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第37页
-
临床用以医治顽固性皮肤溃疡
中医把疮疡溃后总称溃疡,多由外感、内伤等要素形成气血瘀滞,堵塞经络,郁久化热,湿毒内蕴,蕴腐成疮。医治颇为扎手。中药黄芩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敛疮生肌之成效。临床用以医治顽固性皮肤溃疡,作用满意。 取黄芪200g,加入清水1500ml,武火煎沸后以文火煎至700ml,取二层洁净纱布过滤,再将药液以文火浓缩为500ml,冷后装洁净瓶备用。医治时以洁净纱布渗透药液外敷溃疡面,干后淋以药液,坚持湿润。一般用药3~5天后溃疡面渗出显着减轻,2周后即有新生肉芽安排,1个月为1个疗程。(魏忠义)...
-
李赛美六经辨治皮肤病经验管窥
广州中医药大学李赛美教授行医30年有余, 崇 尚 “六经治百病” , 勤学博识, 善用经方治疗疑难杂 症。 笔者有幸从师侍诊, 得皮肤病验案多例, 每见奇 效, 悉心揣摩, 分享如下。 立足六经病机,证症结合 皮肤病病机繁杂, 表现多样。 现多数医家治疗 皮肤病, 多本于脏腑失调、 气血失和、 邪毒结聚, 从 风、 湿、 瘀、 热、 阴虚论治。 李教授认为, 皮肤病虽有 形于外, 必诸于内, 治须临证察机, 立足六经病机。 六 经病虽是反映外感病发生、 发展、 变化与转归, 但由 于外感与内伤常兼夹, 且经络内属脏...
-
皮肤瘙痒内外兼治
皮肤瘙痒症是指仅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损的一种皮肤病。在中医属于“痒风”“风瘙痒”等范畴。多见于年老体弱或兼有慢性疾病的患者,特点是仅有全身性瘙痒和伴有继发性抓痕、血痂、脱屑、色素沉着等,而无原发性皮损。对于长期瘙痒者应排除内脏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存在。 内服法可口服乌蛇止痒丸,每次3—5克,每天2次。或口服湿毒清丸,每次3粒,每天3次。或六味地黄丸,每次5克,每天2次。或安神祛痒冲剂,每次1包,每天3次。 外治法可外涂祛风止痒霜,每天2—3次。或涂1%薄荷三黄冼剂,每天2次。或用防风.15克,生地 25克,白芍1...
-
邹铭西治疗皮肤病经验
邹铭西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皮肤病 学专家,从医近 60 载,历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 医院、广安门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皮肤性病科主 任。对于银屑病、湿疹、荨麻疹、瘙痒症、神经 性皮炎、药物疹、下肢结节性红斑类疾病、多种 皮肤肿瘤,以及红斑狼疮、皮肌炎等结缔组织病 等多种皮肤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 床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对其临床治疗皮肤 病的诊疗思路有所体悟,总结如下。 1 先辨病,后辨证,强调诊断的重要性 1. 1 诊断是基础 皮肤科疾病共有 1 400 余种 [1 ] ,种类繁多,诊 断对于指导临...
-
冬天皮肤瘙痒治疗4方
【简介】有些人一到冬天就感到皮肤发痒,晚上睡觉时更是奇痒难忍。这种奇痒多发生在两大腿内侧、小腿部位,有的人头皮也会发痒。其实,这也是一种病理反应,我们习惯上称为“冬痒症”。 【治法】 1.生地、何首乌各15克,艾叶90克,防风30克,加水煎沸15分钟,趁热熏洗患处。 2.苍术、生地黄各100克,荆芥、赤芍各50克,水煎洗患处,每天早晚各1次。或将药浓缩,再加老醋适量,外搽患处,每天1次。 3.香蕉皮适量,每天数次涂抹患处。 4.米泔水(浸泡生米后的水)1000毫升,食盐100克,倒入米泔水中,...
