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痛 第134页

痛 第134页

  • 中药塞鼻治偏头痛

    中药塞鼻治偏头痛

    取川芎、白芷、细辛、天花粉各20克。将这些药物一起研成细末,混合均匀,装入瓶中备用。书上说,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等功效。白芷和细辛具有燥湿驱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天花粉具有生津止渴、抗菌消肿的功效。将这四种药物联合起来使用,对治疗偏头痛有很好的效果。...

  • 胸痹心痛吃余甘果

    胸痹心痛吃余甘果

    余甘俗称油甘,味甘、苦、酸、涩,性寒无毒,功能清咽解热,润肺止咳,消积宽胸。临床常用以治烦渴,腹泻,胃胀,牙痛,咽痛,咳嗽等症。它是福建泉州地区的一种地道药材,也是民间常用的保健食品。用余甘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有效缓解症状。 方法:取余甘鲜果数枚,嚼液咽下,一般服2~10枚即可。冯炳阳...

  • 头痛是怎么回事?吃什么药

    头痛是怎么回事?吃什么药

      指导专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三病房主任王东岩   手机号码为139★★★★7939的读者问:我今年78岁,每到春季就易头痛,每当头痛的时候,我就到药店买些止痛片,吃后效果还可以,可是不吃了就又痛起来,请问有什么简单可行的方法能够缓解头痛症状吗?   专家解答:中医认为,“春气者,诸病在头”。一年四季中,春季患头痛的人较多。   导致春季头痛多发的因素很多,如睡眠节律改变;气候不稳定;情绪波动;感染多发;血压不稳定等,但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原因,在治疗上外感头痛以疏风散邪为...

  • 头痛证治辨析《伤寒论》

    头痛证治辨析《伤寒论》

      《伤寒论》中涉及头痛见证的条文,共有17条。其中“太阳病篇”12条、“阳明病篇”、“少阳病篇”、“厥阴病篇”各1条,“霍乱病篇”2条。在这些条文中,对于头痛的论述,有的在讨论主证时提出,有的在论述兼证、变证、传变、并病或作为辨证之根据而提出。由于叙述的先后不同,方式不同,其表达的意义也不尽相同。本文拟就该书对头痛证的论述,从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做以下辨析。   病因病机15条,归纳为4点...

  • 治三叉神经痛方

    治三叉神经痛方

    处方:白芍(酒炒)50克,炙甘草20 克。水煎成药汁200 毫升。每次服10毫升,半小时服1次, 1日内服完。 功效:养营和血,缓急止痛,治三叉神经痛,一侧面部发作性疼痛,痛如针刺,闪电样疼痛,不能进食等。 (钱大任)...

  • 胸闷胸痛 江淑安经验方

    胸闷胸痛 江淑安经验方

    处方:瓜蒌皮30克,薤白30克,黄芪60克,丹参60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当归15克,红花12克,元胡15克,桂枝20克,郁金15克,甘草6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3次,饭后1小时温服,连服20剂为1疗程,连用药1~3个疗程,或用本方加大剂量熬制成膏剂,开水冲服。 说明:本方看似平淡,但配方严谨,药专力宏。一般用药一周后胸闷胸痛症状明显减轻。...

  • 自我按摩治疗头痛

    自我按摩治疗头痛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采用自我按摩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头痛症状。 揉印堂:用右手拇指指腹揉按印堂穴(两眉连线的中点)。 揉睛明:用双手食指指腹,揉按双侧睛明穴(两眉梢的正中点)。 揉太阳:用双手食指指腹,揉按双侧太阳穴(眼角外侧一指处)。 抹前额:两手拇指按在太阳穴上,食指屈曲,由印堂穴沿眉毛两侧分抹,做30次。 揉百会:用右手中指指腹,揉按百会穴(在头顶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 浴全头:两手五指分开,如梳头状,由前发际分别向后发际抹动,做30次,并用十指轻轻敲打头部。 揉风池:用双手拇指揉按两侧风池穴(在项部...

