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验 第40页

验 第40页

  • 老年痴呆症验方六则

    老年痴呆症验方六则

    老年痴呆是一种脑功能逐渐衰退的神经性疾病。主要症状是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减退,神情呆钝,动作迟缓,语不达意,沉默少语等。现列出六种治疗方法,供选用。 1.人参、当归、黄精各20克,黄芪、何首乌各30克,三七、菟丝子、肉桂、丹参、枸杞子各15克。每天l剂,早晚各服1次,30天为1个疗程。 2.熟地黄15克,山茱萸15克,怀山药30克,紫河车粉6克,川断10 克,石菖蒲10克,广郁金10克,炙远志10克,川芎10克。水煎服,每天1 剂,30天为1个疗程。 3.熟地黄15克,山茱萸15克,菟丝子...

  • 偏正头风验方

    偏正头风验方

    偏正头风有虚实之别,大约左右俱痛者属实,但痛一边者属虚。 可选用白茯神6克为末温水或酒送下,可每隔2~3小时一次; 或用牛姜三片,用桑皮纸包好,打湿炭火煨熟,乘热贴印堂及两侧太阳穴外用胶布固定。 (献方人:湖南郴州市范军)...

  • 温胆汤治眩晕验案

    温胆汤治眩晕验案

    病例:李某, 男,62岁。因头昏眩晕 反复发作1年来院就诊。 症见:头昏,视 物旋转,耳鸣,恶心欲吐,食少,眠可, 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根腻,脉弦滑。 有高血压病10余年, 自服复方降压片、复 方罗布麻片维持治疗。刻诊血压:150/90 毫米汞柱。 中医证属:痰火上扰。治以温胆汤加味:法半夏、钩藤、川芎各12克, 藕节、天麻、茯苓各15克,枳实、陈皮、 竹茹、僵蚕、白术各10克,生甘苹3克, 薏苡仁25克,石菖蒲6克。7剂,每日1 剂,水煎分3次服。 复诊头晕明显改善, 耳呜亦减轻,恶心欲吐已止。...

  • 雷昌林闭塞性脉管炎治验

    雷昌林闭塞性脉管炎治验

      邱某,男,28岁,2001年1月17日初诊。   主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年余。患者症状初轻,后逐步加重,于2001年1月10日在某大医院行多普勒检查,报告如下:“左下肢胫后、胫前及足背动脉,所见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确诊后,曾经过中西药治疗,但效不著。经人介绍来诊。   刻诊:患者面黄无华,全身困乏,足趾冰凉疼痛,间歇性跛行,走十几步就感腓肠肌(小腿肚)痛,需休息一会才能继续行走,腰困痛,大便1日3次,软。   查体:双颌下淋巴结有压痛,咽部红,右上腹有较明显压痛,胃腹...

  • 治头痛验案 益气升阳

    治头痛验案 益气升阳

      华某某,女,42岁。两太阳穴痛7日,痛甚则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嗳气,伴有眩晕,食少纳差,周身乏力,劳甚则觉头痛加重,大便不爽,舌质红苔白,脉弱缓。治宜益气健脾,升阳止痛。处方: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陈皮9克,法半夏9克,干姜6克,黄连4.5克,桑叶9克,菊花9克,川芎9克,蔓荆子9克,甘草9克。二诊:服上10剂,头痛消失,其他症状亦显者好转,脉沉缓舌尖红。上方去蔓荆子加当归12克、白芍12克善后。   此例患者乃脾气不升,精气不充于脑,脑海空虚致而头昏头痛,故以六君子汤加味而治之。且脾气不升之头痛...

