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第33页
-
三种食物巧治手足皲裂
【辨证】本病中医称之为“手足皲裂”、“手足破裂”、“皲裂伤口”等,其病是因外感风寒,引起肌体气机不调,血脉运行不畅,四肢末端经脉失养,渐枯渐槁变脆,反复摩擦或牵引,乃至皲裂而成。 【治法】 1.取核桃仁20克,芝麻10克,共捣烂研末,加蜂蜜15克调匀,涂抹患处。 2.取黄豆100克,洗净,晾干,研细,过筛。与凡士林200克混匀,装瓶备用。用时先洗净患处皮肤,然后将药膏填平裂口,外用纱布覆盖,每隔3天换1次药。一般换药2~4次即可痊愈。黄豆与凡士林制成的药膏,具有祛风润肤之功效,对手足皮肤干燥、脱屑、皲裂、疼痛...
-
三伏天 治皮肤病的好时节
夏季是某些皮肤病顽疾的好发季节,此时加以冬病夏治,利用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浮越的“优势”,对阳虚者用助阳药,可更好发挥扶阳驱寒、扶助正气、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并可为秋冬储存阳气,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 冻疮 冻疮是冬季常见病,好发于妇女儿童,是由寒冷引起的皮肤损害,尤以手脚和耳廓好发。俗话说:“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一旦得了冻疮,组织就受到损伤,第二年容易复发。 从中医理论来讲,易生冻疮者多属阳虚体质,运用“冬病夏治”法,一方面可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旺阳升之势,有效扶阳祛寒;另一...
-
中医“三叶方”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皮肤病,由于它多发生在身体的腰背部,因此被俗称为“缠腰龙”。采用中医“三叶方”治疗,配方简单,疗效不错。1.菊花叶汁方 菊花叶200克,洗净捣烂取汁,调配适量白酒,抹于患处,每天3次。具有清热解毒、润肤止痛作用。2.番薯叶冰片方 番薯叶200克,冰片20克。将番薯叶洗净后与冰片一起捣成叶泥,敷于患处,每天2次。有解毒消炎、止痒除燥功效。3.老茶树叶方 取老茶树叶适量,晒干研细成粉,再以浓茶汁调涂患处,每天2~3次。有清热解毒、消肿除痂作用。 带状疱疹病人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习惯:1.避免...
-
三子汤疗带状疱疹
老年人由于抵抗力较弱,容易患带状疱疹。蒙医治疗带状疱疹方法简便、用药经济,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如所用蒙药三子汤就是其中一种。 蒙药三子汤由诃子、川楝子、栀子三味药物组成,方法是将以上药物粉碎成粗末备用。每天3次,每次用10—30克药末加水500毫升,煎煮5分钟后离火,以药水温度不烫伤皮肤,患者可以耐受为宜。将消毒纱布浸泡在药水中,快速拿出后用手稍挤出水分,热敷病灶局部,待纱布基本干燥时去除。用药期间,不需要使用别的药物。 三子汤热敷后局部可出现较强的热效应,止痛作用快,并可清洁及消毒皮肤,从而缩短了带状疱疹治愈时间。...
-
丹毒(湿热下注)方药:三仁汤加味
任某,男,32岁。2018年5月9日初诊,诉半年来右小腿反复红肿疼痛,用消炎药虽可缓解,不久又犯。本次发作小腿红肿半月,发热疼痛,活动受限,经抗生素治疗一周,不见好转。右小腿中下约三分之一面积焮红肿胀,舌苔灰白厚腻。 诊断:丹毒(湿热下注)。 治则: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方药:四妙汤加味:苍术12g,黄柏15g,川牛膝15g,生薏仁20g,金银花20g,苦参12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15g,半夏10g,厚朴10g,土茯苓15g,党参18g,炒白术15g,黄芪30g,生甘草8g...
-
三子汤治带状疱疹
老年人由于抵抗力较弱,容易患带状疱疹。蒙医治疗带状疱疹一般方法简便、药物经济且无任何毒副作用,而三子汤就是其中一种。 三子汤由诃子、川楝子、栀子三味药物组成。方法是将以上药物粉碎成粗末备用。每天3次,每次用 10—30克药粉加水500毫升,煎煮5分钟后离火,以药水温度不烫伤皮肤,可以耐受为宜。用消毒纱布浸泡在药水中,快速拿出后用手稍挤出水分,热敷病灶局部,待纱布水分基本干燥时去除。用药期间,不需要用别的药物。 局部三子汤热敷后可出现较强的热效应,止痛作用快,并且清洁及消毒皮肤,缩短了病情治愈时间。本法操...
-
神经性皮炎三型进行辨治
神经性皮炎系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慢性增厚并呈苔藓样变为临床特征的皮肤病,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皮肤病。好发于颈部、会阴、大腿内侧、前臂等皮肤易受摩擦的部位,中医称为“摄领疮”,多分以下三型进行辨治。 血虚风燥:皮损处色淡或灰白,肥厚粗糙,奇痒难忍,伴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妇女可见月经量多。舌淡无苔,脉沉细。治宜养血驱风润燥。药用熟地黄20克,当归10克,黄芪15克,首乌12克,白蒺藜10克,川芎10克,白鲜皮12克,荆芥10克,防风12克,地肤子10克,蝉蜕5克,甘草3克。水...
