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 第46页

用 第46页

  • 湿疹临床上选用验方治疗

    湿疹临床上选用验方治疗

      湿疹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皮肤病,奇痒难忍。笔者在临床上常选用以下验方治疗,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验方1炒吴茱萸30克,海螵蛸20克,硫黄6克。共研细末。治疗急性湿疹渗液时,直接撒上薄薄的一层粉;慢性湿疹用蓖麻油调敷。   验方2密陀僧30克,黄柏20克,冰片2克,共研细末。有渗液时用干粉直接撒于患处,无渗液时用麻油调敷。   验方3野菊花、地肤子、苦参各20克,金银花、蛇床子各10克,白矾5克,水煎洗患处。适用于肘部、腘窝湿疹经久不愈者。   验方4黄柏40克,花椒10克,共研细末。湿疹有...

  • 银屑病自行使用方

    银屑病自行使用方

      笔者指导银屑病患者自疗的时候经常会提到“四多两温度”。“四多”指适度多晒、适度多动、适度多吃辛温发散的食物、适度多穿;“两温度”指身体的温度和心灵的温度。在患者自己执行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偏差,这就要求患者无论在“医疗”还是“自疗”阶段,都离不开医生的指导。   笔者经常强调:病是医生医好的,真正治病的是医生的思维,是对各种方法和药物的全面掌握和适时调配。希望通过借助一些先进的、...

  • 脚气“脚癣”运用五倍枯矾散治疗

    脚气“脚癣”运用五倍枯矾散治疗

      脚气,亦称“脚癣”,主要是由真菌感染引起。从生理上讲人的足底和趾间没有皮脂腺,从而缺乏抑制皮肤丝状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机能较差,而这些部位的皮肤汗腺却很丰富,出汗比较多,加之空气流通性差、局部潮湿温暖,有利于丝状真菌的生长。此外,足底部位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丰富营养物质,有利于真菌的生长。   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数天、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另一只脚。水疱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亦可出现,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疱。因病情发展或搔抓...

  • 巧用中成药治足癣

    巧用中成药治足癣

    1.藿香正气水。先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洗净患处,擦干,用棉签沾本品适量外敷患处,至少保持2小时,每日1--2次。对起泡流黄水者,用药4-8小时后水泡逐渐消失,12小时后渐变为干皮脱落。 2.风油精。每晚睡前用温水洗足后,擦干,用棉签沾本品少许外搽患处,每天1次,连续3-5天。伴有水泡者先用针将水泡挑破,然后用药棉将流水吸尽,再用棉签沾本晶外搽患处,每日1次;症状较重者可同时配合龙胆紫或碘酒外涂,一般3-4次即可痊愈。 3.冰硼散。每晚用温水洗脚后擦干,视患处面积大小,撒敷冰硼散约2毫米厚,然后套上干净袜子,翌晨复用1次...

  • 溃烂脚癣用鸡蛋膜

    溃烂脚癣用鸡蛋膜

    天气暖和脚癣容易复发,发生溃烂的脚癣易引起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甚至继发蜂窝组织炎和小腿丹毒。鸡蛋膜就是对付已溃烂脚癣不错的小方法。 鸡蛋膜含较多的胱氨酸和羟脯氨酸 (组成胶原蛋白的重要氨基酸),可消除局部炎症和帮助皮肤生长。 方法:将淘洗大米的水1000~毫升倒人盆中,再加适量热水,调至感觉温热就可,将患脚放进淘米水中浸泡5分钟左右,擦净脚。 淘米水去污力强,且性质温和,不会刺激皮肤。取1个新鲜鸡蛋壳,将紧贴在鸡蛋壳上的那层薄膜撕下备用(面积大一些,不要撕成一条一条的)。将鸡蛋膜贴敷在洗净的溃烂处,约 12小时后取下...

  • 小儿发生湿疹用旱莲草治疗

    小儿发生湿疹用旱莲草治疗

    小儿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生于两岁内的婴幼儿,皮损主要发生在两颊、额部、头皮,个别可发展至躯干、四肢。因有阵发剧烈瘙痒,常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当小儿发生湿疹时,家长可去中药店买旱莲草治疗,往往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其方法是每次取旱莲草100克,加水约800毫升,文火煮沸20分钟,待药汁凉后用消毒纱布湿敷患处,每日两次。将药汁加温浓缩敷涂患处也可,每日3次。多数患儿用药一周可愈,用药期间,注意不能让患儿食辛辣、鱼、虾、牛肉、羊肉等食物。 冯继承...