  • 治夏季头痛验方

    治夏季头痛验方

      1.刀豆根30克,加黄酒或红茶3克,水煎服。   2.干白菜根1块,红糖60克,生姜3片,水煎服。   3.杏仁6克,去皮尖,菊花6克,水煎,代茶饮。   4.鲜藿香10克,鲜芦根1尺,煎水饮。   5.川芎6~9克,鸡蛋2个,大葱5根。同放砂锅中加水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每天1次,连服数天。   6.川芎9克,白芷10克,细辛3克(后下),延胡索10克,半夏10克,牛蒡子9克。水煎服,每日1剂。疰夏、低颅压性头痛加酸枣仁、夜交藤各10克;眩晕头痛加天麻12克;冷饮性头痛...

  • 芹菜降压食疗验方

    芹菜降压食疗验方

      春天,在青黄不接的蔬菜淡季,翠绿鲜嫩的芹菜尤其受人喜爱,这不仅在于它清香可口,既可热炒、凉拌,亦能作馅,有众多的食法,还在于它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食疗价值。我国是食用芹菜最早的国家之一,《诗经》已有“言采其芹”、“芹楚葵也”的诗句。自古以来,芹菜以其独特芳香赢得人们的青睐,被赞为“菜之美者”。   芹菜有水芹与旱芹之分,水芹指生长在“江湖陂泽之涯”者,人们经常食用的多为生长于平地的旱芹。芹菜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

  • 治神经衰弱三验方

    治神经衰弱三验方

    神经衰弱常由于精神负担过重、病后体弱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现为精神疲劳、神经过敏、失眠、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疑病及焦虑等。 方一 取丹参30克,为l,日量,每目l剂,水煎,分早晚 2次口服。其问停服其他药物。半个月为1疗程。 方二 取徐长卿全草研末,每次10克,每曰2次,温开水冲服;或炼蜜为丸(每丸含生药5克),每次服2丸,每日3次;或将徐长卿粉末装胶囊服用,每粒胶囊0_3克每次服20粒,每日2次,20 天为1疗程。 方三 取百合30~60克f一剂量),冷水浸泡l小时后,文火煎煮,煮沸5分钟,取下药罐,...

  • 治疗血友病的经验介绍

    治疗血友病的经验介绍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出血。因此,血友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减少出血,并防治关节变形。医生也应加强认识,积累血友病治疗经验,并在治疗和防护过程中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兹将笔者治疗该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花生米衣生食或炒熟服用有止血作用,虽止血作用较缓且不持久,但长期服用疗效即佳。胡萝卜,《本草纲目》记载其能下气补中,利胸膈肠胃,安五脏,令人健食,与花生米同用,有助于血友病的巩固治疗。   除反复出血外,关节变形也是血友病患者的痛苦之一。对于关节部位出血,止血是第一步,而...

  • 治血管性头痛经验

    治血管性头痛经验

    经验方:柴胡、白芷、荜菝、土鳖虫各10克,川芎18克,香附、蔓荆子各 12克,葛根30克,羌活、全蝎各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血管性头痛患者 90例,治愈32例,好转48例,无效10 例。...

  • 民间治失眠验方

    民间治失眠验方

    丹参15克,当归20克, 生地15 克,远志12克,柏子仁12克,九节菖蒲10克,五味子7 克,白薇10克,龙齿12克,琥珀10 克,肉桂6克,炒枣仁12克,桔梗12 克,玉竹12克,茯神12克,夜交藤12 克,益智仁7克,水煎服。 每天1剂,早晚服用,用时加蜂蜜15~20克。 一般1 个星期之内可取得显著效果。 (丹霞)...

  • 中医治眩晕验案

    中医治眩晕验案

    方药:五味子、菊花、苏梗各10克, 天麻、白术各20克,泽泻30克,钩藤、 半夏各15克,甘草、全蝎各3克。 随症加减:痰浊内蕴加陈皮、胆南 星、竹茹;呕吐加代赭石、生姜;气血两虚 明显加制首乌、当归、黄芪;肾精不足加熟 地、山萸肉、枸杞子;肝阳上亢加夏枯草、龙 胆草、石决明;阳虚饮停加附片;头痛加 蔓荆子;失眠加炒枣仁、夜交藤。5剂为1 个疗程。 典型病例:李某,女,50岁。眩晕反复发作2年多,发作时头昏目眩,视物旋转,黑朦,恶心欲吐,疲乏无力,耳鸣,口淡、口干、不欲饮水,面色苍白,脉细弱,舌质淡,苔薄白,辨证:...

