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 第2页
-
肝癌化疗者的辨证食疗
肝癌患者久病损伤机体正气,阴液耗 损,或病久失治,思虑过多,脏腑经络功能 失调,亦可造成肝功能损害,故治疗方法 宜健脾化湿、疏肝和胃、调理气机,佐以解 毒、调理脾胃、补气血、益脾肾。辨证食疗 正是以中医辨证论治法则为基础,根据患 者的不同证候采取药膳相互配伍,以达到 健脾和胃、疏肝理气、邪祛正复、脏腑经络 功能得以调节的功效。 采用辨证食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 轻了肝癌化疗患者的食欲不振、乏力、腹 水、黄疸等不良反应,改善了患者机体的 免疫功能,减少复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 质量。 一、肝气郁结型:右胁部胀痛,右胁下...
-
使用归脾汤治疗心悸不寐 水肿胃癌术后化疗所致虚损等杂病
归脾汤出自宋代严用和的《济生方》,由人参、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大枣、生姜组成,本方为养心与益脾并进之方,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能。方中人参“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可补气生血、养心益脾;黄芪、白术、甘草、生姜、大枣益气补脾;当归、龙眼肉养血补益心脾;茯神、酸枣仁宁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而定志宁心,木香理气醒脾,以防补益气血药腻滞碍胃。诸药合用有益气健脾、补血养心、安神定志、摄血止血之功,主治心脾两虚之眩晕、心悸、失眠、虚劳、健忘以及脾不统血等各种血证。临床以心悸失眠、食少...
-
中医抗癌方用于各种恶性肿瘤术后及化疗后的治疗
陈伟民,1957年生于浙江省台州市,从医38年,擅长中医男科、肿瘤诊治。现任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与方剂学分会常委,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义乌復元医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先后担任《中国医刊》《中国临床医生杂志》《中国民间疗法》《中国医药导报》等10余家杂志编委或审稿专家。 方药组成:藤梨根30~40克,水杨梅根30~40克,薏苡仁30~40克,黄芪20~30克,白花蛇舌草15~20克,三叶青12~15克,...
-
胃癌化疗后中医药治验 辨治要点中药处方
姜某某,男,61岁,2007年4月17日初诊。胃癌术后1月余,病理:低分化腺癌,淋巴结转移:1/15,T3N1M0,化疗后;有2型糖尿病史。刻诊:胃纳尚可,眠不佳,口干,口渴,大便偏干,小便黄,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辨治要点:胃火炽盛,火极化毒,积聚乃成。手术后气血两伤,火炎伤阴,痰火瘀血留滞,复加气阴两伤。法当扶正与祛邪兼顾。玉女煎加味: 处方:生地10克,麦冬10克,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牛膝10克,玉竹15克,女贞子15克,太子参15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生蒲黄10克,白...
-
清热和中法结合化疗治晚期肺癌
徐振晔教授为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教授。他提出了益气养精补肾法为主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学术观点和治疗方法,率领团队开展了系列临床与机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将徐振晔教授治疗晚期肺癌经验继续介绍如下。 益气养精、清热和中法结合化疗治晚期肺癌 全身化疗为Ⅲ~Ⅳ期肺癌患者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化疗易引起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等,产生腰酸背痛、头晕耳鸣、神疲乏力、纳谷不馨等症状。徐振晔教授提出肺癌化疗治疗过程中“扶正...
-
化疗后盗汗 敷脐法巧治
盗汗指睡中汗出,醒来自止,又称为寝汗。因为患者身体虚弱,加上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所以极易发生盗汗,从而增加体内营养物质的流失,抗病力更加下降。运用五倍子、朱砂敷脐治疗有较好效果。 方法:取五倍子30克,朱砂3克,研粉混匀,用凉开水调成糊状。患者仰卧,暴露脐部,将药糊填满神阙穴(即肚脐),按压铺平后,外用脱敏胶布固定,临睡前敷,早晨起床后取下,7天为1疗程,治愈后停药。 盗汗属于中医学中的虚劳证,肿瘤患者因手术和化疗后体质虚弱而最易出现。方中五倍子收敛止汗;朱砂清心镇惊、安神解毒,配伍使用可增加止汗功能。肿瘤患者化...
-
癌症化疗后便秘的治疗
化疗是癌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化疗后容易出现便秘、腹胀或痛,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究其原因是化疗药物在祛邪之同时,也损伤人体正气,结果导致气虚、血虚、津亏,影响大肠传导功能,造成无力行舟或无水行舟而便秘,中医辨治有较好效果。 气虚:症见大便数日不解,时有便意,临厕努责,汗出短气,便后倦怠乏力,或心悸眩晕,舌淡苔薄,脉虚缓,治宜益气润肠通便,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苍参、生白术、升麻、柴胡、陈皮、甘草、山药、肉苁蓉、火麻仁、鸡内金、茯苓、蛇舌草。 血虚:症见大便失润难解,伴面色萎黄,心悸失眠,皮肤不润,...