  • 治血管性头痛方

    治血管性头痛方

    处方:柴胡、香附、枳壳各15克,酒白芍、川芎各20克,丹参、葛根各30克,陈皮、甘草各6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血管性头痛肝气郁滞型,症见头痛而胀,或隐隐作痛,时轻时重,或兼胸胁疼痛,善叹息等。 疗效:治疗35例,临床治愈23例,显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

  • 治冠心病心绞痛方

    治冠心病心绞痛方

    处方与用法:红参须20克,当归10 克,薤白10克,丹参 10克,降香3克(后下)。水煎服,日1剂。心绞痛发作频繁时,日2剂。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朴气生血,化瘀通络,治冠心病心绞痛,痛及背部,胸闷,心悸,畏寒,舌紫暗,苔白,舌有瘀斑,脉细弱无力,心电图示心肌缺血等。(李秀兰;) ·黑木耳防治冠心病 ·冠心病、心脏病(心律不齐、早博) ·冠心病的食疗偏方 ·冠心病(秘方数:20) ·冠心病脐疗方 ·冠心病 ·心绞痛...

  • 中医辨治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辨治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范围,主要病理机制为本虚标实证,临床表现有的以邪实为主,如气滞、血瘀、痰湿、寒凝等,有的表现以本虚为主,如肾阳不足,气阴两虚等。有的表现为虚实并见,偏重不一。临床一般分以下几种证型: 1.寒凝心胸型:每当受寒或天气骤冷则心胸剧痛,胸闷如压重物,甚则痛引肩背,苔白腻,脉弦等。冶以温阳散寒、宣痹开结。方用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处方:瓜蒌、薤白、桂枝、法半夏各10克,陈皮、枳实、干姜各5克,日1剂,水煎服。 2.痰湿中阻型:临床表现为心胸闷痛,脘腹胀满,四肢困重,口淡乏味,舌苔...

  • 山东名压治颈源性头痛方

    山东名压治颈源性头痛方

    山东名医治颈源性头痛(经脉失和)方: 处方:葛根15克,白芍、炙甘草、生姜各10克,大枣6枚,麻黄、桂枝各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每晚用煎药后的药渣热敷颈部。 功效主治:疏通经脉,缓急解痉。用于治疗颈源性头痛,中医辨证属经脉失和型。症见颈枕部拘紧或酸痛,连及颞额,或伴肩背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或紧。 专家点评:颈源性头痛是神经内科门诊最常见的头痛之一。本病是由颈枕部或肩部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所导致的以同侧头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一般认为,颈椎退行性变和肌肉痉挛是颈源性头痛的直接原...

  • 中老年人在冬季预防心绞痛

    中老年人在冬季预防心绞痛

      随着冷空气的到来,预示着渐入冬季,而每年的寒冷季节,都是心血管病人的一道“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王嵩表示,气温下降,人体交感神经就会兴奋,血管收缩,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发生冠心病、心绞痛等问题。中老年人在冬季预防心绞痛,规律用药,控制好“三高”很重要。   指导专家   王嵩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   心绞痛“加码”要留心   王嵩表示,生活中很多因素都会诱发心绞...

  • 头晕头痛3年余 中药治方

    头晕头痛3年余 中药治方

      赵某,女,43岁,2008年3月7日初诊。   患者自诉头晕头痛3年余,日渐加重,每日发作2~3次,头晕时伴恶心胸闷,呕吐清水,食少便溏,观其面色萎黄,四肢无力,畏寒肢冷,近几年曾服中、西药多种无效。曾住院治疗,诊断为神经性头痛,椎间动脉供血不足等。诊其六脉沉细,关脉微弦,舌淡苔薄白,此证乃忧思劳倦损伤中气,清阳不升,故血不上荣,脑失清灵,治以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30克,柴胡6克,焦白术15克,茯苓12克,升麻6克,砂仁6克,半夏10克,天麻10,枳壳6克,当归15克,红枣5枚,甘草5克。10剂,水煎服,日1剂...

