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 第5页
-
用本药方治黄水疮60例均痊愈
我曾用自己配制的“脓疱疮治疗液”治疗60例患者,其中57例在1周内治愈,另3例10日治愈。使用中不加用任何抗菌药物内服或肌注,未见局部皮肤过敏及周身不适。 配方及用法:龙胆紫(结晶)2克加适量酒精,使之溶解,硼酸粉2克加开水或蒸馏水适量煮沸、溶解,静置冷却,氯霉素8克(每支含250毫克)敲开安瓿。将上述三种药液同时倒入量杯中,然后加入温开水或蒸馏水至100毫升,搅匀、分装备用。用时先用消毒针头将水疱、脓疱挑破,除净疱壁,以温开水将皮损处清洗干净,然后搽上药水。每日可搽8~10次,至治愈为止。脓痂较厚者,外涂...
-
本药方治全秃斑秃及脂溢性落发416例,痊愈率达90%。
四川石油管理局第二职工医院中医余其海主治医师利用中草药研制成内用生发合剂和外用生发酊,并进行了临床试验。他先后对416例全秃、斑秃和脂溢性落发患者进行治疗,治愈率达90%。患者病程1年以内的,治疗20~40天后便开始长绒毛,之后逐渐增多,变粗转青,恢复落发前的原状;病程3~5年,年龄较大者,经治疗60天左右,才开始长黄白色红绒毛,以后逐渐变粗黑润。 配方及用法: 1)生发酊(外用药):旱莲草30克,红娘4克,侧柏叶30克,斑蝥4克,黑故纸30克,老生姜30克,川花椒30克。上述药用75%酒精或白酒800...
-
我用本药方治乙型肝炎有神奇效果
配方及用法:连翘(连召)15克,栀子15克,柴胡10克,丹参15克,茵陈50克,元胡15克,白术15克,黄芪20克,龙胆草25克。上述中草药可以制成汤剂、丸剂、冲剂或胶囊等剂型。 本中药特点:可清热解毒、舒肝理气、健脾利湿、活血化淤,消灭乙肝病毒,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肝脏纤维化,达到治疗目的。经临床500人使用,转阴率为62%,治疗率92%。2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奏效。 百姓验证: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区宋森,男,70岁,离休。1984年6月体检发现表面抗原阳性,诊断:乙型肝炎,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医生建...
-
用本草药方治鱼刺卡喉效果很好
吃鱼时万一不慎,鱼刺会被卡在喉咙里,咽不下,吐不出。曾有人喝醋,企图使鱼刺软化、溶解,以消除痛苦。其实,此法效果不佳。因为鱼刺的成分不全是炭酸钙,不能被醋酸完全溶解。如果找西医,必须用医疗器械将鱼刺取出,这样会使病人感到痛苦。我曾用几样中草药煎成汤,像喝茶一样,慢慢咽下,当最后一口药汤下肚,鱼刺也就被消除掉了。既不使人感到痛苦,效果又很好。 配方及用法:威灵仙、草果各45克,砂仁30克。将上述草药加水两碗,文火煎熬,当熬至约有一大茶杯时即可。放凉后,在20~30分钟内慢慢饮完,鱼刺即可被软化,顺流而下。 ...
-
用本条药方治愈一位胰腺癌病人
配方及用法:莪术120克,当归120克,白芥子120克,急性子120克,皮硝250克,海粉250克,大核桃100枚。将以上各味药共煎煮一昼夜后,过滤取药水备用。每日3次,饭前服用,每次服10毫升。 按语:此药方在本地区被民间誉为“天下扶正抗癌第一方”,经多年临床应用,对鼻咽癌、乳腺癌、肝癌、宫颈癌、肺癌、结肠直肠癌、胰腺癌、肾癌、膀胱癌、阴茎癌、前列腺癌、输卵管癌、血癌、甲状腺癌、色痣癌、皮肤癌、食道癌、喉癌等18种癌症均有抑制与根治作用。主要需及早发现,诊断准确,及时治疗,并施以营养食物,活血正气,再进行...
-
我母亲用本药方治咽疾取效快捷
我母亲彭云秀,年过八旬,久蛰乡村,虽为文盲,但喜闻善记,很有乡间邻里治疾之验,且乐于实践。在先时缺少医药之乡下,遇家人或邻里小疾,常用民间之法,取效快捷,看似平淡,实寓医理。今录治咽疾一法。以示读者。 主治: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以及化脓性扁桃体炎。 配方及用法:一枝黄花31克,龙葵15克,土牛膝31克,以上均为鲜品全草,1剂量,若干品用其2/3量。上3药均为夏秋采取,去泥净土,鲜用或晒干切碎备用;若无药时四季均可采用。3药混合煎服,每1剂可煎2次,温服,在口中含数十秒钟后慢慢饮下。一般1~3剂可愈,...