-
补气方剂“六君子汤”治化疗后便秘
六君子汤 【功用】补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虚兼有疾湿内阻的病证,见饮食减少,四肢无力,胸满腹胀,大便溏薄,或咳嗽痰多,或兼有嗳气、呕吐等。 【组成药物】人参15克、白术12克、半夏12克、茯苓9克、陈皮9克、甘草6克 【用量用法】上药制为细末。每次9~12克,加生姜3片,大枣2个,水煎服。亦可取饮片直接用水煎服。如用丸剂,每次6~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现代研究】本方具有调节胃肠运动,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之功,对寒热因素引起的肠管运动失常有调整作用。还有抗胃...
-
郑玉玲治疗结肠癌术后化疗并发腹泻经验浅谈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1],主要发生于结肠黏膜上皮,化疗是结肠癌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术后辅助化疗可提高结肠癌患者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降低了20%的结肠癌复发、转移等相关危险的发生率[2]。化疗不可避免会出现不良反应,腹泻是其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现代医学在抑制化疗所致腹泻不良反应方面,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中医药在改善腹泻症状方面则具有明显优势,不仅可改善化疗并发腹泻的临床症状,更可提高化疗疗效,降低结肠癌复发。 郑玉玲教授,著名中...
-
刘敬霞从温阳健脾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结肠溃疡
非霍奇金淋巴瘤 ( non - Hodgkin' s lymphoma, NHL) 是一类由于淋巴系统恶变, 侵犯淋巴结或结外 淋巴组织的疾病, 而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 pri- mary gastrointestinal non - Hodgkin's lymphomas, PGI - NHL) 是一组原发于淋巴结结外部位即胃肠道的非霍 奇金淋巴瘤, 是最常见的结外淋巴瘤, 占结外 NHL 的 30% ~40% [1 ] 。PGI - NHL 可起源于消化道的任何部 位, 以胃和肠道高发,...
-
中医辨证论治对多发性骨髓瘤肾病化疗疗效的影响
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myeloma, MM) 是一种浆 细胞恶性克隆型疾病, 多见于老年人, 随着我国人口 老龄化日渐明显及临床检测手段的进步, 近年来发病 率呈现上升趋势。MM 临床上常伴肾脏损害, 甚至以 肾损害为主要、 首发表现而收入肾内科 [1.2] 。多发性骨 髓瘤合并肾病时存在一定治疗禁忌, 传统方案治疗并 发症多, 疗效难以令人满意。本研究通过对在我院就 诊的一组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害的患者进行中医辨 证施治与常规化疗方案联合治疗, 并与单纯采用化疗 的患者进行对比, 评价 2 组的疗效及...
-
治化疗后口腔炎 中药含漱方
口腔炎是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时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不仅影响病人进食,甚至妨碍下一步的治疗,如发生感染,还可引起败血症等严重后果。临床医务工作者总结多年经验,采用中药漱口的护理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漱口剂制法 黄柏10克、五倍子10克、冰片1克,加人400—500毫升水,煎成200—300毫升药液,装入清洁无菌的瓶子(将耐热的瓶子在沸水中煮30分钟即可)备用。 漱口方法 从化疗第一天开始用中药煎剂含漱,每日漱口5次,即三餐后加上午10点、下午4点。让病人每次含入漱口液约30毫升,含漱3分钟,并...
-
治化疗性静脉炎 六神丸治静脉炎
治化疗性静脉炎经验 方法:取红花20克,赤芍15 克,乳香、没药各10克,冰片6克。浸入32度白酒内密封3天。取滤液湿敷患处,每日3次,每次30分钟。 主治:化疗性静脉炎,主要表现为注射针头的穿刺点以上沿静脉走向的血管出现条索红线,局部组织肿胀、灼热、疼痛,甚至局部破溃等炎症反应,严重时肢体持续疼痛,造成肢体功能障碍。张人和 治静脉炎经验 方法:取六神丸60粒,硝 酸甘油0.5~1.0毫克。共研成 粉,加陈醋4~6毫升调为糊 状,热敷患处,一般川药5~7 次,局部红、肿、热、痛即可逐 渐减轻并痊愈。...
-
滋阴降火 中医辨证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
治化疗后口腔溃疡(脾胃气虚)方 处方:炙黄芪、茯苓、炒党参各15克,炙甘草、陈皮、淡竹叶各6克,当归身10克,升麻、柴胡各3克,炒白术、山药各12克,大枣7枚。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益气。用于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中医辨证属脾胃气虚型。症见口疮,基底淡红或不红,隐隐作痛,遇劳加重,面色萎黄,神疲气短,食欲差,腹胀便溏,舌质淡,脉细弱。 创方者:唐伟兰 金碧琳 治化疗后口腔溃疡(阴虚火旺)方 处方:知母9克,黄柏、五味子各6克,石斛30 克,麦冬、酸枣仁、太子参、熟地各15克,...
