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第2922页
-
慢性阑尾炎的中医治疗
慢性阑尾炎有继发性与原发性两种。继发性慢性阑尾炎,通常是由于首次急性阑尾炎没有得到根本的治愈,导致病情反复急性发作;原发性慢性阑尾炎,起病不明显,症状发展缓慢,病程持续较长,几个月至几年不等。患者没有急性发作史,一般也不会反复急性发作。 慢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右下腹部压痛,一般在固定位置出现且范围不大,重压时才能出现。右下腹部疼痛,断断续续出现,隐痛或胀痛,多数病人在饱餐,运动和长期站立后,会有发生。病人会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症状出现,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一般无恶心和呕吐,也无腹胀,但老年病人可...
-
急性发作痔疮出血 刺络放血治疗
痔疮的形成多因饮食不节,好食肥甘厚腻或煎炒燥热之物,以致胃肠燥热,伤津耗液,燥屎内结,长期积聚大肠;或因嗜酒成瘾,湿热下注,蕴聚肛门,致使经脉壅阻,筋脉驰纵,从而形成痔疮,反复发作。患者多辨证为实证、热证。刺络放血疗法就是针对实证、热证患者的一类特色疗法,尤其是急性发作的疼痛,放血疗法常常有立竿见影之效。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钟伟泉副主任医师介绍说,对于急性发作的痔疮出血、便秘、肛门坠痛等症状,一般经过1~2次的刺络放血治疗后,症状会大为缓解,患者不妨一试。 钟伟泉认为,痔疮急性发作符合中医的实证、热证表...
-
中药对便秘的治疗
中药治疗便秘有较好的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要按中医的辨证论治来治疗。 ①津液不足:患者因产后血虚、老年阴虚、出汗过多、肠胃积热、小便过多而伤阴耗液。或嗜食膏梁厚味、辛辣刺激食物,使积热而伤津液。 症见:便秘涩滞成块,色褐,3~5日一行,排出量少,味臭,常伴有头晕,乏力,心烦易怒,消化不良,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治宜:滋阴养血,增液润肠。 方用:增液承气汤合四物汤加减。 ②肝气郁结型:皆由情志不畅,悲伤思虑过度,少动久卧,不能定时排便,进食量少,过于精细,从而使气机不畅,肝气郁结,不能正常使糟粕传导,内停而...
-
治疗便秘不可自作主张
我有便秘的老毛病,几十年来时好时坏,给生活带来了许多烦恼。我每天最难受的事就是如厕,花很多时间憋足了劲,拉出来的却只有羊屎大小的一点点粪便,而肚子里又时常胀得慌。为了让大便通畅起来,我试了许多办法,什么香蕉、苹果、蜂蜜,西药果导片外加开塞露,中药麻仁丸等,都吃过用过,可收效不大。 一天,我的一位老同事来访,告诉我一个治便秘很灵验的偏方,就是用中药番泻叶泡水喝。老同事一再叮嘱,用量不宜过大。我如获至宝,忙去药店购回番泻叶,试着泡服了一杯,结果令我喜出望外,似乎所有痛苦与烦恼,都随着这痛快排出的大便带走了。但好景不长...
-
便秘治疗的新疗法
·胸膝位悬挂硬化萎缩疗法 适应症、直肠内粘膜脱垂、各种痔疮 ·经直肠胸膝位骶直间粘连术 适应症、直肠折曲骶直分离 ·经直肠直肠瓣电切术 适应症、直肠瓣过宽、直肠囊袋形成 ·经直肠直肠瓣挂线疗法 适应症、直肠瓣过宽 ·直肠部份粘膜闭式缝扎术及内痔缝扎术 适应症、直肠粘膜中重度脱垂,较大的内痔 ·手法扩肛 ·经腹乙状结肠切除术 ·经腹左半结肠切除术 ·经腹次全结肠切除术 单项介绍 乙状结肠冗长 常见,由于乙状结肠呈游离状态,系膜较长,而降结肠与直肠又相对固定,若先天乙状结肠过长、下垂与直肠形成锐角,致乙状结肠可渐进性...
