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汗 第12页

自汗 第12页

  • 自汗阴虚潮热 玉屏风散合人参三甲散加减

    自汗阴虚潮热 玉屏风散合人参三甲散加减

      张某,男,29岁,门诊病例。   2011年1月13日初诊:诉潮热,自汗半年。伴乏力,尿频。舌红,苔薄白,脉细。   辨证:气虚自汗,阴虚潮热。   治法:益气养阴,固表止汗。以玉屏风散合人参三甲散加减。   组方:黄芪30克,党参10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炒龟板30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7剂,水煎服。   1月20日二诊:自汗稍减,腰背潮热,头晕,咽红、咽干,乏力,尿频。舌薄白,脉细。以加参玉屏风散合玄麦甘桔汤加减。   组方:党参10克,黄芪20克,防风10克,白...

  • 验方治小儿多汗临床常自汗 盗汗

    验方治小儿多汗临床常自汗 盗汗

    桂枝加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黄疸病》:“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全方由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黄芪组成,具有调和营卫,通阳除湿之功,为仲景治疗黄汗,黄疸而有脉浮,表虚症状之主方。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孙浩老中医根据其中桂枝汤可解肌和营,调和阴阳,黄芪可补气固表之功用,临证多有发挥,现举四例验案简析其用此方经验。 小儿汗证 赵某,男,7岁。自3岁入托以来稍稍运动则大汗出,夜间睡眠时背部及头汗出,汗湿衣被,...

  • 活血化瘀治自汗

    活血化瘀治自汗

      金某某,女,47岁。2012年4月16日初诊。主诉:半年前因与他人纠纷后,出现口苦咽干,胸闷心烦,头疼失眠,继而月经超前,乳房胀痛,头面、胸背时作汗出,汗出淋漓,日作二三次。当地医院诊断为植物神经紊乱,服用西药治疗罔效,后经友人介绍,求治于当地中医治疗。经服用中药后,诸症得以消失,唯汗出每因恼怒或情志波动必作,自汗症从此已结根蒂。近日因家庭琐事而生诸多烦恼。刻诊:胸闷太息,口苦咽干,右胁下疼痛(彩超检查提示为胆囊炎),自汗,日作二三次,汗后恶寒畏风。舌质红,苔簿黄,舌两边有散在大小不等的瘀斑,尿短赤,大便干...

  • 治疗阳气亏虚卫外不固 动则自汗方

    治疗阳气亏虚卫外不固 动则自汗方

    处方:肉桂6克,制附片2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黄芪30克,防风10克,麻黄根10克,大红枣10枚,熟地15克,山茱萸10克,甘草6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600毫升,分3次温服,连服1周为1疗程,服1~3个疗程。如阴虚寒甚者制附片用至30~60克,伴血虚者斟加补血之品。 说明:本方为治疗阳气亏虚卫外不固,动则自汗者,一般用药一个疗程即显效,有记载的共治疗过18例阳虚自汗患者,均用药1周以后自汗渐止。...

  • 治疗自汗 益气养阴补血

    治疗自汗 益气养阴补血

      汗液为人体津液的一种,与血液有着密切关系,有血汗同源之说。自汗、盗汗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不因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   《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济生方·诸汗门》说:“人之气血,应乎阴阳,和则平,偏则病。阴虚阳必凑,故发热自汗;阳虚阴必乘,故...

  • 治自汗症方

    治自汗症方

    处方:桑叶30克,以米汤1000毫升,武火煮15分钟,分3次服,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温中健脾,益气生津,固表止汗,治自汗症,汗出浸衣,舌淡,脉细无力等。...

  • 汗多自汗 食疗汤方 敷脐疗法

    汗多自汗 食疗汤方 敷脐疗法

      白天稍一活动就出汗过多称自汗;夜间睡眠时汗出较多,醒来即止称盗汗。中医认为,出汗多是由于人体阴阳偏盛、偏衰,腠理不固,使汗液外泄所致。自汗多属阳气虚弱,卫气失职;盗汗多为阴虚内热所致。以下为常用的内服外治方。   一、内服食疗汤方   1.乌梅糯麦方 乌梅6枚,糯稻根30克,浮小麦30克。 水煎20分钟,喝汤,早晚分两次服,每日1剂。本方具有敛液,止汗之功效。   2.当归六黄汤 当归9克,黄芪20克,黄芩9克,黄柏9克,黄连5克,生地9克,熟地9克。水煎20分钟,早、晚分两次服,每日1剂。具有养血清热,...

