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夏治 第2页

夏治 第2页

  • 冬病夏治话咳喘

    冬病夏治话咳喘

    王守永,男,1957年生于河南清丰县。吉林省名中医。曾创办吉林省四平市骨质增生病医院、四平市肾病医院。从医30余年,在研究治疗风湿骨病、咳喘病、胃肠病、神经精神疾病等疑难杂症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有多项科研成果在国家、省、市获奖,发表论文20余篇。 咳喘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以咳嗽、咯痰、气喘为主症的呼吸道疾病,包括现代医学的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在我国尤以北方地区多发,农村较城市发病率稍高。其病程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待病情进展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时,肺功能遭受损害,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

  • 糖尿病的冬病夏治

    糖尿病的冬病夏治

    糖尿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世界三大顽症之一,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与癌症,如不及时正确治疗,势必引起并发症,致残率很高。 根据《素问》的中医理论,从小暑至立秋(盛夏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节机体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治愈或减轻症状。这也是中医传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的养生观念。 这些糖尿病患者由于夏季气候变化,冷热差异,易于感冒。早中期的糖尿病患者多属阴虚燥热...

  • “冬病夏治”能改善糖尿病状况

    “冬病夏治”能改善糖尿病状况

    夏至已过,马上要到三伏天。一年当中,这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对于那些平时体质较差,经常感冒、容易疲劳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此时进行“冬病夏治”能改善糖友的身体状况。 中医“冬病夏治”采用最多的方法是穴位敷灸,但糖尿病患者皮肤损伤后恢复得慢,因此对糖友而言,根据不同的体质用中药泡脚熏洗是更好的方法。 一般来说,阳虚的糖友在冬季时常感到神疲乏力、健忘失眠、腰膝酸软、怕冷、自汗、夜尿增多,可选用桑寄生、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肉桂等中药,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而...

  • 冬病夏治 中医疗过敏性鼻炎

    冬病夏治 中医疗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常见症状包括:眼睛发红、发痒及流泪;鼻痒,鼻涕多,多为清水涕,感染时为脓涕;鼻腔不通气,耳闷;打喷嚏(通常是突然和剧烈的);经口呼吸;嗅觉下降或者消失。   上述症状是过敏性鼻炎常见的典型症状,但临床上每个患者出现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长年患病者亦可同时出现季节性的发作。部分患者可能同时伴有鼻息肉、哮喘、打鼾等,此时,需要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   鼻子作为呼吸系统的门户,尽心尽力地守护着自己的“家园”、抵御病菌的入侵。可是,有时候,周围邻近器官,以及其他系统的病变都能影响...

  • 过敏性鼻炎选用国医大师经验方 冬病夏治效果好

    过敏性鼻炎选用国医大师经验方 冬病夏治效果好

    进入炎炎夏季,空调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消暑纳凉神器。然而,有不少人却对空调“望而止步”,一吹空调就狂打喷嚏,流涕不止,卫生纸用了一箩筐……有人说这就是感冒而已,吃点药就好了。其实未必,很有可能患上了过敏性鼻炎。 最近,家住南京市鼓楼区的张阿姨出门时,总要随身带着口罩。即便这样,一到有空调的场所,还不时地打喷嚏,流鼻涕。刚开始以为是感冒,吃了一个星期的药都不见好,结果到医院看了才知道是过敏性鼻炎。 像张阿姨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主...

  • 桂枝半夏治面瘫

    桂枝半夏治面瘫

    面神经麻痹中医称:面瘫”、“吊线风”。由于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侵袭,脉络气血闭阻而发病。笔者临床运用桂枝配半夏外敷治疗面瘫,疗效满意。方法:桂枝40克、制半夏 15克,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浓煎1小时,去渣取汁。用纱布浸取药液热敷患处,每日3—5 次,每剂药可用2天。 桂枝辛温,助阳化气,温通络脉,散寒祛邪,脉络气血通畅则病自愈。现代药理研究,桂枝具有抑制炎性肿胀形成的药理作用,对炎性肿胀发生的多个环节起抑制作用,对面神经水肿的发生起积极预防和治疗作用。半夏亦为辛温...

  • 入伏天 冬病夏治

    入伏天 冬病夏治

    进入伏天,又到了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一般来说,凡是秋冬季节易复发和加重的疾病,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腰腿痛、慢性腹泻等都均可用此法,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病的冬病夏治法。 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病 取具有温阳、活血、通络作用的中药(细辛2克,白芥子、王不留行、葶苈子各3克)研成细末,用生姜汁调成糊状,敷贴于肺俞(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心俞(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和膈俞(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三穴。每次贴1-2小时,每10天贴1次。 哮喘 1、白参、蛤蚧各等份,碾成细粉,早晚各服2克...

