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 第2页
-
治手脱皮试试开塞露
开塞露,一般是用来治便秘的。但是,开塞露还可以治手脱皮。在人手掌的表面有一层表皮,它就像保护手掌的一道天然屏障一样,可以保护我们的手掌。如果手掌的表皮脱落,就容易造成创伤及感染,这样就会增加患感染性疾病的机会。并且,手脱皮这种病非常顽固,一般是每年到了一定时间就会出现。 如果有手脱皮的话,就买一瓶开塞露,把手用温水冼干净,然后把脱皮的地方涂抹一遍,每天早、中、晚3次,10天就可明显见效。 手经常脱皮的人,平时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双手,不要撕皮屑,以免出血感染病毒真菌。洗衣服时要戴上手套,以免洗衣粉、肥皂刺激双手。勤用...
-
手足皲裂难愈 试试碘甘油
每年一到干燥、寒冷的冬季,很多人的手、足常常会出现皲裂现象,尤其是中老年朋友的手足裂口往往既深又痛,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 人们往往认为,手足皲裂是皮肤缺水导致的,其实最常见的病因却是因为真菌寄生而引起的干型手足癣。只要刮下患处皮屑在显微镜下观察,就可以发现致病的真菌了。它们还可侵入指(趾)甲,引起灰指甲(甲癣)。到了湿热的夏天,裂口就会减轻或者转变为湿型手足癣。 在临床上,碘酒、碘伏以及碘甘油等碘类制剂被公认为是日常消灭真菌的最佳药物,而碘甘油一般对皮肤裂口最为适用,每日只要外涂1-2次即可...
-
脂溢性脱发试试盐水洗头
脂溢性脱发好发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青壮年,常伴有头屑增多、头皮油腻、瘙痒明显,不仅难受,还影响美观。而盐水洗头有治疗脂溢性脱发的功效,同时还能抑制头皮屑的产生,方法也很简单: 洗头前,把一勺盐放入温水中,融化后用其洗头,让头发用盐水泡一会,洗完半小时后,再用清水冲净即可。 盐水不仅可以抑制皮脂的分泌,减少毛囊损伤,还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同时盐水中的钠盐能调节头皮部位水电解质平衡,洗头后,若能配合头部按摩,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过需要注意,盐水对头皮刺激较大,不能洗得过频,否则会导致头皮分泌紊乱,反而会出现头发干...
-
足癣很难根治 被脚气困扰不妨试试中成药
足癣,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多发于夏季,其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点:一是足跖部皮肤没有皮脂腺,缺乏能抑制霉菌的脂肪酸;二是足跖部皮肤汗腺较丰富,出汗较多,造成有利于霉菌生长的潮湿环境;三是足跖部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质蛋白为霉菌生长的营养物,此外,由于穿着鞋袜,局部环境闷热,脚汗难于透发而潮湿,从而更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足癣的危害不仅是瘙痒、脱皮、起疱、真菌传播,还会引起手癣和灰指甲。更严重的是,搔抓会导致局部细菌感染,可发展成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及丹毒,可谓后患无穷,故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目前足癣仍无特效...
-
银屑病患者试试中药洗浴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病。据临床观察,采用中药洗浴治疗银屑病,既经济、方便,又符合长期、安全的原则,患者不妨一试。 药物组成及用法:苦参、地肤子、芒硝各20克,丙三醇(医用甘油)40毫升,硼砂25克,冰片3克。将前两味药加适量水煮沸20分钟,得到药液500毫升,趁热将后四味药加入,使之全部溶化,待凉至40℃左右时,洗浴患处5~10分钟。每日1次;症状控制后渐减为每2~4日1次。一般用药20天即能控制症状。回收药液,加热后可重复使用3~6次。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
-
小儿腹泻试试中医推拿疗法
1.摩腹即用一手掌在患儿腹部轻柔地打圈,范围以肚脐为中心,由小到大,至整个腹部,约2~3分钟。先逆时针按摩两分钟,再顺时针按摩1分钟。摩腹速度宜慢,约两秒钟一圈。速度太快,会致患儿腹部不适,甚至出现呕吐,若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摩腹,并将患儿抱起,轻拍其背部,以顺气止呕。摩腹时要带动患儿腹部皮下组织,速度均匀,不要时快时慢。 2.揉脐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的指腹在孩子脐部按揉,力量可稍重(三指按于肚脐,指下感觉有物顶住即可),约l~2分钟。注意按揉时力量不要太重,否则患儿会感觉不适而哭闹,影响治疗的进行。...
-
试试中药贴敷 治小儿常见病
咳嗽麻黄10克,杏仁、黄芩各12克,白僵蚕、栀子、炒白芥子各9克,延胡索15克,细辛6克,鱼腥草18克,将上药研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3-5克,用姜汁醋调成膏状,用医用贴贴于天突、膻中、肺腧各穴,每天1次,贴4小时左右,5天为1个疗程。 泄泻丁香、葛根各15克,肉桂、吴茱萸、砂仁、干姜各10克,胡椒、车前子各12克,黄连6克,研细末后装瓶备用。用时取适量用姜汁醋调糊,填脐,用医用贴固定,每天换药1次,3天为1个疗程。 便秘生大黄15克,黄连10克,吴茱萸2克,芒硝3克,将上药研细末备用。每次取3-5...