-
周岱翰治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经验
国医大师周岱翰认为中医升降学说始于《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曰:“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人体气机以升、降、出、入等4种运动形式支配生老病死,气机必须依托于脏器,脏器是气之居所,居所丧失则气机停止。正是《黄帝内经》将“气”这种带有明显功能、能量的内涵以具体脏腑的方式表达出来,才使得后世医家多有发挥,继而形成研究人体中脏腑气机运动形式与生理病理变化规律、药物升降...
-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中医药治疗
急性白血病治疗的方法很多,化学疗法目前仍然是白血病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长短影响着进一步的治疗。由于这一阶段血细胞减少,发热、出血等的发生直接危及患者生命。细胞因子的应用,全血细胞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骨髓抑制期的时间,减少了感染、出血等因素的发生。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白血病,尤其在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中药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重视脾胃调护 白血病化疗过程中和化疗后,化学药物的毒性对患者的影响,首先出现的临床表现就是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纳差、乏力等,伴随...
-
主治结直肠癌放化疗后脾虚湿滞 参芪益肠方
霍介格,男,汉族,1966年出生,江苏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临床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肿瘤、肿瘤相关并发症及内科疑难杂症。 组成:人参10g,黄芪15g,藤梨根15g,八月札10g,薏苡仁20g,苦参6g。 功用:健脾祛湿,化瘀解毒。 主治:结直肠癌放化疗后及中晚期患者属脾虚湿滞、瘀毒内结证者。症见纳差、乏力、大便溏,舌质淡胖,苔薄白腻,脉细弦或濡。 用法:每日1剂,...
-
防治化疗、放疗毒副反应(秘方数:17)
肿瘤化疗的目的是杀死癌细胞而尽量减少对正常细胞产生不可逆性的损害。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有选择性作用的化疗药物,所以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不仅作用于肿瘤细胞,也损害正常细胞,产生毒副反应。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按发生时顺可分为近期毒副反应和远期毒副反应两大类。近期毒副反应多指发生于给药4周以内所出现的毒副作用,又可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两大类。局部反应多由化疗药物静脉注射外漏或穿破血管,引起局部疼痛、肿胀或组织坏死,严重坏死可导致纤维化挛缩,使关节活动受限,可致残废;或由于药物对血管内膜刺激,引起静脉内部疼痛、变硬、呈条索状...
-
敷脐治疗化疗盗汗
盗汗指睡中汗出,醒来自止,又称为寝汗,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和化疗后的常有现象。因为患者身体虚弱,加上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所以极易发生盗汗,从而增加体内营养物质的流失,抗病力更加下降。运用五倍子、朱砂敷脐治疗有一定效果。 取五倍子30克、朱砂3 克,研末混匀,用凉开水调成糊状。患者仰卧,暴露脐部,将药糊填满神阙穴(即肚脐),按压铺平后,外用脱敏胶布固定,临睡前敷,早晨起床后取下,7天为1疗程,治愈后停药。 盗汗属于中医学中虚劳证,是因气虚阳弱或阴虚热扰使得心液(即汗)外泄,肿瘤患者因手术和化疗后体质虚弱而最易出现。外敷...
-
3个药方帮化疗后出现不适
●如果患者化疗后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症状明显,可用陈皮、生姜各5克,水煎服。如果效果不明显,可用生姜30克,法半夏15克,水煎服。大米粥、瘦肉粥、蒸蛋羹等是这类患者的理想食物。 ●如果患者化疗后出现大面积的口腔溃疡,且伴有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可用人参15克,白扁豆30克,山药、茯苓各20克,陈皮、砂仁各10克,水煎服。如果患者舌尖发红,溃疡疼痛十分剧烈,可用黄柏30克,砂仁18克,炙甘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如果患者在接受化疗后出现白细胞降低的现象,可用补益气血的方法进行调理。较好的食疗方法...
-
化疗食疗三方
一、复方黄芪粥:生黄芪、薏苡仁、糯米各30克,赤小豆15克,鸡内金9克,金桔饼2 个。将生黄芪、薏苡仁、赤小豆、糯米洗净,鸡内金洗净,晾干研细末。把生黄芪放人锅内,加清水1000毫升,文火煮20分钟,去黄芪,放入薏苡仁、赤小豆煮 30分钟,再放入糯米、鸡内金细末,煮成粥。分早晚2 次服用,食粥后嚼金桔饼1个。适用于化疗后胃气受损,脾胃气虚,胃纳差。 二、洋参怀山 药炖乳鸽:乳鸽1 只,西洋参片15 克,怀山药30克,红枣4枚,生姜1 片。将西洋参、怀山药、红枣(去核)、生姜洗净,乳鸽去毛及内脏,洗净切成小块。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