  • 冬病夏治“长蛇灸”督脉灸

    冬病夏治“长蛇灸”督脉灸

      冬病夏治法是中医学中一种很有特色的治疗方法。冬病夏治“三伏贴”已普遍为大家所接受和认可,随着临床运用的深入及对古文献更深层次的挖掘,冬病夏治概念也不断被扩大,比如督脉灸,俗称“长蛇灸”,因其较“三伏贴”有着更好的疗效,正在不少地区悄然流行。   督脉,中医称之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督脉灸温补督脉,强壮真元,调和阴阳,温通气血。与传统艾灸方法相比,督脉灸的铺灸面更广,刺激部位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等经脉循...

  • 扶正固本是冬病夏治的机理

    扶正固本是冬病夏治的机理

      扶正固本是冬病夏治的机理   了解冬病夏治首先要明确其机理。《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的说法。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姜泉介绍,冬病夏治是指在盛夏阳气最旺之时,取“春夏养阳”之意,通过中药内服、穴位贴敷、拔罐等治疗措施提升人体阳气,扶正固本,祛除体内沉积之寒气,调整人体达到阴平阳秘,从而减少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里阴病证,如关节冷痛僵硬、怕冷、咳嗽、哮喘、慢性泄泻、...

  •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贴敷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此疗法源于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思想,具体方法源自《张氏医通》的白芥子涂法,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因其副作用少、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老少咸宜等优点,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但儿童在贴敷时要注意宜忌。   适应病症小儿支气管哮喘;小儿过敏性鼻炎、...

  • “冬病夏治”的良好时机

    “冬病夏治”的良好时机

    盛夏伏天,酷暑难耐,虽然气温攀升经常会使人感到种种不适,但这个季节却是“冬病夏治”的良好时机。明天就是头伏了,人们期盼已久的冬病夏治“三伏贴”第一贴就要开始啦。 冬病夏治—— 呼吸系统疾病的克星 所谓“冬病”就是指一些在冬季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而“夏治”是指针对这些疾病的治疗,在夏天病情相对稳定期采用内服中药,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或针灸、拔罐等治疗,以培补人体阳气,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 冬病夏治疗法 阴虚者勿用

    冬病夏治疗法 阴虚者勿用

      又是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热”来临了。安徽贾女士听人说,许多冬天易发的病夏天都可以治疗。然而前不久,一位中医号脉后说她是“阴虚体质”,最好别去凑“冬病夏治”的热闹。贾女士不明白,为什么她就不能享受“夏治”呢?   所谓冬病夏治是将冬天好发的病,选择在夏天治,这是根据中医“春夏养阳”、“天人合一”、“择时治病”、“不治已病治未病&...

  • 骨关节疾病“冬病夏治”

    骨关节疾病“冬病夏治”

    许多骨关节疾病患者常常被疾病困扰,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推拿科赵强主任介绍,夏季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节。 “冬病夏治”收到良好远期疗效 “冬病夏治”,就是冬天易发的疾病,在夏天治疗,这是中医择时施治的方法之一。特别是颈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等骨关节疾病,这一类疾病在中医辨证中都属于阴寒性质的疾病,夏季,尤其是“三伏天”采取治疗,可以收到...

  • “三伏天”哪些疾病属于冬病夏治范畴

    “三伏天”哪些疾病属于冬病夏治范畴

    “三伏天”快要到了,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那么,究竟哪些疾病属于冬病夏治范畴?要多久才有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下面给您详细解答。 何谓冬病夏治“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明显加重的慢性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辨证施治,选择适当的药物和方法,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而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即三伏贴)是最常用、最有效、最简...

  • 冬病夏治  调补阳气

    冬病夏治 调补阳气

      正值中伏前后,天气进入“大热”或“闷热”阶段,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由于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时期,阳气外发,阴伏于内,此时要顺应自然,注意养生,对防病健身、延年益寿是大有裨益的。   起居规律谨防寒湿   夏季人体心火旺,肺气衰,人应晩睡早起,顺应自然,保养阳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此时,晚些入睡,以顺应自然阴气的不足,早些起床,以顺应阳气...

  • “夏养”和“夏治”同样重要

    “夏养”和“夏治”同样重要

    7月13日迎来了今年头伏,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也揭开了大幕。陕西省中医医院呼吸科还专门在入伏当日做了冬病夏治的义诊活动。记者现场了解到,做过冬病夏治的大多数患者都觉得疗效不错,但也有不少第一次贴敷的人想更多的了解冬病夏治。 不治已病治未病,在我们古城西安已被越来越多追求健康的人所接受。 现场: 冬病夏治贴敷受追捧 当日上午8点刚过,几位老人就早早来到活动现场。61岁的吴女士家住宝鸡眉县,这次辗转坐了几小时的汽车赶到省中医院。吴女士被支气管哮喘折磨了很多年,直到两年前,她到省中医来做敷贴,效果特别好...