-
骨结核外敷药方
骨结核又称骨痨,为临床上顽固性疑难病症。目前,虽有一些治疗骨结核的中西药和方法,但临床疗效不佳。该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部分患者伴有其他部位的结核病,一旦发病,难以很快治愈。因内外西医学常规疗法有两种:一是常规抗结核疗法。早期有效,但多数病人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骨关节病灶破坏严重。由于局部气血凝滞不通,微循环严重受阻,有效的抗结核药物难以通过循环达到病灶处,所以多数病人疗效很差;同时,抗结核西药均对肝、肾、胃、肠及神经系统的毒副作用大,以致部分患者难以坚持按期用药。二是手术治疗。这种治疗不仅病人耗资多,且难以根治...
-
我用本条药方治好了30多年的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病
甘肃省中医院的老中医杨先生,从医40多年,提供一个民间流行的治疗哮喘效方,介绍如下: 有一位成年女性,工人,自幼患哮喘。实践读书时,于夏秋间游泳后,病势加剧。10余年来,病与日增,虽正年富力强,但常喘声吼吼痰辘辘,俨若老人之状。不论冬夏,哮喘一发,吼吼辘辘,声闻数武,抬肩喘息,咳嗽不绝,气憋面赤,汗出溱溱,痰涎上涌,涕泗滂沱,擦颈捶胸,坐卧不宁,急躁烦闷,苦不堪言。近10年来,到处求医,有时也住院治疗,稍有缓解,即行工作。但常在上班期间咳喘突发,不得不中途休息。西药、中药、土方草药,不知吃过多少,针灸、按摩...
-
本药方治湿疹疮癣均有效
主治:燥湿杀虫,治疗疹、癣、湿疮、皮炎、湿疹等症。 配方及用法:蛇床子15克,苦参10克,地肤子10克。将上药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左右,撇药汁,候温洗患处。 按语:蛇床子有祛风燥湿、杀虫的功效。关于蛇床子,有个有趣的故事。相传秦朝年间,在浙江南部的一个地方突然流行起一种怪病,患这种病的人全身皮肤上生出一粒粒小疹子,奇痒难忍。请来了很多医生,都说此病无药可治。最后请来了一位医生,他说治这种怪病的药倒是有,但它长在东海的一个小岛上,岛上遍布毒蛇,而又被毒蛇压在身下,实在无法采到。曾有几位青年先后去蛇岛采,...
-
治疗癌性发热中药方
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目前西医治疗癌性发热主要采用解热镇痛药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疗效不持久且存在较大副作用,严重影响癌性发热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在治疗癌性发热具有较明显优势,作用较持久,无明显毒副作用临床报道。笔者老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在临床治疗和学习中总结了一些治疗经验,现总结如下: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60岁,因“发热1年余,腹胀半年”为主诉入院,2004年7月行右下肺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低分化腺癌。入院时神清,发热,不恶寒,咳白粘痰,量多易咳,口淡,声嘶,胸闷,呕吐...
-
肿瘤机制及治则 中药方验案举隅
和法之小柴胡汤在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现如今, 肿瘤肆虐已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对 于肿瘤的治疗, 现代医学的手术、 放疗、 化疗等依然 是主流治疗手段, 而在术后的恢复及肿瘤的防护当 中逐渐体现出中医药的优势。 张永康教授从医三十载, 擅长中医内科、 妇科, 对肿瘤疾病的治疗亦有独到见解, 现将张教授治疗 肿瘤疾病部分学术思想整理如下 , 以殇同道。 肿瘤机制及治则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指出: “积阳为天, 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 阳生阴长, 阳杀阴藏。 阳化气, 阴成形” 。 机体阳气不足, 正气亏虚, 气...
-
非霍奇金淋巴瘤 软坚散结中医药方
祖国医学将其归入“瘰疬”,“肿毒”和“痰毒”的范畴,众所周知,针对肿瘤进行化疗除了杀伤肿瘤细胞外,同时也损伤机体,经常导致人体不能耐受而中途退出化疗。因此根据中医辨证论治,针对患者化疗中及化疗间隙运用“扶正祛邪”的原则,对患者“因人制宜”的结合中药治疗,能够取得较单独化疗较好的疗效。 沈师认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多与脾、肝、肾关系密切,初期为实,后期虚中夹实。因此在组方时沈师主张以补虚治本,泻实治标。临床中常见本病患者多在进行了化疗之后求治于中医,病情反复迁延,一方面具有正气不足的“虚”象,...