  • 外用葛根治足癣

    外用葛根治足癣

    中药葛根是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野葛的根。野葛是我国南方一些省区的一种常食蔬菜,其味甘凉可口,常作煲汤之用。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此外含有约12%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大豆(黄豆)甙、大豆甙元、葛根素等10 余务种,并含有萝卜甙、氨基酸、香豆素类等,据《本草纲目》裁:葛根,性平,味辛甘而凉,其清热、降火、排毒诸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葛根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临床还发现,用葛根煎汤外洗对足癣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葛根外用治疗足癣及其合并症,方法是取葛根、千里光、白矾等...

  • 吴茱萸外用治湿疹

    吴茱萸外用治湿疹

    吴茱萸适量(研末),与医用凡士林调成30%(甲)和20%(乙)两种软膏;取甲软膏再配以等量的氧化锌软膏调匀得(丙)软膏,以上三种软膏备用。 用法:早期湿疹用乙号软膏;对多年慢性阴囊湿疹用甲号软膏;对急性期、亚急性期阴囊湿疹和婴儿湿疹用丙号软膏。涂抹患处,每日2次。 亦可用甲号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每日1次,并配合用电吹风机热风吹患处20分钟,也有较好的疗效。...

  • 30年的脚癣用橘子皮水治好了

    30年的脚癣用橘子皮水治好了

    我患脚癣冻疮30年,每到秋末脚后跟发裂,一层层脱皮,发痒,裂口流血,十分痛苦,曾经多方治疗未愈。我常用热水加盐泡脚,可以缓解一下,但不能断根,我见到凉台上的橘子皮,就想用橘子皮煮沸水治脚癣和冻疮。于是,我抱着试试的态度,进行了试验。 我选了一斤多干橘子皮,在一个大锅盛满水,煮沸后,我将烧开了的水倒在一个塑料桶里,双脚踏在桶上,用一块絮 片子将双脚和桶包住,用蒸气蒸脚,随着沸水慢慢地变冷。再将双脚浸泡在橘子水中。效果十分明显,第一次浸泡后.脚癣和冻疮大大减轻,这样,浸泡了三次,脚癣和冻疮全部治愈,现在脚后跟光滑极...

  • 用四藤煎外洗治阴囊湿疹

    用四藤煎外洗治阴囊湿疹

      王某某,男,60岁,2013年5月3日初诊。   患者诉患阴囊湿疹半年余,夜间瘙痒剧烈。经中西医治疗,症状未能减轻。查见患者慢性阴囊湿疹,阴囊表面皮肤干燥肥厚,皱纹变深,呈核桃皮状,常有薄薄的痂皮和鳞屑,皮肤色素加深。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为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处以调和阴阳、中和气血、滋血润燥之法。用四藤煎(天仙藤、钩藤、首乌藤和鸡血藤)外洗。   处方:天仙藤50克,鸡血藤20克,钩藤20克,夜交藤20克,蛇床子30克,北沙参20克,麦冬20克,马勃20克,山豆根10克,银花20克,赤...

  • 老药新用治足癣

    老药新用治足癣

    有人形容脚癣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足见脚癣的难治。医生临床观察发现,一些中成药外用治足癣有很好的疗效。 麝香风湿油 用药前先用冷水或温水洗净局部,并彻底擦干,然后用消毒棉蘸本品适量外搽患处,每天1—2次。用药后最好卧床休息片刻,以防药液流失,连用5-7天。 藿香正气水 先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洗净患处并擦干,用棉签蘸本品适量外搽患处,裸露患处保持2小时,每天1—2次,对起泡流黄水者,用药 4—8小时后水泡可逐渐消失,12小时后逐渐变为干皮脱落。 十...

  • 外用中药治脚癣外用方

    外用中药治脚癣外用方

    脚癣,临床上可分为水疱型、糜烂型、脱屑型。常以一两种皮肤损害为主,多见于成人,夏秋病重,冬春病轻,易反复发作。 该病主要为生活、起居不慎,外感湿热、虫、毒,或相互接触传染,感染浅部真菌,诸邪相合,郁于腠理,淫于皮肤所致。现为患者推荐一个脚癣外用方,适用于各型脚癣。 脚癣外用方组成:生大黄、黄精、牛膝、苦参各10克,藿香25克,土茯苓、地肤子、白鲜皮各15克。 功效: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用法:将以上药用白醋浸泡 24小时,加适量水煎开,待温后泡足30分钟,每日l~2次,连用5~7 天可痊愈。 (倪早菊,荐)...