  • 汗证治案举隅 自汗盗汗治疗体会

    汗证治案举隅 自汗盗汗治疗体会

    汗证有自汗、盗汗之分,病因病机不 同,遣方用药也不相 同,现将治疗体会介 绍如下。 1.肺脾气虚。营卫 不和 张某,女,47岁, 初诊:证见汗出不止, 活动后更甚,畏风,容 易感冒,体倦乏力,少 气懒言,食欲不振,食 少纳差,时有嗳气、饱 胀,大便稀溏,舌质淡 苔白滑,脉沉细。辨证 为自汗,属肺脾气虚、 营卫不和。治宜健脾补 肺,收敛止汗。方用黄 芪汤加减:黄芪30克, 党参15克,茯苓15 克,白术15克,自芍 30克,甘草10克,炒 谷芽30克,炒麦芽30 克,龙骨30克,牡蛎 30克。水煎2次,取汁 混合...

  • 治自汗 汗出不止方

    治自汗 汗出不止方

    处方:淮小麦20克,百合、丹皮各10克,甘草6克,大枣7枚。每日 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自汗。动则加剧,体虚乏力,舌淡,脉弱。 陈锦山 汗出不止芪枣汤治 天气炎热,人体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假如稍微一动就出汗不止,甚至坐着不动就大汗淋漓,则是病态,中医称这种现象为“自汗”,认为是气虚不固所致,可服食芪枣汤来治疗。 具体方法是:取黄芪10克(中药店有售),大枣(去核)6枚,加1000毫升水,小火煎煮半小时,食枣喝汤,每日2次,每日l 剂,连续7日为1疗程。 陈怡凡...

  • 自汗盗汗老出虚汗 中医有方

    自汗盗汗老出虚汗 中医有方

    人们在炎热的夏季、运动和吃饭时,适当出点汗是正常现象,而且可以通过出汗,达到调节体温、排除代谢废物和体内垃圾的目的。 但是,若在安静状态下和睡眠中经常出汗很多,甚至大汗淋漓,有的还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不振等症状,这就属于病态。 对老出虚汗者,应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以自汗(在清醒时出汗)为主,出汗部位以头部,躯干为主,并伴有精神疲惫、食欲下降、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周身无力、少气懒言、面黄肌瘦等症者,是为气虚,治宜益气固表止汗,选用生黄芪、太子参、炒白术、炒防风、浮小麦、煅牡蛎各15~20克,水煎服。轻者可单...

  • 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 中医处方组成

    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 中医处方组成

    处方组成   西洋参7克,生北芪7克,紫丹参7克,酸枣仁15克,云茯神12克,龙眼肉10克,肥知母10克,正川芎6克,川郁金10克,生甘草5克。   方药歌诀   益气活血芪参参,   活裁化用酸枣仁,   更加龙眼与郁金,   主治烦热能安神。   功能主治   具有益气活血安神的功效。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症见五心烦热,心神不安,盗汗或自汗,咽干口燥,头晕目眩,舌淡红,苔薄白或苔少,脉弦细,或细数,或虚细无力。   用...

  • 中医自汗案 心胸汗出案

    中医自汗案 心胸汗出案

    国医大师张磊是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学验俱丰,德术双馨,在治疗内科杂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汗证的治疗有自己独特的认识。 汗是人体生命活动及病理变化的产物,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病理之汗称为汗证,是指阴阳失调,腠理不固,导致汗液排泄失常的病证,临床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作为症状伴见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张磊临床治疗汗证注重审证求因,认为治疗汗证不可拘泥于“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之说,要辨证论治,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所说:&ldquo...

