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 第24页
-
肾病综合征患者夏秋保健须知
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血压为主要临床特征,病情迁延不愈,常反复发作加重,所以,患者在夏秋季节应注意如下问题: 一、起居有时,慎照阳光。 夏秋之交,天气仍很炎热,阳光辐射强。肾病综合征患者必须顺应天气的变化,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中午1点左右最好安排半小时左右的午休时间,这样可以保证体力,以利康复。阳光中有一些有害的射线,极易侵害人体,造成皮肤炎症,而肾病综合征患者本身免疫功能低下,故应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活动,以免强照而引发皮肤炎症,甚至加重病情。 二、饮食有节,不可贪凉。 夏秋季节瓜果蔬菜品...
-
患了热伤风慎吃清热药
近期我国南方地区总是暑热与降雨交替出现。专家提醒,这样的天气最容易让人患上热伤风。 热伤风其实就是夏天的普通感冒。大部分热伤风是因为身体突然着凉而反射性引起鼻子和喉咙的一时性缺血,使抵抗力减弱,感冒病毒乘虚而入。热伤风患者初期会不停地流清涕,头昏脑涨,怕冷,出汗,四肢无力,整个过程比一般感冒的症状都重。而且,夏季感冒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口渴心烦等内热现象。 预防热伤风要多喝水、多休息、多锻炼。热伤风患者可以吃解热镇痛药,充分休息,多喝白开水。但要注意的是,患热伤风后不要一发热就用清热药,否则反而使病情加重。...
-
糖尿病患者如何平安度过炎热天
一年四季中,糖尿病患者在炎热季节的保健有一定特殊性,其中的一些具体细节患者应了解和掌握,这对保持病情稳定、确保平安,大有帮助。 一、规律用药莫放松 由于天气炎热,人们食欲欠佳、进食量少,户外活动增加、运动消耗增大,再加上天气炎热使人体内对抗寒冷的肾上腺激素(升糖激素)分泌减少,使胰岛素的作用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因此,患者的血糖水平往往较其他季节偏低。尽管如此,糖尿病患者仍需坚持规律用药,切不可贸然停药(尤其是应用胰岛素的患者),以免造成血糖波动,加重病情。如需对药物剂量或种类加以调整,务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
膀胱炎患者 饮食注意啥
我是一位膀胱炎患者,请问在饮食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河北唐山 赵先生 专家答:膀胱炎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除了靠药物控制感染外,饮食上也十分需要注意。 首先在服药期间要严禁饮酒,禁食辣椒、鸡、牛肉、鱼、虾。食物中的作料只能用盐、醋、味精。若在这期间饮食控制不好,将会延长治疗时间。 其次,膀胱炎患者要多饮水,每日至少保持1500毫升以上的排尿量,以促进细菌、炎性渗出液的排出,减少细菌在尿路繁殖。多食利尿性食物,如西瓜、葡萄、梨、芹菜等。可经常食用玉米、绿豆、葱来帮助缓解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此外,要少喝...
-
夜间血压高易患脑中风
不少人都有测血压的习惯,但大都在白天进行,而忽视了夜间血压水平的巨大参考价值。其实,高血压患者不妨经常测一测晚上的血压是多少,因,为它可能透露出很多重要的信息。 夜昼血压比值,是用夜间血压除以日间血压得到的结果,比如,夜间的血压是140/90毫米汞柱,白天的血压是150/95毫米汞柱,夜昼血压比值就是140除以150约等于0.93。该比值可独立预测死亡危险,尤以收缩压的比值参考意义更大。早有专家观察到,夜间血压不下降者(夜昼血压比值大于0.9)患脑中风的危险显著高于夜间血压下降者(比值介于0.8--0.9之间)。...
