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止痛 第10页

止痛 第10页

  • 泄热和胃理气止痛 肖卫东治慢性浅表性胃炎方

    泄热和胃理气止痛 肖卫东治慢性浅表性胃炎方

    名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气滞)方 处方:柴胡、香附、陈皮、枳壳、郁金、炒山楂、炒神曲、炒麦芽各10克,川芎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肝胃气滞型。症见胃脘部胀满,攻撑作痛,嗳气频繁,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大便不畅,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创方者:肖卫东 山西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郁热)方 处方:柴胡、黄芩、陈皮、清半夏、川楝子、元胡、枳实、竹茹、炒山楂、炒神曲、炒麦芽各10克,全瓜蒌、茯苓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

  • 上腹痛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法

    上腹痛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法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法 沈某,男,56岁,2005年6月11日初诊。 患者上腹痛3年有余。剑突下有似硬块,一年前尚能自行缓解,近来欲觉硬块难解,生气后更为明显,按之板硬不舒,纳减,形瘦。舌暗,苔微黄,脉弦细。 证属气滞血瘀。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处方:当归15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元胡10克,香附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甘草10克,枳壳6克,丹参15克,党参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6月18日):硬块较前减小,纳增。前方又进14剂。 三诊(...

  • 中医胃痛 治以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中医胃痛 治以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崔某,女,46岁,2004年5月16日初诊。 患者主诉有胃痛病史,近半月来疼痛加剧,呈阵发性,痛甚则向肩背放射,呕吐酸水,空腹痛甚,口苦口干,食欲不佳,便干、小便黄,曾中西医结合治疗,效不佳,做心电图提示正常,后在医院做胃镜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随后到我院诊治。现症状为胃胀痛,呕吐酸水,空腹痛甚,口苦口干,食欲不佳,便干、小便黄,舌质暗,苔黄腻,脉弦。 诊断:中医:胃痛(肝胃不和兼瘀血)。西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以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方药:黄连10克,吴茱萸4.5 克,元胡24 克,川楝...

  • 胃脘腹痛 泄热破瘀消肿止痛法

    胃脘腹痛 泄热破瘀消肿止痛法

    泄热破瘀、消肿止痛法 何某,男,40岁,1998年10月14初诊。 患者右下腹疼痛2天,拒按,纳食不佳,发热汗出,体温37.8℃,舌暗,苔黄腻,脉滑数。去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建议手术,患者拒绝,转投中医。西药予抗炎治疗。 证属湿热瘀滞。治以泄热破瘀,消肿止痛。 处方:大黄15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蒲公英30克,桃仁10克,芒硝10克(冲服),红藤15克,金银花20克,冬瓜仁30克。3剂,水煎服,冲服芒硝,日1剂。 二诊(10月17日):热退痛减,停西药抗炎治疗。又取5剂。 三诊...

  • 腹痛 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法

    腹痛 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法

    腹痛是指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病症。其病因主要有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等,这些因素导致人体气机郁滞、络脉痹阻或经络失养、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起腹痛。腹痛有虚有实,有寒有热,也有兼而有之者。陈宝贵教授治疗腹痛,遵前人法,在辨别寒、热、虚、实的基础上,分在气在血,在脏在腑。具体而言,属中焦虚寒者,治以温中散寒,以黄芪建中汤或理中丸加减;属湿热壅滞者,治以通腑泄热,以大承气汤加减;属饮食积滞者,用保和丸或枳实导滞丸加减;属血瘀者,治以活血化瘀,以少腹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加减;属气...

  • 铁锁止痛胶囊

    铁锁止痛胶囊

    组成及用法:金铁锁30克,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粉碎为末,装0号胶囊,每粒含药0.4克,每次2~4粒,温水吞服,或用补中益气汤吞服。 主治:多种癌性疼痛。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汪石海的经验方。考金铁锁为多年生蔓生草本,系石竹科植物金铁锁根部。主产云南,贵州威宁一带也有出产,有独定子、昆明沙参、金丝矮陀陀等别名。笔者曾尝之,味辛辣,刺激咽舌,苦辛麻温,当有一定毒性。《云南中草药》谓其“止血止痛,活血祛瘀,除风湿。治跌打损伤,创伤出血,风湿疼痛,胃痛”。定痛应为其主要功能...

    精品偏方 2024-03-08 8 0 止痛胶囊
  • 薄荷油止痛醒神小验方

    薄荷油止痛醒神小验方

    一部《甄嬛传》,在网络连载备受追捧之后,又被翻拍成电视剧在多家卫视频道轮流热播,风头一时无两。麝香流产、红花绝育、杏仁自裁、桃仁害命……这些杀人不见血的宫斗招式,是不是让您看得有点紧张?其实剧中所提中药、香料,对人体有所补益的用法,也俯拾皆是。 剧情:皇上因为国事烦心的时候,常用薄荷油按摩来清醒神智。而皇后在“头风发作”时,也由宫女用指尖点了薄荷油,为她揉按额头。 分析:薄荷药性辛、凉,轻扬升浮,芳香通窍,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疏肝行气的功效,临床上常用来治疗...