  • 营卫失和之偏汗 阴虚阳亢之自汗 阴虚火旺之盗汗 心阴气虚之自汗

    营卫失和之偏汗 阴虚阳亢之自汗 阴虚火旺之盗汗 心阴气虚之自汗

    营卫失和之偏汗 左某,男,58岁,农民,1979年8月6日初诊。患者左半身汗多、发热,右半身无汗、发凉2月余,曾在某医院诊断为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用西药谷维素及维生素制剂未效。症见:左半身出汗偏多,润湿不已,甚则淋漓,右半身不出汗,发凉并感畏寒,面色萎黄,精神萎靡,肢体乏力,懒于行走,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浮弱。辨证为阴阳失调,营卫失和。试以桂枝汤调阴阳、和营卫为治。方用:桂枝10g,白芍15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7枚。服方5剂,左半身出汗偏多即止,右半身汗出恢复正常,左右体表温度如常人,精神亦爽。...

  • 汗证,自汗阳虚,盗汗阴虚,中医药方

    汗证,自汗阳虚,盗汗阴虚,中医药方

    汗证是指因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反常的病证。其间,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不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汗。早在《内经》即对汗的生理及病理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确指出汗液为人体津液的一种,并与血液有密切关系,所谓血汗同源。故患血液耗伤的患者,不可再发其汗。生理性的出汗与气温凹凸及衣着厚薄有密切关系。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可,水下留于膀胱,则为尿与气。&r...

  • 治疗潮热自汗

    治疗潮热自汗

    审平汤治疗潮热自汗   王某,女,69岁,江阴人。2017年10月24日初诊,患者诉不定时潮热,出汗半年余。现患者面部潮红,口干,出汗,情绪紧张时症状明显加重,舌苔白腻,舌质暗,脉偏细数,纳可,眠尚可,大便干,小便尚可。   处方:天门冬15克,木蝴蝶10克,麦门冬20克,炙远志15克(先煎),山萸肉10克,生白术15克,生甘草克,炒白芍10克,车前子15克(包),丹参10克、炒酸枣仁20克(先煎)。7剂,水煎服。嘱其清淡饮食。   11月8日二诊,患者诉潮热、出汗症状已明显好转。患者...

  • 自汗盗汗 潜阳敛汗方解

    自汗盗汗 潜阳敛汗方解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医师,湖北省名中医,师从全国闻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医教育、科研、临床近50年,掌管和参加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宣布学术论文多篇。临床上喜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特别对呼吸体系、消化体系、心脑血管体系等疾病颇有诊疗心得,临证多获得满足效果。 组成:黄芪30克,生晒参10克,炒白术12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茯神15克,桑叶末15克(冲服),旱莲草30克...

  • 崔应麟治自汗案 中医方治虚劳案

    崔应麟治自汗案 中医方治虚劳案

    内科杂病是指正邪矛盾复杂,迁延难愈的一类病症,具有病邪根深蒂固、病种繁简不一、病情复杂多变、正虚不抗邪等临床特征。全国名中医、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崔应麟从事医、教、研数十载,善用经方与时方治疗内科杂病,效验颇丰。今择崔应麟验案三则,浅介如下,以供同道。 自汗案 燕某,女,36岁,2020年2月6日初诊。诉产后多汗1年。患者于1年前二胎产后开始反复出现汗出较多,未加诊疗。近半年呈现阵发性汗出,日益加重,曾求治于西医,诊断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给予维生素B、谷维素等药物治疗...

  • 自汗盗汗半年余 养肝补肾滋阴降火

    自汗盗汗半年余 养肝补肾滋阴降火

    养肝补肾 滋阴降火 肾为先天之本,主温煦五脏六腑,肝主调达全身气机,肝肾亏损,不能滋养温煦肺脾,卫气不能固护肌表,故出现汗出之症。若大病伤阴,或年迈体弱,必致阴虚内热,迫津外泄而自汗盗汗。故治以养肝补肾、滋阴降火,内热得清则外汗自止。 典型病例 患者,女,76岁,2008年12月23日初诊。 自诉 自汗盗汗半年余。半年前因心衰住院治疗后症状消失出院。但自汗盗汗严重,每天汗湿衣服5、6次,伴疲乏无力,面赤心烦,口干,便结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证属阴虚火旺,蒸液外泄,治以养肝补...