  • 治牛皮癣服用中药丸药

    治牛皮癣服用中药丸药

    珠海一位60岁的牛皮癣患者张某某,男,60岁,被疾病折磨近二十年,主要症状为全身散在红色皮疹,下肢成片,奇痒,搔之出血,久治不愈。服用我给他开的丸药2个月,病情大为好转。 方药:白附子、何首乌、威灵仙、白蒺藜各50克,蔓荆子30克,枫子肉60克,青风藤30克,葶苈子50克,明天麻30克,苦参175克,皂角50克,独活50克,连翘30克,砂仁20克,川芎50克,党参20克,荆芥25克,牛膝50克,白芷60克,当归60克,全蝎50克,制草乌30克,羌活30克,防风30克,胡麻仁50克,苍术30克,杜仲30克,白花蛇...

  • 银屑病久治不愈 用桂枝茯苓丸

    银屑病久治不愈 用桂枝茯苓丸

      成某某,男,13岁。银屑病病史5年,现皮损以头顶、四肢为主,呈斑块状。初发于春季,久经治疗,效果不显。2010年夏季停所有口服药,以“广汗法”锻炼。2010年12月26日始,先后服用越婢汤、四物汤、温经汤、防风通圣丸、升降散等方,除过年期间停药30余日外一直坚持服用中药,辅以中药外洗。全身状况改善,皮肤变润,出汗变匀、变易,素有鼻塞基本已通,口干唇干大为减轻,但四肢斑块状皮损变化不显。2011年3月6日诊,以舌质淡,舌下暗略青,皮损为斑块状,小腿为重。   处方以桂枝茯苓丸方为主:桂枝1...

  • 体癣3则外用验方

    体癣3则外用验方

      体癣、股癣,中医称之为“圆癣”,是一种浅表部皮肤真菌病。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湿热外邪侵袭皮肤,或因传染所致。笔者在临床上根据病情选择以下3则外用验方中的一种对本病予以治疗,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1.土槿皮、百部各30克,蛇床子、栌兰各15克,用50%的酒精240毫升,浸泡72小时,过滤取滤液外搽患处,每日1~2次。   2.羊蹄根60克,栌兰30克,50%酒精240毫升,浸泡72小时,过滤取滤液外搽患处,每日1~2次。   3.苦楝皮、栌兰各20克,雄黄、白矾各5克,共研...

  • 治癣症如何对症用药

    治癣症如何对症用药

    外用癣药种类很多,且有一定刺激性,故应根据癣的种类和部位对症下药。 1.头癣:可外涂5%-10%硫磺软膏、10%冰醋.酸溶液,1%-5%碘酊、土槿皮酊、白降汞软膏或十一烯酸癣药水等,每天涂全头2次,连用2个月以上。 2.手足癣:可用10%冰醋酸(或醋精、十一烯酸癣药水)浸泡,每天2次,每次20分钟。 3.钱癣、股癣、花斑癣:可用复方土槿皮酊,每天2-3次。如癣发生在皮肤薄嫩的眼眶、生殖器等处,最好用水溶性癣药水(如复方雷锁辛搽剂),以免损伤皮肤。 4.甲癣:先用热水泡软指甲,再用小刀把指甲刮薄,然后涂以30...

  • 六神丸用于外治各种疣病

    六神丸用于外治各种疣病

    六神丸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临床应用于外治各种疣病,有较好疗效。 扁平疣:取六神丸30粒,用白纸包裹碾碎,加米醋少许,搅拌成黏稠状备用。睡前用毛巾热敷患处10分钟,使疣体表面软化,将药糊外敷于扁平疣上,尽量覆盖完全,次日早上除去,洗净患处,7日为1个疗程。 跖疣:先用75%的酒精消毒皮损,以75%酒精消毒的指甲刀将皮损剪小。取六神丸皮损小的1粒,皮损大的3~5粒,研成细粉,将药粉撒在皮损处,再用麝香壮骨膏敷贴固定,每4日换药1次,4天为1个疗程。 寻常疣:先将患肢置于热水中浸泡...

