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 第40页
-
老年痴呆症验方六则
老年痴呆是一种脑功能逐渐衰退的神经性疾病。主要症状是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减退,神情呆钝,动作迟缓,语不达意,沉默少语等。现列出六种治疗方法,供选用。 1.人参、当归、黄精各20克,黄芪、何首乌各30克,三七、菟丝子、肉桂、丹参、枸杞子各15克。每天l剂,早晚各服1次,30天为1个疗程。 2.熟地黄15克,山茱萸15克,怀山药30克,紫河车粉6克,川断10 克,石菖蒲10克,广郁金10克,炙远志10克,川芎10克。水煎服,每天1 剂,30天为1个疗程。 3.熟地黄15克,山茱萸15克,菟丝子...
-
温胆汤治眩晕验案
病例:李某, 男,62岁。因头昏眩晕 反复发作1年来院就诊。 症见:头昏,视 物旋转,耳鸣,恶心欲吐,食少,眠可, 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根腻,脉弦滑。 有高血压病10余年, 自服复方降压片、复 方罗布麻片维持治疗。刻诊血压:150/90 毫米汞柱。 中医证属:痰火上扰。治以温胆汤加味:法半夏、钩藤、川芎各12克, 藕节、天麻、茯苓各15克,枳实、陈皮、 竹茹、僵蚕、白术各10克,生甘苹3克, 薏苡仁25克,石菖蒲6克。7剂,每日1 剂,水煎分3次服。 复诊头晕明显改善, 耳呜亦减轻,恶心欲吐已止。...
-
治头痛验案 益气升阳
华某某,女,42岁。两太阳穴痛7日,痛甚则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嗳气,伴有眩晕,食少纳差,周身乏力,劳甚则觉头痛加重,大便不爽,舌质红苔白,脉弱缓。治宜益气健脾,升阳止痛。处方: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陈皮9克,法半夏9克,干姜6克,黄连4.5克,桑叶9克,菊花9克,川芎9克,蔓荆子9克,甘草9克。二诊:服上10剂,头痛消失,其他症状亦显者好转,脉沉缓舌尖红。上方去蔓荆子加当归12克、白芍12克善后。 此例患者乃脾气不升,精气不充于脑,脑海空虚致而头昏头痛,故以六君子汤加味而治之。且脾气不升之头痛...
-
治神经衰弱三验方
神经衰弱常由于精神负担过重、病后体弱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现为精神疲劳、神经过敏、失眠、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疑病及焦虑等。 方一 取丹参30克,为l,日量,每目l剂,水煎,分早晚 2次口服。其问停服其他药物。半个月为1疗程。 方二 取徐长卿全草研末,每次10克,每曰2次,温开水冲服;或炼蜜为丸(每丸含生药5克),每次服2丸,每日3次;或将徐长卿粉末装胶囊服用,每粒胶囊0_3克每次服20粒,每日2次,20 天为1疗程。 方三 取百合30~60克f一剂量),冷水浸泡l小时后,文火煎煮,煮沸5分钟,取下药罐,...
-
治疗血友病的经验介绍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出血。因此,血友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减少出血,并防治关节变形。医生也应加强认识,积累血友病治疗经验,并在治疗和防护过程中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兹将笔者治疗该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花生米衣生食或炒熟服用有止血作用,虽止血作用较缓且不持久,但长期服用疗效即佳。胡萝卜,《本草纲目》记载其能下气补中,利胸膈肠胃,安五脏,令人健食,与花生米同用,有助于血友病的巩固治疗。 除反复出血外,关节变形也是血友病患者的痛苦之一。对于关节部位出血,止血是第一步,而...
-
中医治眩晕验案
方药:五味子、菊花、苏梗各10克, 天麻、白术各20克,泽泻30克,钩藤、 半夏各15克,甘草、全蝎各3克。 随症加减:痰浊内蕴加陈皮、胆南 星、竹茹;呕吐加代赭石、生姜;气血两虚 明显加制首乌、当归、黄芪;肾精不足加熟 地、山萸肉、枸杞子;肝阳上亢加夏枯草、龙 胆草、石决明;阳虚饮停加附片;头痛加 蔓荆子;失眠加炒枣仁、夜交藤。5剂为1 个疗程。 典型病例:李某,女,50岁。眩晕反复发作2年多,发作时头昏目眩,视物旋转,黑朦,恶心欲吐,疲乏无力,耳鸣,口淡、口干、不欲饮水,面色苍白,脉细弱,舌质淡,苔薄白,辨证:...
-
治疗中风验方
1.海风藤、秦艽、牛膝、杜仲、桑寄生各15克,巴戟、白芍、木瓜、制附子、狗脊、木香各20克.薏苡仁50克。肉桂10克,白醋 15毫升(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中风后遗症,症见关节僵硬,行走不便。 2.天冬20克.龟板20克.枸杞子20 克.白花蛇10克,益智仁10克,人参6克,水蛭12克.石菖蒲12 克,黄精15克,首乌 15克,鳖甲15克,黄连10克,苏木12克,海藻12克.天竺黄12 克,陈醋15克(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 疗程。用于中风后遗症.症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 3.黄芪45克....
