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胎 第7页
- 
	
	安胎中药知多少在妊娠期间,如果出现腹痛、腹部坠胀、阴道出血等症状,现代医学称之为先兆流产,对于先兆流产,中医可以选用安胎的药物治疗,安胎的中药很多,由于功效不同,可适用于不同情况,安胎中药主要有以下几类。 1.清热安胎类:适用于胎热胎动不安。常用的有黄芩、苎麻根。黄芩性寒,味苦,有清热泻火安胎的功效,主要用于气分热造成的胎动不安,常配伍白术、当归;苎麻根性寒,味甘,有清热凉血、止血安胎的功效,主要用于血分热造成的胎动不安,常配伍黄芩、竹茹、地黄、当归、阿胶。 2.理气安胎类:适用于气滞胎动不安,常用的有紫苏、砂仁。紫苏性温,味辛... 
- 
	
	黄芩清热安胎 治疗胎动不安黄芩善清肺热,治疗肺痈,咳嗽无休,浓痰不尽,形体虚羸,阴虚发热,余常用《医宗金鉴》清金宁肺丸治之,方用:陈皮、白茯苓、桔梗、川贝、人参、黄芩、麦冬、地骨皮、银柴胡、川芎、白芍、胡黄连、五味子、天冬、生地、熟地、当归、白术、甘草各50克。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日服3次,每次服1丸。方中用八珍汤(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生地、熟地、白芍、川芎)补气血以固根本,用桔梗、川贝、陈皮、五味子化痰止咳,用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麦冬滋阴清热,用黄芩泻火解毒。诸药合用,补泻同用,攻补兼施,疗效确实,不同凡响。 黄芩清... 
- 
	
	保胎安胎防治妊娠呕吐喝妊娠呕吐可因肝胃郁热引起,症见 妊娠初期恶心呕吐酸水或苦水,精神抑 郁或烦躁,胸满胀痛,嗳气叹息,头 痛、头胀、头晕,口渴口苦,舌淡红苔 微黄,脉弦数。治宜平肝和胃,降逆止 呕。枇杷叶味苦,性微寒,归肺、胃 经,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的功效;竹 茹味甘,性微寒,归肺、胃、胆经,能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二药合用,能治 疗肝胃郁热引起的妊娠呕吐。 方法:取枇杷叶、竹茹各10克。 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邓云信 保胎安胎有三宝 取鸡蛋1~2 个.花生仁50一80 克.红枣10~15 枚.先将鸡蛋煮熟.去壳,与花生... 
- 
	
	治妊娠恶阻 方用党参白术健脾益胃安胎患者刘某,女,26岁,2013年12月17日其夫代诊,患者妊娠3月余,恶心呕吐伴阴道少量出血2月,当地卫生所给予西药输液加强营养及黄体酮肌注安胎治疗,效不显,卫生所嘱其卧床养胎。其症为:时恶心呕吐不适,饮入即吐,食入即吐,头昏乏力,伴阴道少量流血,无腰腹疼痛,夜寐欠佳,二便调。其夫诉患者平素体弱多病。中医诊断为妊娠恶阻,病因为妊娠聚血养胎,胃气虚弱,胎中热气上逆犯胃,胃失和降致病。以安冲止呕汤(本院名医朱祥麟先生自拟方)化裁:党参、白术、黄芩、大腹皮、半夏各10克,桑寄生20克,甘草6克,7剂,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温... 
- 
	
	安胎中药也要辨证选用桑寄生:性平,味甘,有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固冲任、安胎之功,多用于肝肾精血亏虚之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常与阿胶、川续断、菟丝子等同用。 砂仁:性温,味辛,能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适用于妊娠初期胃气上逆所致之胸闷呕吐、胎动不安等,常炒熟研末单用,或配苏叶、藿香、黄芩、白术、当归等一同使用。 艾叶:性温,味苦、辛,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之功,适用于下元虚寒或寒客胞宫所致的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常与香附、当归、小茴香、川续断、桑寄生等同用。 紫苏:性微温,味甘、辛,具有解表发汗、宽胸利膈、顺... 
- 
	
	妊娠恶阻 止呕醒胃安胎中药方吴某,女,26岁,2012年4月2日初诊。 妊娠1个月余,晨起呕吐,厌食,食则吐,二便常。舌红,苔白,脉弦细滑。西医诊断:早孕反应;中医诊断:妊娠恶阻。治法:止呕、醒胃、安胎。处方:白术15g,黄芩10g,法半夏10g,砂仁10g(后下),谷芽30g,內金10g,柿蒂10g。服3剂后已止呕,仍有厌食,继续服用4剂后,症状基本消失,能进食。 【组成】 白术15g,黄芩10g,法半夏10g,砂仁10g(后下),谷芽30g,內金10g,柿蒂10g 【功效】 止呕、醒胃、安胎 【主治】 妊娠恶阻 【组方原理】妊娠... 
- 
	
	妊娠期间 清热安胎法 补气养血法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为妊娠病。用药宜平和,施治用药必须顾及胎元。中医虽有“有故无陨,亦无陨也”之说,但临症施治之时需当谨慎,不可妄投碍胎之品。 补肾系胞法:肾者主精,胞胎赖肾精之养,肾精充则胎有所养。肾主系胞,有提系胞胎之功。故安胎当先固肾系胞。肾虚常见胎前病有:堕胎、小产、滑胎、胎漏、子淋及妊娠腰酸、水肿(妊娠中毒症)等。治以补肾系胞,固肾益精。常用方:傅氏安奠二天汤、安胎饮、泰山磐石汤等,常用药:熟地、山萸肉、枸杞子、鹿角胶、杜仲、桑寄生、炒山药、女贞子、菟丝子、肉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