-
延长晚期肿瘤患者寿命中药方
目前,西医治疗肺癌的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放化疗、热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等,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临床上很多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或因自身的病情,或因经济等原因,往往拒绝西医治疗,进而转求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我在临床工作中也常常遇到这样的患者。 9年前,64岁的彭先生因咳嗽、咯血入院检查,经胸片、CT扫描和病检等诊断为“右肺中央型低分化鳞癌”,且肿瘤已侵犯了主动脉、隆突、胸膜,失去了手术机会。可是经过半年的化疗、放疗,彭先生复查CT显示“肿块增大”,且出现了胸水、肾上腺转移、癌胚抗原升高等,彭先生拒绝再次放疗或...
-
面临癌症 医治办法和适合病况的中药方
临床遇到一个十分典型的左腿滑膜肉瘤手术及放化疗后胃部搬运(又称为胃癌)的病例,面临癌症,只需找到正确的医治办法和合适个人病况的药方,癌症就不再令人惊骇。笔者全程参与此患者的医治,现在分析一下医治有效的原因。 一诊:患者裴某,男,51岁。左腿滑膜肉瘤12个月,通过放化疗,置入粒子术,二次手术8个月。2015年5月10日,胃感不适,舌暗苔白,脉沉细。诊断为左腿滑膜肉瘤术后并配以放化疗。患者现求治于中医医治。处方如下:沙参15g,麦冬12g,瓜蒌皮15g,清半夏10g,干姜5g,黄芩10g,黄连10g,徐长卿...
-
治食道癌吞咽困难中药方
食道癌的发病原因与长期饮烈性酒、常吃过热、过硬及辛辣食物有关。食道癌患者吞咽费力,咽食或饮水时有梗阻感觉或发噎感,吞咽过程较长,伴有或不伴有吞咽痛,严重时不能咽下食物。 处方:麦冬、天冬各15克,半夏、沙参、山药各10克,鸡内金 5克(研末,冲服),威灵仙12克,当归10克,甘草5克,桔梗10克。水煎滤取药汁,文火浓缩至200毫升左右。慢慢呷服,1次服完。 功效:养阴润喉,解毒通窍,治食道癌后,吞咽困难,诸食难下。 (姜峰林) ·食道癌(食管癌) ·食道癌(秘方数:13) ·食管癌预防 ·不手术也可以治食道癌 ·食...
-
食管癌术后转移 中医药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案1 周某某,男,58岁,湖南衡阳市人。 患者因“进行性吞咽梗阻1月”于2007年6月初入住湘雅附二医院,经电子胃镜+活检诊断为“食管癌”,2007年6月20日行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示:高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侵犯浅、深肌层和外膜,手术两切缘未见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2)。术后定期复查。2009年9月17日开始出现明显声嘶。胸部CT提示:右上纵隔气管旁软组织结节,结合病史,考虑食管癌术后复发并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患者于2009年9月18到10月17日给予TP方案化疗两周期。化疗后2009年10月30日...
-
瘀痰毒聚而生癌瘤 肝癌肝动脉栓塞术后中药方
陶某,男,80岁,永州市人。患者于2011年7月2日因体检在当地医院行肝脏CT:肝右叶后段病变(直径约4.0cm),考虑肝癌可能性大。甲胎蛋白:34.11μg/L,7月5日至8月14日行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2次,9月19日查甲胎蛋白:268.12μg/L,肝脏CT:符合肝癌介入术后改变,肝内病灶大小较前无明显变化。于2011年10月12日求吾师中药治疗。症见:头昏,活动后乏力,夜尿多,睡眠较差,面色偏晦暗,两目暗黑,纳食可,舌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辨证:脾肾虚损,瘀毒内结。治则:化瘀解毒,补益脾肾。方药:肝复方加...
-
贲门胃癌术后 调理气机减毒增敏拟中药方
李××,男,74岁,2003年2月12日初诊。贲门胃癌术后5个月,中-低分化腺癌,部分黏液癌,淋巴结转移:6/19(胃小弯6/10,胃大弯0/9),化疗3周期,化疗方案:丝裂霉素+氟尿嘧啶。刻诊:食后胃脘发堵不适,呃逆,有时恶心,呕吐,大便干,小便黄,睡眠尚可,舌质红,苔黄腻,脉沉细。 辨治要点:高龄患者,外有手术、化疗之伤,正气已亏,内之痰火胶结,邪气未服。痰结则脾运不健,火冲则胃气上逆,因而出现纳差食减,恶心气逆诸证,加之化疗药物对胃之刺激,症状更著。先予调理气机,和胃降逆,减毒增敏,协助化疗。拟方...
