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 第65页

疾 第65页

  • 基于“肝左肺右”理论治疗肺系疾病

    基于“肝左肺右”理论治疗肺系疾病

    “肝左肺右”理论是中医对肝肺之气主要分布部位的认识,本文探讨“肝左肺右”理论的理论渊源、概述及临床实践应用。 1“肝左肺右”理论来源及概述 “肝左肺右”理论来自《黄帝内经》。《素问·刺禁论》中载:“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1]后人将其简称为“左肝右肺”或“肝左肺右”,“肝...

  • 中医认为痰致百疾

    中医认为痰致百疾

    中医学把机体水液 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 产物称为痰。痰既是病理 产物,也会成为致病因 素,引发机体更为复杂的 病理变化。所以,祛痰的 过程,既是治病,也是防 病。 痰有有形之痰与无 形之痰之分。有形之痰, 看得见,摸得着,闻其声, 如咳出可见之痰液,喉间 可闻之痰鸣,体表可触之 痰核(相当于西医的脂肪 瘤范畴)等。无形之痰,看 不见,摸不着,闻不见其 声,却有征可查,可通过 其致病特点和临床症状 分析来确定,并采用正确 的祛痰方法来治疗。 痰饮的形成因素较 为复杂,外感六淫或疫疠 之气、内伤七情、饮食劳 逸、瘀...

  • 林燕善用对药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林燕善用对药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涵盖面比较广泛,临床接诊最常见的有以咳嗽为主症的上呼吸道感染及慢性咳嗽;以咳喘为主症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发热、咳嗽、咳痰、喘息为主症的小儿肺炎。河北省中医院儿科专家林燕善用对药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显著。现总结其常用对药经验如下。 桑白皮 地骨皮 桑白皮、地骨皮合用清肺热止咳。林燕常用此对药治疗小儿肺热咳嗽。 桑白皮性寒,味甘,归肺经,寒能清热,故可用于清肺中实火,泻肺中水气,治疗肺热咳喘,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泻白散治肺气热盛,咳...

  • 重症肺系疾病 中医病案举隅 采用黄芪四逆汤治疗

    重症肺系疾病 中医病案举隅 采用黄芪四逆汤治疗

    王兰娣治疗重症肺系疾病经验采撷 重症肺系疾病为临床肺病科棘手问题,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稍动则喘息不已,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翕动,喘促持续不解,烦躁不安,面青唇紫,肢冷,汗出如珠,或兼见咳嗽,咳痰,大便稀溏或数日不下,小便少,脉沉无力或数急。该病多见于哮证、喘证、肺胀、肺痿等肺系疾病严重者,病因为久病肺虚,卫外不固,六淫外邪侵袭肺卫,致使病情诱发或加重;病理因素主要为痰浊、水饮、血瘀互结;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病位在肺,与脾、肾、肝、心有关;治以温阳补肺、降气化痰、平喘化饮;方以黄芪四逆汤为基础。...

  • 培土生金法辨治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思路及临证应用

    培土生金法辨治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思路及临证应用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 脾常不足、 肺常虚, 临床上 不乏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 常表现为脾肺两虚。王 霞芳主任从事中医工作五十余年, 认为小儿呼吸病往 往存在脾肺同病, 采用脾肺同治, 健脾善后的方法治 疗, 取得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小儿脾肺同病的成因 王霞芳主任经过几十年的临床观察和实践, 认为 小儿以脾、 肺两脏疾病为多见, 往往脾肺同病, 或脾病 及肺, 或肺病及脾, 或外邪直犯脾肺两脏。此与小儿的 生理、 病理特点有关, 即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小儿脾常 不足, 肺常虚是其内因。小儿从出生到...

  • 大雪时节预防哮喘 预防关节类疾病

    大雪时节预防哮喘 预防关节类疾病

    每年十二月七日左右就是大雪节气,历书记载“十一月(阴历)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意思就是说大雪节气就应该是雪花纷飞,银装素裹的季节,当然这样的景色也只能在我国的北方见到。 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也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责任编辑 / 冯欣宇) 大雪时节,万物蛰伏,人们的作息习惯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r...