  • 止痛偏方

    止痛偏方

    口腔疼痛在嘴里含一块冰可以消肿,如果还痛,可以用温热的盐水漱口。 脚底疼痛每天在踝关节和足弓处冰敷15~20分钟,同时练习用脚滚动网球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疼痛。 烧心除了服用抑酸药外,还可以在食用高脂食物过后,咀嚼30分钟无糖口香糖。 腕管综合征手握拳,用中等力度捶打沙发或靠垫,可有效止痛。如需长时间打字、开车,最好戴上护腕。让键盘处于合适的高度,手腕过高或过低都会压迫神经。 偏头痛后颈部冰敷10~15分钟缓解疼痛的效果不错。还有一种可能是,身体里缺少镁和核黄素也会导致头痛,可以每日摄取600毫克的镁...

  • 临床实践中发现伤湿止痛膏的新用途

    临床实践中发现伤湿止痛膏的新用途

      伤湿止痛膏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外用药,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疼痛、关节酸痛、肩背腰痛、跌打损伤、四肢麻木等症。由于其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祛湿通络之功效,所以人们在临床实践中又逐渐发现了伤湿止痛膏的许多新用途。   头痛将伤湿止痛膏剪成2厘米大小的正方形,贴于两侧太阳穴、二眉之间的印堂穴或者疼痛处,5~10分钟,疼痛可缓解。   感冒取伤湿止痛膏一张,贴于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24小时换一次,直至病愈。   胃痛可取风油精数滴,滴于肚脐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也...

  • 介绍几种巧用伤湿止痛膏治病方

    介绍几种巧用伤湿止痛膏治病方

      伤湿止痛膏是大家较常见的祛风湿和活血止痛的药膏,由伤湿止痛流浸膏、水杨酸甲酯、薄荷脑、冰片、樟脑、芸香浸膏、颠茄流浸膏组成,多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痛、扭伤等,对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作用。临床实践证明,如果伤湿止痛膏运用得当,还可治疗其他疾病。下面介绍几种巧用伤湿止痛膏治病的方法。   头痛:将伤湿止痛膏贴于两侧太阳穴上,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有一定的缓解和治疗作用。一般贴敷药膏后15~20分钟便可起效。   胃痛:将伤湿止痛膏贴于剑突下方上腹部偏左处,对胃痛有治疗效果。   冻...

  • 伤湿止痛膏的许多新用途

    伤湿止痛膏的许多新用途

    伤湿止痛膏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祛湿通络之功效。人们在临床实践中又逐渐发现了伤湿止痛膏的许多新用途。 头痛:将伤湿止痛膏剪成2厘米大小的正方形,贴于两侧太阳穴、两眉之间的印堂穴或者疼痛处,5~10分钟后疼痛可缓解。 感冒:取伤湿止痛膏1张,贴于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24小时换1次,直至病愈。 胃痛:取风油精数滴,滴于肚脐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也可将伤湿止痛膏贴于腹部压痛处,或者中脘穴(肚脐上方四横指处),约15分钟后,胃痛便会减轻或消失。...

  • 滴药入耳可止痛(化脓性中耳炎)

    滴药入耳可止痛(化脓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常以耳中疼痛、流脓等症状为特征。出现以上症状时,可以采用以下简单的方法来止痛。 取苦参15克,冰片6克,香油30克。香油倒入锅中,放入苦参,用小火慢慢煎熬。等苦参呈焦黄色后捞出,再将冰片研成粉末放人调匀备用。 取制好的药油滴入耳中,每次2—3滴。有清热解毒和杀菌的功效。主治化脓性中耳炎所导致的疼痛、流脓等症状。 (冯连宇) ·五官科实用精选偏方大全 ·化脓性中耳炎(秘方数:8) ·分泌性中耳炎(秘方数:4)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秘方数...

  • 治慢性咽炎用伤湿止痛膏

    治慢性咽炎用伤湿止痛膏

    取伤湿止痛膏1张,外贴于天突穴处(在胸骨切迹上缘正中凹陷处),每日换药1次,3次为1疗程,最短者2个疗程,最长者5个疗程,平均为3.5个疗程。经临床验证,治愈率(咽部检查正常,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为79.7%;显效者(咽颊部稍红,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减轻,症状消失)占14.8%;有效者(症状明显减轻,咽部检查无改善)占3.9%;总有效率可达96.7%。 伤湿止痛膏含有生草乌、生川乌、乳香、没药、生马钱子、丁香、肉桂、荆芥、防风、老鹳草、香加皮、积雪草、骨碎补、白芷、山柰、干姜。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消肿、舒筋活络...