-
糯米治好小儿怪皮肤病
相传,清代苏州城里有一个财主,这一天,他的儿子突然病了,浑身疼痛难忍,任何人只要一碰他的皮肤,他就钻心样的痛。财主连忙派人去请医生来诊治,可当地的名医都看不出是什么病。这时又有人说是“中邪”了,于是又请和尚道士来做了法事,但他儿子的病仍不见起色,人也因为疼痛折磨日益消瘦。这时,财主想起叶天士来。 叶天士到财主家一看,见那小孩皮肤光洁、不红不肿,看上去丝毫没什么异样,但用手一碰他的皮肤,患儿马上痛得哇哇大哭,再诊脉,脉象也非常的和缓,应该没什么病啊,可是看小孩疼痛的表情,又不像是装出来的。这么奇怪的病,叶...
-
《金匮要略》中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损害方药举隅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 以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和多器官、 多系统累及为 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 皮肤损害 是其最主要的临床病变之一, 80%以上的患者有皮 肤损害, 仅次于关节病变, 此外, 约有25%的患者以 皮肤病变为首发症状 [1] 。 皮损表现多种多样, 具体可 表现为面部蝶形红斑、 雷诺现象、 脱发、 血管炎性皮 损、 网状青斑、 紫癜、 狼疮性冻疮等, 可分别归属历 代文献 “阴阳毒” “蝶注流疮” “血痹” 等篇章中。 其 发病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 易感六淫之邪, 邪...
-
皮肤瘙痒症外防内调防治方法
秋风渐起,人的皮肤最大的改变就是变得干燥、瘙痒,每到此时,医院的皮肤科也总会迎来一批皮肤瘙痒的病号。西安市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田润安表示,这种带有明显季节性的皮肤瘙痒症其实是由风、燥所致,采用外防内调双管齐下的防治方法最为有效。 探因:风盛易干燥 皮肤少滋润 专家表示,秋季皮肤瘙痒症的病因和病变机理跟自然界的变化密切相关。秋主燥,这个季节常有北风呼啸而过,风盛易干燥,暴露在外的皮肤受到空气中风燥之气的侵袭,失去了津液的滋润营养,所以容易出现瘙痒的症状,不少患者会因搔抓皮肤继而出现抓痕、血痂...
-
皮肤病中医治疗有明显优势
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过敏性皮肤病同病异治初探 皮肤病病种甚多, 中医治疗有明显优势。在明确 病性的前提下, 中医皮肤病的辨证以整体观念为核心, 审查内外, 整体察病。这就要求临床医生有良好的中 医思辨能力。中医思维方法包括经验思维、 取象思维、 逻辑思维、 辨证思维、 整体思维、 直觉思维、 灵感思维、 正向思维、 反向思维等 [1 ] 。由于皮肤病学是一门以皮 损形态学为特征的临床学科, 直观性较强, 故以取象思 维方法指导皮肤病中医治疗 。“象思维” 是通过取象 比类的方式, 在思维过程中对被...
-
老年性皮肤瘙痒穿药衣
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减少,表皮缺乏皮脂滋养,就会出现萎缩、干燥等现象,在某种诱因作用下,如天气寒冷、饮食不节、洗浴较勤、情绪激动等,很容易引起瘙痒。而将具有杀虫止痒、祛风润燥功效的中药做成一件药衣贴身穿着,则有很好的止痒效果。 方法是:取百部、苍术、白藓皮、防风、丹皮各30克,加水600毫升,煎煮半小时后过滤。取贴身内衣(纯棉最好)2~3件浸入药液中,2小时左右捞出晾干后即可着身。每件药衣穿一周左右,能有效防止老年皮肤瘙痒。【《中国老年报》2月5日】国艺文 ·冬天皮肤瘙痒治疗4方 ·皮肤瘙痒方(老年性皮...
