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第2921页
-
老年便秘的成因与治疗方
多数老年人容易便秘,一是年老体弱,活动过少,排便无力。二是老年人常常因为膈肌、腹肌、肛门括约肌收缩力下降,腹压降低,腹式排便动力不足,导致粪便不易排出,发生便秘。中医认为,老年人便秘,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虚血弱,脏腑功能衰退而致大肠传导不利,津液不足之故,此为虚证之病机。具体言之,老年人多因肾气不足,气血两虚;津液枯少,致脾失健运,大肠干涩,传输无力而发为本病。就临床实际而言,虚证为多,实者也非鲜见,虚中挟实者尤为多见。老年人应多食用含膳食纤维多的食物。纤维素可形成对肠壁的刺激,产生肠蠕动。同时纤维素是食物被消化吸收...
-
直肠脱垂怎么治疗 理中丸合黄芪建中汤
李某,女,42岁。2008年3月5日初诊。自述近3年因劳累过甚,逐渐出现全身乏力,畏寒肢冷,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最近2个月来发生肛门滞紧、疼痛,每次排便时有肿物脱出肛门外,不能自行回收,必须用手慢慢托回,且黏液较多,有时带血,肛门周围皮肤搔痒较甚。到当地某医院外科及痔科检查,均诊断为直肠脱垂(脱肛),给服维生素及多潘立酮片等西药治疗1月余,无明显疗效。刻诊:面色萎黄,神情痛苦,诉肛门滞紧疼痛较甚,肛门周围皮肤发痒,不能端坐于凳上。神疲乏力,四肢厥冷,食欲很差,大便溏泄,不时自汗。舌质淡,边有齿印,苔白腻,脉...
-
中药外用治疗胆囊炎
夏季气温很高,身体的水分会随着汗水、呼吸、皮肤蒸发大量流失,使得血液浓缩、黏稠,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也相应增加;而夏季老年人饮食常减少,使得胆汁分泌减少,胆囊收缩减弱或收缩不完全,不易排空胆汁,造成淤积。因此,夏季是胆囊炎、胆结石的高发季节。胆石以及慢性炎症的刺激,可使胆囊萎缩或囊壁纤维组织增生肥厚,终致囊腔缩小、功能完全丧失,严重影响消化功能,甚至演变成胆囊积脓诱发全身感染。因此,夏季要积极防治胆囊病变,除了注意足量饮水外 (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左右,约7—8杯),还可采用中药的熨擦贴敷等...
-
中药制蛋治疗各种肝病
1.治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症。 方法:制首乌20克,大枣 10个,鸡蛋2个,加水适量同煎,蛋熟去壳后再煮,将水煎至1碗,去渣、加入调料,饮汤吃蛋,每日1次。 2.治疗慢性肝炎,体质虚弱,贫血者,也作为肝硬化患者的辅助治疗。 方法:枸杞子30克,大枣8 枚、鸡蛋2个,加水共煎至鸡蛋熟,去蛋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每日或隔日1次。 3.谷糠蜜蛋:取鸡蛋2个,谷糠100克,蜂蜜50克。先用水2碗将谷糠煮至1碗,去渣后打入鸡蛋与蜂蜜煮熟,每日1次。此方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以纳食不香为主症者。 4.首乌枣蛋:取首乌20克,大枣1...
-
治疗脱肛 中药3方
脱肛指直肠或直肠粘膜脱出肛门外的病证。只有粘膜脱出称不完全脱垂;直肠全层脱出称完全脱垂。如脱出部分在肛管直肠内称为脱垂或内套叠;脱出肛门外称外脱垂。 方一:沙参5克,麦冬12克,黄芩10克,黄连5克,当归6克,生地15克,枳壳6克,厚朴9克,乌梅9克,白芍9克。 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肺热气虚之脱肛。 方二:天麻粉6克,鸡蛋1个。 将鸡蛋一头开一小孔,灌入天麻粉,用浸湿的白纸沾贴住鸡蛋上的小孔,孔向上放入蒸笼内蒸熟,去壳食用鸡蛋和天麻粉。 早晚各食服一次,1 0天为1个疗程。停服2天再服,连服3个疗程。 方三:蜜炙...
-
肝脓肿 中药治疗验方
肝脓肿有不规则的脓毒性发热,尤以细菌性肝脓肿更显著。肝区持续性疼痛,随深呼吸及体位移动而增剧。由于脓肿所在部位不同可以产生相应的呼吸系统、腹部症状。常有腹泻病史。 处方与用法:野菊花50克;生石膏100 克(先煎)金银花30 克,牛角100克(先煎),莪术20克,元胡20 克,佛手20克,赤芍20 克,鱼腥草20克,败酱草20克,茯苓20克,茵陈20克。水煎服,日 1剂,分2次温服。热退痛止后,药量减半,继续服5-10剂以巩固。 功效:清利湿热,化瘀止痛,治细菌性肝脓肿,B超检查肝区有液平面,胁部疼痛,发热胸闷,纳...
-
内服外洗 治疗肛裂
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溃疡的炎症性疾病,是肛肠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采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肛裂,取得良好疗效。 芍药甘草汤组成:白芍15克,炙甘草 10克。 辨症加减: ①证属阴虚肠燥者合增液汤加味。药物组成为:麦冬12克,沙参、玄参、玉竹、生地、炙甘草、白及、防风炭、地榆、桃仁(去皮,研)各10克,白芍15克。每日1剂,水煎30分钟,煎取汁400毫升。分3次服。将上方药渣加花椒10克,食盐6克。水煎,取汁适量,每晚坐浴10分钟。 ②证属血热肠燥者合凉血地黄汤加减。药物组成:当归、生地、地榆、...