  • 利咽止痛治慢性咽炎方

    利咽止痛治慢性咽炎方

    处方:麦冬、粳米各18克,制半夏、党参各15 克,大枣12枚,桔梗、甘草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养阴,利咽止痛。 用于治疗慢性咽炎,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症见咽痛,或咽干,或声音嘶哑,少气乏力,心烦急躁,或面色不荣,或咳嗽少痰,或痰中带血,或咽肿痛,或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弱或细数。 创方者:王 付...

  • 牙痛者反复含漱止痛方

    牙痛者反复含漱止痛方

    偏方名 花椒白酒漱口 【食材】花椒10克,白酒20毫升。 【做法】取10克花椒放到茶杯中,然后倒入半杯开水,焖泡5分钟左右,再倒入20毫升白酒,等到花椒白酒水冷却后过滤掉里面的花椒。牙痛者反复含漱10分钟即可。 【外公问诊记】一天早上,同村的李老头来到诊所,右手捂住腮帮子,说前一天晚上吃过饭后突然牙痛得厉害,一整晚都没睡着觉。外公赶忙让李老头坐下,找准他手上的合谷穴(两手虎口交叉,一手拇指指端处便是合谷穴,该穴为重要的止痛穴位)后用力按压,同时让我去准备一杯花椒白酒水。 花椒白酒水准备好后,外公...

  • 牙痛几种止痛方法

    牙痛几种止痛方法

      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下面介绍几种止痛方法。   1.生石膏30克,地骨皮12克。舌苔白加北细辛3克;有蛀牙加骨碎补15克;牙齿浮动加珠儿参1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2.取蜂房适量,加纯酒精适量,点火燃烧,待蜂房烧成黑灰时,用手指蘸灰涂于患牙,一般4~5分钟可止痛。   3.取六神丸数粒,置于龋洞中,咬紧即可止痛。   4.樟脑、冰片适量,共研成细末,放于牙痛处,并令病人吸气即可止痛。   5.牙签挑取一点云南白药加上开水一滴,调成糊状,...

  • 清胃火消肿止痛 治胃火牙痛方

    清胃火消肿止痛 治胃火牙痛方

    处方:川牛膝、生石膏、生地、代 赭石各30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清泻胃火,消肿止痛。 主治:胃火牙痛,症见牙痛较重, 牙龈红肿,遇冷痛减,遇热痛重,口渴 喜饮,口臭,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 数。据报道,本方治疗胃火牙痛400余 例,皆服药1一2剂治愈。 潘鹏亨...

  • 牙痛应急止痛法 治不同类型的牙痛

    牙痛应急止痛法 治不同类型的牙痛

    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牙痛发作或加重,属中医的“牙宣”、“骨槽风”范畴。牙痛分原发性和并发性两大类,中医、西医、偏方根据不同类型的牙痛都有好多种治疗方法。现在就来为大家介绍下牙痛应急止痛法。   龋齿病   俗称蛀牙。当病变严重时,就会感到牙痛,尤其在吃较硬食物或遇甜酸、冷热时,疼痛加剧。中老年人若因牙龈萎缩和牙根暴露,也会有酸痛感。可用新鲜大蒜头去皮、捣烂如泥,填塞于龋齿洞内;也可取云南白药适量,用温开水调成糊状,涂于牙周及齿龈部位;另可用风...

  • 牙神经痛 中医当以止痛为治

    牙神经痛 中医当以止痛为治

    李某,男,47岁,2009年2月16日初诊。自诉患牙痛已二月余,服中西药牙痛好转但不日又作,时痛时止,查牙齿无病状,某医曾诊为齿槽神经痛,求治诸医未果,近二日牙痛又作,难以吞咬饮食,舌红苔白,脉沉而有力,经查身体状况良好,无异常发现,余思再三,此病当以止痛为治。 处方:川乌3克,细辛3克,川椒3克,5剂,水煎漱口,每日4~5次。 二诊,患者遵嘱用药2剂以后,牙痛已止,5剂后牙痛未见发作,病已愈。 按 “牙痛一证,临床常见,为医者当以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取其意而立其方,“谨守病...

  • 胸痹多属于冠心病心绞痛 止痛畅气靠黄芪

    胸痹多属于冠心病心绞痛 止痛畅气靠黄芪

    刘某,男,40岁,于 2016年10月16日初诊。患者阵发性心前区疼痛2个多月。2个月前因为公司事物繁杂、应酬较多,出现左前胸部疼痛,疼痛如针刺,每次持续半分钟到3分钟,开始时每天二三次,逐渐增加至每天七八次。疼痛时用拳砸痛处,似《金匮要略》记载的“常欲蹈其胸上”,或者深呼吸方能缓解。疼痛严重时需要含服丹参滴丸和硝酸甘油才能缓解。刻诊:面色萎黄,不耐疲劳,体型适中,畏寒怕冷,善太息,感胸中气滞不畅,口中异味,眠差,多梦,二便调,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沉弱。 处方:生黄芪90克,人参2...