  • 治疗中风验方

    治疗中风验方

    1.海风藤、秦艽、牛膝、杜仲、桑寄生各15克,巴戟、白芍、木瓜、制附子、狗脊、木香各20克.薏苡仁50克。肉桂10克,白醋 15毫升(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中风后遗症,症见关节僵硬,行走不便。 2.天冬20克.龟板20克.枸杞子20 克.白花蛇10克,益智仁10克,人参6克,水蛭12克.石菖蒲12 克,黄精15克,首乌 15克,鳖甲15克,黄连10克,苏木12克,海藻12克.天竺黄12 克,陈醋15克(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 疗程。用于中风后遗症.症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 3.黄芪45克....

  • 治冠心病 杨牧祥临证经验方

    治冠心病 杨牧祥临证经验方

      病因病机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临床以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等症为主要表现。中医学归之为“胸痹”、“心痛”范畴。《灵枢·厥论篇》谓:“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里讲的真心痛,实为胸痹重证。至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正式提出胸痹的名称,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提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

  • 治疗偏头痛的一则验方

    治疗偏头痛的一则验方

      不同性别的偏头痛患者,其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女性偏头痛患者的疼痛症状常会蔓延至整个头部,并伴有头晕的症状;男性偏头痛患者的头痛往往来得既迅速又猛烈。研究发现,人体内若出现了过多的自由基,就会突然发生猛烈的偏头痛。因此,偏头痛患者多吃具有抗自由基作用的食物能取得很好的疗效。芦笋百合汤是治疗偏头痛的一则验方,此方的制作方法是:   取绿芦笋(含白色部分)2根,新鲜的生百合5钱(或干燥的百合3钱),冰糖少许。将芦笋洗净,切成3~4厘米的小段。再将芦笋段、百合、冰糖一起放入瓷碗中,加400~500毫升的清水,再将此碗...

  • 治癫痫经验方 痊愈31例

    治癫痫经验方 痊愈31例

    经验方:法半夏、陈皮各15克,胆南星、郁金、全蝎、茯苓各12克,枳实、石菖蒲、远志各10 克,沉香、朱砂各6克,海浮石、青礞石各30克,蜈蚣3条。 用法:研成粉末,混匀,装瓶备用。成人每次 6克,口服,每天3次。发作频繁者,每次10克,隔 6小时服1次。小儿酌减。服2个月为1疗程。 疗效:本方治疗癫痫患者38例,治疗6—18个月,痊愈31例,好转2例,无效5例。...

  • 主治慢心律并早搏 刘启廷经验方

    主治慢心律并早搏 刘启廷经验方

    慢心律并早搏,是指心跳缓慢并伴发早搏的一种病理性改变,现代医学称之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属中医“胸痹”、“惊悸”、“怔忡”等范畴,临床以胸闷、气短、心悸、畏寒怕冷、脉涩或结代等虚寒见证为主。多由素体虚弱、气血不足、心阳不振、感受外邪、心脉痹阻所致。刘启廷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自拟调搏增率汤治疗慢心律并早搏病例数十例,疗效显著,介绍于下。   病由寒湿侵犯、心窍遏阻   从大量的临床资料来看,慢心律并早搏的形成,多由年老体弱、外...

  • 瘀血头痛经验方

    瘀血头痛经验方

    治瘀血头痛(帽状腱膜下静脉炎) 病案:梁某,女,54岁,职工。主诉左侧头痛反复发作5年,痛如锥刺,固定不移,天气转冷时易发作或加剧。病因5 年前常在晚间洗头,头发未及时吹干,5 年来曾在本市及沪杭多家医院中西医治疗,诊断为帽状腱膜下静脉炎,耗资数万元,未见好转。刻诊:头皮下有多个小结节,质中等,触之稍疼痛。舌左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涩。诊断为瘀血头痛,治拟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止痛,方拟血府逐瘀汤加减:醋柴胡、三七粉(冲服)、红花、制乳香、制没药、甘草各6克,当归、生地各12克,川芎15克,丹参20 克,桂枝、白芷...