-
治疗痔疮用中药熏洗方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中医科沈鹰(主任医师) 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主要目的在于清热解毒、化瘀消肿、活血止痛。熏洗的同时还可以配合用药液坐浴,则效果更佳。 中药熏洗疗法是将中药煎成汤剂,趁热以药液蒸汽熏蒸及洗涤、浸泡患病部位,依靠热力和药物的共同作用,而起到治疗的目的。 熏洗时应注意:①先熏后浸洗,以免烫伤皮肤;②坐浴盆以选用搪瓷盆或陶瓷盆为宜;③熏洗前应排空大便,先用清水洗净粪便残渣,然后用中药熏洗;④对病情较重及老年体弱者,应由亲属或护理人员照护;⑤怀孕及经期禁用坐浴;⑥坐浴室内应温暖避风,避免受凉感冒。 在中药熏...
-
性生活导致痔疮治疗方
痔疮的发生和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房劳过度、房事不洁、忍精不射等。 一、房劳过度频繁的性交不但易引发痔疮,也可诱使原有痔疮者痔疮急性发作,尤其是男性更容易受到影响。这是因为过频性交,会使生殖道神经感受器高度持久兴奋,局部血液循环发生紊乱,血管忽而收缩,忽而舒张,这样血液流动就会时滞时缓时快,造成局部血流处在不通畅状态,肛门与直肠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受到阻力,局部血管就容易曲张而形成痔疮。如原有痔疮者频繁性交,极易引发痔疮发展,甚至引起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二、房事不洁 性交不洁也会间接促成痔疮,男子...
-
便秘偏方 老年性便秘的治疗
便秘是指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三五日或七日大便一次,质干燥坚硬,排便困难,病人有不舒适感觉。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但以老年人多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粗纤维素减少,该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身健康。 中医认为老年性便秘由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但与肺、脾、肝、肾有着密切的关系。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虚或肺气壅滞,导致气机升降失常,大肠传导迟缓而大便秘结;脾主运化,脾气虚弱,运化失常,糟粕内停,则大便难行;肝气不疏,气机郁滞,肠道传导失常,而大便难下;肾主五液,司二便,肾精亏耗,肠津...
-
便秘十余年 重用厚朴治疗
林连江,男,48岁。2010年9月4日初诊。便秘十余年,屡医乏效,进滋润之剂,或有小效,过3~5日又发;得峻下之味,虽取效于当时,药后复秘。近日惟进果导片,或用开塞露后才能排便。诊见:腹胀欲便,伴胸胁满闷,噫气频作,甚则腹胀而痛,烦躁易怒,大便干结,努挣难下。苔微黄,脉弦。气滞于内,通调失职,糟粕与瘀血结滞于肠,故大便干结难下;气机郁滞,清浊失司,清气不升,浊气不降,犯乱于中,故胸胁满闷,噫气频作。治宜行气开郁,化瘀通便。处方:厚朴30克,枳壳20克,党参12克,黄芪12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杏仁10克,...
-
肛门坠胀的辨证治疗
辨证分型 湿热下注型临床表现:肛门坠胀,有灼热感,或会阴部隐痛,或面赤身热,小便短赤,腹胀便结,或大便表面附有脓性黏液,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局部检查:肛缘皮肤可有潮红,肛门指诊肛隐窝处有压痛,或前列腺压痛,或直肠前壁宫颈部有压痛;肛镜检查示直肠黏膜充血潮红,或有黄色脓性分泌物附着,或肛隐窝充血、肛乳头肥大。 气滞血瘀型 临床表现:肛门坠胀,或刺痛隐隐,或腰骶部疫痛,有时向大腿或会阴部放射,伴忧愁抑郁,胸闷不舒,嗳气频频,矢气不畅,常有便意感,或曾有肛门手术史,舌红苔薄白,脉弦涩。局部检查或可见手术瘢痕,肛镜检查...
-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药方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大肠湿热)方 处方:白芍25克,黄芩、红藤各15克,大黄4 克,槟榔片、黄连、当归、广木香各10克(后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大便脓血较多加紫珠草、地榆、马齿苋凉· 血解毒;大便白冻黏液较多加苍术、薏苡仁健脾燥湿;腹痛较重加延胡索、乌药行气止痛;发热加葛根、金银花解肌退热。 功效主治:清热化湿,调气行血。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属大肠湿热型。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为主要证候。 创方者:陈治水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脾胃气...
-
溃疡性结肠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C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与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以黏膜发生糜烂溃疡为主,多累及远端结肠,亦可累及全部结肠,主要症状有血性黏液便、腹痛、里急后重、腹泻等。溃疡性结肠炎祖国医学没有其病名记载,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重型或爆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类似于中医的“血痢”或“疫毒痢”。此症发病急骤,腹痛剧烈,痢下脓血,多为紫红色或血水状,便次频繁,后重特甚。如不及时有效的抢救,可危及生命,本文对我科受治的35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和同道一...
-
治疗习惯性便秘之专用经验方
方药组成:生白术60克,麦冬30克,生地黄18克,炒枳实30克,柴胡30克,元参18克,厚朴30克,熟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 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治疗习惯性便秘之专用经验方。石氏认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乃各脏腑组织之综合作用,而肾与脾之功能十分重要,大肠中糟粕之运行排泄,肠道本应自然下行之气机正常与否,又主要在于脾之健运与否。若升降正常,出入有序,则可维持正常之排泄,反之则有习惯性便秘等顽症。凡习惯性便秘者,多长期服用清热泻下或润下之剂,甚或灌肠治疗,脾胃正气必然伤损。临床常为两种表现,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