-
古方巧治老年皮肤瘙痒症
病案:李某,男,76岁。主诉皮肤瘙痒反复发作逾5年,入冬为甚,曾行中西药治疗,疗效甚微。半月前泡洗温泉水后,瘙痒加剧。现周身皮肤瘙痒,以背部、四肢为著,阵发性发作,夜间尤甚;皮肤于燥,血痕累累,间有皮肤肥厚及色素沉着;神疲乏力,面色不泽,夜不能寐,口干、便结;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既往无糖尿病等显要病史。西医诊断:老年皮肤瘙痒症。中医诊断:风瘙痒(气虚血瘀)。治当补气活血,散风止痒。方用补阳还五汤化裁。组方:黄芪50克,当归、生地、白蒺藜、地肤子、夜交藤各15克,赤芍、地龙、桃仁、川芎各10克,制首乌18克,蝉蜕...
-
皮肤瘙痒用什么药 补气养血为本
隆冬季节许多中老年人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中医认为,中老年人由于本身就气血虚弱、皮肤衰老、腠理不固,加之外出后,又感受风邪的侵袭,所以就会出现皮肤瘙痒、千燥等一系列不适症状。中医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的治疗方法,也就是说治疗风证应以补气养血为本,祛风止痒为标,标本同治,从根本上消除瘙痒。下面介绍几则药膳以供选扦。 黄芪血藤肉汤 黄芪25 克,鸡血藤15克,猪瘦肉150 充(切片备用)。黄芪、鸡血藤择净,放入药锅加入清水适量,浸泡10分钟后,水煎去渣取汁,加叨女/的猪瘦肉片煮,快熟时加入食盐少许,熟后即...
-
秋天皮肤瘙痒需内调外治
每天坚持晨运的赵阿姨近日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瘙痒,而全身皮肤都完好无损,未发现有任何疮疹,到医院医生说她患的是老年季节性皮炎,属“秋燥症”。专家提醒中老年女性,进入秋季,需注重养阴润燥。 内调:食秋梨养肺润燥 渐入深秋,天气慢慢转凉,空气比较干燥,有些人会出现皮肤瘙痒,眼睛干涩等症状,陕西省中医医院皮肤科丁郁教授建议,在食疗方面补充滋阴之品,同时适当补充水分。中老年人在秋季保健方面以润肺为主,兼滋养肝肾。丁教授指出,依中医理论肺主皮毛,肺喜润恶燥,若肺阴不足,则百脉失养,皮肤自然干燥而瘙痒。秋燥肃杀,阳常...
-
9种皮肤瘙痒症治方
在临床中,经常看到皮肤瘙痒的病人,多数病人全身或者局部皮肤潮红,或有丘疹,有时高出皮肤,较重时可有皮肤渗液,可有剧烈瘙痒,彻夜难眠,非常痛苦。瘙痒不止是皮肤表现异常,瘙痒还与多种皮肤病以外的疾病有关,一旦出现皮肤瘙痒,不能不理不睬,应该有所警惕。 肝病瘙痒 长期患肝胆疾病,由于血中脂质盐含量增高,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可致皮肤瘙痒。采用疏肝利胆,解毒止痒的方法,予疏肝止痒汤:柴胡12克,黄芩12克,郁金12克,香附12克,木香12克,佛手15克,杭芍20克,莱菔子20克,黄柏12克,丹皮12克,生...
-
药浴治秋冬皮肤瘙痒
天冷了,老年人因皮肤腺体功能减退,皮肤萎缩、干燥,加之用热水过度烫洗,易泛发全身瘙痒,这就是老年皮肤瘙痒症,是秋冬季节常见病,常为阵发性,睡前、神经紧张、气候变化、饮酒或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后容易诱发。重者瘙痒常难以忍受,不停地搔抓。 这里介绍一则中药洗浴方,对老年皮肤瘙痒有良效。 取透骨草20克、侧柏叶20克、皂角10克、白矾15克,将以上四味药装入棉布包内,加水2500毫升,煮开之后,取出布包(布包内药可重复使用2次)。取药汁,兑水至37度,洗浴20-30分钟,每天1—2次,连续15~20天。 此方可以疏通经络、活...
