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第9页
-
灌肠治疗结肠炎
治疗结肠炎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效果不错,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提高疗效;中药中所含淀粉物质,又能对肠黏膜具有保护贴附作用。 每2~3天 1次,为了巩固疗效,即便症状缓解,最好继续治疗一段时间。取海螵蛸20克、马齿苋50克、白芨15克、五倍子15克,加水煮取药液300毫升,过滤备用。 首先,灌肠宜选在晚间睡前、排空大小便后。夜间活动减少,利于长时间保留药液充分发挥药物作用。 其次,将去渣中药液 100--150毫升倒入输液瓶内,将一次性输液器连接肛管或导尿管,排尽空气。 第三,患者选仰卧位,用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后...
-
治结肠炎方 有效率96.43%
处方:白术、茯苓、藿香各15克,党参、葛根各12克,木香(后下)、炙甘草各6克。加减:腹痛拒按加元胡15克,香附12克;腹痛喜按加白芍15克,当归12克;神疲乏力加党参至20克,黄芪10克; 气陷脱肛加炙黄芪20克,升麻12克;纳呆加鸡内金6克,山楂15克;大便溏薄加苍术15克,炒薏苡仁30克;里急后重加槟榔、枳壳各12克;大便不爽加大黄(后下)6克;泻利无度,滑脱不禁加石榴皮15克,诃子12克;久泻伤阳加补骨脂12克,肉豆蔻9克;久泻伤阴加乌梅30克,焦山楂12克;舌下脉络瘀滞加三七末(冲服)6克;下利脓血色淡加...
-
治慢性结肠炎中成药
1.湿热下注型 症见发热、腹泻或里急后重,粪便夹有脓、血、黏液。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利湿热。 香连丸:具有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之功效。适用于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胸隔满闷,宿食停滞。每包10克,1次1包,每日2 次。胃热泄泻者忌服。 2.肝旺脾虚型 腹泻多于情绪紧张或激动后发生,腹痛即泻,泻后痛减,伴胸胁胀满,脘闷纳呆。苔薄白,脉弦细。治宜抑肝扶脾。 加味逍遥丸:具有疏肝养血,健脾祛湿之功效。适用于气郁不舒,胸胁胀满,两胁疼痛,阴虚发热,肢体倦怠等症。丸重10克,1次1丸,每日2次。忌气恼辛辣,孕妇忌服,虚寒者...
-
艾灸盒:家庭理疗治慢性结肠炎
艾灸是通过点然艾绒熏灼人 体穴位或病灶处 的一种传统方法, 借灸火的温和热 ’力及药物作用,通 过经络的传导,以 温通经脉、调和气 血、协调阴阳、扶 正祛邪,达到治疗 疾病、防病保健、 养生美容之功效。 过去做艾灸时,最 常用的就是用艾 条灸,为了保持一 个连续的热度,就 要人用手拿着艾 条施灸。由于每个 穴位都要人为地 操作,很多我们够 不着的位置如果 想艾灸,就要别人 帮忙,这样就很费 事。自从艾灸盒问 世后,事情就简单 多了,它不受部位 和位置的限制,即 使是颈椎部位或 后背、后腰等部 位,都可以...
-
藿香正气两用治结肠炎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溃疡性结肠炎,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中医认为多与湿热壅阻肠络有关。藿香正气软胶囊和藿香正气水是藿香正气的不同剂型,藿香正气出自宋代,是国家颁布的药典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中一首名方,由13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化湿和中去邪之功,临床应用一千多年效验非凡。现代研究发现,采用藿香正气软胶囊和藿香正气水两种剂型结合应用,在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具有简便、经济、安全、疗效较好的特点。 具体方法是口服藿香正气软胶囊3粒,一天3次;藿香正气水40毫升加温开水(水温37℃—40...
-
溃疡性结肠炎偏方
溃疡性结肠炎偏方 (大肠湿热) 处方:白头翁、蒲公英各20克,秦皮、黄柏、槟榔、白芍、木香各10克,黄连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胃脘痞满,舌苔白腻,加生薏苡仁30克,佩兰10克,以健脾祛湿;身热重口干口苦,加黄芩、栀子各10克,以清热燥湿;腹痛,加元胡10克,以行气止痛;大便脓血加败酱草30克,地榆10克,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功效主治:清利湿热。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属大肠湿热型。多见于本病初期。症见腹痛,腹泻,肛门灼热,里急后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创方者:曹...
-
我用粗粮治好结肠炎
我患有慢性结肠炎已经十年了,经过多种治疗,效果都不太理想。一次偶然的机会,听朋友说每天吃红薯玉米饼,可以治疗慢性结肠炎,于是,我就问了详细的制作方法,回去试着吃,一坚持就是半年,我的慢性结肠炎竟然悄无声息的好了。我愿意把这个食疗方法告诉大家,希望更多的慢性结肠炎患者能够康复。 红薯玉米饼的具体制作方法是:玉米面粉用沸水调和成团。红薯蒸熟,放冷以后去皮,碾碎,掺在玉米粉团内混合均匀,搓成长条,再切成小段,第段做成一个1厘米厚,直径10厘米左右的圆饼,在平底锅内加少许植物油,放入圆饼,烘干即成。一次不要做太多,1000...