-
肿瘤患者口干用柠檬茶
肿瘤患者口中唾液不足时会出现口干的现象。另外,脱水、饮水不足、用嘴呼吸、服用一些药物后的副作用均可引起口干。这时患者为减低口干的感觉,可饮用柠檬茶或口含冰块、咀嚼口香糖等。 另外,常漱口(不可滥用漱口药水),保持口腔湿润,防止口腔感染,也可保护口腔。 陈生新 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家最近提醒,若想通过食用排骨汤达到健体补钙的作用,就要少放或者不放盐。 盐摄人量越多,尿中排出钙量越多,钙吸收也就越差。因此,人们在补钙时一定要注意低盐饮食,少吃或不吃在加工、制备过程中加入太多盐的食物,如腌肉或烟熏食品、酱菜、咸...
-
患代谢病慎用烟酸
烟酸属于维生素类药物,所以又称为维生素PP,为非处方类药品。主要用来防治糙皮病等烟酸缺乏病,同时还可用来治疗血管性偏头痛、冻伤、脉络膜视网膜炎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为临床上很常用的药品。可该药对一些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患者来说应慎用或禁用,如: 糖尿病。该药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时,能诱发糖尿病或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影响糖耐量,使病情加重,胰岛素用量增大。 痛风。该药长期大量使用可导致高尿酸血症,甚至诱发痛风,血尿酸测定值增高。 甲亢。烟酸可加重甲亢患者的心律失常;在甲亢的治疗过程中,抗甲状腺药物均可引起胃肠道反应...
-
糖尿病患者易合并手足癣
糖尿病患者合并手足癣的发病率较高,占65%—70%,其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两倍以上,血糖水平越高越容易感染手足癣,也就越难治愈。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或利用障碍,使得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都出现紊乱;同时,患者皮肤组织的含糖量增高,表面皮脂的屏障作用遭到破坏,抗菌能力下降,很容易感染真菌,成为易患手足癣的高危人群。对于糖尿病患者手足癣不及时治疗,有约40%的患者会并发细菌感染,发生淋巴管炎、淋巴结炎、丹毒等疾病,甚至引起败血症威胁生命。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末梢血液循环差,存在局部营养障碍,手足癣发生时,正常...
-
女童患腹泻注意防感染
当女童发生腹泻,由于女性尿道具有短、直、宽的解剖特点,尿道括约肌作用较弱,发生尿道—膀胱返流的可能性大些,使细菌容易挤人到膀胱内。所以,当女童发生腹泻时,家长要注意内裤的清洁卫生,及时更换后煮沸消毒或在日光下曝晒,并尽量给孩子穿透气性能良好的全棉、浅色内裤,剪短孩子的指甲。要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卫生,每次排便后及时擦干净并清洗肛门周围,注意擦拭便纸的方向,一定要由前向后擦拭;同时鼓励孩子多饮水、多排尿,不能憋尿。不要让孩子在会阴部瘙痒时搔抓。 家长还应该注意观察孩子排尿时的反应。孩子一旦出现尿频、尿疼、尿急...
-
全麦面减少患结肠癌危险
全麦面是用没去麸皮的麦子磨成的面粉。 全麦中的小麦麸对很多致癌物质(如亚硝胺、苯酚与甲苯酚、吲哚与甲基吲哚、胆汁酸与次级胆汁酸等)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可以使结肠中致癌物质减少。以胆汁酸为例:胆汁酸是胆固醇代谢的正常产物,也是癌诱变剂的前体。胆汁酸在肠内细菌的作用下会转变成次级胆汁酸及其诱导体、芳香族多环碳化氢、雌性激素和环氧化合物等致癌和促癌的物质。胆酸中的次胆酸(石胆酸和脱氧胆酸)也是结肠肿瘤的刺激物。小麦麸可使胆汁酸排泄量明显减少,并有束缚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的作用,从而较大地减少了结肠肠道中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的量...
