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 第11页

妇 第11页

  • 治妇女宫颈糜烂经验

    治妇女宫颈糜烂经验

    经验方:虎杖、土黄柏、川黄连、青黛、煅龙骨、煅牡蛎各等量。 用法:上药共研成细粉末,装瓶备用。用时取药粉1克左右,经阴道上药。隔日1次,用10日为1疗程。月·经前后3日停用,用药期间避免性生活。 疗效:本方治疗子宫颈糜烂患者158例,痊愈123例,好转3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8.1%。...

  • 带下乃妇科常见病 冰蛇祛湿散

    带下乃妇科常见病 冰蛇祛湿散

      带下乃妇科常见病,现代西医之宫颈糜烂、阴道炎、阴道滴虫等病每多见之。按证服药,可收效果,然因其病在局部,若配合局部用药,则疗效更佳。自仲景创用“蛇床子散方,温阴中坐药”,后代沿用,历久不衰。据《脉经》云:“妇人阴寒,温阴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说明此方适用于阴中寒冷、阴痒白带之属寒湿证。然据余观察,凡妇女带下,无问属寒属热,使用蛇床坐药,皆有一定效验。尝考蛇床,《本经》谓治“男子阴痿湿痒,妇人阴中肿痛”。如唐明皇患阳痿,即服雀肉蛇床子膏...

  • 治妇女阴道炎经验

    治妇女阴道炎经验

    经验方:苦参、百部、虎杖、白鲜皮、蛇床子、木槿皮、土茯苓、鹤虱各30克,黄柏、花椒、地肤子、龙胆草、明矾、五倍子各20克。 用法:水煎熏蒸及坐浴外洗患处,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20—30分钟。连用10日为1疗程。 疗效:本方治疗妇女阴道炎患者700例,用药7—24日后,痊愈568例,好转95例,无效37例,总有效率94.7%。...

  • 山楂治疗妇女血瘀闭经

    山楂治疗妇女血瘀闭经

    山楂是一种药食兼用的水果。中医认为,山楂除能开胃消食、化滞消积外,还具有活血化瘀功能,可用于治疗妇女血瘀闭经。 1.用山楂(干品,下同)、鸡内金各9克,研细末,早晚各服9克,连服数日。 2.山楂15克,鸡内金、红花各9克,红糖30克。加水煎煮每日1剂,分2次饮用。 3.山楂30克(加水煎取)浓汁,调入红糖6克,略沸溶化后,分早、晚2次空腹服用;连服3—5天即可显效。 (刘光泉)...

  • 治妇女常见病月经不调

    治妇女常见病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妇女常见病,泛指各种原因引的月经改变,其表现为月经周期不准、超前、落后、无定期,经量过多、过少,色泽紫黑或淡红,经血浓稠或稀薄等。 小方法: 1.芳香疗法 月经期间,每天用玫瑰精油、洋甘菊精油或甜杏仁精油按摩腹部和靠近腰的后背部,以促进内分泌灼平衡,从而建立月经规则。除了按摩靠近腰的后背,还可按摩腹部、大腿部等部位。此外,定期做香熏泡澡,即泡澡时加入 8-10滴精油,对缓解月经不调也很有帮助。 2.防寒 女性经期受寒,会使盆腔内的血管收缩,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可引起月经量过少,甚至闭经。月经期间应多穿一点衣...

  • 治妇女倒经经验方

    治妇女倒经经验方

    经验方:当归、熟地各12克,沙参、白芍、牛膝、茯苓各 15克,丹皮、黑荆芥穗各10克。 加减:肝经郁火加栀子、黄芩各6克;阴虚加天冬、麦冬各12克;腰痛加续断、杜仲各12克;咳嗽加川贝母6克,杏仁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妇女倒经患者26例,治愈20例,复发6例。...

  • 经期妇科病症 艾灸透诸经而除百病

    经期妇科病症 艾灸透诸经而除百病

    一般情况下,女性月经期间,对所患有的一些妇科病症,如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糜烂、不孕症等,能否采用以艾灸为主导的外治法,在临床上有争议。一般认为,经期血量大,若此时艾灸,更会加速促进活血化瘀的功能,从而使经血更多,经期延长;笔者认为,经期是否艾灸,还要根据病情,区别对待。对于经期血量少、血瘀、虚寒的人,若此时艾灸,恰好用疏经通络的功能,由此促使经量加大,排除体内一些瘀阻。 经临床不断实践与探索,笔者体会,艾灸,纯阳之性,能透诸经而除百病。经期艾灸,则能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而所必须把握...

