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 第11页
-
治妇女常见病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妇女常见病,泛指各种原因引的月经改变,其表现为月经周期不准、超前、落后、无定期,经量过多、过少,色泽紫黑或淡红,经血浓稠或稀薄等。 小方法: 1.芳香疗法 月经期间,每天用玫瑰精油、洋甘菊精油或甜杏仁精油按摩腹部和靠近腰的后背部,以促进内分泌灼平衡,从而建立月经规则。除了按摩靠近腰的后背,还可按摩腹部、大腿部等部位。此外,定期做香熏泡澡,即泡澡时加入 8-10滴精油,对缓解月经不调也很有帮助。 2.防寒 女性经期受寒,会使盆腔内的血管收缩,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可引起月经量过少,甚至闭经。月经期间应多穿一点衣...
-
经期妇科病症 艾灸透诸经而除百病
一般情况下,女性月经期间,对所患有的一些妇科病症,如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糜烂、不孕症等,能否采用以艾灸为主导的外治法,在临床上有争议。一般认为,经期血量大,若此时艾灸,更会加速促进活血化瘀的功能,从而使经血更多,经期延长;笔者认为,经期是否艾灸,还要根据病情,区别对待。对于经期血量少、血瘀、虚寒的人,若此时艾灸,恰好用疏经通络的功能,由此促使经量加大,排除体内一些瘀阻。 经临床不断实践与探索,笔者体会,艾灸,纯阳之性,能透诸经而除百病。经期艾灸,则能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而所必须把握...
-
老年妇女怎么乳房保健
也许有些人认为,老年妇女在绝经之后,卵巢功能已经退化,乳房已经萎缩,腺体已经进入了平静的老年期,基本完成了其一生的任务,而退出了“历史舞台”,还需要特别保健吗?其实,正是由于进入了老年期,才应该更加注意乳房的保健。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段是在45岁以后,因此,老年妇女的乳房保健及防癌意识应该更强,任务更重。 绝经后的老年妇女,由于体内雌性激素的减少,其乳房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乳房体积变小、松软下垂,皮肤皱襞增加等。这时,应坚持每月一次的乳房自我检查,每年一次到专科医生处进行体检,随时注意乳房的细小...
-
治未婚未产妇女之闭经验方
中医将闭经称为经闭,多由先天不足,体弱多病,或多产房劳,肾气不足,精亏血少;大病、久病、产后失血,或脾虚生化不足,冲任血少;情态失调,精神过度紧张,或受刺激,气血郁滞不行;肥胖之人,多痰多湿,痰湿阻滞冲任等引起。 组方:石榴皮30克,红花20克,路路通12克。 用法:水煎两次取汁混合,分两次服,每日1剂。至月经来潮后,再隔24天服1-2剂(即下次月经来潮前三天)。 注:此方适用于未婚、未产妇女之闭经。一般有月经征象前服用二剂为妥,然后在下次月经前继服,效果良好。 做好计划生育,尽量减少宫腔手术,能有效预防闭...
-
中年妇女乳房保健注意
一般来讲,将35~45岁的女性称之为中年妇女。中年妇女的生活负担及工作负担最重,即所谓的上有老、下有小,在工作单位又是骨干力量,所以常常顾此失彼,每日疲惫不堪。在这种情形下,中年妇女最容易得各种疾病。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已有高峰年龄提前的趋势。因此中年妇女更应格外注意乳房的保健。 除了前面提到的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到的乳房保健的内容之外,还应特别注意加强锻炼,使自己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体形,这不仅仅是为了爱美,而是因为体形发胖后,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会有所增加,所以要尽量避免身体发胖。在饮食起居中也应注...
-
黄柏治疗妇人带下色黄
黄柏善清下焦湿热。治疗妇人带下色黄,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者,余常用《傅青主女科》之易黄汤。方用: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白果。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方中用山药、芡实健脾益肾以固本,用黄柏、车前清热化湿以解毒,用白果固任止带以治标。 使用时余常加入蒲公英、连翘、金银花等,疗效更好。 黄柏与知母相须为用,善于滋阴清热。治疗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热痛,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之阴虚火旺证,余常用《丹溪心法》之大补阴丸。方用:熟地黄、龟板、黄柏、知母。共为细末,猪脊髓蒸...