-
治肝癌验案 坚固中焦扶助正气中药方
姚××,男,69岁,2005年5月20日初诊。肝右叶占位术后2个月,结节性肝硬化,刀口下结节,刀口处隐痛。刻诊:面色苍黄,形体消瘦,倦怠乏力,纳差,口淡不渴,有时腹胀,大便稀溏,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细小弦。 辨治要点:老年男性,经手术之后正气已伤。四诊合参乃脾胃虚弱,兼有肝胆湿热之证,治宜健脾益气,清利湿热,软坚散结,拟四君子汤合小柴胡汤化裁: 处方:太子参15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炒柴胡10克,黄芩10克,清半夏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草河车15克,藤梨根15克,青蒿15克,鳖...
-
热毒内结 双肺癌术后 益气养阴药方
王某某,男,67岁,湖南双峰县人。 患者于2009年6月4日单位体检胸片发现右肺肿块,至双峰县人民医院检查CT:右上肺后段改变:癌?于2009年6月7日就诊我院,体查发现左颈部一大小约5cm×5cm肿块,质中,边界清,活动可。肿块穿刺示:涂片见血液细胞、脂肪细胞及少许纤维样细胞。行支气管纤维镜涂片未见癌细胞。于2009年7月1日在全麻下行剖胸探查术,术后病理:(右上肺肿物)中分化腺癌。术后未作其它治疗。至2011年3月初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遂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胸部CT:右肺癌术后改...
-
胃癌的治疗 自觉胃脘隐痛 佐以补益中药方
柳某,男,76岁。1984年5月15日初诊。诉中上腹胀痛半年余。去年中秋之后,自觉胃纳不馨,中上腹隐隐作痛,自服胃药未缓解,赴外院检查,作胃钡剂造影及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癌”,建议手术治疗。患者考虑到年已古稀,不愿再尝开刀之苦,转而求治于国医大师裘沛然。来诊时患者形体消瘦,面色黯滞,精神委顿,胸闷胀满,中上腹时有隐痛,嗳气频作,口渴喜饮,腹部胀满,胃纳不佳,大便量少较软。舌苔薄腻,舌质略暗,脉弦细。 诊断:(脾虚失运,湿浊内停,又兼本元亏损型)胃脘痛(西医称为胃癌)。 治则:健脾化湿,佐以补...
-
《回回药方》脾胃病诊治特色探讨
回族医药典籍《回回药方》 原书共 36 卷, 现仅 存四卷残本, 保留继承了阿拉伯伊斯兰医学中的 “真一 ” “四元” “三子” 与“四体液” “禀性” “疾病根 源” 说, 以及中世纪以来阿拉伯伊斯兰医学基础理 论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同时也融合了中医学 “元气 ” “阴阳” “脏腑经络” 等学说, 其所代表的回 族医药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以下就 《回回药方》 中脾胃病的病因病机、 治 疗用药特色做一探讨。 1 《回回药方》 对脾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回回药方》 中将原发病因和继发病因...
-
肺癌胸腔心包积液 搜风通络中医药方
吴某,女,68岁,湖北人。 患者于2006年5月份健康检查,发现左肺肿块,在当地医院手术确诊为左肺低分解腺癌,经吾师医治,状况杰出三年。2009年4月初起,咳嗽、胸痛,时有发热。肺部CT:左边少数胸水,少数心包积液,脑部CT:右侧颞叶区见一小肿块巨细约1.5cm,证明脑搬运、脑水肿,于2009年6月9日,要求吾师中药医治。 症见:咳嗽痰中无血,气促,动则加重,心悸心烦,夜不能平卧,偶有右额颞区及太阳穴区痛苦,厌恶吐逆,无肢体麻痹,纳少,舌淡,苔薄白,脉纤细无力。 中医辨证:气阴两虚,气血亏虚...
-
小细胞肺癌,胸腔及心包积液,肺脾同治中药方
廖某某,女,63岁,湖南怀化市人。 患者1997年10月13日因咳嗽、干咳无痰,伴左胸痛1月余并逐步加剧,1997年10月22日在当地行CT查看发现左肺内肿块约3×4cm,考虑肺癌。1997年10月28日收住我院,因支窥未找到癌细胞,无放、化疗根据,于1997年11月26日求吾师中药医治。 症见:咳嗽、少痰,气短乏力,舌偏红、少苔,脉细。 辨证:气阴两虚,热毒内蕴。 治则: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肺复方加减。百合15g,麦冬15g,赤芍15g,陈皮10g,法半夏10g,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