  • 老年妇女怎么乳房保健

    老年妇女怎么乳房保健

    也许有些人认为,老年妇女在绝经之后,卵巢功能已经退化,乳房已经萎缩,腺体已经进入了平静的老年期,基本完成了其一生的任务,而退出了“历史舞台”,还需要特别保健吗?其实,正是由于进入了老年期,才应该更加注意乳房的保健。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段是在45岁以后,因此,老年妇女的乳房保健及防癌意识应该更强,任务更重。   绝经后的老年妇女,由于体内雌性激素的减少,其乳房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乳房体积变小、松软下垂,皮肤皱襞增加等。这时,应坚持每月一次的乳房自我检查,每年一次到专科医生处进行体检,随时注意乳房的细小...

  • 治未婚未产妇女之闭经验方

    治未婚未产妇女之闭经验方

    中医将闭经称为经闭,多由先天不足,体弱多病,或多产房劳,肾气不足,精亏血少;大病、久病、产后失血,或脾虚生化不足,冲任血少;情态失调,精神过度紧张,或受刺激,气血郁滞不行;肥胖之人,多痰多湿,痰湿阻滞冲任等引起。   组方:石榴皮30克,红花20克,路路通12克。  用法:水煎两次取汁混合,分两次服,每日1剂。至月经来潮后,再隔24天服1-2剂(即下次月经来潮前三天)。  注:此方适用于未婚、未产妇女之闭经。一般有月经征象前服用二剂为妥,然后在下次月经前继服,效果良好。 做好计划生育,尽量减少宫腔手术,能有效预防闭...

  • 治妇女月经过多,经行先期方

    治妇女月经过多,经行先期方

    处方与用法:生地20克, 当归、川芎、白芍各10克,丹皮12克,山栀子(炒炭)10克,茜草、白头翁各10克,黄柏、白薇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月月经前连服5剂,连服3个月共15剂为1个疗程。 功效:清血热,散瘀血,止营血,治妇女月经过多,经行先期,色红稠黏或紫红,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等。...

  • “经闭”妇科病症之闭经

    “经闭”妇科病症之闭经

      发育正常的女子和育龄妇女,周期性行经是一种生理常态。《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如或当至而未至,或曾已行经,而又中断,或本已行经如常,忽又数月不行,同时伴有其他症状者,称之为“经闭”,俗称闭经,此乃常见之妇科病症。   寻其经闭原由,可概括为虚、实两类。虚者多因阴血不足,血海空虚,无血可下;实者多为气滞血瘀,寒湿阻滞,脉道不通,经血不得下行。现今属阴血不足而经闭者实为少见,属气滞血瘀,寒湿阻滞者屡...

  • 中年妇女乳房保健注意

    中年妇女乳房保健注意

    一般来讲,将35~45岁的女性称之为中年妇女。中年妇女的生活负担及工作负担最重,即所谓的上有老、下有小,在工作单位又是骨干力量,所以常常顾此失彼,每日疲惫不堪。在这种情形下,中年妇女最容易得各种疾病。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已有高峰年龄提前的趋势。因此中年妇女更应格外注意乳房的保健。   除了前面提到的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到的乳房保健的内容之外,还应特别注意加强锻炼,使自己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体形,这不仅仅是为了爱美,而是因为体形发胖后,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会有所增加,所以要尽量避免身体发胖。在饮食起居中也应注...

  • 传承岭南妇科 创新诊疗方法

    传承岭南妇科 创新诊疗方法

    罗颂平,女,汉族,1957年5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儿生殖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第五届主任委员、学术流派传承分会首届副主任委员。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医德标兵、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称号。“肾脾虚弱型自然流产的系列研究”等3项成果先后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补肾安胎中药的研究获2项国家发明专利。胡国华、罗颂平主编的《全国中医妇科流派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主编“十二五”&l...

  • 妇科痛经 临床辨证辨析如下

    妇科痛经 临床辨证辨析如下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历代医家有虚实寒热之论,多以“不通而痛”与“不荣而痛”概括之。《傅青主女科》则以主症立法。将痛经分为经水忽来忽断,时痛时止,经水未来腹先痛,行经后少腹疼痛,经水将来脐下先痛,其临证实用指导明确。又以脏腑立论,强调肝脾肾冲任为病的观点。治则以痛经肝为先,肝调经自和及扶正祛邪的原则。辨证立法明了,临床常可收到很好效果,现辨析如下,与同道共商之。 经水忽来忽断时痛时止 忽来忽断者经行不畅也。时痛时止者经脉瘀滞也。傅氏云...

  • 黄柏治疗妇人带下色黄

    黄柏治疗妇人带下色黄

      黄柏善清下焦湿热。治疗妇人带下色黄,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者,余常用《傅青主女科》之易黄汤。方用: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白果。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方中用山药、芡实健脾益肾以固本,用黄柏、车前清热化湿以解毒,用白果固任止带以治标。   使用时余常加入蒲公英、连翘、金银花等,疗效更好。   黄柏与知母相须为用,善于滋阴清热。治疗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热痛,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之阴虚火旺证,余常用《丹溪心法》之大补阴丸。方用:熟地黄、龟板、黄柏、知母。共为细末,猪脊髓蒸...

