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 第2页
-
类风湿关节炎的整体与局部辨证
类风湿关节炎 ( rheumatoid arthritis,RA) 是 一种以侵蚀性多关节炎为主要病变的全身性自身免 疫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和致畸性 [1 ] ,是我国危 害最为广泛、最为严重的慢性病之一 [2 ] 。RA 属于 中医学 “痹证”范畴,中医学以其独特的辨证论 治体系在 RA 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由于复 杂多样的关节症状是 RA 的主要临床表现,而关节 功能丧失给患者带来的负担也较其他系统病变更为 严重 [3 ] 。因此我们认为,在临床辨证中不仅要从 整体上分析病情,还需...
-
儿童骨关节损伤局部肿痛者 自拟方五生汤
笔者自拟方五生汤组成:生地10g,生白芍10g,生黄芪10g,生银花10g,生甘草10g。 方解: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为君药,《本经》认为生地“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生芪、生白芍补气养阴,壮筋骨,长肉补血。生地、白芍更有清血凉血,缓解身痛之功,能消除肌肉紧张,消炎止痛。生银花能清热解毒,消炎退黄;生甘草补胃健脾,调和诸药,也具解痉舒筋之效。本方以甘甜少苦药物组成,易入小儿之口。全方配伍简洁明了,符合小儿稚阴稚阳之体质,为小儿伤科中具有代表性的方剂。...
-
治疗头疼应注重整体与局部
钱某,女,36岁,产后26天,2011年9月7日初诊。自述数日前受风寒后忽感头疼,经服西药无效,头疼日益加重。胃纳减少,头疼剧烈时卧床抱头碾转不已,时有呻吟,痛苦难忍。 详问病情,患者头疼以左侧及巅顶为甚。若遇风寒则疼痛加剧,故常以布裹头。右上肢麻木,口干欲饮,时有恶心欲吐,大便干结不爽。语声低微,面容苍白憔悴。双目呆滞,体型瘦长,舌红苔薄白,脉弦细。经辨证属气血亏虚、风邪袭络所致,治宜益气养血、祛风通络止痛,予方药如下:当归15克,炒白芍12克,党参15克,防风6克,荆芥6克,蔓荆子6克,藁本6克,薄荷5克,川...
-
臀部注射后硬结 注射局部感染偏方
治注射局部感染经验 方法:取仙人掌适量,除去表面 毛刺,然后用清水洗净擦干,捣烂, 将捣烂的仙人掌敷于感染部位,厚 度O.5厘米,贴敷范围略大于患处, 用薄塑料纸覆盖,外以胶布固定。轻 者贴敷1次即可,重者可于12小时 后更换仙人掌,直至痊愈。 主治:注射引起的局部感染发 炎。 肖亚泰 治臀部注射后硬结经验 方法:取新鲜生姜,去皮,切 成1~2毫米薄片,直接外敷于硬 结处,每日3次,每次1~2小时。 主治:臀部注射后硬结。 张彦春 治肌注后硬结经验 方法:取硫酸镁20克,冰片2 克。加入500毫升...
-
红眼病怎么治 局部用桑叶野菊花
红眼病 【病因与症状】 红眼病是急性结膜炎的俗称,又叫“暴发火眼”。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 的眼结膜的疾病,多见于春夏,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常散发或流行于集体生 活场所,其病原体多为科一韦氏杆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微小核糖核 酸病毒等。本病预后好,对视力尢大的威胁。 红眼病有哪些症状? 发病急,自觉流泪、异物和烧灼感。检查眼睑、结膜水肿,结膜充血, 有脓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常使上下睫毛粘在一起,早晨起床时睁眼困难。细 菌性红眼病严重者眼睑红肿,睑结膜出现灰白色膜,能擦去但易再生,称为 假...
-
鼻衄治其标原则结合局部用药
1.热邪犯肺症见口鼻干燥,或呼气有灼热感,衄血,血色鲜红,或兼有身热,咳嗽痰少,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或浮数。洽宜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方选桑菊饮加减:桑叶10克,菊花12 克,连翘15克,薄荷10克,杏仁10 克,生甘草6克,芦根15克,白茅根30克,丹皮lO 克,旱莲草15克,栀子炭12克。水煎服。 2.胃火炽盛症见鼻窍灼热干燥,衄血量多,血色红,口干口臭,渴欲饮凉,大便干或秘结,小便短赤,或兼齿衄,烦躁,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治宜清胃泻火、凉血止血。方选清胃散加减:黄连10克,生石膏30克,当归10克,生地...
-
虚火牙痛局部红肿热痛 食方四款
牙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一般由牙齿或牙周局部的疾患所引起。中医认为牙痛多与脏腑功能失调或外邪侵淫有关,将牙痛分为风热侵袭、胃热上蒸、虚火上炎三种。其中,又以虚火牙痛最为常见。 虚火牙痛是虚火上炎引起牙齿疼痛的一类病症,指的是素体阴虚,虚火上炎,主要表现为牙齿浮动、牙齿隐痛或微痛,牙龈微红微肿,久则牙龈萎缩、牙齿浮动、咬物无力,之后疼痛加重,可兼见腰酸痛、头晕眼花、口干不欲饮等。与风热侵袭、胃热上蒸引起的牙痛区别在于,虚火牙痛局部红肿、热痛不明显,受冷热刺激,疼痛加剧,夜间痛甚。 一方:青壳鸭蛋2个,洗净;生地15...
-
脂肪液化试试局部外敷白糖加艾灸
脂肪液化以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刀口边缘及皮下组织外观无坏死征象,渗出液连续3次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刀口渗液在镜下可以见到大量脂肪颗粒为临床表现,是外科手术(尤以腹部手术)切口愈合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脂肪液化在中医学中无相对应的病名,但从其表现及诱因可以归属于中医的“疮疡”范畴。病机为刀刃之伤后痰凝血瘀,邪毒外蕴而致创口经久不愈。局部外敷加艾灸,有一定效果。 令患者取舒适体位并充分暴露患部,先常规清疮消毒后,将白糖均匀撒敷于切口伤面上。接着术者手持艾条,使艾条与切口局部皮肤...
-
评《中医局部特色诊法》
中医传承数千年,素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近日拜读《中医局部特色诊法》,窥得中医之学海浩瀚。这本书容纳了不少闻所未闻的民间诊法,着实令人大开眼界。该书由湖南中医药大学彭清华教授主编,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早在20多年前,彭清华与其导师、著名中医诊断学家朱文锋教授就编著了我国第一部中医局部诊法专著——《中国民间局部诊法》。20多年弹指一挥间,对原书修正、补充后,更加完善的《中医局部特色诊法》得以问世。不求全面,贵求专精。此书凝聚了作者近30载的心血,极尽中医局部诊断之绝学,是问道中医、逐鹿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