-
治胆管结石行气血化湿
我国胆管结石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福建、江西和山东等省,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率可占胆系结石的30%-40%。西医手术治疗费用昂贵,6个月后复发率高,给患者造成经济上的负担和精神上的极大痛苦。而采用中药组方治疗,疗效较好。 胆总管、肝内胆管结石多由气滞血瘀、湿浊壅滞所致,湿热易阻遏气机,气滞不能行血,使肝经血瘀,经络闭阻,日久胆汁运行不畅,瘀久形成结石;肝经气滞血瘀,经络不通,不能疏泄脾胃,日久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湿浊内生、壅滞而成结石。因此,治疗以行肝胆之气;活血化瘀、祛湿为主要手段。中药枳壳、香附、厚朴、佛手行气...
-
治痔疮中西结合 运动治痔疮
痔疮药,可以说是药店中种类最丰富的,口服药、中药、外用的涂抹药膏,于是不少患者开始头疼到底哪一种好。专家指出,用药主要根据症状而定,只要找准症状就行。 西药外用:便前便后都要抹 治疗痔疮的西药以外用药为主,可根据疼痛、肿大、出血等典型症状选用不同的药物。比如,局部有出血可选用有止血功能的栓剂,常见的有消炎栓、止痛栓等。 需要强调的是,外用药每天应涂抹1~3次,不仅在便后要抹一次,严重时在便前也要抹一次,以保护肛肠。 涂抹时先用凉水或温水(不能烫)清洗肛门,晾干后便可上药。医生提示,抹药最宜自己动...
-
慢性结肠炎偏方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表现在大肠部的炎症性疾病。本病病情缠绵,疗效反复,治疗颇为棘手。采用中成药外治慢性结肠炎,可明显改善腹痛腹泻诸症,可选用下列中成药外治。 云南白药 取云南白药粉1克,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或取本品1克,加生理盐水 100毫升混合均匀,直肠滴入,每日2次,连续3-5天。可凉血解毒,敛疮生肌。 黄连素片 黄连素2粒,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糊状,外敷脐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2次,连续1-2天即可。可清热解毒,燥湿止泻。 锡...
-
溃疡性结肠炎辨治六型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为非特异性或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以结肠黏膜的溃疡糜烂为主,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脓血便或黏液血便以及伴发多系统肠外表现,病程漫长,反复发作。精神刺激、过度劳累、饮食失调和继发感染为常见诱发因素。其轻者每日腹泻4次以下,便血轻或无,无发热、贫血及脉速,血沉正常。重者每日腹泻6次以上,有明显黏液血便,低热,脉速,贫血,血沉增快。粪常规有血便或黏液便,粪便病原性检查阴性。血常规可有贫血。X线钡剂检查可见肠黏膜紊乱、结肠袋加深或消失、多发性锯齿状阴影、肠腔狭窄等。结肠镜检查急性期结肠黏膜呈弥漫性充...
-
中药止结肠癌术后腹泻
最近治了一例结肠癌术后腹泻的病人,疗效很好,颇有感触,总结于此,希望能与同道交流。 夏某,男,58岁,退休工人。因结肠癌二次术后腹泻、腹胀1年入院。患者于1993年因大便带血,性状改变,经肠镜检查加活检确诊为结肠高分化腺癌,给予根治术。术后予化疗数程(具体不详),经上述治疗后大便恢复正常。2009年初,患者再次出现便血,肠镜复查考虑结肠癌复发,予结肠全切,并人工造瘘排便。此后一直进食半流质,但终日腹胀、腹泻,大便质稀不成形,稀糊状,次数多,此次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至我院住院。 入院后复查未发现复发及转移征...
-
古方巧治结肠炎
痛泻要方出自《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原方仅由白术、白芍、陈皮、防风四味药组成。临证运用此方治疗多种病症,每获良效,现择其治疗慢性结肠炎一例分析如下。 病案:纪某某,女性,工人。患者因大便次数增多伴腹痛2年。结肠镜检查示:慢性结肠炎。多方求治,服用多种中、西药起效甚微。诊见:面色少华,大便日行 3-4次,质烂气秽,夹杂啪液脓血,伴有腹痛肠鸣。舌质淡、苔薄黄,脉细。证属脾虚肝郁兼有湿热内蕴。治宜疏肝健脾为主,辅以清热利湿。 方选痛泻要方加味:白术、白芍、陈皮、防风各10克,生黄芪、炒党参各15 克,黄芩12克,黄...
-
祛痰消瘀通络散结 治痛风
凡某,男,28岁,1999年10月11日初诊。 患者自诉患痛风3年,右足第一跖趾关节常剧烈疼痛,夜间尤甚,自服别嘌呤醇即可稳定,此次因饮酒而复发。刻诊:右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灼痛,难于行走,形体肥胖,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血尿酸:920umol/L。 诊断:痛风。证属湿毒痰瘀,留滞经脉,痹阻关节,宜除湿解毒,祛痰消瘀,通络散结。 处方:法半夏10克,海浮石15克,胆南星10克,连翘10克,银花藤15克,醋炙鳖甲15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全蝎5克,大贝15克,海藻30克,...
-
金钱草:结石的克星
金钱草是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其性味甘、淡、平,入肝、胆、肾、膀胱经,功擅清利湿热、通淋排石、利胆退黄、散瘀消肿。常用于小便涩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跌打损伤及毒蛇咬伤等症,尤善于治疗肝胆结石和泌尿系结石。中医临床上多配伍应用,以增强疗效。 尿路结石金钱草30-60克,虎杖、车前草各15克,海金沙10克。出现肾绞痛或腰痛者,加白芍15克、甘草6克;排出砂粒,伴有血尿者,加炒蒲黄10克(纱布包)。水煎服,每天2-3次。 肝胆结石上腹不适,厌油腻,或胁肋疼痛,饱餐后易发作。金钱草30克,茵陈、虎杖各15克,香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