  • 产妇缺乳 滋乳汤加减化裁治之

    产妇缺乳 滋乳汤加减化裁治之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中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侧重《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临床上喜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疾病颇有见地与心得,临证多取得满意疗效。   组成:生...

  • 妇女经行腹痛 填脐疗法

    妇女经行腹痛 填脐疗法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欲吐者等证,并伴随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临床观察发现,填脐疗法对女子痛经有明显治疗作用,以下介绍几则供选用。 中成药脐疗方 云南白药:云南白药粉剂适量,用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并可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

  • 妇女带下病 白果莲肉治

    妇女带下病 白果莲肉治

    女人如果有带下,下身就会有一种异味,我曾长期受此困扰,后来听说白果莲肉粥可以治疗带下病,我就试着吃了一段时间,带下和异味均有明显改善。处方是:白果6克,莲子肉15克,粳米50克,乌骨鸡1只占内脏。先将白果、莲子肉研成细粉,纳入鸡膛,再加入米、水,慢火炖煮,食肉喝粥,日服2次。 白果性平,味甘、苦、涩,具有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的功效,对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的症患有显著疗效。莲子具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之功效,对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有显著疗效。乌骨鸡能提高人体生理机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 主治妇人血崩或经来量多 妇人止血汤

    主治妇人血崩或经来量多 妇人止血汤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中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主张着力《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在临床上,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强调四诊合参,善于揉和历代名家经验为己用,擅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呼吸系统、...

  • 孙光荣调理气血治疗妇科病

    孙光荣调理气血治疗妇科病

    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孙光荣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在脑病、肿瘤、脾胃病、血液病、情志病的治疗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对妇科疾患的治疗也有独到的经验,自成体系。笔者有幸忝入师门,耳濡目染,现就孙光荣治疗妇科病的临床经验作简要介绍。 重视调理气血 孙光荣认为,妇科疾患不外有经、带、胎、产四个方面。其中胎、产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并且与经、带密切相关,故应以经、带为主。验之临床,经、带疾患占妇科疾病的十之八、九。孙光荣认为,月经是脏腑经脉气血作用于胞宫的正常生理现象。冲脉为血海,任脉主胞胎,肾气充...

  • 带下为妇科常见病 止带先辨虚实祖传止带效方

    带下为妇科常见病 止带先辨虚实祖传止带效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沈宁   带下为妇科常见病,上海沈氏女科止带颇具疗效优势。   止带先辨虚实   实者多见湿热下注。湿热之生,一则在脾,失健而困;二则膀胱,不渗而留。其治清热利湿。燥湿选用苍术、黄柏、苦参、茯苓、生薏苡仁、椿根皮;渗湿选用萆薢、猪苓、泽泻、石韦、车前草、桑白皮、白鲜皮、白花蛇舌草;清热选用生栀子、野菊花、黄芩、公英、连翘。   虚者脾虚下陷,冲任不固而绵绵如带,所谓“十女九带,十带九虚”。其治健脾举陷。健脾选用党参、白术、山药、...

  • 妇女闭经民间食疗方三款

    妇女闭经民间食疗方三款

    妇女闭经。多由气血干枯,血不荣经:引起。可服用以下民间食疗方: 1.黑木耳、冰糖各30克,水煎服,连。服30天为1个疗程。 2.鳖(甲鱼)1个,宰取其血,冲黄酒、开水各半杯,乘热饮服。鳖肉则加水炖服,连服数个鳖。 3.大黄、荞麦面各300克。大黄研为细末.用荞麦面糊为丸.冰箱冷藏备用。每次10克,黄酒或糯米酒送服,日2—3次。服完1料为1个疗程。...

  • 中医常用妇人经病治法

    中医常用妇人经病治法

    福建省福州吴熙妇科中医院吴熙教授在多年妇科临床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   妇人经病,有因先病而致经不调者,当先治病,病去则经自调;有因经不调而后生诸病者,当先调经,调经则病自除。此为经病治疗的一般原则。但在具体运用时,还应该结合四诊以辨脏腑、经络、气血之盛衰,而分清寒、热、虚、实。常用经病治法如下:   调理气血 女子以血为主,月经乃血也。经行屡耗其血,是以妇人血病者多。但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气相互资生、相互为用,故血病必累及气,气病必累及血,气血失调乃为导致月经病的主要机理之一。...

