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 第11页
-
喝中药汤 可防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病机为气道对各种刺激的高反应性。常应用糖皮质激素降低气道反应治疗本病,但该药副作用多,易复发,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党参、黄芪对免疫功能有缓和和持久的综合作用;甘草所含甘草次酸有类似糖皮质激素样作用。诸药配合,能提高患者抗病能力,抑制变态反应,使气道反应性降低,肺功能稳定,有效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 方法:取黄芪20克,党参15 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分3 次服。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哮喘20 例,服药后经1年观察随访,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12例患者未再发作,3例患者...
-
支气管哮喘中医名师验方
中医学的哮喘是广义的,它泛指呼吸喘急,历代医书对本病的论述和记载很多,认为呼吸急促,张口抬肩为喘证,而喘气出入,喉间有声为哮证,哮证必兼喘,而喘证不必兼哮。这样区别对辨证论治有一定意义,但临床上喘和哮常不易区别,即使同一病人也可发作轻时似喘,而发作加重时则成哮。 组方:佛耳草、碧桃干、老鹳草各15克,旋覆花、全瓜蒌、姜半夏、防风各10克,五味子6克,水煎取汁服用。 功能:降逆纳气,化痰截喘。 主治:咳嗽痰多,气逆喘促(慢支、肺气肿、支气管哮喘)。 本方系先生对支气管哮喘进行长期研究,结合临床实...
-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哮喘肺心病组成方
支气管哮喘属呼吸系统常见病,是由于炎症感染而致咳嗽、胸闷、气促或喘息的临床症状,其主要发病机理是多种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呼吸道的慢性炎症,源于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引起支气管反复发作哮喘的症状。属于中医之“哮喘”“肺胀”“痰饮”范畴。笔者跟师甘肃名医裴正学教授,聆听其教诲,受益匪浅,裴正学认为,肺脾气虚、饮邪停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是本病发生之主要病机,以健脾化饮、升清降浊为主要治法,拟治哮喘经验方,治疗支气管哮喘,临...
-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中医验方民间疗法
支气管哮喘 【病因与症状】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绷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主要激发因素有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吸人物、感染、食物、气候改变、精神因素、运动及药物因素等。临床症状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1 2岁以前开始发病者居多,以秋冬季节发病最多,春季次之,夏季最少,是国内外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一种慢性疾病。本病反复发作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
-
哮喘 中医的辨证施治
哮喘属于难以治愈的疾病,只有早期就诊、辨证施治才能奏效。寒性哮喘 喘咳急促,胸部胀闷,痰多色白或清稀而有泡沫;或有头痛、恶寒、发热,不渴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治以宣肺化痰定喘。细辛3克、麻黄6克、白芥子6克、甘草6克、陈皮 10克、白芍10克、干姜10 克、桂枝10克、半夏10克、五味子10克、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枇杷叶10 克、茯苓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热性哮喘咳喘哮鸣,痰稠色黄,胸闷隔满,或发热面赤,呼气延长,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苔黄,脉滑数。治以清肺化痰定喘。麻黄6 克、甘草6克、杏仁10...
-
健身槌治疗哮喘
中医认为,哮喘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肺肾失职则呼吸不利而咳喘,脾肺失职则痰湿内生。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体表与体内各脏腑之间互相联系,体内脏器的生理变化、病理改变,可通过经络、血脉反映到体表。运用健身槌击打体表,使其产生反应,通过经络、血脉的传输,反应到体内相应的脏腑组织,能健脾、益肾、宣肺、化痰、止咳、平喘,改善病理状态,达到恢复阴阳平衡、治愈疾病的目的。运用健身槌治疗哮喘同样要遵守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病位,在常规击打的基础上,选用不同的穴位击打区域。常规击打为直接击打上背部两肩胛骨内侧、第七...
-
支气管哮喘常用的秘方
疾 病 描 述 支气管哮喘俗称“吼病”,祖国医学称“哮证”,主要由于中小型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膜充血、水肿、管腔内粘稠分泌物增多,使管腔狭窄,空气进出不畅,而表现为阵发性带有哮鸣疸的呼吸困难。本病好发于冬秋季节,并常反复发作,不少病人自幼年即得病,延续多年,屡发不愈。目前认为哮喘发作的原因是:1.机体对某些动物、尘埃、食物、花草、药物等过敏而发生。即祖国医学认为平素肺肾阴虚所致。 1、复方石英冲剂 组方:将上药浓煎成膏后和入珍珠层粉3克,制成冲剂,分成4包。1日服2—3次,每次1包,哮喘发作时加服1包,连服2—3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