  • 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

    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

    处方:生地、玄参各15克,麦冬25克,牛膝6克,白芷、当归、川芎各10克。辨证加减:如有风热加荆芥、防风各6克,肝阳上亢加钩藤、个蜗、蔓荆子扦10克,寒凝经脉加细辛3克,赤芍、红花各10克,大便秘结加火麻仁12克,心慌失眠加枣仁10克,远志6克或夜交藤15克,痛剧加珍珠母20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7天为1疗程。 功效:滋阴熄风,活血通络。主治:三叉神经痛阴虚血瘀风动型。 疗效:治疗25例,近期痊愈(疼痛消失半年以上未复发)15例,近期显效(剧痛明显缓解或疼痛基本消失达3个月)8例,无效(剧痛无明显缓解或疼痛虽...

  • 栝蒌薤白白酒汤 治心绞痛引发的思考

    栝蒌薤白白酒汤 治心绞痛引发的思考

    《金贵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此段描述当包括了现代医学意义上的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慌气短,喘促,憋闷,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症状。但是,笔者以前对这段话持怀疑态度,总认为胸痹和真正的心脏病不是一回事,原文虽有心痛的说法,又考虑到古代常把胃脘部称作心,二者有相混之嫌,后来又反复琢磨胸背痛三字,又结合下文: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而联想到心绞痛时向后背放射的事实,可...

  • 三叉神经痛 中药治方

    三叉神经痛 中药治方

    三叉神经痛属中医“头痛”、“头风”、“偏头痛”等范畴,多系肝风内动,营血不和所致。治宜熄风镇痛,清肝养阴,和营养血。 处方及用法:川芎、元胡、地龙、蝉蜕、菊花、蔓荆子各15克,炙甘草、全蝎、皂刺各10克,白僵蚕12克,地鳖虫6克,蜈蚣(焙干研末冲服)2条。水煎2次兑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一般服药10~15服可愈。□ 郭旭光 山东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 治头痛验方三则

    治头痛验方三则

    头痛即指由于外感与内伤,致使脉络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自觉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症。下面介绍三则治头痛验方。 一、川芎、羌活各120克,当归(酒炒)、白芍(醋炒)各100克,炒牛蒡子8克。将上药研末混匀,每次服6克,加白糖3克,每日3次。适用于偏头痛。 二、全蝎、蜈蚣、僵蚕、地龙各等份,研为细末。每次2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瘀血阻络型头痛。 三、菊花16克,赤芍、蔓荆子各15克,白芍、川芎各20克,蝉蜕、全蝎、穿山甲各10克,蜈蚣3条。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适用于顽固性头痛。...

  • 中医的“厥心痛”心绞痛寻内关外关穴

    中医的“厥心痛”心绞痛寻内关外关穴

    心绞痛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引起的临床病症。其主要特点为阵发性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位于心前区、胸骨后,常在过于劳累和情绪过于激动时发生,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甘油药后消失,属于中医的“真心痛”“厥心痛”“胸痹”范畴。 辨证要点 1.痰瘀阻络 胸前剧痛,痛有定处,胸脘痞满,恶心呕吐,心悸心慌,苔白腻,脉滑。 2.瘀血阻络 心前区剧痛,痛有定处,气血瘀滞,不通则痛,胸闷,憋气,舌质暗红,苔薄白,...

  • 胸痹心痛 温阳通脉理气止痛法

    胸痹心痛 温阳通脉理气止痛法

    胸痹心痛是以胸部憋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主要病因有胸阳衰微,寒凝心脉;气血瘀滞,心脉痹阻;脾湿生痰,闭阻胸阳;气血不足,心脉失养等因素。治疗多从温阳散寒、理气化瘀、健脾化痰、补气养血等法论治。陈宝贵认为寒、虚、瘀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因。病胸痹心痛者,多年过半百,此时病者躯体阳气渐衰,正气渐虚,胸阳亦是如此,以致痰浊、寒凝、瘀血阻于胸中,或气、血、阴、阳亏虚,胸中脏腑失养,终致胸痹心痛的发生。治疗时,陈宝贵多从仲景瓜蒌薤白类方、血府逐瘀汤、生脉饮合丹参饮、二陈汤等方药加减,...