-
三方面杜绝夏季皮肤瘙痒
1.衣着: 衣着要注意透气、吸汗,并经常用温水清洗。有的人夏天喜欢穿非棉类的紧身衣物,其透气性差,给滋生皮炎带来可乘之机。另外,平时还要多喝水,以利稀释汗液里的有害成分。如果皮肤上起了小丘疹,就要及时到医院请医生诊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2.凉席: 夏季人们习惯睡凉席,有的人会在身体接触凉席的部位出现刺痒,并起小红疙瘩。这是凉席导致的螨虫皮炎症状。凉席,的缝隙中很容易寄生螨虫等,它在人的皮肤上叮咬,就会出现红肿的小红疙瘩,从而出现刺痒、疼痛感。因此,对所用的凉席除经常用温水擦洗外,还应时常放在阳光下晾晒。身...
-
三招治脱发防谢顶
第一招:多吃西兰花 研究证明,香菜、西兰花都有比较好的抗雄性激素的作用。因此,在治疗脱发的同时,多吃这些食物,能帮助抑制雄激素分泌。 第二招:注意涂和抓 洗头时一定要有耐心,先将洗发水在手心揉出泡沫再涂在头发上,而不是直接倒在头发上。不要用手指甲狂抓瘙痒的地方,那样会刺激皮脂腺和毛囊,造成直接损伤。洗发时要用手指指腹按揉头发和头皮。 第三招:每天头部按摩3次 临睡前和起床后对自己的头皮进行按摩,有助于护发。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一手扶住前额,另一手掌及五指全部贴于头部,五指分开,同时做抓拿动作,由前发际渐渐移至后枕部,...
-
酒疗脱发证三法
脱发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毛发脱落现象。临床上分为脂溢性胼发、先天性脱发、症状性脱发、斑秃等。中医认为,脱发多由肾虚、血虚,不能上荣于毛发;或血热风燥、湿热上蒸所致。民间常用酒疗法治疗脱发症。下面介绍 3法:啤酒法:将头发洗净擦干。然后,用适量啤酒均匀地涂拭在头发根部,用手反复按摩10分钟左右。再将头发冲洗干净。每天早、晚各1 次。啤酒中的啤酒花不仅能防治头发干枯、保持头发光亮,而且能促进头发生长。此法能防治各种脱发症。花椒白酒法:60度白酒或酒精300毫升,花椒60克。将花椒浸泡于白酒中,1周后使用。用干净软布蘸此药...
-
产后脱发食疗三方治之
产后脱发是指妇女在生产之后头发异常脱落。产后头发比较油,也容易掉发,只要合理清洗,不要用太刺激的洗发精即可。产后大量脱发是常见的,不必担心。可试试下列食疗方: 枣肉煲鸡蛋山萸肉、红枣各15克,首乌50克,带壳鸡蛋两枚。将鸡蛋洗净,加水适量煎煮,待蛋熟透后去壳,放入药汁中再煮20分钟,加入红糖。适于产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所 桂圆炖瘦肉桂圆肉20克,人参6克,枸杞子15克,瘦猪肉150克。将猪肉洗净切块,桂圆肉、枸杞子洗净,人参切薄片。全部放入沙锅,加水适量,以小火隔水炖至肉熟。适于产后气血亏虚而引起的...
-
脂溢性脱发中药治疗三方
脂溢性脱发以往称早秃,症状为头皮部油脂分泌过多,头发有油腻感。中医认为,脂溢性脱发主要与肝肾不足、血虚生风、淤血阻络等因素有关,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中药内服、外搽、外洗等。内服方选制首乌、旱莲草补益肝肾,取当归、天麻养血祛风,与丹参合用,活血通络,共呈补肝益肾、养血祛风,活血化淤而生发,与祛风燥湿、补肾活血的外用药物配合使用,内外同治,疗效独特。 方一:取当归20克,生熟地各15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制何首乌15克,侧柏叶15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白鲜皮15克,泽泻10克,蝉蜕6克。水煎服,每日1剂。用黑芝...
-
阴囊瘙痒 中医辨治一般分三型
阴囊瘙痒症是指阴囊皮肤瘙痒异常,古称阴囊风、绣球风、阴下湿痒,中医辨治一般分三型。 湿热蕴结 初起阴部干燥痒甚,喜浴热水,甚者起疙瘩,形如赤粟,麻痒异常,搔破浸淫流水,痛如火燎,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此乃素体肝经郁热,外感风湿之邪,与肝热相搏,湿热不得外泄,循肝经下注阴囊所致。治宜清泻肝经湿热。 药用:龙胆草8克,车前子20克,柴胡10克,木通5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当归10克,生地15克,泽泻12克,苦参15克,甘草6克,水煎服。另外用马齿苋60克,煎水外洗,每日2次...
-
三位中医治痤疮的经验体会
寻常痤疮是一种与性腺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碍容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颜面部,临床以面部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为特征,易反复发作,中医药因其治疗痤疮疗效肯定,副作用小等特点,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本文介绍三位当代名老中医治痤疮的经验体会,读者可在中医师指导下选用。 1.王德林以风热火毒,湿热火毒二型辨证论治。 王德林,全国名老中医,著名中医耳鼻喉专家。王老认为,痤疮多由风热火毒或湿热火毒郁于肌肤引起,治疗以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或清肠通便为原则。风热火毒型是由于肺,胃火毒和血热所引起,症见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