  • 冬病夏治具体使用什么方法治疗

    冬病夏治具体使用什么方法治疗

    今夏从7月13日起正式进入三伏天,伏天闷热难耐,但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却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本期“名医在线”栏目特别邀请了青岛海慈医疗集团针推康复科副主任医师戚其华为大家详细讲解冬病夏治、温养阳气的相关知识。本网编辑特从问答实录中整理了部分精彩内容,希望能给您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问:我患有慢性胃炎,西药吃了很多,但依然反复发作,请问针灸可以治疗慢性胃炎吗? 戚其华:慢性胃炎可以进行针灸治疗,临床观察效果比较好。但是针灸时每周要去5次,一个疗程是10次,一般的病...

  • 冬病夏治机理 治未病思想

    冬病夏治机理 治未病思想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加重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阻肺病(即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夏治”是指趁这些疾病在夏季病情缓解之时给予治疗,主要是采用以中药穴位敷贴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 冬病夏治机理 治未病思想 “冬病夏治”亦可理解为“夏治冬病”,体现了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冬病的形成多以寒邪侵...

  • 将“冬病夏治”当成了“百病夏治”

    将“冬病夏治”当成了“百病夏治”

    ●将“冬病夏治”当成了“百病夏治” ●冬天的病非要熬到夏天治 ●“敷贴”疗效见好就收不坚持 ●冬病夏治后过分贪凉影响疗效 今年到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针灸科来接受冬病夏治的病人热情很高,虽然已是末伏,但还是陆陆续续有新病人来接受冬病夏治的治疗,眼看已要“出伏”,回看一下今年冬病夏治的就诊情况,有些事还得说道说道。 针灸科的包烨华主任从今年接受治疗的10000多人次当中发现,不少人在治疗过程当中存在有误区,...

  • 体现膏方的进补 冬病夏治

    体现膏方的进补 冬病夏治

    正值炎热夏季,在浙江省东阳市中医院,不少的人前往预约夏季膏方。该院每年都要组织名老中医、知名专家开设夏令补膏门诊,今年也一样,因其适应症广、效果好,深受广大市民欢迎。 浙江省东阳市名中医、东阳市中医院内科主任吴允华主任中医师介绍说,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会把膏方和冬令进补划上等号。中医传统理论认为: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其中夏养长气,包括冬病夏治的各种手段,同样也可体现在膏方的进补。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人们在冬令进补的同时,对夏季进补也越来越重视了。统计数字...

  • 冬病夏治话你知

    冬病夏治话你知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冬病夏治源于《内经》。根据中医阴阳四时消长变化论,人体阳气春夏多生发而旺盛,秋冬多收敛而衰弱,这是人与自然相应的结果,是受自然界春夏阳热影响而产生的。即使人体处于病理状态下,亦时时受到自然界变化的影响,以及人体活动长期处于阳气变化年节律的调控中,故阳虚者,尽管四季均为不足,但因受夏季自然界阳气隆盛的影响与促动,人体阳气在夏季处于变化的峰值,虚阳有欲动而趋于好转之态势,体内凝寒之气也易解除,乘其...

  • 冬病夏治 中药敷贴

    冬病夏治 中药敷贴

      冬病夏治是祖国医学重要的预防医学思想。伏天人体气血旺盛,腠理开泄,此时贴敷,药力更易直达脏腑,可达激发正气目的。对于哮喘、慢支等寒冷季节发病加重的疾病而言,在阳气旺盛而未发病的夏季,通过中药敷贴等方法,调节人体脏腑功能,以减轻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促进其康复。   河南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焦乃军说,畏寒喜热者在遇寒发病或原有疾病在寒冷时加重比较适于冬病夏治,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冻疮、风湿病、男子阳痿,女子胞宫寒,体虚易感冒、部分肾脏疾病等。...

  • “冬病夏治”即将“开贴”!

    “冬病夏治”即将“开贴”!

      专家表示,在夏天阳气最旺的三伏天,人身气血相对流畅,毛孔开放,如果用温热性质的“三伏中药穴位敷贴”贴在人体相关的穴位上,药效能被更好地渗透、吸收,通过经络的运行直达患处,把“冬病”消除在萌芽状态。   该疗法是融合经络、穴位、药物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一般一年治疗一次,三年为一个疗程。以治疗呼吸系统反复发作性疾病(慢性肺疾病)为主,适合进行治疗以下人群:   1.慢性反复性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慢性咳嗽、肺间质疾病、肺功...

