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人 第114页

妇人 第114页

  • 阿魏丸治疗妇人脏气久虚,腹胀不能食。,阿魏丸秘方制作方法。

    阿魏丸治疗妇人脏气久虚,腹胀不能食。,阿魏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阿魏丸的秘方制作方法,阿魏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妇人脏气久虚,腹胀不能食。,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阿魏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妇人脏气久虚,腹胀不能食。...

  • 艾煎丸治疗妇人血海虚冷,月候过多,崩漏带下,腹胁(疒丂)痛。,艾煎丸秘方制作方法。

    艾煎丸治疗妇人血海虚冷,月候过多,崩漏带下,腹胁(疒丂)痛。,艾煎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艾煎丸的秘方制作方法,艾煎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妇人血海虚冷,月候过多,崩漏带下,腹胁(疒丂)痛。,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艾煎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妇人血海虚冷,月候过多,崩漏带下,腹胁(疒丂)痛。...

  • 阿胶散治疗妇人下血。,阿胶散秘方制作方法。

    阿胶散治疗妇人下血。,阿胶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阿胶散的秘方制作方法,阿胶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妇人下血。,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阿胶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妇人下血。...

  • 阿胶丸治疗妇人产前产后泻痢。,阿胶丸秘方制作方法。

    阿胶丸治疗妇人产前产后泻痢。,阿胶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阿胶丸的秘方制作方法,阿胶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妇人产前产后泻痢。,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阿胶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妇人产前产后泻痢。...

  • 老妇人饮天罗水治好了喉肿病

    老妇人饮天罗水治好了喉肿病

      传说从前浙江萧山县境内的钱塘江边,有一位老妇人,她家原是子孙满堂的大家。有一年钱塘江发大水,水灾之后又遭秋旱,疾病流行,得不到治疗,一家人相继死去,只留下得了喉肿病的老妇人。   一天早晨,她勉强起来,想去采些丝瓜,不小心碰断了丝瓜藤,只见近根部渗出水来。这时老妇人正感口渴,便将这些水饮了下去。说也奇怪,饮了此水之后,她顿感头脑清醒,喉肿病也逐日好转,不久竟痊愈了。因为丝瓜俗称天罗,所以老人就将这些水叫作天罗水。从此以后,天罗水治病的消息传遍了钱塘江两岸。   据载,天罗水的收取是在立秋之后,选择粗大的丝瓜藤,...

  • 此药方治妇人梅毒15剂可痊愈

    此药方治妇人梅毒15剂可痊愈

      主治:妇人梅毒及其所致不孕或流产,或阴部溃烂肿痛。   配方及用法:土茯苓31克(先煎),忍冬藤31克(先煎),羌活9克,大黄9克(后下),前胡6克,薄荷4.5克,甘草3克。用水600毫升先煎前两味,煎至400毫升下羌活、前胡、薄荷、甘草,煎成200毫升再下大黄,煎3分钟,分2次服。   疗效:一般服10~15剂痊愈。   引自:广西医学情报研究所《医学文选》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

  • 妇人“以血为本”

    妇人“以血为本”

    王氏妇科对妇科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用药特色。治疗重肝、脾、肾,外邪重寒、热、湿,其用药平和,重妇人生理特点,多以补益,少以攻伐,养血为主,辅以益气,大辛、大热、大苦、大寒、宣破、竣伐皆为不宜。倡导妇人“以血为本”的总则。 月经病调养为主,活血为辅,认为“血”之于妇人,只可使其盛,不可使其衰,故调经立方,常以四物汤加减化裁;若见其滞,则“调经肝为先”,丹枝逍遥散为常用方剂;崩漏则以养血益气为先,倡导固本止血;若瘀血为患,则活涩并用,多补气血稍佐以...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妇人
  • 治疗妇科病注重妇人以血为本的特点

    治疗妇科病注重妇人以血为本的特点

      医者云:“中药的不传之秘,在于剂量。”实际亦如此。然正确把握中药处方剂量,是建立在长期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的。中药剂量应因人、因病、因时、因药性而宜。临症用药要精方简药,掌握纯正、平和、清灵的原则。且药过病所,必伤正气。为医者治病,不可不知也。治疗妇科病更应注重妇人以血为本的特点,不可药石杂投,杂乱无章,应仔细斟酌剂量以保万无一失。   因病而宜   临床用药剂量,应根据患病之急、缓、新、久而有所区别。   新病及急性发病者,多邪气盛而正气未衰。此时,要抓住病情的症结所在,重...