  • 白㾦治验 散发性丘疹内服外用方

    白㾦治验 散发性丘疹内服外用方

    汪某,男,40岁,2006年7月18日初诊。胸、肩、背、胁、肋部出现散发性丘疹,有的布满,有的稀少,丘疹高出皮肤,基底部较硬,似豆粒着于皮肤之上,顶部无水疱,剌之有少量浆液流出。日夜色搔痒无度,伴口渴神烦,舌质稍红,苔薄略黄,脉缓。从前镇、县两级医院皮肤科治疗过,未能操控症状。 患者述,由于上一年加工葛根时,于颈前左面出现几粒疮疹,未曾介意,遂蔓延至颈项,锁骨两边、前胸部、后背及两胁肋部。经抗过敏、抗感染治疗均无效验。余以表里并治法。 内服方:杏仁15g,白蔻15g,苡仁15g,厚朴5g,法半夏...

  • 中药外用治股癣

    中药外用治股癣

      股癣是指发生在腹股沟、会阴部和肛门周围皮肤的一种常见浅表真菌感染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圆癣”或“阴癣”。由于真菌喜好温暖潮湿的环境,因此,本病往往夏季发作,冬季消退或减轻。   本病初起是在股内侧与阴囊对应部出现小片状斑丘疹样损害,边缘境界清楚,微隆起,发红,常伴有明显瘙痒。若病程较长的患者,皮损可向会阴部、臀沟及两侧发展,甚至还可达到腹部及脐周围。常因搔抓形成苔藓样改变,此时称为泛发性股癣。   对于股癣的治疗,应以外治为主。中药外洗是有效方法之一。笔者临床以杀...

  • 温阳法在皮肤病中的应用举隅

    温阳法在皮肤病中的应用举隅

    “温”, 多理解为温补、温通、温化、温阳等, 可用于治疗阳虚、寒盛的疾病, 常见的温阳法有温阳解表、温阳散寒、温阳通络、温阳化饮、温阳化瘀等。《黄帝内经》云:“寒者热之”, 即用具有温热性质的药治疗寒甚的疾病。“阳”者, 阳气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 若天与日, 失其所, 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 卫外者也”, “阳者阴之根也, 阳气充足, 则阴气全消,...

  • 脚气 临证用经验方“三黄二参汤”治疗

    脚气 临证用经验方“三黄二参汤”治疗

    脱屑型足癣俗称脚气,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角化脱屑,以致露出嫩肉,冬季易皲裂、瘙痒。笔者在临证中使用经验方“三黄二参汤”治疗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组方:姜黄30克,雄黄20克,硫黄20克,苦参30克,花椒20克,蛇床子20克,玄参20克,马勃10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明矾20克。上药加水适量,煎成药液,倒入木盆或木桶中,将患脚放入其中,浸泡20~40分钟(药液必须浸泡到患处)。每剂药可煎用2次。 方中雄黄、硫黄、苦参、花椒、蛇床子燥湿杀虫;赤芍...

  • 采用中药洗浴疗法治疗湿疹

    采用中药洗浴疗法治疗湿疹

      湿疹虽然并非不治之症,不过发作时常使患者瘙痒难忍,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外用药膏治疗常有反复。近年来采用中药洗浴疗法治疗湿疹,收到良好效果。   处方:苦参、生地黄、苍术、蛇床子、地肤子各30克,百部、白芷、黄柏、防风、干姜、金银花、野菊花、甘草、透骨草各20克,大黄10克。   将上述药物放入3000毫升水煮沸20分钟,过滤去渣,晾至38℃左右,洗浴患处。每次30~50分钟,隔日1次。较重者开始每日1次,1周后改为隔日1次。洗浴时误使水温过热,并防止药液灌入耳内。...

  • 治脚癣用风油精

    治脚癣用风油精

    脚癣,俗称“脚气”。整天足蹬皮鞋、脚穿尼龙袜的人们,更容易患上脚气。也正因为这样,现在用于脚气的药膏种类特别多。其实,治脚气完全可以更简便一些,只要巧妙使用风油精就够了。脚气是致病性皮肤丝状真菌引起的常见皮肤病。而风油精中含有的薄荷脑、樟脑、桉叶油、丁香酚、水杨酸甲酯等正好能够清凉、止痒、杀菌、抗菌,对脚气能起到针对性作用。 具体使用方法是每天睡前用温水洗脚后,用棉签蘸适量风油精涂于患处,一般连续使用5天 ,就能基本达到止痛、止痒的作用。如果伴有水泡,应先用针将水泡挑破,再用风油精。...