  • 治心动过缓(心悸寒凝血瘀型)验案

    治心动过缓(心悸寒凝血瘀型)验案

    病例:患者,男, 61岁。 心慌、胸闷、气短反复发作9年余,加重1月。曾在外院就治,诊断为“频发室性早搏”。经治疗病情未能得到控制。现见:心慌气短,动则憋闷,头 晕乏力,倦怠懒言,自汗,心烦失眠,健忘耳鸣,腹胀食少,食欲不振,畏寒肢冷,大便秘结。查体:舌暗红,苔薄白,脉结代。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缓及不齐,心率47次/分钟,频发室性早搏,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下侧壁心肌缺血型sT—T改变。西医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 中医诊断:心悸,寒凝血瘀型。治以益气温阳散...

  • 邱明义失眠案临床经验

    邱明义失眠案临床经验

      编者按: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邱明义,临证40余年,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其学生总结其验案4则,今起本版将分4部分刊出。    黄某,女,21岁。2011年4月11日初诊。自述入睡困难10余年。难入睡,睡眠浅,夜梦多,烦躁,口微苦而干,月经提前7~10天,经量少,色浅,苔薄白,脉弦。邱明义辨为肝血亏虚,郁而化火,扰乱心神之证,治当清肝疏木,养血安神,方以丹栀逍遥散合黄连阿胶汤加减。处方:丹皮10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茯神2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阿胶10克(烊化),夜交...

  • 李燕梅治中风用药经验总结

    李燕梅治中风用药经验总结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李燕梅主任医师擅长治疗中风、失语、痴呆、头痛、颤证、失眠等内科疾病及疑难杂症,临床用药独具特色,疗效显著。李燕梅认为,中风病因病机复杂,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虚及心、肺、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以忧思恼怒或饮酒、暴饮暴食、房事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至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上扰,阳化动风,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髓,蒙蔽清窍,从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证侯。总之,中风多为风、火、气、血、痰、瘀六者互为因果,标本转化。现将李燕梅治中风用药经验总结如下。...

  • 治美尼尔氏眩晕症验方

    治美尼尔氏眩晕症验方

    经验方:珍珠母、代赭石各30克(先煎),党参20克,白术、钩藤、茯苓、白芍、菊花各10克,附子、炮姜各3克,远志6 克。 加减:舌苔厚腻,脉弦滑者,去党参,加姜半夏、陈皮各 10克;呕吐较剧者,加姜竹茹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美尼尔氏眩晕症患者30例,治愈10例,好转14例,无效6例。...

  • 治偏头痛经验

    治偏头痛经验

    经验方:代赭石30克(先煎半小时),川芎、白芷、白芍各15克,赤芍12 克,全蝎、甘草各8克,羌活6克,细辛3 克,蜈蚣1条。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偏头痛患者62例,基本治愈30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2例。...

  • 张汉玉治胸痹验案

    张汉玉治胸痹验案

    病例:患者,女,68岁。经常发作心前区疼痛,遇冷则重,自觉有冷气从胁下上冲心胸。平时胸闷气短,心悸,头昏乏力。诊时:胸痛不得卧,形神困倦,食少,眠差,舌质暗红,苔薄白,脉虚弦,偶呈涩代。诊断为胸痹,证属脾胃虚衰,心阳失养。治以益中气以和营,养血脉以通痹。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味。处方:黄芪、桂枝、白芍、丹参、酸枣仁、陈皮各15克,茯苓12克,郁金、当归、炙甘草各10克,生姜5克,大枣5枚。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7剂后胸痛减轻,食欲见增,精神略振,继以上方加减化裁,服30剂后恢复健康。 点评:此症为气滞血凝、升降受阻所...