-
皮肤瘙痒怎么办 中医治方
皮肤瘙痒怎么办 (血热)治方 处方:当归、知母、苦参、紫草、凌霄花、牛蒡子各8克,防风、生地、丹皮各10克,蝉蜕6克,白鲜皮15克,槐花12克,薄荷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凉血,祛风止痒。用于治疗皮肤瘙痒,中医辨证属血热型。发病多急而进展快,肌肤灼热,皮肤瘙痒较剧,遇热加重,得凉痒减,可见抓痕、血痂。全身症状可有身热心烦,口渴咽干,大便干,小便短赤,舌质红或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等。此为风热相博,客于肌肤所致。 专家点评:瘙痒是多种皮肤病的自觉症状...
-
皮肤瘙痒用什么药 验方治
活血祛风汤:归尾9克,赤芍9克,桃仁9克,红花9克,荆芥9克,蝉衣6克,马勃9克,甘草6克,水煎服。具有活血化瘀、和营消风的功效,主治皮肤瘙痒症、慢性荨麻疹。 三石水:炉甘石90克,滑石90克,赤石脂90克,冰片9克,甘油150毫升。上药研末,加入蒸馏水1000毫升,最后加入甘油,配制成药水。用时摇匀,用毛刷涂于皮损部位。具有收湿止痒的功效,主治皮肤瘙痒症。 乌蛇驱风汤:乌蛇10克,蝉衣6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白芷8克,黄连5克,黄芩10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
-
一个穴位治好皮肤瘙痒
秋天到了,天气干燥,患皮肤瘙痒症的患者多了起来。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脾胃科医师孙令军告诉记者,其实皮肤瘙痒症并不难治,有时使用一个穴位就可以把患者的皮肤瘙痒症治疗好了,它就是“百虫窝”。 南宁市民王芸(化名)今年66岁了,五六年前开始,每年一到秋天,她就感觉皮肤瘙痒,这些年,她也没去看过医生,就是偶尔涂抹一些润肤霜。10月底,王芸的皮肤瘙痒症又犯了,全身都很痒,瘙痒难耐时,常常把皮肤都抓出血印子。看到情况那么严重,在朋友的介绍下,王芸找到了孙令军。令她想不到的是,医生只给她扎了一个穴位的银针,一个星期过...
-
皮肤瘙痒常喝绿茶
冬季寒冷干燥,很多人会发生皮肤瘙痒。这种季节性瘙痒症主要由于皮肤过于干燥所致。一些老年人皮脂腺和汗腺分泌机能较差,在干冷的冬季更容易出现皮肤瘙痒。而饮茶之所以可防冬痒症,是因为茶叶中含有保护人体皮肤的微量元素锰。 锰对皮肤的保护作用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锰能促使一些对皮肤有害物质的排泄,从而减少皮肤所受到的不良刺激;二是锰可促进维生素B,在肝脏中的积蓄,加强皮肤抗炎的功能;三是锰有利于皮脂代谢的正常进行,防止皮肤于燥。 如果人们每天饮用4-6克绿茶泡的茶汤,便可以从茶中摄取人体所需锰量的1/3,甚至更多。这对保护皮肤...
-
皮肤瘙痒症涂米泔水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为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无原性皮损,只有瘙痒或伴继发性而且搔抓很可能会损伤皮肤,加强皮肤的反应性,如果你挠得太用力了,可能会引起皮炎或是留下色素沉着和皮肤苔藓样硬化,被皮肤瘙痒所困扰的老年人可以试一试米泔水疗法。米泔水为淘米时第二次滤出的发白色混浊液体,其中含少量淀粉及维生素。米泔水性味甘,凉,无毒,能益气,除烦,止渴,解毒。 米泔水500毫升;食盐50克,煮沸 5-10分钟,晾成温热,敷洗患处,早晚各1次,每次1-3分钟。如果瘙痒面积大,也可用500克米糠或淀粉加2000毫升水煮沸2分钟左右,晾成...