  • 晁恩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辨治特色

    晁恩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辨治特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是一种以持续气流 受限为特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 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 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 是一种反复发作、慢性迁延、逐渐加重、致残率 高、致死率高的疾病。中医治疗 COPD 有较大优 势,可有效缓解症状,同时可以扶助人体正气, 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增强体质,减少感冒,减少 急性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晁恩祥教授是 中日友好医院的主任医师、教授,中医内科首席 专家,国医大师,行医 50 余载,在呼吸病的临床 诊治和理论研究方面...

  • 吕华运用开泄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经验

    吕华运用开泄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经验

    吕华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以痰阻气壅、肺气不宣,久则脾肾气虚、虚气上逆为基本病机,善于运用开泄法,以升降散为基础方,配合健脾益肾,活血化瘀法,具有宣展肺气、通络祛瘀、畅达痰邪、通利三焦气机之功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其体征是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急性加重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种严重病症,病情持续快速进展,可危及患者生命,也可诱发多器官的功能性衰竭,如慢性肺心病等,...

  • 米子良治疗肺系疾病经验当代名医

    米子良治疗肺系疾病经验当代名医

    米子良 ( 1939—) ,男,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内蒙古地区名老中医,内蒙古 自治区首批和第二批老蒙医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 指导教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伤寒学学术带头人。 从事临床工作 50 余载,擅用经方治疗内科、妇科等疾病, 尤其对肺系病证的治疗有独特认识。 内蒙古医科大学米子良教授认为,肺系病证多 以气机升降失常为主,主要病理变化为肺气宣降失 常。实者多由于痰邪阻肺,肺失宣肃,升降不利; 虚者多由于肺脏气阴不足,肺不主气而升降无权。 现将米老师治疗肺...

  • 慢性复杂性肺疾病的共性病机及治疗策略

    慢性复杂性肺疾病的共性病机及治疗策略

    由多个基因位点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进而导致的 微小损伤, 经过长期积累所形成的一大类慢性非传染 性疾病, 即为慢性复杂性疾病, 如肿瘤、 冠心病、 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等 [1-2 ] 。慢性复杂性肺疾病是指具有病因 病机复杂、 病程较长、 疗效不佳及预后较差等特点的临 床难治性肺系疾病 [3 ] ,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支气管肺癌、 支气管扩张等 均属于该类疾病范畴 [4 ] 。 络脉病变是多种疑难病发生发展共同的病理特征 与转归, 也是异病同治的重要基础 [5 ] 。吕晓东教...

  • 肺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辨治思路和方药

    肺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辨治思路和方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师承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国医名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杰,长期从事《金匮要略》教学工作,临床实践50余载,学验并茂,擅用仲景方治疗各种内科杂症,师古不泥,颇有成效。现将其运用仲景方治疗肺系疾病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肺系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可归属于中医学“咳嗽”“哮证”“喘证”“肺胀”“痰饮”等范畴。《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

  • 小儿肺脏娇嫩 贾六金针对肺系疾病总结出儿科治肺十二法

    小儿肺脏娇嫩 贾六金针对肺系疾病总结出儿科治肺十二法

    小儿肺脏娇嫩,不耐寒热,卫外不固,极易感邪。因此,肺系疾病占据儿科疾病十之六七,及时准确的治疗尤为重要,一旦失治,娇肺遭伤不易愈。首届全国名中医、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贾六金针对肺系疾病,总结出儿科治肺十二法。 宣肺法 该法主治风邪犯肺、肺失宣肃证,以咳嗽为主症,咳痰不畅,可伴有发热、流涕。因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为邪侵,且不论风寒风热之邪均易致病。邪在肺卫,如“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此时以肺为主,宜轻宣肺卫,疏风散邪为主,贾六金擅用三拗汤、止嗽散、华盖散、银翘散...

