际抹动,做30次,并用十指轻轻敲打头部。 揉风池:用双手拇指揉按两侧风池穴(在项部...
-
治疗心律不齐等心脏疾患 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该书中说:“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本方治疗心律不齐等心脏疾患疗效确实,屡试不爽。一般服用20~30剂,可收良效。 药用:炙甘草、生地、党参各15克,阿胶、桂枝、麦冬、麻仁各10克,生姜3片,大枣6枚。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大便溏去麻仁,加酸枣仁;心悸加龙齿、朱砂;病毒性心肌炎邪盛加黄芩、公英、大青叶。心气虚者,去麻仁、阿胶、生姜,加人参、黄芪、五味子;心阳虚者,去麻仁、阿胶,加重桂枝用量至30克,附片5克;心阴虚者,重用生地、麦冬,再加玄参;...
-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中医疗法大全
高血压 【病因与症状】 动脉血压高于正常叫做高血压。正常人的血压随年龄升高而升高,在不同生理情况下有一定波动。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规定成年人收缩压(高压)< l 8.66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1 2千帕(90毫米汞柱)为 正常血压。收缩压≥1 8.66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张压≥1 2千帕(90毫 米汞柱)为高血压。如连续3次测血压(不在同一天内)都超过正常标准就可能患了高血压病。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明确疾病引 起的,如急性或慢性肾炎...
-
心中悸动 惊惕不安 处方归脾汤加减治疗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临床一 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而 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耳 鸣等症状。病情轻者,多因惊恐或劳累而 发为惊悸,若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心悸是 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也可作为临床多种 病症的症状表现之一,如胸痹、失眠、健 忘、眩晕、水肿、喘证等表现为心悸时,主 要参照原发病进行治疗。根据本病的临 床特点,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 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心房颤动 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 征、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心肌...
-
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
处方:生地、玄参各15克,麦冬25克,牛膝6克,白芷、当归、川芎各10克。辨证加减:如有风热加荆芥、防风各6克,肝阳上亢加钩藤、个蜗、蔓荆子扦10克,寒凝经脉加细辛3克,赤芍、红花各10克,大便秘结加火麻仁12克,心慌失眠加枣仁10克,远志6克或夜交藤15克,痛剧加珍珠母20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7天为1疗程。 功效:滋阴熄风,活血通络。主治:三叉神经痛阴虚血瘀风动型。 疗效:治疗25例,近期痊愈(疼痛消失半年以上未复发)15例,近期显效(剧痛明显缓解或疼痛基本消失达3个月)8例,无效(剧痛无明显缓解或疼痛虽...
-
老年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方药如下
采用中医疗法治疗60岁以上老年高 血压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 60。79岁,平均66.9岁;病程5~27年,平 均11.6年。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中医 “头痛”“眩晕”范畴,病因多有风、火、痰、内 虚等。病机是由于气血阴阳失调,使脑髓空 虚,脉络失养,或清阳不展,或火扰清窍产 生了高血压诸症。而肝阳上亢、痰湿中阻、 气血亏虚或血瘀、肾阳不足则又是产生气 血阴阳失调的病理基础。素体阳盛或长期 郁怒,暗耗了肝阴,使肝郁化火;先天禀赋 不足,后天嗜...
-
胸膜粘连怎么治疗 理气散结治方
胸膜粘连怎么治疗 处方:丝瓜络、生牡蛎(先煎)各 20克,莪术12克,当归、川芎、元胡、枳壳、五灵脂、泽兰各lO克,桃仁、红花、土鳖虫各6克。 加减:乏力者,加黄芪15克,党参、白术各lO克;盗汗者,加地骨皮、百合、浮小麦各lO克;胸痛明显者,加郁金、橘络各10克;骨蒸潮热者,加鳖甲12 克,秦艽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散结。 主治:胸膜炎恢复阶段及治愈后出现胸膜粘连,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型,症见不同程度的胸部闷重不适、胸痛,深呼吸时明显,舌暗,苔薄白,脉细涩。 于励...