  • 健康需“绸缪” 冬病要“夏治”

    健康需“绸缪” 冬病要“夏治”

      “冬病夏治”受居民关注   在义诊过程中,不少小区居民咨询了二医院即将开展的“冬病夏治”活动,很多人第一次听说“三伏天灸”,很感兴趣。家住兴进·嘉园的张倩,一到冬天就会手脚冰凉,怎样保暖都没有用。听说“冬病夏治”可以改善这一情况,她来到活动现场咨询了专家。   二医院推拿科副主任邹菲表示,张女士除了冬季血液循环不畅外,还属于体质虚寒类型,符合“冬病夏治”的治疗范围(即...

  • 隔姜灸12年来用于冬病夏治

    隔姜灸12年来用于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试试   “长蛇灸”又称“督脉灸”、“铺灸”,所用材料为大蒜泥及麝香,铺在人体脊背正中,上用艾绒点燃灸之,因形似长蛇,故名“长蛇灸”,可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笔者在其基础上,将隔蒜灸改成隔姜灸,并结合经络推运、针刺、敷药综合治疗,12年来用于冬病夏治,取得了良好疗效。   操作规程   施灸材料   鲜生姜、督灸粉(附子、肉桂、冰片)装瓶备用。   操作步骤   一、制取姜泥...

  • 疰夏治疗经过 分析与讨论

    疰夏治疗经过 分析与讨论

    治疗经过 石某,女,45岁,售货员。患者素体虚弱,形瘦面黄,月事量少且延期,血压一直偏低。近几年来每至夏暑之际,即不能饮食,头昏乏力,消瘦,体重下降5公斤左右,家人甚急,四处求医均不能缓解。查血生化全套及甲功、胰岛功能、肿瘤标志物等均无异常发现。延请导师江苏省中医院单兆伟教授诊察。 观其患者神疲困倦,昏昏欲寐,头昏目花,胸闷脘痞,泛恶欲吐,口干而渴,但不多饮,大便稍溏,日行1~2次,形瘦面黄,舌苔薄白腻,舌质偏淡,脉细弱无力。 治拟益气健脾,清暑化湿。方选东垣升阳益胃汤...

  • 把冬病夏治十几年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把冬病夏治十几年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进入伏天,冬病夏治也在逐步升温,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人们都在热议,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也在不停宣传。我院在6月份也举办了两期全市治未病暨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在培训班上,我把冬病夏治十几年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一谈到冬病夏治,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贴敷,那么冬病夏治是不是仅仅是贴敷这么简单呢?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为什么要进行冬病夏治,把冬病夏治的道理搞清楚了,自然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冬病夏治源于我国古代《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rdquo...

  • 冬病夏治食疗方

    冬病夏治食疗方

      冬病夏治配合药膳食疗更能相得益彰,夏季进行适当药膳调补,可事半功倍。有些对膏药过敏的人也可单独用食疗减轻疾病,每年伏天有40天,适合平时畏寒怕冷和遇冷疾病加重的人调治疾病,可明显减少复发,延缓病情发展。本文介绍几款常见食疗方法。   虫草炖老鸭:冬虫夏草15克、老鸭1只,将虫草放于鸭腹内,加水炖熟,调味食用,连食1个月左右。此方有补体内虚损、益肺肾、止咳喘之功效。   黄芪乌骨鸡:黄芪30克、乌骨鸡半只,共炖,鸡肉熟烂后,加调味品,饮汤食肉,可分3次食用。连食1月左右。此方有益气养肺、滋肾养血、固表...

  • 冬病夏治三款药膳

    冬病夏治三款药膳

    一提起冬病夏治,人们大多认为就是贴敷。其实,除了贴膏药,冬病夏治配合食疗更能相得益彰。现介绍几款常见的冬病夏治的食疗方法。 白胡椒公鸡汤公鸡1只洗净切块、白胡椒9克、草果3克、良姜3克,以上四味,再加上葱姜,一起放入罐内煮熟,放入食盐3~5克,空腹食用。治疗畏寒怕冷,虚羸少气,遇寒咳嗽,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冬天哮喘加重的患者。 二姜猪肚汤猪肚一副,用醋泡去腥味后洗净切丝、干姜10克、良姜10克、草果3克,以上四味,再加上葱姜,一起放入罐内煮熟,放入食盐3~5克,空腹食用。治疗胃寒腹冷,寒从中生,脾胃虚弱,饮食...

  • 冬病夏治之所以受欢迎

    冬病夏治之所以受欢迎

      每年夏天三伏,各地中医医院就成了最热闹的地方。人们在感受冬病夏治带来的疗效同时,也逐渐认识中医,进而相信中医。冬病夏治之所以受欢迎,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冬病夏治历史悠久。在人体的穴位上贴药是中医防治疾病颇有代表性的方法。如天灸疗法已经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天灸主要由细辛、延胡索、干姜、白芥子、肉桂等中药制成,使用时敷在特定的穴位上,保留一定时间,通过药物对皮肤的刺激,疏通背部穴位,一气贯通,从而系统地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   二是冬病夏治方法独特。冬病夏治疗法包括多种治法,除...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