  • 傅氏散结定痛汤治妇人腹痛

    傅氏散结定痛汤治妇人腹痛

    散结定痛汤是《傅青主女科》治疗产后下腹疼痛的方子,临床应用,收效颇佳。 王某,女,31岁,2015年3月3日初诊。 患者自诉反复下腹疼痛3年,经期加重,伴腰部不利,带下不多,月经周期尚规律,近日劳累后症状加重,纳少,眠可,大便时干,小便尚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遂给予升阳除湿汤,方药如下:柴胡5克,升麻5克,木香6克,香附6克,元胡9克,乌药6克,陈皮6克,泽泻9克,黄芪15克,焦白术15克,桂枝6克,当归15克,甘草3克。 3剂,日1剂,水煎400毫升,分早晚2次服用。 二诊(2...

  • 外敷方消妇人包块

    外敷方消妇人包块

      妇人之病,多气血失调。或因热盛,或因气滞血瘀,或因痰湿壅结,而致冲任失调,胞脉瘀阻,久则成块。临床常见慢性盆腔炎、卵巢囊肿。   组成:川椒,大茴香,乳香,没药,降香,莪术,延胡索。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用干面粉少许,白酒2盅,调湿摊铺于纱布,置于包块处,上用热水袋热熨,每日2次,1周为1疗程。   提醒:此方药有温通香开作用,可软坚化结,活血化瘀,促进局部包块消散;上方具体用量,建议在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给予合理剂量。...

  • 治妇人腹痛 温经活血化瘀止痛

    治妇人腹痛 温经活血化瘀止痛

      小腹,是指人体腹部的下部,从解剖角度来讲,位于脐下与骨盆之间的位置,包含了膀胱、男性的前列腺、女性的子宫及其附件、部分肠道等重要脏器,因其位置偏下,又称下腹。临床上引起小腹痛的原因比较复杂,最常见的有急慢性肠炎,泌尿系感染或结石,妇科疾病如盆腔炎、卵巢、子宫疾病等,若为突然发作的小腹剧痛,则应警惕肠道溃疡穿孔、宫外孕破裂、内出血、结石嵌顿等急腹症。   病机:冲任失调胞脉受损   中医学将小腹的中部称小腹,将小腹的两侧称少腹,在临床上很难将此两者截然分开,故经常通称为“小腹痛&rdquo...

  • 治疗妇人出血 常用八法

    治疗妇人出血 常用八法

      《素问》曰:“阴虚阳搏,谓之崩。”《济阴纲目》也云:“气血,人身之阴阳也。阳主升,阴主降,循经而行,无崩漏之意,若阳有余,则升者胜,血从上窍而出,阳不足,则降者胜,血从下窍而出。”临床血下崩漏之症,多是气血、阴阳、寒热失调所致,其来势急,危害也大,属妇科危急症。故临症之时,必须慎察症候,选方用药也当稳而准。笔者治疗妇人出血,常用以下八法治疗,疗效可靠。   养心扶脾   治疗崩漏有塞流、澄源、复旧三则,然“心生血”,故当养心以固...

  • 妇人病以调气血为治则

    妇人病以调气血为治则

      家父治疗妇人病,非常重视气血理论。认为“妇人以血为本”,流通则盛,一旦瘀滞则疾病乃生。他崇尚王清任对气血理论和瘀血诊治的独到见解,认为王清任论瘀血之症最详,最为临床实用。其所言“血化下行不作痨”,很有见地。凡痨所成,多为瘀血为害。   家父喜用王清任的逐瘀汤,认为“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理论很适用于妇科病。临床中,他常用二法:一为补气活血,一为逐瘀活血。灵活使用活血化瘀药,特别是桃仁、红花运用较为广泛;且处方中常加入补气药或补血养阴...

  • 妇人之病 治肝为先 疏肝调经

    妇人之病 治肝为先 疏肝调经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王氏妇科,传28代,历时800余载,其学术源远流长,对妇科病善养气血,治疗重肝脾肾,尤善用《傅青主女科》,为三晋妇科流派之典范。   妇人之病,治肝为先,故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论,肝为刚脏,主藏血,疏泄人体气机。肝郁不舒常致气滞血瘀而引发妇科经带胎产诸疾,柴胡有开郁散结,疏肝理气,和解表里,并可升举阳气而有“木郁达之”“积则散之”“陷则举之”的作用,故...

  •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一作"痓"),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   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放大便难。产妇郁冒,其脉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方见呕吐中)。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方见痉中)产后腹中?痛,当...

  • 治疗妇人不孕症 兹举验案二例

    治疗妇人不孕症 兹举验案二例

    温经汤载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妇科临床常称本方为“大温经汤”。其组成为:吴茱萸9克,当归9克,芍药6克,川芎6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9克,牡丹皮(去心)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门冬(去心)9克。 功能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或小腹冷痛,久不受孕者。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为君;当归、川芎、芍药、丹皮养血祛瘀为臣;阿胶、麦冬养阴...