  • 中药外用巧治股癣

    中药外用巧治股癣

    股癣是指发生在腹股沟、会阴部和肛门周围皮肤的一种常见浅表真菌感染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圆癣”或 “阴癣”。笔者临床以杀虫解毒,祛湿止痒为治法,自拟中药外洗方治疗股癣,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具体方法为:取黄精、五倍子、藿香、苍术、黄柏、土槿皮各15克,苦参.12克,肉桂、明矾各6克,蛇床子30 克。每日一剂,水煎熏洗患处,早晚各1次,5剂为一疗程。大多数患者用一个疗程可治愈,病情严重者可再用一疗程。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期间,应慎用肥皂等碱性物质洗患处,避免长期应用皮...

  • 慢性湿疹 内服外用方

    慢性湿疹 内服外用方

      慢性湿疹是常见的顽固性皮肤病,属中医“顽癣湿毒”范畴,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常年不愈。笔者在临床上采用如下方剂治疗慢性湿疹数十例,收效良好,患者不妨一试。   内服方   生地10克,白芍10克,丹参10克,当归6克,生白术10克,茯苓10克,生苡仁10克,陈皮6克,防风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用方   枯矾、皂矾、轻粉、松香、赤石脂各30克。共研成细末,用香油调成糊状,将药厚厚的涂于患处,待1小时左右,药稍干后用纱布包裹,待其干燥结痂自行脱落而愈。   注...

  • 小儿湿疹用王氏保赤丸

    小儿湿疹用王氏保赤丸

    小儿湿疹是肠胃有热所致,平时肉少吃些,每周一、四服王氏保赤丸各一次,按药盒上说明的计量服,从肠道帮孩子排出实热。如果小孩睡眠不安,可服小儿导赤丸,从小便排出湿热。 秋季养生多吃4种蔬菜 ①菠菜:菠菜中胡萝卜素含量大大高于其他蔬菜,丰富的核黄素,又有防止口腔溃疡、唇炎、舌炎、皮炎的作用。 ②菜花:中医素来有“色白入肺”之说。秋天养肺正适合吃菜花。 ③芹菜:芹菜能兴奋中枢神经,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并有祛痰作用。 ④小白菜:可养胃和中,通肠利胃。 养生最佳时间段 1、上午8时至10时和下午4时...

  • 治银屑病内服外用方

    治银屑病内服外用方

    内服方荆芥、花椒、龙胆草、地肤子各15克,防风12克,蝉蜕18克,白鲜皮、白花蛇舌草各26克,黄连8克,槐米16克,乌梢蛇13克,薏苡仁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0~20剂。 外用方蛇床子、白芷、百部各9克,共放于100毫升白酒中浸泡5~6天,过滤。用此药液涂搽患处,每日2次,直至治愈。(郭旭光)...

  • 湿疹临床常用偏方

    湿疹临床常用偏方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当进食异性蛋白食物,例如鸡蛋、牛奶、鱼虾等,便可引起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主症为:皮肤先出现红色丘疹,粟粒样皮疹或疮疹,继而伴有渗出液,干燥后形成灰色或黄色痂皮,痂皮脱落后露出红色的潮湿表面,剧烈刺痒,搔后易发生感染。临床常用的有效单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薏苡仁、粳米各30克,冰糖少量。将薏苡仁、粳米共煮成粥,再放入少量冰糖,作点心食用。   本方健脾祛湿,适用于脾虚型湿疹。      [方二]   红枣10枚,扁豆30克,红糖适量。将前2味加水煮烂熟,加入红糖,服...

  • 常见中成药外用治疗脚癣

    常见中成药外用治疗脚癣

      夏季是脚癣的高发季节,因为炎热潮湿环境最适合霉菌的生长繁殖。于是,每到夏天,很多人都因脚癣而倍感苦恼,人们经常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形容它,足见脚癣的难治和易复发程度。目前治疗脚癣虽无特效的西药,但临床实践发现,一些说明书上原本并不治疗脚癣的家庭常见中成药,外用治疗脚癣的疗效却很显著。   藿香正气水   先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洗净患处,并擦干或自然晾干,用棉签蘸本品适量外搽患处,至少保持2小时,每日1~2次;对起疱流黄水者,用药4~8小时后水疱一般会逐渐消失,12小时后...

  • 治皲裂性湿疹内服外用方

    治皲裂性湿疹内服外用方

      内服方   当归、丹参各18克,川芎、党参、炒白术、熟地各20克,白芍、白蒺藜、白鲜皮、茯苓、鸡血藤、金银花各15克,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用方   地骨皮、紫草、丁香各10克,当归5克。加入250克香油中浸24小时,用陶瓷罐文火焙焦去渣备用。每日2~3次,涂擦患处。10日为1疗程。一般连用1~3个疗程可愈。(郭旭光)...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