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第155页
-
红眼病怎么治 局部用桑叶野菊花
红眼病 【病因与症状】 红眼病是急性结膜炎的俗称,又叫“暴发火眼”。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 的眼结膜的疾病,多见于春夏,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常散发或流行于集体生 活场所,其病原体多为科一韦氏杆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微小核糖核 酸病毒等。本病预后好,对视力尢大的威胁。 红眼病有哪些症状? 发病急,自觉流泪、异物和烧灼感。检查眼睑、结膜水肿,结膜充血, 有脓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常使上下睫毛粘在一起,早晨起床时睁眼困难。细 菌性红眼病严重者眼睑红肿,睑结膜出现灰白色膜,能擦去但易再生,称为 假...
-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辨治
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感染称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最常见的角膜炎,在角膜病变中致盲率占第一位。目前中医临床医生治疗本病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半是外用西药滴眼液或眼膏:1%三氮唑核苷(病毒唑)、0.1%阿昔洛韦、0.05%环胞苷、1%曲氟尿苷、0.1%更昔洛韦等,再加中药口服。一般来讲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抗病毒药物外用对角膜有一定的毒性,有的可引起角膜上皮损害,致使角膜弥漫性着色,有的使角膜溃疡难以愈合。有些病人单纯用中药也有很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无论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调皆可导致本病,但最多见...
-
用乌鸡白凤丸治疗眼病也很有效果
乌鸡白凤丸被誉为妇科圣药之一,目前已有百年历史。此方为古书《济阴纲目》中大小乌鸡丸的加减方,由乌骨鸡、人参、黄芪、丹参、当归、白芍、川芎、生地、熟地、甘草、香附、鹿角胶、鹿角霜、银柴胡等20味中药制成,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之功。近来临床发现,用乌鸡白凤丸治疗眼病也很有效果。 麻痹性斜视麻痹性斜视是一种以双眼复视、眼位偏斜、眼球活动受限为临床特征的眼病。中医认为,该病多因卫外失固、肝肾之气不足、脾胃虚弱所致。而乌鸡白凤丸有气血双补、益于肝肾之功效。临床上用乌鸡白凤丸治疗该病患者6例,其中外直肌麻痹者3例,内直肌麻痹...
-
高度近视黄斑病变 中医治双眼视瞻昏渺
陆绵绵,女,1931年生,浙江温州人。主任医师、教授,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第二、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54年毕业于江苏医学院,后工作于江苏省中医院眼科,曾任眼科教研室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病,尤其对眼科较为复杂与疑难病症有独到的诊疗思路,更在角巩膜病方面总结了大量的病例与效方。她认为,眼病治疗必须重祛瘀,其次要重视脾胃,认为除因脾胃影响气血,从而...
-
张怀安治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方
处方:板蓝根15克,金银花、黄芩、连翘、荆芥、防风、蒲公英、桔梗各10克,薄荷、柴胡各6克,甘草 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眼痒者,加蝉蜕5克,桑叶、刺蒺藜各10 克,以祛风清热,退翳止痒;头痛者,加羌活10克,以祛风止痛;胞睑微红肿,羞明多泪者,加蔓荆子、桑叶各10克,以清肝明日;抱轮红赤,热邪较重者,加赤芍、丹皮、大青叶各10克,以助清热散邪之功。 功效主治:疏肝清热解毒。主治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辨证属肝经风热型。症见患眼疼痛,羞明流泪,抱轮红赤,黑睛浅层点状混浊或多...
-
病症尽除疱疹性角膜炎和结膜炎
徐某,男,48岁。2008年11月25日初诊。自述左眼患疱疹性角膜炎和结膜炎3个月有余,时好时坏,曾在多处用过多种疗法无效。经检查发现,患者左眼混合充血,角膜周围有两处黄豆和小豆粒大小的疱疹,羞明,流泪。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证属肝脾蕴热,治宜养肺阴,清肝热。方用养肺清肝汤:决明子、麦冬各15克,生地、沙参、白芍、白及、龙胆草各12克,菊花、黄芩各9克。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次服用。 服药9剂后,患者告知笔者病症尽除。为巩固疗效,嘱其再服药9剂。复查结果:眼部疱疹消失,怕光、流泪症状消除。1年后...
-
治红眼病 眼结膜干燥症方
治红眼病方 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好发于春秋二季,用中药治疗效果较好。处方:金银花15克,蒲公英24克,菊花、连翘、白蒺藜、赤芍各12克,薄荷、红花、蝉蜕各9克。用法:上药水煎,煎好后,将药液置于玻璃杯内,将硬纸中央剪直径1厘米左右的圆孑L后覆盖杯口,将患眼对准圆孔,熏10分钟左右,待药液变温后,口服。每日1剂,早晚各 1次。功效:清热解毒。主治急性结膜炎。 黄 敬 治眼结膜干燥症方 处方:苍术3克,当归6克。共研粉末,分3次温开水冲服,每日1剂。一般服药4-5日,自觉症状及结膜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