  • 妇人不孕之证温冲汤一方 临证验案

    妇人不孕之证温冲汤一方 临证验案

    张锡纯原解 温冲汤出自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女科方中,主治妇女血海虚寒不孕。方药由生山药八钱、当归身四钱、乌附子二钱、肉桂二钱(后下)、炒补骨脂三钱、炒小茴香二钱、核桃仁二钱、煅紫石英八钱、真鹿角胶二钱(另炖)组成。张锡纯解析说:“女子不育,多责之冲脉。郁者理之,虚者补之,风袭者祛之,湿胜者渗之,气化不固者固摄之,阴阳偏胜者调剂之。冲脉无病,未有不生育者。而愚临证以来,凡其人素无他病,而竟不育者,大抵因相火虚衰,以致冲不温暖者居多。因为制温冲汤一方,主治病者平素畏坐凉处,畏食凉物,经脉...

  •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方见下利中。   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当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 桂枝茯苓丸方:桂枝茯苓牡丹(去心)芍药桃仁(去皮尖,熬)各等分右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

  •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方见呕吐中。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半夏厚朴汤方:...

  • 穿山甲与王不留妇人服之乳长流

    穿山甲与王不留妇人服之乳长流

    穿山甲、王不留行两味中药有良好的通络下乳作用,民间谚语称:穿山甲与王不留,妇人服之乳长流。西晋文学家左思也在诗中写到:产后乳少听我言,山甲留行不用煎,研细为末甜酒服,畅通乳道如井泉。 穿山甲是脊椎动物鲮鲤科动物的鳞片,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排脓的功效,用于血滞经闭、癥瘕痞块、瘰疬、痈肿初起,而尤多用于乳汁不通。 王不留行是石竹科草本植物麦蓝菜的成熟种子,有活血通经、下乳的功效,治疗产后乳汁不下、乳痈疗效显著。 古代治疗乳汁不下的方剂以及目前下乳的成药,都以二味为主药。产后乳汁不通中医认为,身体素健,面色红润而光泽者...

  • 《千金方》妇人卷学术特点浅析

    《千金方》妇人卷学术特点浅析

    汉末至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 战乱频发, 民不聊生, 正是这样的环境促进了医学的发 展。孙思邈 “痛夭枉之幽厄, 惜堕学之昏愚, 乃博采群 经, 删裁繁重, 务在简易” [1 ]10 , 所著《千金方》 涉及内外 妇儿、 养生、 脉诊、 针灸各科, 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寿世保元》 云 : “思邈以绝人之识, 操慈仁恻隐之心, 其 叙 《千金方翼》 , 及粗工害人之祸, 至为愤切。后人稍闯 其藩垣, 亦足以其术鸣。 ” [2 ] 《丹溪手镜》 云 :...

  • 海螵蛸伍鸡内金在妇人病血瘀证中的应用

    海螵蛸伍鸡内金在妇人病血瘀证中的应用

    我们在治疗妇人病时经常将海螵蛸和鸡内金作 为药对配伍应用,治疗妇人血瘀之证疗效颇验。现 将体会介绍如下。 1 血瘀与妇人病 瘀血在妇人病病机中占有重要地位,瘀血既包 括离经之血,也包括在血脉中运行不畅之血 。《证 治准绳》曰 : “夫人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 血瘀滞不行” ,说明血瘀易于形成 。 《景岳全书· 妇人规》曰 : “妇人幽居多郁,常无所伸,阴性偏 拗,每不可解” ,正因其 “多郁”的情志特点,易 使气机郁滞,故...

  • 《金匮要略》与妇人病 理法方药独树新意

    《金匮要略》与妇人病 理法方药独树新意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是外感病与杂病的区别,在诊断治疗方面是六经辨证为主与脏腑辨证的区别。在用药方面张仲景重视单味药的独特效应,如治疟疾用蜀漆、常山,治黄疸用茵陈;重视药物配伍产生的协同作用;重视药物炮制、煎服法:附子生用回阳救逆,炮用温阳止痛;在煎煮顺序上麻黄、苇茎、厚朴、枳实应先煎,饴糖、蜂蜜后煮;茵陈汤先入茵陈缓除热中之湿,后入大黄、栀子峻攻其热。《金匮要略》的矾石丸和蛇床子散在外治法中开创了妇人阴道纳药的先河。 理法方药独树新意 理论方面 首先创新了脏腑经络辨证法。其次是重视脉理,在脉...

  • 《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方药辨治特色

    《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方药辨治特色

    张仲景《金匮要略》是中医杂病辨证论治之典范,其中妇人病三篇是最早对妇人疾病进行专题论述的文献,可谓开中医妇科之先河,特别是其中的方药辨治特色,论述之精妙,效验之非凡,极具临床指导价值。 组方治血为主,顾及气水 《灵枢·五音五味篇》中云:“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揭示妇人具有血分不足,气偏有余的生理病理特点,基于此,妇人三篇之组方,多以治血为主,同时兼顾血与气、血与水的关系,其所载方中,药用白芍、阿胶、当归等养血之品者占19方之多,足见仲...