-
小儿盗汗 试试脐疗
脐疗,就是把药物直接敷贴或用艾灸、热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的陈文英主治医师认为,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在脐部敷药对很多疾病有疗效,其中小儿盗汗就是很常用的一种。临床上,一般用五砂散或五味敷剂对小儿盗汗进行脐疗。 五砂散的成分是五倍子和辰砂,用时取药散0.5~1克,用温水调成糊状,于患者临睡前敷于肚脐,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翌日晨起时取下,如无效可重复使用,一般连用3天即可凑效。陈文英说,一些肺结核引...
-
孩子高烧不退 不妨试试中药
前几天,刘女士带着孩子到江苏省淮安市中医院就诊的时候,孩子正发着高烧,孩子今年4岁,一天一夜高烧不退,寒战,吃一点就吐,体温39.9℃,消炎药、感冒药、退烧药都用上了,可孩子的体温只是在输液或服用退烧药的当时降一点,但过不了多久,体温就会再次升高到39.5℃以上。刘女士无意中听小区里其他的家长说吃中药能退烧,就赶紧抱着孩子来到淮安市中医院。该院儿科中医师孙南详细了解孩子的病情之后,开了一服中药,嘱咐刘女士分6次给孩子服用,一日3次。孩子在未使用任何西药的情况下,只吃了两次中药,就彻底退烧了。 这是怎...
-
小儿厌食试试中医推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科门诊接诊了越来越多的厌食患儿,与过去经常接诊营养不良的患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厌食患儿常常脾胃功能受损,做各种检查常常结果正常,但患儿的表现却是胃口不好,或者胃口好但却面黄肌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吸收。 对于厌食的患儿,家长应转变喂养观念。现代饮食结构以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为主,这在中医学上属于膏粱厚味,是各种疾病的根源。脾胃受伤,各种疾病就蜂拥而至,使患儿容易感冒咳嗽、自汗盗汗、便秘腹痛等。因此对厌食患儿,不妨试试中医推拿按摩。明代《儒门事亲》载有揉脾一法,用以治疗小儿身瘦肌热等症...
-
小儿口腔溃疡有实火也有虚火 试试推拿
小儿若是得了口腔溃疡,会因为疼痛或哭闹不止,或影响进食。不少父母在给其服用了清热解毒的药物后发现,有时收效甚微,这是因为口腔溃疡有实火也有虚火。虚火引起的溃疡应该以滋阴为主,而不能只是清热。虚实难辨时,父母们不妨试试小儿推拿,往往都能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揉劳宫 定位: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所处中间位置。 操作:家长用中指指腹在孩子劳宫穴上旋转揉动100-300次。 揉掌小横纹 定位: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操作:家长用拇指按揉掌小横纹100-300次。 退六...
-
妊娠呕吐试试中药敷压
妊娠呕吐为脾胃虚弱、胃气失于和降,反随冲气上逆,或肝胃不和引起胃失和降、冲脉之气上逆所致。治疗多以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为原则。患者恶心、呕吐,此时采用口服药物显然不现实,应采用中药敷脐配合耳穴按压。 敷脐:取公丁香、砂仁、半夏各20克,碾成细末,取鲜姜50克,打成姜汁。用姜汁调和上述3味药,然后用文火熬成膏,备用。消毒脐孔,取备用药膏适量敷于脐孔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 耳穴:选穴以脾、胃、大肠为主穴,十二指肠、神门、肝等作为配穴。用酒精棉球清洁皮肤,以王不留行籽按压在选取的相应穴位上,外以胶布固定...
-
乳腺增生试试按摩疗法
得了乳腺增生可以吃逍遥丸之类的中成药,还可以自己试试按摩。 首先按摩脚上的太冲穴(第一趾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和行间穴(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这两个穴位是疏解郁闷情绪的开关。泡脚的时候可以按压这两个穴位。也可以用铅笔(用带橡皮的那头)按揉,在趾骨之间寻找穴位很顺手,按揉力度以可以承受为佳。 疏通了脚上的渠道后,胸部的渠道也得疏通,首推膻中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可以用拇指旋转按揉膻中穴,具体操作可按个人习惯进行。再就是对包块部位的按摩,按揉、点压均可。每天坚持就会有回报。 桂云...
-
女孩闭经试试针灸
女孩闭经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继发性闭经指的是既往月经周期正常,因各种原因非生理性停经连续三个周期或以上的闭经。女孩出现闭经,不论家长或孩子,可能第一感觉就是去看西医,吃点药,月经来了就感觉正常了。其实不然,早期检查,找出原因,尽早进行针灸和中药下预,可以恢复自然排卯,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并且对身体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女孩继发性闭经,原因多为两种,一是多囊卵巢综合征,二是因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引起的功能性闭经。 中医理论认为,正常月经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与任脉、冲脉、肾经关系最为密切,冲任二脉不通、肝肾不足或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