  • 盗汗自汗 方用丹栀逍遥散合四物汤加减

    盗汗自汗 方用丹栀逍遥散合四物汤加减

    案一 肝郁脾虚、郁而化热证 肖某,女,51岁。2021年7月4日初诊。诉盗汗、自汗2个月。近2个月意志消沉,盗汗、自汗,以上半身为主,动则加剧,浑身燥热,入睡困难,面部出疹、瘙痒,双目干涩,小便色黄,大便稀溏。舌红苔白,脉沉弦。 诊断:盗汗、自汗(肝郁脾虚、郁而化热型)。 治法:疏肝健脾,养血清热。 方用丹栀逍遥散合四物汤加减:牡丹皮10g,栀子10g,当归20g,赤芍20g,炒白芍10g,柴胡10g,薄荷8g,炒白术10g,茯苓10g,生姜10g,炙甘草8g,川芎10g,熟...

  • 汗证案 自汗虚损处方浮小麦

    汗证案 自汗虚损处方浮小麦

    患者男,56岁,因“饮食时好时差,反复汗出3个月余,伴有颜面㿠白2周”于2023年1月6日就诊。患者3个月前饮食量开始减少,偶伴汗出,自以为是天气炎热、饮食不节所致,并未引起重视。后病情有加重迹象,时好时差,反复就诊多次,具体诊断用药不详,病情未得到控制。1个月前出现发热(具体温度不详)、轻微咳嗽等,随即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新冠病毒感染、营养不良等,收入住院,予以注射干扰素、抗病毒等治疗,病情得到控制,1周后出院。回到家中,患者再次出现饮食不佳,时有汗出,伴有...

  • 治阴汗症(阴囊常自汗出)方

    治阴汗症(阴囊常自汗出)方

    处方:龙胆草15克,知母15克,黄柏10克,升麻5克,柴胡10克,羌活10克,泽泻10克,防风5克,炙甘草10克。水煎取汁,分2次送服龙胆泻肝丸,每次1丸。每日1剂,10日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化湿,凉肝利胆,治阴汗症,症见阴囊常自汗出,活动后尤甚,睾丸湿凉,或伴精液液化延迟,舌黄腻,脉滑数等。...

  • 产后盗汗 产后自汗治方

    产后盗汗 产后自汗治方

    产后自汗是指产后出汗过多或持续不止;产后盗汗是指产婚在产后出现睡时汗出过多。醒来即止的症状。常伴随有身体发冷、面色苍白、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等症状。 小方法: 1.保持被褥干燥 汗液在体表停留时间过长、容易刺激皮肤,也容易滋生各种有害细菌,所以应该保持卧室的被褥干燥,并经常换洗,最好不要使用凉席。 2.甲鱼鸡汤 产后自汗、盗汗的患者身体都比较虚弱,可把整只甲鱼切块,放人 1000毫升左右的清鸡汤中,加作料蒸熟,趁热佐餐服食。 3.小米红枣粥 小米有健脾补血,清解虚热的功效,对产妇体力恢复十分有益。取小米 200...

  • 产后自汗、盗汗的治疗

    产后自汗、盗汗的治疗

    产后自汗、盗汗 产后自汗是指产妇出现涔涔汁出、持续不止者;所谓产后盗汗,是指产妇睡后汗出湿衣,醒来即止者。本病的发生主要是产后气虚,卫阳不固或阴虚内热浮阳不敛,自汗外滥所致,临床治疗产后自汗、盗汗的有效偏方、验方如下。 [方一] 黄芪15克,羊肉90克,桂圆肉10克,淮山药15克。将羊肉用沸水稍煮片刻,捞出后即用冷水浸泡以除膻味;用砂锅将水煮开,放入羊肉和3味药同煮汤。食时调好味,可饮汤吃肉。 本方适用于气虚产后自汗。 [方二] 羊肚1个,黑豆50克,黄芪40克。将羊肚剖洗干净,细切,每用100克与黑豆、黄芪共煮为...

  • 产后自汗 补益脾肺养阴清热为主

    产后自汗 补益脾肺养阴清热为主

    产后汗出较多而持续时间较长,称为“产后自汗”;若睡中汗出,醒来即止者,称“产后盗汗”。中医认为,这两者均为产后气血虚弱,卫阳不固,或阴血不足虚热内生,迫汗外出所为,治当以补益脾肺、养阴清热为主,中成药有不错的疗效。 气虚型 汗出较多,不能自止,动则加剧,时或恶风,面色晄白,气短懒言,语声低怯,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当以补气固表、和营养血为主,可选用玉屏风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或黄芪精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或补中益气口服...

