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第44页
-
治带状疱疹采用自拟荆防芩薏汤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蛇串疮”、“缠腰火丹”、“火带疮”等。笔者于2003~2012年应用中药内服外敷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1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我们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标准(①皮损呈群集的粟粒至绿豆大小丘疱疹,疱壁紧张,基底色红,常带状排列,单侧分布。皮损严重者可有血疱、糜烂、坏死、淋巴结肿大等改变;皮损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感觉过敏、烧灼感,可伴有低热无力、全身...
-
带状疱疹神经痛用艾条
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病毒侵犯神经节引起皮肤的损害。常以肋间神经和三叉神经区多见,并伴有剧烈疼痛,患者十分痛苦。临床上采用抗病毒、消炎、营养神经等治疗,减轻局部炎症,达到止痛的目的,但起效慢。中医认为,此病是由于肝胆湿热侵犯肌肤、脉络,引起气血不畅、经脉不通致剧烈疼痛。艾灸疗法具有疏通经脉、调整脏腑、扶正祛邪之功效,可减轻带状疱疹神经痛。 将艾条点燃,在病变上方距皮肤2~3厘米处进行回旋灸,灸至局部皮肤潮红、患者自觉舒适、痛痒感消失,每天1次,每次15分钟,10天为1疗程。艾叶气味芳香,容易燃烧,...
-
干燥肤痒 用“油软膏”
干燥的季节皮肤特别容易痒,不少人都是越抓越痒、越痒越抓,到最后只能是伤痕累累。其实,对付干燥性皮肤瘙痒不能乱用止痒药,应尽量选用油性大的,如软膏或“油包水”乳剂。 皮肤病药物的剂型一般分为软膏、乳剂、酊剂、洗剂、擦剂等。其中,软膏多以凡士林、动物油等为基质,油性较强,可防水分蒸发。而干燥性皮肤瘙痒的原因就是干燥使人体皮脂分泌减少,进而皮肤出现瘙痒、脱屑等。软膏因其油性大,对皮肤保湿很有效,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等患者,可根据病情适当使用。如果瘙痒不严重,可在每次洗澡后,涂抹1%的达克罗宁乳或含油脂的润肤霜,...
-
刘红霞运用外治疗法治疗顽固性皮肤病临证经验
刘红霞是新疆医科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享国 务院特贴专家,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 继承指导老师, 从医30余年, 在皮肤科领域有较高 的学术造诣。 刘红霞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 发现斑块状银屑病、 白癜风、 神经性皮炎、 慢性湿疹 等顽固性皮肤病, 临床皮损严重, 缠绵难愈, 反复发 作, 极难治疗, 是困扰全球的医学难题。 刘红霞教授 结合西北地区的地域及患者体质特点, 注重辨证、 辨 病、 辨体的外治学术思想, 致力挖掘皮科的外治疗 法, 注重外治药物的安全性, 积极探索非药物疗法, 运用于临...
-
学用审平汤治疗皮肤病
审平汤治疗皮肤病 丁酉之年,木运不及,燥金亢盛,特别是下半年受在泉少阴君火的影响,痤疮、疖肿、银屑病、湿疹、皮炎、紫癜类疾病等发病增加。我自今年9月份学用审平汤治疗皮肤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隋某,女,9岁。口唇周围皮肤出现丘疹、脓疱反复发作2年余。曾在外院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毛囊炎,无痛痒,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内服治疗半年余,好转但停药则发,其它药物如抗过敏药、抗生素等治疗多日无效,2年来亦辗转应用中药治疗,但收效甚微,于2017年5月份于我处门诊,先后给予中药玉女煎、竹叶石膏汤、犀角地...
-
葡萄疫证属血热证 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患者。女,16岁。患 者于10天前突然发现 双下肢有大小不等紫红 色瘀点,逐渐增多,遂来 就诊。刻诊:双下肢皮肤 可见密集成片分布的紫 红色瘀点、瘀斑,压之不 退色.皮损稍高出皮肤 表面.表面光滑,无腹痛 及关节红肿、疼痛等症 状.尿常规检查有微量 镜下血尿.口渴.二便如 常,眠差,舌质红绛.舌 苔薄黄,脉数。中医诊断 为葡萄疫,证属血热证。 治宜清热凉血.止血消 斑。 方用犀角地黄汤加 减:生地炭30克,赤芍、 丹皮各15克.水牛角10 克.玄参15克.紫草15 克,茜草15克.白茅根 30克.槐米30克,仙鹤...