  • 治失眠头痛方

    治失眠头痛方

    失眠古人多称其为不寐症,是指人们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而言。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整夜不眠。失眠常兼见有头痛、头晕、健忘等症。但凡以失眠为主症者。 处方与用法:酸枣仁15克,茯苓10克,川芎10克,知母10克,甘草3克,天麻5克(另炖或研末,冲服),白薇5 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以愈为度。 功效:安神定志,熄风止痛,治神经性头痛,反复发作,失眠健忘,精力不足等。 (王蜀) ·饮食疗法治疗老年失眠 ·失眠秘方 ·耳鸣失眠食疗方 &mi...

  • 活血化瘀 理气止痛法

    活血化瘀 理气止痛法

    张某,男,65岁,2006年5月15日诊。 主因间断胸痛10余年来诊。早期因胸痛症状不重,未予重视,近一年胸痛较前加重,在心前区部位,有时胸前如压重物,夜梦多。近10余日症状更为明显,胸痛胸闷,烦躁不安,气短。舌暗,苔薄黄,脉弦细。查心电图: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结合患者症状,可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 证属:气滞血瘀,心脉痹阻。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处方: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柴胡10克,枳壳10克,牛膝10克,瓜蒌15克,薤白10克,...

  • 三叉神经痛治疗偏方

    三叉神经痛治疗偏方

    治三叉神经痛(肝火上扰)方 处方:龙胆草、生地、菊花、白芍各15克,栀子、黄芩、柴胡各10克,僵蚕、地龙、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配服新癀片,每次2片,每日3次。 功效主治:清肝泻热,降火止痛。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医辨证属肝火上扰型。症见颜面阵发性剧痛,伴烦躁易怒,头晕目赤,耳鸣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三叉神经痛(瘀血阻滞)方 处方: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僵蚕、白芷各9克,全蝎、生姜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配服血府逐瘀丸,每次9克,每日2次。 功效主治:...

  • 冠心病心绞痛治案偶拾

    冠心病心绞痛治案偶拾

    廖某,女,56岁。患者 自述一个月前心前区有压 迫性疼痛感,并伴有心悸 等症状,痛时口服消心痛 或环心丹、活心丸等药物 后,两分钟左右疼痛有所 缓解,劳动时发作次数频 繁,每次发作疼痛持续十 分钟左右,近段时间服用 消心痛、心痛定等药物,治 疗效果不佳,遂前来笔者 处就诊。 经详细体检,该患者素 体脾虚,诊见腹胀,饮食减 少,嗳气吞酸,精神疲乏, 倦怠,舌头有瘀斑,苔滑腻 呈微黄,脉缓。胸透提示主 动脉弓突出;静止心电图 提示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 不足。经辨证,笔者诊断为 ’冠心病心绞痛(稳定型2 度)...

  • 气血亏虚头痛中药治方

    气血亏虚头痛中药治方

    处方:炙黄芪40克,党参、茯苓、熟地各20克,炒白术、当归、炒白芍各1.0克,枸杞子、炒枣仁、大枣、川芎、炙甘草各6克,桂枝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养血,和营止痛。可用于治疗头痛,中医辨证属气血亏虚型。临床症见患者头痛绵绵,遇劳加重,两目畏光,午后更甚,头昏食少,面色苍白,神倦乏力,心悸眠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专家点评:头痛系临床常见症状之一,病因病机复杂,内、外、神经、精神、五官等科某些急慢性病均可出现头痛。中医学把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称头痛。 本病以头痛为主要症状。头痛部...

  • 川芎治头痛 地龙调节高血压

    川芎治头痛 地龙调节高血压

      川芎:补肝血治头痛   造成头痛、头晕的原因很多,有时候,在医院经过各种检查也没有什么结果,所以有些患者常常不知所措,以致延误治疗时机,直至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后才去治疗。“只有对症治疗,才能药到病除。”黄志强说,如果因为血虚导致头痛的话,可以服用川芎。   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血虚容易导致脑供血不足,血虚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眩晕、心悸、失眠、脉虚细等,引起血虚有众多原因,包括:失血过多,如外伤失血、月经过多;饮食不节;慢性消耗,如劳累过度,劳心过度等。“不过,根据...