  • 辨证气虚自汗兼阳虚恶风寒

    辨证气虚自汗兼阳虚恶风寒

    彭某,女,37岁,门诊病例。 2004年6月30日初诊:诉恶风畏寒自汗5个月。患者临产时感受风寒,出现恶风、畏寒、自汗,病已5个月。症状愈来愈甚,至今已漏汗不止;伴见口干、喜热饮,下肢厥冷而酸软无力,站立行走均感困难。患者寒冬临产时所着棉装,至今不仅未减1件,而且还外罩风衣、风帽,特别畏风;坐必居于屋角而谨避风吹。就诊时症状如前,舌苔薄白,脉虚细。 辨证:气虚自汗兼阳虚恶风寒。 治法:益气敛汗,温补肾阳。 主方:玉屏风散合右归丸。 处方:黄芪30克,炒白术15克,防风10克,熟地15克,山药10...

  • 中医产后自汗案 产后发热案 产后乳汁自出案

    中医产后自汗案 产后发热案 产后乳汁自出案

    全国名中医、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张奇文认为产后元气受损,百脉空虚,冲任不固,易感外邪。产后病的病机以虚为主,虚实夹杂。治疗应辨证论治,认真观察,仔细揣摩。遣药须遵法度,无论药味多少,还是剂量轻重,都应中病即止。现介绍张奇文辨治产后病验案三则如下。 产后自汗案 孙某,女,43岁。初诊日期:2016年4月19日。诉产后3个月,汗出多7天。患者自述受风后,汗出多,不能自止,时有恶风身冷,身着棉衣,重时寒气透骨,面色白,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大而弱。 诊断:(气虚型)产后自汗。...

  • 自汗多汗苠陈散治 肾炎水肿服苠苓汤

    自汗多汗苠陈散治 肾炎水肿服苠苓汤

    自汗多汗苠陈散治 皮肤出汗过多或稍动就出汗, 称为多汗和自汗症。中医认为本症 多因脾胃湿热,蕴蒸肌肤,迫津外 泄而成;或素体阳气不足,腠理不 密,卫外不固,津液外溢而成。黄 芪、陈皮有固营卫,益气不滞之功, 可改善多汗症状。 方法:黄芪60克,陈皮50克。 研为细粉,每次服9克,温开水送 服。 秦珍 肾炎水肿服苠苓汤 中医将慢性肾炎归属“水肿”、 “虚劳”等病证范畴。黄芪茯苓汤 具有健脾益气、温阳利水的作用, 对于慢性肾炎患者面浮足肿、略感 胃寒、疲乏无力等...

  • 治小儿久咳自汗方

    治小儿久咳自汗方

    治小儿久咳方 处方:大蒜6瓣,冰糖10克。用法:大蒜去皮,用刀拍碎,放人碗中加入冰糖和水 50毫升,放在锅内蒸熟,让孩子每晚睡前服下,连用3天。主治小儿久咳。陈海涛 治久咳自汗方 处方:板栗壳125克,乌梅25克,米醋适量。用法:将板栗壳去蒂膜,用醋炒。炒好后与乌梅焙干研成细粉。每次服10克,临睡前时开水送服。功效:收敛生津。主治久咳自汗。 廖小强...

  • 治肺结核 自汗盗汗方

    治肺结核 自汗盗汗方

    治自汗盗汗方 处方:桑椹、五味子各10克。每日l 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自汗、盗汗。 常真 治肺结核方 处方:鲜桑椹60克,地骨皮、冰糖各 15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肺结核,见阴虚潮热、干咳少痰等症。 雷玉合 治神经衰弱方 处方:桑椹30克,酸枣仁15克。每丑 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王景知...

  • 治骨蒸发热 盗汗 表虚自汗

    治骨蒸发热 盗汗 表虚自汗

    治骨蒸发热 处方:南瓜藤 100克,白糖适量。南瓜藤加水煎取浓汁,加白糖温服,日2剂, 15天为1个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 功效:滋阴退热。治肺结核;咳嗽胸痛,气短;骨蒸潮热,两颧潮红,皮肤干燥,体形消瘦,舌红,脉细数无力等;在杭结核基础上,加用上方,效果较好。 (康全民) 治盗汗 黑豆皮10~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数剂可愈。 治表虚自汗 防风、黄芪各10克,白术20克,水煎温服。...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