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第7页
-
解毒散结 治痤疮毛囊炎自拟方
痤疮系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因其生丘疹如刺,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故名粉刺,又叫肺风粉刺、黑头粉刺。痤疮多发于颜面,也可见胸背等处,起皮疹如粟,或见黑头,甚者色赤肿痛,挤破出白粉汁。自觉瘙痒,常搔抓感染形成脓疱,有的伴有结节、脓肿、囊肿及疤痕等。自2002年以来,我们自拟“杷军双花消痤饮”治疗各型痤疮500余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有效率100%。现介绍如下。 处方组成:枇杷叶15克,大黄6克(后下),金银花20克,野菊花10克,连翘15克,栀子6克,黄芩10克,桔梗6克,生甘草...
-
疥疮结节 自拟苦百洗方水煎外洗方
疥疮结节是指疥疮用杀疥虫药物治疗后,仍留在阴囊、阴茎上的似高梁粒至黄豆大丘疹结节,可有数个,呈棕褐色。症状表现为阵发性剧烈瘙痒,尤其是晩间更加突出,因奇痒难忍,多数影响睡眠,给患者带来了烦恼和痛苦。临床观察,基本上每个男性疥疮患者,均留有此结节。不少患者多是釆用皮炎平霜膏、哈西奈德乳膏、派瑞松、艾洛松、醋酸肤轻松软膏、赛庚定软膏等激素止痒膏霜外搽,但疗效却不大明显。从实践中验证体会到,以自拟苦百洗方水煎外洗,获效良好。 方药:苦参30克,百部30克,鹤虱30克,蛇床子30克,地肤子30克,荆芥30克...
-
粉刺热毒堆积所致 二仁散结粥 桑菊公英粥
中医认为,粉刺多为肺热及血热郁滞肌肤,或过食肥甘厚味,致使脾胃积热、上蕴肌肤,或肌肤不洁、热毒堆积所致,治疗应清热解毒、凉血行滞,可选用以下药粥辅助治疗。 山楂薏仁粥 山楂30克、薏仁50克、白糖适量;将山楂水煎取汁,放入薏仁煮粥,待熟时白糖调服,每日一剂,连续1月。可清热利湿、祛脂化瘀。 二仁散结粥 薏仁30克,杏仁、昆布、海藻各10克,蒲公英15克。除薏仁外四味药物水煎取汁,加薏仁煮为稀粥服食,每日2剂。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桑菊公英粥 桑叶、菊花各10克,蒲公英30克,大米10...
-
金杰从肝论治抽动症经验总结
抽动症是一种高发的小儿精神、行为障碍性疾病,患儿主要表现为不自主地眼、面、口、颈、肩、腹部及四肢肌肉的快速收缩,反复出现噘嘴、伸舌头、耸肩、挤眼、喉间发声、吸鼻、皱额、摇头、肢体摆动等异常动作[1]。抽动时咽部可发出异常怪声或粗言秽语,症状呈慢性反复过程,有明显波动性,常因感冒、情绪紧张、焦虑或被人关注时诱发,入睡时症状消失。有些患儿还有性格障碍,性情急躁、冲动任性、胆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稳定等,发病多在2~12岁,可有家族史。若不能及时有效控制,可发展为患儿不能控制情绪,出现秽语连篇,因此又称为抽动秽语综...
-
阴茎硬结症 当归加山楂治之
阴茎痰核是一种少见疾病,主要见阴茎背侧可触及条索状或斑块状结节,阴茎勃起时疼痛,影响性生活。笔者运用山楂配当归等药物组方治愈1例,报道如下。 王某,男,35岁,2007年10月24日初诊。 患者家境不好,30岁未婚,心情郁闷,常喝闷酒。4年前婚后不久,发现阴茎出现硬结块状物,不能正常完成性生活。经多家医院检查,发现精子存活率低,阴茎硬结。采取中医、西医多方治疗半年,疗效不显,遂前来就诊。 刻诊:情绪不良,忧心忡忡,体胖痰多,阴茎背侧可触其条索状硬结,有轻微触痛感,皮色正常,温度如常,...
-
急性睾丸炎 湿热蕴结睾丸气滞血瘀
唐某,男,35岁,1985年9月1日初诊。 患者主诉急性睾丸炎三日。患者因痢疾住院十几日,痢疾治愈出院后,继发急性睾丸炎已三日,表现为睾丸灼痛下坠,伴小腹痛,走路或活动加重,外观不肿大,轻触即痛,大便每日2次,有下坠不利感,苔薄黄,脉沉弦。 病机与治则:湿热蕴结睾丸,气滞血瘀;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处方:白鲜皮30克,土茯苓15克,苍术12克,石膏30克,车前子15克,莪术12克,三棱12克,没药10克,地龙12克,槟榔5克,炒白芍12克,生黄芪12克。水煎服,3剂,每日1剂。 二诊:睾丸痛及下坠感...
-
酸甘合以散结软坚案 酸甘合以逐瘀通络案
酸甘合以散结软坚案 患者某, 30岁。 1987年12月29日初诊。 刻下: 患者 神可, 口干不多饮, 腰酸乏力已有数年, 舌红苔薄白, 脉细弦。 精液常规: 精子计数0.6亿/mL, 精子活动 率40%, 活动力一般, 脓细胞少量, 4h液化不全, 量 3mL。 此乃肾阴不足, 以致精液黏稠, 液化迟缓。 今治以滋阴益肾, 兼化痰散结。 生地黄12g, 白芍药10g, 枸杞子10g, 潼蒺藜、 白蒺藜各10g, 制何首乌12g, 杜仲10g, 乌梅10g, 诃子肉10g, 车前子 (包) 10g, 海藻 10...