-
胆囊炎中医治疗验方
中医认为,胆囊炎多为肝胆郁热、疏泄失常所致。当以清利肝胆、疏肝行气、调理气机为治。中医治疗方如下: 组方:茵陈20克,虎杖15克,广木香15克,金钱草30克,蚤休10克,广郁金10克,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10克,平地木15克,车前草15克,车前子15克(另包)。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三次,取汁,混匀,早、中、晚各服1次。 注:在服药结束后八个月内忌食动物脂肪、蛋类、辛辣、生冷等食物。 胆囊炎饮食以清淡少渣易消化为宜,忌食辣椒、洋葱、萝卜等刺激性强,含粗纤维的食物;忌少餐多量,应少量多餐,并多饮汤水,以...
-
如何治疗便秘 中医分治
便秘,就是大便3、 4天解一次,解时要费很大的力 气,或者想解又解不出,甚至大便不通。由于引起大便秘结 的原因不同,所表现的症状也不一样,一般可以分热秘、寒 秘、气秘、血秘四种。 热秘 大便秘结不解, 口中干燥, 口唇枯焦, 口有臭 气,或口苦,面色红,全身发热,肚子胀痛,小便黄少。舌 苔黄或黄黑而干,脉滑实。治宜泄热通便。 处方 (1)黑芝麻60克 大黄60克 好茶叶15克 研成细末,每 人川10克,开水冲服。 (2)大黄10克 芒硝10克 厚朴10克 水煎服。 (3)清宁丸(成药) 每次6克, 日服2...
-
仝小林治疗顽固性便秘
仝小林,全国名老中医,教授、博士 后合作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 重点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内分泌代谢 病的治疗、科研、教学。本期介绍仝老运 用附子理中汤治疗胃病、便秘经验。 附子理中汤(丸)为《伤寒论》之理中丸加附子,主治中焦寒盛、腹痛、身痛、四肢厥逆、拘急者。理中汤温补脾胃之阳,加附子温补脾肾之阳,故附子理中汤为先后天并补之剂。方中以附子温补脾肾,人参补气益脾,白术健脾燥湿,甘草和中补土,干姜温胃散寒。郑钦安《医理真传》中云:“非附子不能挽救欲绝之真阳,非姜术不能培中宫之士气”,人参微...
-
褥疮的疾病描述及治疗
疾 病 描 述 褥疮是指因久病卧床,患部受压磨擦而形成难愈之溃疡。古称席疮。其特点是:受压部初起红斑,继而溃烂,坏死难敛,甚至累及皮下组织,肌肉,骨骼。与季节、年龄、性别无关。主要为重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的并发症,因此,应积极预防本病的发生。 1、白黄散 组方:将上3味共研细末,过细筛,装瓶备用。疮面常规消毒后,撒满该药,外敷消毒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7天为1疗程。 制用法:大黄、煅石膏各40克云南白药适量 2、白红散 组方:共研细末,过细筛,装瓶备用,疮面常规消毒后,撒满该药,外敷消毒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
中医药治疗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起病缓慢,反复发作,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不愈。其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溏稀,常伴有脓、血、黏液和阵发性腹痛。 脾胃虚弱型:大便溏稀,肠鸣浮肿,饮食不佳,食后腹胀,身倦乏力,面色无华等。治疗宜消食和中,健脾止泻。方:炒淮山20克,赤小豆12克,芡实12克,白扁豆30克,茯苓15克,乌梅20克,人参8克,炒白术15克,半夏10克,炙甘草6克,陈皮10克,大枣10枚,干姜6.克,炙黄芪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脾肾阳虚型:腹痛肠鸣,五更泄泻,腹冷喜暖,喜食温热,体倦神疲,四肢逆冷。治疗宜温补脾肾,固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