-
产妇缺乳 滋乳汤加减化裁治之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中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侧重《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临床上喜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疾病颇有见地与心得,临证多取得满意疗效。 组成:生...
-
妇女经行腹痛 填脐疗法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欲吐者等证,并伴随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临床观察发现,填脐疗法对女子痛经有明显治疗作用,以下介绍几则供选用。 中成药脐疗方 云南白药:云南白药粉剂适量,用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并可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
-
妇女带下病 白果莲肉治
女人如果有带下,下身就会有一种异味,我曾长期受此困扰,后来听说白果莲肉粥可以治疗带下病,我就试着吃了一段时间,带下和异味均有明显改善。处方是:白果6克,莲子肉15克,粳米50克,乌骨鸡1只占内脏。先将白果、莲子肉研成细粉,纳入鸡膛,再加入米、水,慢火炖煮,食肉喝粥,日服2次。 白果性平,味甘、苦、涩,具有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的功效,对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的症患有显著疗效。莲子具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之功效,对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有显著疗效。乌骨鸡能提高人体生理机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
主治妇人血崩或经来量多 妇人止血汤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中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主张着力《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在临床上,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强调四诊合参,善于揉和历代名家经验为己用,擅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呼吸系统、...
-
孙光荣调理气血治疗妇科病
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孙光荣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在脑病、肿瘤、脾胃病、血液病、情志病的治疗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对妇科疾患的治疗也有独到的经验,自成体系。笔者有幸忝入师门,耳濡目染,现就孙光荣治疗妇科病的临床经验作简要介绍。 重视调理气血 孙光荣认为,妇科疾患不外有经、带、胎、产四个方面。其中胎、产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并且与经、带密切相关,故应以经、带为主。验之临床,经、带疾患占妇科疾病的十之八、九。孙光荣认为,月经是脏腑经脉气血作用于胞宫的正常生理现象。冲脉为血海,任脉主胞胎,肾气充...
-
夏桂成中医妇科的首要学术特色
夏桂成中医妇科的首要学术特色,首先是调整月经周期节律学说。他深入研讨《易经》,以为月经周期节律的改变首要在于阴阳的消长改变,过分不及的自我调节、胜复的降临,导致生物内部的显著改变。 月经的圆运动周期节律 夏桂成的圆运动周期节律来源于命运学说的理论。在月经周期演化中,由于太极圆运动的循环改变的规则,一月一次的月经周期,必定是阴半月与阳半月所组成。阴半月首要在于阴长,阴的物质基础有癸阴、海阴、精阴、水阴、癸阳。癸阴虚者,轻则归芍地黄汤加减,重则滋阴奠基汤,但必需要加入清心安神和降心气之品;海阴缺乏者...
-
道虎壁王氏妇科传承八百年
说到山西平遥,很多人并不陌生。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完整画卷。大型情景剧《又见平遥》展示了平遥人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道义精神,成为这座古城的印象名片。剧中的广济堂,便是平遥道虎壁王氏妇科的堂号,这个传承了八百余年的中医妇科世家,早已成为平遥精神的一部分。 道虎壁,有王氏 流派代有才人出 据王氏宗谱记载,北宋末年,道虎壁王氏妇科始祖王厚为躲避战乱举家南迁,从山西太原晋祠一路走到了晋中平遥的陡道沟村,在那里定居下来。当时,金国的王...
-
陈自明认为 医学中妇科和产科最难
宋代医学家陈自明(1190—1270),字良甫,出生于江西省临川县一个中医世家,其祖父、父亲是当地的名医。陈自明家中藏书很多,从小受到医学的熏陶,在耳濡目染之下,对医学发生了兴趣。成年之后,为了开阔眼界,他游学东南各地。除了继承家传医疗技艺和良方外,陈自明还广泛收集方书,带回家后闭门细细研读。陈自明善于吸收众家的长处,成为通晓内、外、妇、儿各科的名家,尤其擅长妇科。陈自明曾在建康府明道书院任医学教谕,相当于现在的教授。 他对当时医界存在的种种弊端极为不满,同时对妇科不受社会重视深深不安。他目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