  • 咳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典型医案经验

    咳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典型医案经验

    全国名中医曹利平是陕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临床经验丰富,擅长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内科疑难杂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属于中医“肺胀”范畴,是呼吸科常见疾病,常反复发作、逐年加重,治疗具有一定难度。曹利平在临床经验中,逐渐形成了对该病独特的诊治特点。笔者跟随曹利平临证抄方一年余,现将学习心得整理成文,供临床参考。 抓住两个阶段 曹利平强调慢阻肺辨治首先要按照病情是否发生变化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两个阶段进行辨治。在慢阻肺的稳定期,病情常常呈现出虚实夹杂、病势缠绵...

  • 肺系疾病中医诊治思路

    肺系疾病中医诊治思路

    全国名中医卢化平是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卢化平在诊治肺系疾病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学术特色,认为肺系疾病包括咳嗽、喘证、哮病、喉痹、肺胀、肺痿等。现总结如下。 诊治思路 重视调理,燮理阴阳治疗肺系病证首先要辨明外感内伤之不同、寒热虚实之差异,一旦辨证准确则有方守方,耐心调理。因有些肺系病证病程较长,如肺痿,由量变到质变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守方则难获全效,又是久病沉疴,虽然数剂药可令病情好转,临床看似痊愈,其实只是向好转的方向发展,是由量变到质...

  • 孙浩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的特色药对

    孙浩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的特色药对

    臣字门儿科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立足于小儿肺脏娇嫩,肺气不足,寒热虚实易于转化,遣方用药必须灵活应变。以下介绍数则臣字门儿科第五代传人孙浩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的特色药对。 贝母化痰合郁金降气豁痰可开胃 钱某,女,4岁。体质健壮,较少患病。数日前忽染感冒,咳嗽,发热,但饮食嬉戏如常,近日身热较甚,无汗,咳声重浊,咯痰不爽,气息增粗,脘满嗳气,舌红,苔淡黄厚,脉滑数。证属痰食互结于胸,肺胃失于和降,治以清气肃肺、化滞祛痰。 处方:浙贝母6g,枯黄芩6g,连翘6g,杏仁6g,川郁金9g(开水磨如糊状,...

  • 喘咳为主证疾病多与肺相关 裘沛然诊疗及临床经验

    喘咳为主证疾病多与肺相关 裘沛然诊疗及临床经验

    国医大师裘沛然擅治疑难杂症,其在治疗咳喘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主要介绍裘沛然有关治疗咳喘病的诊疗方案及临床经验。 病因病机 裘沛然认为所谓咳喘病,即指以喘息、咳嗽为主症的疾病,并多兼有咯痰、胸闷,或恶寒发热,或心悸浮肿,或腰膝酸软等症候。而以喘咳为主证的疾病大多与肺息息相关,临床上主要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以及肺源性心脏病等。 喘咳之病,不离乎肺肺为五脏之华盖,主一身之气,职司呼吸。肺赖肃降以吸入天之清气,靠宣发以呼出体内浊气。宣发与肃降是相反相成...

  • 感冒的疾病描述及治疗

    感冒的疾病描述及治疗

    疾 病 描 述 感冒是因风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疾病,亦称伤风、冒风。以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等为主症。一般病程3—7天。如果病情较重,并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症状状又多相似者,称为时行感冒,分别与现代医学的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相类似 1、感冒速愈散 组方:上药共为粗末,贮瓶备用。病发时取药末15—18克,重感冒可用20—30克,放在带盖的碗内,冲入开水后盖好,浸至适口时温服,1日2次(小儿用量酌减)。 制用法:二花30克连翘30克荆芥穗18克薄荷18克黄芩30克川贝15克石菖莆18克藿香18克神曲12克白蔻1...

  • 各种发热疾病 中医验方

    各种发热疾病 中医验方

    李氏清暑益气汤临床应用探微 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 作为补土派代表, 提出 “内 伤脾胃, 百病由生” 的论点, 以此为指导思想, 创制了补 中益气汤、 清暑益气汤及升阳益胃汤等诸多名方。其 中, 李氏清暑益气汤由黄芪、 苍术、 升麻、 人参、 泽泻、 神 曲、 橘皮、 白术、 麦冬、 当归身、 炙甘草、 青皮、 黄柏、 葛根、 五味子、 生姜、 大枣共 17 味药组成。该方以补中益气汤 去柴胡易葛根, 合生脉散, 两补气阴, 用二妙散加泽泻、 青皮、 神曲治其湿热, 主要发挥补中益气、...

