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 第2页
-
唐汉钧诊治乳腺癌术 扶正驱邪为大法
唐汉钧,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顾氏外科流派第四代传承人,师承顾伯华先生,尽得薪传。从事中医外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五十余年,擅治外科诸疾,建树颇多。现介绍唐汉钧诊治乳腺癌术后的经验。 扶正驱邪为大法 唐汉钧认为乳腺癌手术后病机为正虚邪滞,治疗大法为扶正驱邪。唐汉钧提出乳腺癌的辨证今昔有异:昔日中医治疗对象多为乳腺癌(未手术)患者居多,现在则以乳腺癌术后患者为主。患者术前癌浊瘀阻,故以往治疗原则...
-
治淋证中医扶正祛邪
患者田某,女,47岁。尿频、尿痛反复发作4年余,加重4天,每半小时小便一次,2011年2月16日求诊于武汉市第一医院李恩宽老中医。易疲乏,舌淡,苔黄白、微腻,脉细。武汉市第一医院尿常规示: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1~2个/HP。西医诊断:下尿路感染(慢性膀胱炎);中医诊断:淋证,湿热下注,脾肾亏虚型。处方:党参30g,五灵脂15g,黄芪90g,当归20g,鱼腥草30g,白花蛇舌草30g,板蓝根30g,蒲公英30g,野菊花20g,车前子15g,仙鹤草30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口服。 ...
-
扶正解毒散治乙肝
方药组成:党参15克,苍白术各15克,茯苓15克,猪苓15克,田基黄30克,豨莶草30克,黄芩10克,虎杖15克,板蓝根15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刺蒺藜12克,白芍12克,五味子15克,补骨脂15克,生甘草20克。上药研末,每服5克,每日3次,亦可装胶囊或制成水滴丸,3个月一疗程,一般需服3~4个疗程。 本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自拟,治疗乙肝多例,疗效确切。 乙肝目前尚无任何特效药物,西医一般予保肝、抗病毒、防肝纤维化的治疗措施,中医则立足于调整人体脏腑气血的平衡来达到扶植正气,以祛邪外出而达到治疗的...
-
高允旺扶阳法治中风要明辨闭证脱证
中风治疗要明辨闭证、脱证,因为闭脱显示不同的病机,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下面详细说明之。 中风闭证指脑窍闭塞,人事不知,昏迷不醒,闭证分热闭、寒闭,热闭宜凉开,寒闭宜温开。 热闭除昏迷不醒、喉中痰鸣外,还有面赤体硬,呼吸气粗,大便秘结,牙关紧闭。笔者一般用三化汤(枳实10克,大黄10克,厚朴10克,羌活5克),已故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对脑中风72小时内不适宜手术者,必先投三化汤加蒲黄、桃仁煎服,并口服安宫牛黄丸,日服3粒,间隔8小时1粒。 寒闭,表现为昏迷不醒,痰声辘辘之外,还多见面色苍...
-
高允旺扶阳法治脑出血、脑梗死
脑病(脑出血、脑梗死、脑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原中医科主任、山西临汾永旺脑病医院高允旺主任医师临证善用温热法治疗脑病。他虽然是西医学习中医,但在几十年的实践过程中,集古今诸家之专论,承继历代医家对扶阳思想的探源与应用,逐渐总结摸索出扶阳论治脑病的思路与方法,颇有良效。 现将其主要的思路和医案分期介绍给广大读者。 一个好好的人,为什么发生脑中风呢?气血本来循着经络脉道而行,周流不止,循环往复,就像地上的河水沿着河道畅流一样,因为寒气会使物质黏稠凝结,当寒气侵袭,血流...
-
脑梗死畏寒头痛扶阳法治
弓某,女,46岁,2008年5月10日,因冒雨回家后半夜发热,畏寒头痛,右下肢无力,CT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经用解表发汗、泻火、服中药后,热退食增,但右下肢无力,两眉棱骨疼痛不可缓解,昼重夜轻。又作副鼻窦CT,诊断为额窦炎,血管神经性头痛。观其患者心烦意乱、隐屈不得言,食指、中指按压两眉中心疼痛可减。口干、腹胀、舌红、苔薄白、脉弦紧。 此属余热未清,肝阳上扰,热阳相持,扰乱上清,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可投柳枝散。 组成:柳枝40克,薄荷12克,白芷6克,防风12克,羌活12克,苦参10克。...
-
田从豁治哮喘分为虚实 平喘为先 兼顾扶正
田从豁,男,83岁,中共党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1年立项,成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担任中国针灸学会第一届至第五届理事及名誉顾问。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擅长采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哮喘、荨麻疹、功能性胃肠病、骨关节病、癫痫等。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田从豁从医60余载。在针灸临床中,强调中医辨证施治,注重理、法、方、穴、术,主张调理气血和调理脏腑并重。笔者在此仅简要介绍其应用扶正平喘法治疗哮喘的经验。 平喘为先...