  • 治头痛防中风点穴法

    治头痛防中风点穴法

    穴位;于颞部,在眉梢与目外眦之 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之太阳穴。 手法:(1)“干洗头”(指的是以双 手十指指腹从前额起沿头正中线直推 向后发际,随后从头两侧推向后发际) 6分钟。 (2)中指随鼻腔慢慢吸入清气,渐 渐向下控压太阳穴至最酸胀时,缓缓 吐出浊气,停9秒,如此6次。 (3)以双手中指在双侧太阳穴上 先逆时针方向按揉360次,再缓缓做 顺时针方向按揉280次。 (4)以双手掌小鱼际轻缓有节律 地敲打太阳穴至额头及整个头部3分 钟。 一天多次或按摩至疼痛消失。力&lsqu...

  • 自我治疗头痛五招

    自我治疗头痛五招

    1.葱白5根,红糖少许,水煎服。可治风寒头痛。 2.川芎10克, 白芷5克,大头鱼头1个,同炖服。治妇女各种头痛。 3.羌活15克,鸡蛋2个。同加水煮蛋熟透后,以纱布包蛋熨头部。有止痛作用。 4.菊花1000克,钩藤500克,丹皮250克。装入药枕中,缝好后代枕头用。对肝火头痛、高血压头痛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5.头痛发作时,可自我按摩太阳穴、风池、风府及曲池、合谷等穴位。有缓解头痛的作用。...

  • 反复胸闷胸痛心悸气短 自拟方

    反复胸闷胸痛心悸气短 自拟方

    基本情况张某某,男,72岁,因反复胸闷胸痛、心悸气短10年,加重2天就诊。 初诊患者就诊时诉胸闷胸痛,神疲乏力,面色灰青,唇青甲紫,畏寒肢冷,下肢微肿,舌质紫暗,边有瘀点、瘀斑,苔白腻,脉涩结代。诊断为“心衰”——气虚血瘀、阳虚水泛型,治法宜益气温阳、活血利水。 处方自拟方——益气强心汤:生黄芪、茯苓、葶苈子各30克,丹参、漂白术各15克,白参、麦冬、五味子、桂枝、泽泻、佛手、桃仁各10克,木香6克。共10剂,水煎服。 二诊...

  • 头痛怎么办?中医辨治

    头痛怎么办?中医辨治

    云南名医治头痛(肝肾阴虚)方 处方:熟地、山药、茯苓各30克,菟丝子、女贞子、山茱萸、丹皮、菊花各15克,枸杞子、天麻、钩藤、炙龟板各2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养肝滋肾,熄风止痛。用于治疗头痛,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症见头痛眩晕,时轻时重,视物模糊,五心烦热,口干,腰酸腿软,舌质红少苔,脉弦细。 云南名医治头痛(肝阳上亢)方 处方:天麻、钩藤、生地各20克,夏枯草、牛膝、女贞子、丹皮各15克,白芍、石决明各30克,黄芩、栀子、全蝎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

  • 中药加点按穴位治偏头痛

    中药加点按穴位治偏头痛

    气郁血瘀型偏头痛,症见发作性患侧头部,剧烈疼痛,同时伴有头胀、头跳并针刺感,痛引前额及目眶,每逢情志不遂发作并加重,服镇痛药物症状缓解不明显,舌暗红瘀斑,苔薄黄,脉滑数。治宜平肝潜阳,活血止痛。笔者用中药熏洗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药方:川芎、蔓荆子、延胡索各30克,柴胡、黄芩、防风、白茫、赤芍、红花各15克,黄连、炙甘草各10 克。 使用方法:上方加清水2500毫升,浸泡30分钟,武火沸腾,文火缓煎3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容器,先熏后洗头部共30分钟,熏洗同时点按患侧攒竹、鱼腰、丝竹空三个穴位,并反...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