  • 清热疗疾话西瓜

    清热疗疾话西瓜

    三伏天,骄阳似火,暑热炙人,口渴 难耐,这时正值西瓜上市季节。西瓜性 寒,凉甜可口,人人喜爱。《日用本草》中 有“清热消烦,止渴解暑,宽中下气,利 小便,治血痢,解毒酒。”的记载。自古有 “天生白虎汤”之称。西瓜是夏季消暑的 珍品。 西瓜所含的糖、盐和蛋白质有治疗 肾炎和降血压的作用。西瓜仁中也含有 一种能降血压的成分。取10~15克生食 或炒食有降血压的作用,并可缓解急性 膀胱炎的症状。西瓜的根、叶煎汤内服, 对腹泻和肠炎有一定疗效。西瓜皮含葡萄糖、氨基酸、苹果酸...

  • 唐由之瞳神疾病辨证初探

    唐由之瞳神疾病辨证初探

    唐由之教授是我国中医眼科的学术带头人, 他在7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 在中医眼科辨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从2008年起跟随唐由之老师学习, 现尝试将唐老师在中医眼科临床中对于瞳神疾病的辨证方法, 结合临床体会进行总结探讨。 微观辨证 由于客观条件限制, 古代眼科医家仅凭肉眼, 不能窥到眼内组织结构及生理病理变化, 因此对内外障眼病难免会笼统和粗疏概括。近代眼科出现的裂隙灯显微镜和检眼镜以及眼底照相、造影等, 能够清楚地观察到眼内组织和病变, 扩大和深化了中医眼科的“望诊&rdquo...

  • 外感发病之病因病机 外感疾病之治疗

    外感发病之病因病机 外感疾病之治疗

    刘完素在外感疾病的病因病机传变和治疗方面有其独到见解,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外感病论治体系。现将1981 年以来对刘完素外感疾病学术思想研究的相关进展综述如下。 1 外感发病之病因 1.1 寒邪致病 刘完素认为伤寒致病因素多端,或伤于寒邪,玄府闭塞,郁而化热;或冬伏寒于肌肉筋骨之间,以致来日阳热变动而发;或一时冒寒而变为热病,正如他所说“言外伤之寒邪也”。 1.2 温热、风热之邪致病 郝印卿认为,《伤寒论》详于外感风寒,略于外感温热,而河间在病因上提出温热...

  • 神奇四味大发散 祛除陈寒愈眼疾

    神奇四味大发散 祛除陈寒愈眼疾

    一男孩,16岁,因右眼痒疼几天求治。刻下右眼睑红肿,睑结膜、球结膜高度充血水肿,伴喷嚏、黄清涕、咳嗽,其母言孩子平素口干夜甚,大便秘结,每年初秋发作,治疗颇感困难。本次患病后,内服抗生素及外滴眼药水无效,查脉浮数,舌尖红,辨证为肺胃热盛,复感风邪,风热交搏,上攻于目。给予桑菊饮加减:桑叶15克,菊花15克,薄荷10克,荆芥穗150克,羌活15克,白芷20克,蝉蜕10克,辛夷12克,瓜蒌15克,芦根30克,生地10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甘草10克。4剂,水煎服。本以为区区小疾,辨证无误,定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谁...

  • 防范儿童过敏性疾病需从源头治理

    防范儿童过敏性疾病需从源头治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秋去冬来,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已开启了气温“断崖式下降”的模式,尤其是在长江以北的寒温带,伴随着一场场寒流的来袭,更是给人们的出行及身体状况带来诸多不适。在此肃杀时节,树叶凋落,花草枯萎,空气越发干燥,北方取暖用的大量煤炭等物,致使雾霾天时有发生。儿童在室外玩耍时,难免吸入粉尘等有害物质,极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及过敏性疾病,由于冬季门窗紧闭,室内空气不流通,同样容易滋生细菌及病毒,酿成各种感染性疾病。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

  • 俞景茂运用养血疏风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疾病经验

    俞景茂运用养血疏风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疾病经验

    俞景茂 ( 1942—) ,男,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 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 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 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50 余载,专 于钱乙学术研究,精于中医儿科各家学说,理论功底深厚, 诊治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小儿肺系疾病及疑难杂症。 小儿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常见有 湿疹、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 休克、变应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等,这些疾病易 迁延反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其中哮喘持续状 态、过...