-
婴儿尿布皮炎 选用中药外治法
尿布皮炎为婴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多发生于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由于会阴部、臀部经常受到湿尿布浸泡,尿液中的尿素刺激皮肤,尿布上残留粪便也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皮肤屏障功能受到损害,从而形成尿布皮炎。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湿热邪毒侵袭,当以清热解毒,利湿凉血为治,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家长注意使用纯棉、柔软的尿布,做到勤洗勤换,注意保护皮肤,可选用下列外治法。 1.将患处冼净擦干,然后均匀涂搽京万红软膏1次,复盖皮损面,每天换药1次,轻者1~3日,重者5~7日均可获愈。 2.金银花、连翘、蒲公...
-
脱发难治愈 用中医辨证治疗
脂溢性脱发又称雄激素源性脱发,往往较难治愈,用中医辨证治疗有一定疗效。 1、湿热蕴结型:头发稀疏脱落、油腻,多汗,口苦,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或弦数。治法宜清热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生大黄(后下)、木通各5克,黄芩、炒山栀、泽泻、茯苓、车前子、六一散(包)各10克,生侧柏叶15克,水煎服。 2、血虚风燥型:脱发时间较长,头发稀疏、干燥枯黄,头皮屑多,瘙痒,舌淡苔薄,脉细。治法宜养血祛风,方用祛风换肌丸加减:当归、首乌、丹参、鸡血藤各15克,川芎、大胡麻、苍术、白蒺藜各10克,炙甘草5克...
-
脂溢性脱发较难治愈 用中医辨证治疗
脂溢性脱发又称雄激素源性脱发,往往较难治愈,用中医辨证治疗有一定疗效。 湿热蕴结型:头发稀疏脱落、油腻,多汗,口苦,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或弦数。治法宜清热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生大黄(后下)、木通各5克,黄芩、炒山栀、泽泻、茯苓、车前子、六一散(包)各10克,生侧柏叶15克,水煎服。 血虚风燥型:脱发时间较长,头发稀疏、干燥枯黄,头皮屑多,瘙痒,舌淡苔薄,脉细。治法宜养血祛风,方用祛风换肌丸加减:当归、首乌、丹参、鸡血藤各15克,川芎、大胡麻、苍术、白蒺藜各10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 肝...
-
皮肤瘙痒 用花椒水冬瓜皮水进行治疗
秋冬季天气干燥,皮肤容易瘙痒,尤其是老年人。化解皮肤瘙痒,可使用花椒水、淀粉水和冬瓜皮水进行治疗。 花椒水用500毫升沸水冲泡100克花椒皮,浸泡24小时后,滤去花椒皮,用花椒水涂患处,可以止痒、消除水肿。若在此水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C,效果更佳。需要提醒的是,过敏性体质的人不宜使用,其他人用时避免花椒水触及眼睛。 淀粉水在浴缸里加入适当淀粉,把洗澡水调成米汤色即可。皮肤很干燥的人可以多加一点淀粉,让洗澡水呈牛奶色,每天只需浸泡一次,止痒滋润效果格外突出。该方法较为安全,大多数人适用,尤其适用于经常皮肤瘙...
-
胆碱能性荨麻疹 临床中釆用消风散加减治之
胆碱能性荨麻疹是比较常见的皮肤病,以青年患者为多,对于此病,笔者在临床中釆用《医宗金鉴. 外科心法》中的消风散加减治之,效果较好。 如治孔某,男,23岁,2012年9月3日初诊。患者每于体育运动或一般活动后,以及身热出汗时,皮肤即忽然瘙痒,抓后迅速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丘疹团块,略高起于周围皮肤,分布于身体各个部位,皮损持续1~2小时消退,平常上述症状遇冷则减,遇热则剧,反复发作半年余。其间曾服数种西药,如盐酸西替利嗪、赛庚定、息斯敏、氯雷他定等,疗效不著,仍痒难忍。述其口苦口渴,溲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数。...