-
扶气抚血治疗更年期高血压
郑某,女,49岁,2004年9月求诊。自述头晕眼花半年有余,甚则天旋地转,难以自控。近日头晕转剧,昏昏沉沉,举步不稳,周身乏力,夜不成寐,心慌多汗。饮食尚可,二便也常。诊脉弦滑,舌红,苔薄黄。查血压175/105 mmHg,余自认为此乃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立方以天麻钩藤饮加减化裁。患者服药5剂后,诸症不解。余茫然,与家父探讨。家父云:妇人更年之期,当以虚论,更年期高血压病,为本气自虚之故。气弱血乱则内风妄动,况且气虚不摄血则血必乱,乱则易逆。血逆不足以养肝肾,则阴虚相火妄动而生风。妇人更年期患高血压,非是气壮,...
-
扶正祛邪通络治群发性神经疼
宋某,女,52岁,环卫工人,2015年3月7日初诊。胸胁、后背、腰膝等部位,电击样、针刺样疼痛半年,腰部有多个皮下结节,一触即疼,诸药不解,纳食差,舌尖红苔薄,脉略弦浮。证由外感邪气,瘀滞脉络所致,治宜扶正祛邪通络。 处方:当归15克,丹参30克,红花5克,忍冬藤30克,黄芪15克,刺蒺藜10克,防风10克,神曲10克,生麦芽20克,陈皮6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皂刺10克,生甘草5克。3剂,水煎服 ,嘱忌食辛辣、油、生冷,多喝水,多休息。 二诊:药后纳食略好,其余无明显好转,病...
-
依据五脏理论治疗失眠 清热勿忘扶阳
中医治疗失眠依据五脏理论,可辨证为以下几型: 肝郁化火【证候】不寐,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治法】疏肝泻火,清脑安神。 痰热内扰【证候】不寐头重,痰多胸闷,恶食嗳气,恶心,心烦口苦,苔腻而黄,脉滑数。 【治法】化痰醒脑,清热安神。 胃气失和【证候】胸闷嗳气,脘腹不适而不寐,恶心呕吐,舌苔黄腻或黄燥,脉象弦滑或滑数。 【治法】和胃健脾,化滞安神。 瘀血内阻【证候】烦扰不安,心慌心跳;且易惊醒,甚则数日毫无睡意,神情紧张,痛苦不堪,舌多暗紫...
-
小儿暑热症 清暑扶正为本方
郑某,男,2岁4个月。持续发热12天,同时伴少汗,多饮多尿,纳呆。查枕部热两足清,舌淡红,苔薄白,脉滑数。辨证为暑热交蒸,气阴两虚。治宜解暑清热,益气养阴。立方:太子参9克、香薷6克、薏仁9克、生扁豆9克、藿香5克、佩兰叶5克、生石膏15克、生谷芽9克、麦冬5克、甘草3克、乌梅5克。每日1剂,煎汤代茶频饮。 二诊:服药2天后,体温降至37.5°C,第3天降至37°C,4天后体温正常,诸症亦渐消失,后未再发。 体会:本病为小儿夏季热,又名暑热症,是由于小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善所致。治疗多采用扶...
-
主治桥本氏甲状腺炎 唐汉钧扶正清瘿汤
唐汉钧扶正清瘿汤 组方:黄芪3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姜半夏9克,苏梗15克,浙贝15克,婆婆针15克,黄芩12克,元参12克,板蓝根15克,鹿含草30克。 功用:疏肝健脾,化痰清热。 主治:桥本氏甲状腺炎。症见颈瘿肿胀不适,咽中似有物阻者。可伴有神疲乏力、咽干、咽痛、咽痰等症。脉濡,苔薄或腻,舌胖大,边有齿痕。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毫升,分2次服用。 此方为唐老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所得,其实桥本氏甲状腺炎在古代文献并无记载,在近代方对此疾病有所认识,从临...
-
内伤新咳的治疗要点 正邪并重 祛邪扶正 双管齐下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各家学说专业博士生导师宋兴长期深入研究伤寒、温病、温补等不同学派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见解和诊疗心法,对咳嗽治疗有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现将其治疗内伤新久咳嗽经验加以总结。 《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宋兴认为,治疗咳嗽时不能只着眼于司呼吸的肺系统,同时还需把各个系统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从五行相生相克关系看,临床上一些疾病的病位和病根并不在同一处,如子病及母,或母病累子,很多时候是标在此,而本在彼,内伤杂病咳嗽尤其如此。如果没有辨明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