  • 中医验方助睡眠

    中医验方助睡眠

      失眠是老年人一个常见症状,以下给老年人介绍几个应对失眠的验方,仅供参考:   方剂一   组成:柴胡、木香各9克,白芍、丹参各12克,檀香、五味子各6克,玉竹、熟枣仁各20克,夜交藤、生龙骨、牡蛎各30克。   加减:心烦口苦加栀子、黄芩各8克;痰多胸闷者加陈皮、胆南星各9克,去玉竹、五味子;口干便秘加生地黄、玄参各12克;易惊醒加琥珀粉4克冲服。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7天为一疗程。   主治:肝气不舒、心神失养所致失眠。   方剂二   组成:生地黄12克,百合30克,枣仁20克,炙远志10克,五味...

  • 头痛治疗 戴天木验案两则

    头痛治疗 戴天木验案两则

      戴天木,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多年致力于中医经典《金匮要略》的研究,临证三十余载,善于经方时方并用,集群方药力于一体,攻克病邪之所在。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耳濡目染,受益颇多。现撷取其头痛验案两则,以飨同道。   外感头痛案   刘某,女,32岁。2011年2月15日初诊。主诉:头痛10余年,加重3天。患者10年来反复头痛,常于经后或受凉后发作,近3年来失眠易醒,醒后难以入睡。诊见:头痛,颈项强,恶风寒无汗,鼻塞,肢冷,心慌乏力,舌苔薄白,脉浮紧。辨为素体气血虚弱,感受风寒,经脉凝滞,治宜疏散...

  • 雷昌林治验脑梗后眼睑下垂

    雷昌林治验脑梗后眼睑下垂

      孙某,男,58岁,内科住院,1991年6月20日初诊。   患者主诉左上眼睑完全下垂已一月余。在当地县医院治疗无效,后到西安省医院检查,诊断为大脑皮质下动脉硬化伴脑梗。经治疗(口服肌注B1、B12等西药)一段无效,经人介绍来此住院治疗。   患者现左眼睑下垂完全遮目,眼睑不能上抬(患者自感眼睑一点也用不上力)有轻度水肿,眼球在睑内转动不灵活,并有抽动感,伴头痛头晕,面色灰黄,表情呆滞,精神差,有高血压病史,苔薄黄,脉浮细弦。血压180/100毫米汞柱。   此为肝阳上亢,风痰阻络;治以平肝潜阳,...

  • 治眩晕验方

    治眩晕验方

    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症。中医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所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 无风不作眩 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忧郁恼怒,疏泄失常,主郁化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表现为头晕目眩,头胀或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口苦耳鸣,面色红赤,血压偏高,此症多因情志刺激而诱发。治宜平肝熄风,可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克,钩藤15:克,栀子10 克,黄芩10克,石决明30克,...

  • 治美尼氏眩晕症经验

    治美尼氏眩晕症经验

    经验方:茯苓30克,泽泻、车前子各15克,生龙骨、牡蛎(先煎)各25克,天麻、白术各12 克,法半夏、陈皮、菖蒲、川芎各9克,附子、甘草各6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关尼氏眩晕症患者103例,治愈54例,好转46例,无效3例。...

  • 名医郑邦本治偏头痛经验

    名医郑邦本治偏头痛经验

    郑邦本,主任中医师,重庆市中 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医内科专委 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擅长治中医内科疑难病症的辨证论 治。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搏动 性头痛,是一种可逐步恶化的疾病。 如今很多人的心理压力过大、情绪 抑郁、饮食不当、睡眠不足,这些因 素都可诱发偏头痛。服用药物不当 也能使人发生偏头痛,如口服血管 扩张类药物、避孕药、激素替代类药 物等。另外,气候变化和环境的影响 也是诱发偏头痛的重要原因。多数 偏头痛患者呈周期性发病,女性的 此类患者尤多。发病前大部分患者 可出现视物模糊、闪光...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