  • 脾胃为本五脏并调 自拟方辨治失眠不寐顽疾

    脾胃为本五脏并调 自拟方辨治失眠不寐顽疾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中医认为不寐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等关系密切。《素问·逆调论》云:“人有逆气不得卧……是阳明之逆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脾胃不但为后天之本,《素问&midd...

  • 白长川治疗心系疾病经验

    白长川治疗心系疾病经验

    全国名中医白长川是辽宁省大连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行医多年,在诊疗心系疾病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充分发挥中医特色,用中医药治疗心系疾病,恢复心血管之“功能态”,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以下为白长川治疗经验拾萃。 冠心病 冠心病是因血管狭窄或堵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心脏病,中医将其归属于“胸痹”,张仲景将其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指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白长川认为中医治疗冠心病与西医大有不同,西医治疗以改变心血管的&...

  • 胃肠疾病 中医五脏使理论

    胃肠疾病 中医五脏使理论

    “魄门亦为五脏使”理论在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胃肠道在人体中起到消化和吸收营养及水分、屏障保护、调节内分泌等作用。胃肠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条件是胃肠道营养充分、肠道菌群平衡、内分泌协调等[1]。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储菌库,含有许多种类的细菌及毒素。当肠道黏膜被破坏,其屏障功能受到损害,肠内的细菌及毒素则可出现移位,激发全身炎性反应[2]。重症患者的胃肠道在应激条件下极易出现缺血、缺氧,是应激的“原发部位”[3]。胃肠功能的破坏可加重感染,影响预后,因此治疗...

  • 高热疾病 李湘云运用中医方治之

    高热疾病 李湘云运用中医方治之

    中医药治疗高热疾病临床上常用辛温(凉)解表、苦寒清热的方药来散热降温,但有时对于一些高热疑难症却难奏效,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李湘云认为,在治疗时应注重对高热类型的辨析,认真分析其发病机理,精准选择治疗法则。笔者现整理其一则医案如下,此医案釆用了清代医家叶天士提出的“透热转气”法治疗高热,《温热论》指出“(热邪)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李湘云运用此法在治疗高热疾病中屡获显效。 罗某,女,31岁,2019年5月7日初诊。主诉:持续性高烧月余。既往史:患红斑狼...

  • 外感病证的治疗经验 中医论治外感疾病

    外感病证的治疗经验 中医论治外感疾病

    外感病证是由于外邪袭表、外邪入里和外邪留恋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外感病证因病邪性质不同,脏腑受损及证候特征也存在差异。《脾胃论》曰:“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国医大师李振华以脾胃为轴,论治外感疾病。本文总结其外感病的治疗经验,具体如下。 风寒感冒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声重,喷嚏,肢体酸痛,口不渴,小便清长,咳嗽,吐白痰,舌质淡红,脉象浮紧。治法:辛温解表,清热和胃。组方:桂枝8g,白芍、葛根各15g,川芎、前胡...

  • 滚痰丸 精神类疾病属痰火者皆适用本方

    滚痰丸 精神类疾病属痰火者皆适用本方

    滚痰丸出自《泰定养生主论》,为元代医家王珪所制,诸多方家有所载录但略有差异,有加朱砂者,有去黄芩加前胡者,有加元明粉者,有用生大黄者。贵州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石恩骏认为《医学正传》所载滚痰丸方力大功专,其方药组成为大黄(酒蒸)250g,黄芩(净)250g,沉香15g,礞石(硝火煅金黄色)30g。用法为研细末,水泛如梧子大,每次服5~9g,温开水送下。石恩骏认为临床可随证加减使用,并不用拘于上方。然既为丸药,仍相对固定为是。 滚痰丸方中大黄功...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