  • 治妇女痛经经验 治头癣方

    治妇女痛经经验 治头癣方

    治妇女痛经经验 方法:山楂干30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将山楂干洗净,去核,切碎,装入带塞的大瓶中,加入白酒,塞紧瓶口,浸泡7—10日后饮用。每次15毫升。浸泡期间每日摇荡1-2次。 主治:妇女痛经。 王隆衡 治头癣方 处方:生半夏15克,斑茅5克,白酒 200毫升。用白酒浸泡药物1周后,用棉签沾药酒涂患处,每日2-3次,注意不得涂到好皮肤上。主治:头癣。 张承业...

  • 孕妇防病小知识

    孕妇防病小知识

    一位怀孕两个月的28岁女子,由于食欲大增,吃得东西较多,自觉有腹胀感,有时一吃东西就呕吐不止。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当她来医院就诊时,医生经检查发现,她这并不是正常的妊娠反应,而是胃食管反流病。 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主任吴继敏说,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疾病,其典型症状为反酸、反食、烧心、嗳气、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而不被引起重视的是,孕妇也是患胃食管反流病的高发人群。 妇女在怀孕早期,有食欲不振、厌食、轻度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这不只是一种正常的妊娠反应,而是一...

  • 妇人带下常见多发“妇炎康”董克勤

    妇人带下常见多发“妇炎康”董克勤

    董克勤,女,1940年出生。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名中医。 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50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出血、不孕症、盆腔炎等,取得15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级中医药科技进步奖8项,研制的“妇炎康”“治糜灵栓”“妇炎净栓”等准字号新药,深受患者欢迎。 妇人带下,常见多发,《证治准绳》谓“妇人有白带者,乃是第一等病。”可见,从古至...

  • 潘梅鸪治疗妇科病验案四则

    潘梅鸪治疗妇科病验案四则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潘梅鸪治疗月经病、不孕症、先兆流产、子宫内膜异位、慢性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疑难杂症,独辟蹊径。尤其是近十多年来,运用经方治疗妇科病得心应手,效如桴鼓。现分享验案四则,以飨同道。 医案一:妊娠病 尹某某,女,28岁,2012年8月23日初诊。患者已孕5月余,近1月余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口、鼻、眼干燥、发热、瘙痒,伴烦躁,口苦,恶心,纳差等,自觉痛苦不堪,欲引产终止妊娠。望诊:肤色暗黄,体型适中,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治则:清热安胎。 方药:当归芍药...

  • 夏桂成中医妇科的首要学术特色

    夏桂成中医妇科的首要学术特色

    夏桂成中医妇科的首要学术特色,首先是调整月经周期节律学说。他深入研讨《易经》,以为月经周期节律的改变首要在于阴阳的消长改变,过分不及的自我调节、胜复的降临,导致生物内部的显著改变。 月经的圆运动周期节律 夏桂成的圆运动周期节律来源于命运学说的理论。在月经周期演化中,由于太极圆运动的循环改变的规则,一月一次的月经周期,必定是阴半月与阳半月所组成。阴半月首要在于阴长,阴的物质基础有癸阴、海阴、精阴、水阴、癸阳。癸阴虚者,轻则归芍地黄汤加减,重则滋阴奠基汤,但必需要加入清心安神和降心气之品;海阴缺乏者...

  • 道虎壁王氏妇科传承八百年

    道虎壁王氏妇科传承八百年

    说到山西平遥,很多人并不陌生。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完整画卷。大型情景剧《又见平遥》展示了平遥人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道义精神,成为这座古城的印象名片。剧中的广济堂,便是平遥道虎壁王氏妇科的堂号,这个传承了八百余年的中医妇科世家,早已成为平遥精神的一部分。 道虎壁,有王氏 流派代有才人出 据王氏宗谱记载,北宋末年,道虎壁王氏妇科始祖王厚为躲避战乱举家南迁,从山西太原晋祠一路走到了晋中平遥的陡道沟村,在那里定居下来。当时,金国的王...

  • 陈自明认为 医学中妇科和产科最难

    陈自明认为 医学中妇科和产科最难

    宋代医学家陈自明(1190—1270),字良甫,出生于江西省临川县一个中医世家,其祖父、父亲是当地的名医。陈自明家中藏书很多,从小受到医学的熏陶,在耳濡目染之下,对医学发生了兴趣。成年之后,为了开阔眼界,他游学东南各地。除了继承家传医疗技艺和良方外,陈自明还广泛收集方书,带回家后闭门细细研读。陈自明善于吸收众家的长处,成为通晓内、外、妇、儿各科的名家,尤其擅长妇科。陈自明曾在建康府明道书院任医学教谕,相当于现在的教授。 他对当时医界存在的种种弊端极为不满,同时对妇科不受社会重视深深不安。他目睹...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