-
糖尿病患者夏季常测血糖
炎热的夏季里,急诊就医、住院乃至死亡的糖尿病患者会明显增加。这是由于夏季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脱水,导致病情加重。研究发现有两成患者直到气温攀升到35℃时还没有采取防暑降温防范措施,一旦湿度大,糖尿病患者身体就会出现问题。糖尿病患者在夏季高温时不经常监测血糖,是非常危险的。 糖尿病患者夏季绝不可随意停药或减药,必须坚持服药,加强血糖监测,每天至少测4次血糖,以便及时发现血糖异常情况并调整用药量。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患者,每周应测血糖5天量,做好血糖记录,定期到医院检查。除了要经常监测血糖外,还要注意以下三点:一、研究表明,...
-
高血压患者入冬须护肾
进入冬季,寒冷会使血压升高。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突然升高的血压,不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而且也容易对肾脏造成损害。高血压肾病的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高血压病史在5年以上,但有研究发现,有些高血压病史不到5年的患者,也出现了高血压肾损害。肾功能减退时,往往小便短少,甚至无尿。水分不能及时排出,全身会发生浮肿。如果肾脏的功能严重衰退,血液里积留的代谢废物(尿素氮、肌酐等)太多,就会导致严重的中毒现象,形成尿毒症,患者就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咳嗽气急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昏迷,出现生命危险。 保证血压平稳 预防...
-
盲目补肾 肾病患者饮食须知
特约专家、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 董飞侠 一、蛋白质不宜太多 目前,一些慢性肾病患者因为不懂得饮食控制,而过量摄人高蛋白营养品,致使原有的肾病短时间内加重,甚至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蛋白食品虽然具有补益作用,但并非人人通用,尤其是中老年人,可能因高血压、糖尿病等伴发各种肾病,即使没有肾病的,肾功能也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减退,高蛋白饮食可能加重肾脏负担。 二、吃零食水果悠着点 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和代谢酸中毒。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临床症状有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贫血、...
-
低血压患者生活五注意
1.晚上睡觉将头部垫高,可减轻低血压症状。 2.适当加强锻炼,生活要有规律,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锻炼可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神经、血管的调节功能,加速血液循环,减少直立性低血压的发作。老年人锻炼应根据环境条件和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散步、健身操等。要防止过度疲劳,因为极度疲劳会使血压降得更低。 3.早上起床时,应缓慢地改变体位,防止血压突然下降,起床时不能突然,要转身缓缓而起,肢体屈伸动作不要过猛过快,例如提起、举起重物或排便后起立动作都要慢些。洗澡水温度不宜过热、过冷,因为热可使血管扩张而降低血压,...
-
骨关节疾病患者健身悠着点
得了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能不能参加健身运动?对此,专家提醒:长时间卧床和缺少关节运动有可能造成骨关节过早退化。 人体的骨骼中,各关节连接处只有通过运动这一方法才会产生一种黏液,以防止骨骼间相互磨损。而关节活动减少必然会导致黏液分泌的减少,使骨连接处干燥,活动时骨骼磨损加剧,继而引起关节病的加剧。同时长期制动还会造成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可导致关节僵硬、畸形及功能障碍等。骨性关节炎严重者可丧失全部活动能力,因此关节炎被专家一致认为是“头号致残疾病”。 医学研究表明,适当的锻炼并不会增加患骨关节炎的危...
-
脂肪肝患者只吃素并不好
不少人查出患了脂肪肝之后,就拒绝一切脂肪的摄入,只吃素、不吃荤。其实,这种饮食习惯并不好,有可能加重脂肪肝。因为长期营养不良也会引发营养缺乏性脂肪肝。正确的饮食原则应该是适当采取高蛋白饮食,减少油腻、高脂肪食品和甜食的摄入。 高蛋白饮食能避免体内蛋白质的损耗;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防止肝细胞进一步受损害。高蛋白还可以提供胆碱、蛋氨酸、色氨酸、胱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等抗脂肪肝因子,增加脂蛋白的合成,不仅有利于将脂质顺利运出肝脏,减轻肝细胞脂肪量,还有助肝细胞功能的恢复和再生。 脂肪肝患者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豆制品,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