-
治疗偏头痛的一则验方
不同性别的偏头痛患者,其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女性偏头痛患者的疼痛症状常会蔓延至整个头部,并伴有头晕的症状;男性偏头痛患者的头痛往往来得既迅速又猛烈。研究发现,人体内若出现了过多的自由基,就会突然发生猛烈的偏头痛。因此,偏头痛患者多吃具有抗自由基作用的食物能取得很好的疗效。芦笋百合汤是治疗偏头痛的一则验方,此方的制作方法是: 取绿芦笋(含白色部分)2根,新鲜的生百合5钱(或干燥的百合3钱),冰糖少许。将芦笋洗净,切成3~4厘米的小段。再将芦笋段、百合、冰糖一起放入瓷碗中,加400~500毫升的清水,再将此碗...
-
瘀血头痛经验方
治瘀血头痛(帽状腱膜下静脉炎) 病案:梁某,女,54岁,职工。主诉左侧头痛反复发作5年,痛如锥刺,固定不移,天气转冷时易发作或加剧。病因5 年前常在晚间洗头,头发未及时吹干,5 年来曾在本市及沪杭多家医院中西医治疗,诊断为帽状腱膜下静脉炎,耗资数万元,未见好转。刻诊:头皮下有多个小结节,质中等,触之稍疼痛。舌左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涩。诊断为瘀血头痛,治拟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止痛,方拟血府逐瘀汤加减:醋柴胡、三七粉(冲服)、红花、制乳香、制没药、甘草各6克,当归、生地各12克,川芎15克,丹参20 克,桂枝、白芷...
-
邱明义失眠案临床经验
编者按: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邱明义,临证40余年,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其学生总结其验案4则,今起本版将分4部分刊出。 黄某,女,21岁。2011年4月11日初诊。自述入睡困难10余年。难入睡,睡眠浅,夜梦多,烦躁,口微苦而干,月经提前7~10天,经量少,色浅,苔薄白,脉弦。邱明义辨为肝血亏虚,郁而化火,扰乱心神之证,治当清肝疏木,养血安神,方以丹栀逍遥散合黄连阿胶汤加减。处方:丹皮10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茯神2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阿胶10克(烊化),夜交...
-
李燕梅治中风用药经验总结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李燕梅主任医师擅长治疗中风、失语、痴呆、头痛、颤证、失眠等内科疾病及疑难杂症,临床用药独具特色,疗效显著。李燕梅认为,中风病因病机复杂,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虚及心、肺、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以忧思恼怒或饮酒、暴饮暴食、房事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至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上扰,阳化动风,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髓,蒙蔽清窍,从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证侯。总之,中风多为风、火、气、血、痰、瘀六者互为因果,标本转化。现将李燕梅治中风用药经验总结如下。...
-
张汉玉治胸痹验案
病例:患者,女,68岁。经常发作心前区疼痛,遇冷则重,自觉有冷气从胁下上冲心胸。平时胸闷气短,心悸,头昏乏力。诊时:胸痛不得卧,形神困倦,食少,眠差,舌质暗红,苔薄白,脉虚弦,偶呈涩代。诊断为胸痹,证属脾胃虚衰,心阳失养。治以益中气以和营,养血脉以通痹。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味。处方:黄芪、桂枝、白芍、丹参、酸枣仁、陈皮各15克,茯苓12克,郁金、当归、炙甘草各10克,生姜5克,大枣5枚。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7剂后胸痛减轻,食欲见增,精神略振,继以上方加减化裁,服30剂后恢复健康。 点评:此症为气滞血凝、升降受阻所...
-
头痛治疗 戴天木验案两则
戴天木,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多年致力于中医经典《金匮要略》的研究,临证三十余载,善于经方时方并用,集群方药力于一体,攻克病邪之所在。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耳濡目染,受益颇多。现撷取其头痛验案两则,以飨同道。 外感头痛案 刘某,女,32岁。2011年2月15日初诊。主诉:头痛10余年,加重3天。患者10年来反复头痛,常于经后或受凉后发作,近3年来失眠易醒,醒后难以入睡。诊见:头痛,颈项强,恶风寒无汗,鼻塞,肢冷,心慌乏力,舌苔薄白,脉浮紧。辨为素体气血虚弱,感受风寒,经脉凝滞,治宜疏散...
-
名医郑邦本治偏头痛经验
郑邦本,主任中医师,重庆市中 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医内科专委 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擅长治中医内科疑难病症的辨证论 治。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搏动 性头痛,是一种可逐步恶化的疾病。 如今很多人的心理压力过大、情绪 抑郁、饮食不当、睡眠不足,这些因 素都可诱发偏头痛。服用药物不当 也能使人发生偏头痛,如口服血管 扩张类药物、避孕药、激素替代类药 物等。另外,气候变化和环境的影响 也是诱发偏头痛的重要原因。多数 偏头痛患者呈周期性发病,女性的 此类患者尤多。发病前大部分患者 可出现视物模糊、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