-
散寒止痒 主治荨麻疹用全蝎
处方:黄芪、乌梅各15克,蝉蜕12 克,荆芥、桂枝各10克,防风、炙甘草 各9克,蛇蜕6克,麻黄4克,细辛3 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扶正祛风,散寒止痒。 主治:荨麻疹,中医辨证为风寒束表 型,症见水肿性斑块白色或皮肤色,瘙 痒,遇寒加剧,得暖则减,伴周身畏寒, 舌淡苔白,脉浮紧。 罗亚男 全蝎鸡蛋 治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为临床常见皮肤病,一 年四季均可发生。该病常反复发作,时轻 时重,可迁延数月或更久,患者深感苦 恼。临床验证,采用全蝎鸡蛋治疗,有较 好的疗效。 全蝎鸡蛋做法:取散...
-
用山楂配当归治疗各种瘾疹
瘾疹相当于西医的荨麻疹,是一种以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中医认为,本病有先天不足、表虚不固、寒热侵袭、饮食不节、脾胃积热、肝肾不足、血虚生风等病因。近年来,笔者用山楂配当归治疗各种瘾疹,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基本方:山楂15克,当归15克,黄芪10克,防风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风寒束表型加桂枝6克,白芍15克;风热犯表型去黄芪,加牡丹皮10克,刺蒺藜10克;胃肠湿热型加茯苓15克,薏仁30克;血虚风燥型加丹参10克,夜交藤20克,黄芪...
-
冬季皮肤瘙痒 内服外用食疗方
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一到冬季皮肤就会瘙痒不止,特别是大腿外侧。小腿和胳膊外侧等处皮肤刺痒,夜间尤甚。中医药对防治冬痒症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内服方(在医生指导下辨证选用) 1.何首乌26 克,当归、槐花各 10克,生地黄16 克,丹参12克,胡麻仁5克,全虫、蝉蜕各3克。 2.生地、熟地、当归、何首乌、钩藤各9克,天门冬、地骨皮、黄芩各4克,刺蒺藜15克。 3.党参、黄芪各20克,白术、茯苓各15克,当归、丹参各12克,升麻、柴胡各。10克。 4.马齿苋、瓜蒌叶、野香薷各15克。...
-
麻疹愈后慎用败毒方
在我国民间,普遍存在着小儿麻疹愈后,照例都要服一至二剂败毒药的习惯。患儿家长求,医者每多应之。所开之方多为荆防败毒散、人参败毒散、黄连解毒汤等。据说,其依据是麻疹愈后余毒未尽,毒邪不解,正气难复云云。 笔者认为,上述见解是欠妥的。因为麻疹属中医温病范畴,系由时行疫毒侵袭肺胃所致。病情经过发热期、出疹期、恢复期之后,多数患儿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一为肺津亏损,临床多见咳嗽频仍、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稠,难于咯出,鼻干声嘶,苔薄少津等症;二为胃津被劫,临床多见不思饮食、腹胀,舌燥无苔等症;三为肺胃津气两虚,余毒未尽,临床...
-
长期皮肤瘙痒用蝉蜕
许多患有慢性荨麻疹的老年人,经常会有皮肤瘙痒,起扁疙瘩,搔抓后堆积成片的症状。这些症状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急性发作时自觉剧痒、烧灼或刺痛,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中医认为本病为老年人卫气不足不能固表,毛孔疏松或汗出受风所致。治疗宜疏风解表止痒。蝉蜕为蝉的幼虫变为成虫肘蜕下的壳,其味咸性寒;入肺、肝经,具有散风除热、透疹、解痉的功效,为治疗风疹瘙痒的常用药。 长期患有皮肤瘙痒的老人可用蝉蜕5 克,加水250毫升,水煎30分钟左右取汁饮用。或将其研末,每次取3克,每日 3次冲水服。(中医主治医师 罗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