-
肖定远对皮肤病治疗有独特之处
肖定远,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闽医萧氏外科第七代传人。他从事中医外科临床诊疗60多年,从小就接到受中医世家文化的熏陶,继承了萧氏中医在外科疾病方面的独特疗法,与中医经典著作、各名家学说有机地结合。他对中医外科疾病造诣很深,特别是对皮肤病、疮疡、乳房疾病治疗有独特之处,现将其学术思想总结为以下七点: 重视基础,博采众长 肖定远自临床以来,勤学古训,积极思考,吸取前人经验,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于实践中不断创新,所谓“师古...
-
麦饭石浴防皮肤瘙痒
秋天,人体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容易因干燥而引起瘙痒,特别是中老年人若使用碱性洗涤剂,更会加重瘙痒症状。用麦饭石水洗浴可预防和减轻瘙痒症状。麦饭石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用岩石,可使水变成带正负电荷电原子团的水,并溶出58种对人体有益的钾、钙、镁、硒、铁、锌、锰等,还可释放出红外线,对皮肤具有保湿、去痒、消炎等作用。 取麦饭石1000克放入浴盆水中10分钟后.将身体浸泡入水中,温度保持在40℃左右,浸泡10分钟即可,每周2次,一个月可收到明显疗效。老人长期坚持洗麦饭石浴,不仅有助于防治皮肤瘙痒,还能增加免疫力延缓衰老。 (马...
-
内外调理防治皮肤瘙痒
这几天,王先生的皮肤瘙痒越来越严重了,他常常是越抓越痒,越痒越抓。为什么冬春季节皮肤瘙痒较为严重呢?据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周国秀介绍,冬春季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容易变得干燥,很容易出现皮肤瘙痒。此外春节期间,聚餐增多,食物过敏、酗酒、过食辛辣食品等都是诱因。 很多皮肤瘙痒较重的患者会去药房买些药膏,其实这是不可取的。首先,引起皮肤瘙痒的疾病有很多,要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对症用药。其次,在外用药物的同时应配合用一些内服药,因为内外同时治疗才能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的效果。 中医认为,冬春季节燥邪当令,燥则肌...
-
刘红霞运用外治疗法治疗顽固性皮肤病临证经验
刘红霞是新疆医科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享国 务院特贴专家,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 继承指导老师, 从医30余年, 在皮肤科领域有较高 的学术造诣。 刘红霞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 发现斑块状银屑病、 白癜风、 神经性皮炎、 慢性湿疹 等顽固性皮肤病, 临床皮损严重, 缠绵难愈, 反复发 作, 极难治疗, 是困扰全球的医学难题。 刘红霞教授 结合西北地区的地域及患者体质特点, 注重辨证、 辨 病、 辨体的外治学术思想, 致力挖掘皮科的外治疗 法, 注重外治药物的安全性, 积极探索非药物疗法, 运用于临...
-
健康沐浴赶走皮肤瘙痒
每个季节都有各自不同的气候特征,而肌肤也会因为气候的影响而有不同的状况,而护肤的重点、方法自然也有不同。秋冬季节,气候以干燥为最主要的特征,那么在秋冬季节应该如何在保持肌肤清洁的同时护肤呢? 油脂少部位可不打沐浴乳 大多数沐浴液中都含有一定的碱性成分,以帮助去除身体里的油脂和污垢。而小腿、前臂这些部位,大多情况下不怎么分泌油脂,或者分泌的油脂较少,所以对于这些部位应区别对待。在洗澡过程中,没必要每次都打沐浴液,只需用清水冲洗一下即可,或者可以隔次、少打一点。否则,反而容易将保护皮肤的油脂带走,使皮肤变得干燥或脱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