  • 妇人流产后 滋养调补气血“缩宫汤”

    妇人流产后 滋养调补气血“缩宫汤”

      妇人流产后,多阴血不足,气血失调,当以滋养调补气血入手,使气血充盛。故笔者自拟“缩宫汤”用于临床,可使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宫缩,将流产后宫内残留物排出。   组成:党参30克,生黄芪30克,当归30克,川芎10克,炙龟板30克,牛膝15克,王不留行15克,元参15克,麦冬10克。   用法:上方水煎400毫升,分两次早晚空腹温服,每日1剂,服3~5剂为1疗程。   按:“缩宫汤”中用参、芪益气;当归养血活血,和川芎活血化瘀,下行血海;牛膝、王不留...

  • 妇人妊娠 调养心神 当以摄养

    妇人妊娠 调养心神 当以摄养

      妇人妊娠,当以摄养。医家徐之才有论:“缓带自持而持之,沐浴浣衣,无处湿冷,无著炙衣”,也即讲究卫生,衣着宽大清洁,衣带不宜紧束,以免影响胎儿发育。除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饮食营养   孕妇妊娠需足够的营养,以供给胎儿所需营养物质。古人倡导:孕早期应“饮食精熟,酸美受御,宜食大麦,无食腥辛”,孕中期应“食稻麦,其羹牛羊”,孕后期应“调五味,食甘美”。以上均说明孕妇应注意饮食有节,富于营养,这是母婴健...

  • 妇人胎漏临床用之三法治疗

    妇人胎漏临床用之三法治疗

      妇人胎漏临床日趋增多,现代医学称习惯性流产。其多见妊娠期间,阴道下血,淋漓不断,常伴小腹下坠及腰骶酸痛。治疗不当,常致流产。成为影响妇人身心健康的主要疾患。家父集50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胎漏多属虚症。对妇人胎漏提出三法治疗。临床用之,每多受益。   巩固肾气   “肾主系胞”,妇人胎动,症属肾虚者,常见腰骶酸痛。《景岳全书》云:“妇人肾以系胞,而腰为肾腑,故胎孕之妇,最虑腰痛,痛甚则坠,不可不防。”且临床中,腰骶痛与预后关系密切。若腰骶痛重者,保胎较难成...

  • 诊治妇人产后多汗出

    诊治妇人产后多汗出

      王氏妇科脉诀有云:“产后诸症是本虚,恶露流通是所宜,更有多般发热病,不可轻教汗下流。”   家父一生诊治妇人病,十分强调重视阴血。尤其对产后病,认为妇人妊娠到产后,就是阴血消耗的过程。倡导产后应养营血,同时护脾胃,以资气血化生,促进产妇恢复。   对妇人产后多汗出,其指出:汗出适可而止,不可大汗淋漓。因为汗是人体津液的组成部分,“血汗同源”,“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特别信奉叶天士的“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rdq...

  • 妇人产后肛裂便血中药处方

    妇人产后肛裂便血中药处方

    邱某,女,32岁,2014年10月3日初诊。自述产后20余日,大便干结不爽,便后血水淋漓,肛门疼痛,甚至痛如刀割,经肛肠科诊查,见肛门有二处肛裂。曾服中西药治疗,效不显。刻诊:面色苍白,精神倦怠,舌淡红,苔薄,脉细弱。此乃产后血虚肠燥,排便艰难所致,治当养血润肠增液行舟。处方:当归18克,肉苁蓉10克,地榆10克,元参12克,生地黄15克,阿胶12克,火麻仁12克,郁李仁9克,炒莱菔子12克,麦冬10克,柏子仁9克,甘草5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药后,排便正常,疼痛缓解,便血量减缓,继以原方加黄芩9...

  • 治疗经闭妇人脏躁临床甘麦大枣汤

    治疗经闭妇人脏躁临床甘麦大枣汤

      甘麦大枣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为治妇人脏躁而设,今用来治疗经闭,实为临床之一得。   案一王某某,女,35岁。2005年3月12日初诊。患者19岁结婚,生育二胎,因在24岁分娩第二胎时出血过多,自此月经一直未潮11年,伴有头晕目弦,胃中嘈杂,神疲肢倦,腰膝酸软,两颧发红,心悸,夜寐多梦,善太息,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细。病由产后失血过多,血虚无以灌注冲任之脉,心火亢盛,脾阴不足,拟甘润滋补以益心脾之法。处方:甘草10克,小麦30克,大枣15枚,每日1剂,嘱服半个月。   二诊:自诉服上方10剂后...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