-
睾丸炎热毒结聚所为 中医治疗
睾丸炎是男科常 见病,发病率约占男 科疾病的12%~18%,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 病较急,发热恶寒, 一侧或两侧睾丸肿大 疼痛,质地坚硬,压 痛明显等。 本病属中医“子 痈”范畴,多为湿热 下注,热毒结聚所 为,当以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为治,中医 辨证施治,主要分为 以下几型。 1.湿热蕴结型 主要表现为初期一 侧或两侧睾丸肿胀 疼痛,质地较硬, 拒按,恶寒发热, 小便短赤,舌质红, 苔薄黄或黄腻,脉 滑数。当以清热利 湿,解毒消痈为洽, 可选用龙胆泻肝汤 加味,药取龙胆草、 甘草各5克...
-
前列腺结石验案1则
【病例】 某男,25 岁,未婚,销售人员。以小便涩疼、会阴部坠胀、疼痛不适2天伴进行性加重前来就诊。患者自述近期工作繁重,长期在外奔波,起居饮食没有规律,有手淫史。于诊前2天前出现排尿感异常不适,色黄量少,并伴有会阴部放射性坠胀疼痛。刻诊见:舌质红绛,舌边起芒刺,有瘀点,苔色黄质厚腻,脉弦滑数。B超提示:前列腺部位示2处回声增强区域。西医诊断:前列腺结石。中医诊断: 石淋(湿热蕴结)。治则:清热利湿,消石通淋。方药:八正散加味。药物组成:关木通6g,车前子(另包)15g,瞿麦15g,萹蓄15g,鸡内金15...
-
中医内外结合治疗附件包块
治疗方法 拟附件包块消散方:三棱、莪术、当门尾、桃仁、红花、赤芍、川芎、苏木各15 克,牛膝12克,炮山甲10 克,蜈蚣2条(约6克)。加减法:盆腔积液,水湿运化不畅加茯苓、泽泻;小腹胀痛不适者加延胡索、五灵脂、川楝子;肝气郁结加柴胡、香附;寒凝经脉加桂枝、千姜、附子。每天l剂,水煎分3次服剧:、10大为1个疗程,治疗1— 2个疗程。 在服用上方的同时,配合针灸(电针)及红外线照射腹部附件包块区域。针灸取穴:关元、中极、水道(双侧)、子宫 (双侧)、归来(双侧)、足三里 (双侧)、地机(双侧)、三阴...
-
慢性盆腔炎盆腔痛瘀热互结型
处方:红藤20克,败酱草、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三七、当归、白芍、丹皮各12克,浙贝母、元胡各15克,香附、昆布各10克。 加减:腹痛明显加川楝子12克,小茴香8克;带多、色黄加黄柏10克,土茯苓15克;带多、色白加川革薛12克,茯苓15克;腰骶痛甚者加杜仲、续断、怀牛膝各15克;月经量多、色紫加生地15克,黄芩炭10克;腹部包块加穿山甲、三棱各10克;少腹冷痛加艾叶、小茴香各6克;少腹热痛,舌质红或紫加知母10克,黄柏12克;伴头晕、目眩加炒白术15克,天麻12克。每天1剂,水煎分服3次,7天为1疗程,连服3...
-
傅氏散结定痛汤治妇人腹痛
散结定痛汤是《傅青主女科》治疗产后下腹疼痛的方子,临床应用,收效颇佳。 王某,女,31岁,2015年3月3日初诊。 患者自诉反复下腹疼痛3年,经期加重,伴腰部不利,带下不多,月经周期尚规律,近日劳累后症状加重,纳少,眠可,大便时干,小便尚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遂给予升阳除湿汤,方药如下:柴胡5克,升麻5克,木香6克,香附6克,元胡9克,乌药6克,陈皮6克,泽泻9克,黄芪15克,焦白术15克,桂枝6克,当归15克,甘草3克。 3剂,日1剂,水煎400毫升,分早晚2次服用。 二诊(2...
-
妇科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国医大师班秀文为广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从医60余年,治学严谨,学验俱丰,擅治疑难杂病,尤以妇科为长。专著有《班秀文妇科医论医案选》、《妇科奇难病论治》、《壮乡医话》,以及《妇科讲义》、《中医妇科发展史》等。笔者通过学习有关著作,仅将其用药配伍经验总结如下: 妇科疾病重肝肾 班秀文对中医妇科造诣尤深,认为妇科发病与肝肾的关系密切,因为肝藏血而主生发,为妇女的先天;肾藏精为水火之脏,是生殖发育的根本。由于妇科病多属气血亏损,脏腑功能失调,而肝肾与气血运行正常与否尤为重要,所以治疗应以调补肝...
-
化石通淋 输卵管结石治验一则
郝某,女,45岁, 2008年12月11日初诊。主诉腰腹部胀痛,伴血尿3年左右。在某医院经X线腹部摄片检查,诊断为右侧输卵管上段结石。近3年来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就诊时除腰腹部胀痛伴血尿外,尚见神疲乏力,面色黧黑,唇、舌紫暗,头晕目眩,脉细涩;月经量少,有血块,逾期。笔者辨证为气虚血瘀。治宜益气活血,化石通淋。 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黄芪、白术各20 克,茯苓、金钱草、桃仁、赤芍、牛膝、生地、柴胡、石韦各15克,当归、川芎、枳壳各10 克,甘草8克,红花6 克。水煎2次合并药液,分2次服用。每日1剂。连续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