-
三叉神经痛治疗偏方
治三叉神经痛(肝火上扰)方 处方:龙胆草、生地、菊花、白芍各15克,栀子、黄芩、柴胡各10克,僵蚕、地龙、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配服新癀片,每次2片,每日3次。 功效主治:清肝泻热,降火止痛。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医辨证属肝火上扰型。症见颜面阵发性剧痛,伴烦躁易怒,头晕目赤,耳鸣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三叉神经痛(瘀血阻滞)方 处方: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僵蚕、白芷各9克,全蝎、生姜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配服血府逐瘀丸,每次9克,每日2次。 功效主治:...
-
治疗心力衰竭出现心慌气喘为主方
处方: 附片20克,肉桂6克,白术15克,茯苓30克,炙麻黄15克,黄芪30克,苏子10克,白芥子10克,葶苈子10克,丹参30克,沉香粉3克,生姜15克,远志15克,炙冬花15克,甘草6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数次服,每次服200毫升,用药15剂为1疗程,连用1~3个疗程。 说明:用本方观察治疗心力衰竭出现心慌气喘为主症者共37例,一般用药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两个疗程后基本控制主症,显效率在90%以上。如伴气虚自汗者,可用人参30克另煎加服。如阳虚寒甚者,附片用量可加至60...
-
扶气抚血治疗更年期高血压
郑某,女,49岁,2004年9月求诊。自述头晕眼花半年有余,甚则天旋地转,难以自控。近日头晕转剧,昏昏沉沉,举步不稳,周身乏力,夜不成寐,心慌多汗。饮食尚可,二便也常。诊脉弦滑,舌红,苔薄黄。查血压175/105 mmHg,余自认为此乃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立方以天麻钩藤饮加减化裁。患者服药5剂后,诸症不解。余茫然,与家父探讨。家父云:妇人更年之期,当以虚论,更年期高血压病,为本气自虚之故。气弱血乱则内风妄动,况且气虚不摄血则血必乱,乱则易逆。血逆不足以养肝肾,则阴虚相火妄动而生风。妇人更年期患高血压,非是气壮,...
-
温阳益气 法治疗冠心病
温阳益气是洽疗冠心病的 大法,在具体应用上分别以桂枝 汤、四逆汤、补中益气汤三方加 味,疗效颇佳。 患者初诊时症见胸闷、胸 痛时而发作,心悸,或咳嗽,或 畏寒,或纳呆,脉象紧或弦滑, 舌苔白腻而厚。治以桂枝汤加 味(桂枝、苍术、茯苓、法半夏、陈 皮、石菖蒲、南山楂、瓜蒌皮、薤 白、炙甘草、生姜1。桂枝辛温,既 可外解太阳之寒邪,又可温经 通阳,与炙甘草相合,是仲景治 疗心阳虚证的基本方。桂枝和 生姜同用,可加强辛温散寒之 功。茯苓、半夏、陈皮、炙甘草, 为二陈汤,可燥湿化痰。石菖 蒲,辛温人心胃二经,《神农本 草...
-
行气通痹 李联社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方
名医治心脏神经官能症(痰火扰心)方 处方:法半夏、枳实、竹茹、石菖蒲各8克,茯苓、陈皮、远志各12克,黄连、瓜蒌各6克,煅龙骨、煅牡蛎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肝泻火,化痰安神。用于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辨证属痰火扰心型。症见心跳不安,心烦失眠,胸闷痰多,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创方者:李联社 名医治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脉痹阻)方 处方:川芎9克,柴胡、枳壳、当归、桃仁、丹参、白芍各12克,柏子仁、酸枣仁各3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祛瘀...
-
清热祛湿 主治高脂血症治疗
降脂方组成:茵陈20克,山楂10克,桑寄生10克,枸杞子10克,何首乌10克,川牛膝10克,丹参20克,黄芪20克,生薏苡仁30克,干荷叶10克,决明子15克,大黄6~10克。 功效:健脾补肾,清热祛湿。 主治:用于高脂血症治疗。 方解:方中丹参、黄芪,益气健脾,活血消肿,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为君药;枸杞子、桑寄生、何首乌、川牛膝,滋阴补肾,助君药扶正固本为臣药;茵陈、干荷叶、生薏苡仁,决明子清热除湿为佐药;山楂、大黄消食化积,排毒降浊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