  • 龋齿引起的牙痛出血 快速止痛方

    龋齿引起的牙痛出血 快速止痛方

    龋齿是牙齿硬安排逐渐被损坏的一种疾病。临床使用标明,云南白药对龋齿初期引起的牙痛、出血,有较好的效果。 当牙痛发作时,用牙签挑取云南白药少许,放入汤匙,然后参加开水1滴,调成糊状,再用牙签挑取白药糊塞入龋洞,牙周或牙根部,一般用药3~5分钟即能止痛。 云南白药其具有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的成效。药理研讨标明,该药有较强的消炎镇痛效果。临床上,在牙槽窝内放置云南白药,还能有效减轻牙齿拔出后的并发症。该药止龋齿痛苦见效快,无副效果。但假如连用数次牙痛不缓解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魏中意)...

  • 牙痛原因颇多 固本止痛中药二验案方

    牙痛原因颇多 固本止痛中药二验案方

    例1:沈某,男,48岁,华南工学院职工。 于1978年年底患牙痛,自觉牙床浮肿,牙根酸痛松动难忍。头痛头眩,口苦口臭,睡眠不宁,胃纳、二便均如常。查,体胖,面色红润,脉弦稍数,血压 155/105毫米汞柱。诊为肝阳上亢,虚火牙痛。治以滋阴降火,平肝潜阳,用上方加夏枯草、生牡蛎、牛七、玄参、杭菊花。3剂。服后牙痛消失,余症亦减除。 例2,林某,女,33岁,华南工学院职工。 1979年10月28日初诊。自诉牙龈虚浮,牙齿酸软,头眩晕,腰酸,四肢乏力,白带多,胃纳呆。查:面色苍白,消瘦,舌淡少苔,脉弦细弱。诊为肾阴...

  • 活络止痛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

    活络止痛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现代医学病名,根据发病部位和发作性疼痛特点,相似于中医学的“面游风”“齿槽风”“厥头痛”等病名。运用中医药治疗之前,必须首先对疾病有明确的诊断。古人云:“巅顶之上,惟风可到。”因此,可以认定本病主要病邪是风邪。 纵观《灵枢·经脉篇》对十二经循行及对三阳经症候的记载,临床上三叉神经痛以第二、三支多发,与这个循行规律是大致吻合的。也证明三叉神经痛与经络受邪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 临...

  • 肿瘤相关性失眠 解郁不可忘止痛不可缓

    肿瘤相关性失眠 解郁不可忘止痛不可缓

    •肿瘤与不寐常相互作用并形成恶性循环,共同影响肿瘤患者原发病的治疗效果,影响其生活质量与疾病预后。 •肿瘤相关性失眠是在正气亏虚基础上,复加各种攻邪疗法的消耗克伐,兼以心身压力而发生。扶正气是其治疗大法。 肿瘤相关性失眠又称癌因性失眠或肿瘤相关性睡眠障碍,是指因肿瘤产生、肿瘤并发症或抗肿瘤治疗的不良反应、作息规律改变,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家庭、心理、经济、人文等问题而引发的睡眠异常。失眠是肿瘤患者相关不良反应中仅次于癌因性疲乏的第二症状,是存在相对较持久的并发症,尤其在肺癌、乳...

  • 和中止痛 主治消化性溃疡处方

    和中止痛 主治消化性溃疡处方

    治消化性溃疡方 处方:生地15克,白芍、枸杞 子各10克,北沙参、麦冬、当归、 甘草、川楝子、石斛各8克,黄连5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滋阴养胃,和中止痛。 主治: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属 胃阴亏虚型。临床症见患者胃脘隐隐 灼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心烦口 渴,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赵梅花...

  • 急性胃炎缓解止痛针法是治疗关键

    急性胃炎缓解止痛针法是治疗关键

    李某,女,37岁,2008年9月26日初诊。 5小时前,因吃鲜枣过量,引起胃脘胀痛,部位固定,压痛明显。无呕吐,大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症为鲜枣过量,停滞胃脘,不通则痛。治宜通降胃腑,行气止痛,取承浆穴针刺。 令患者坐位或平卧位,承浆穴处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三寸不锈钢毫针,平刺承浆穴,酸胀麻感得气后,用泻法强刺激捻转约2分钟,疼痛减轻2/3,后改为平补平泻法捻转,约1分钟后疼痛即刻缓解。每10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钟左右,针1次后随访,一直未反复。 按:急性胃炎缓解止痛...

  • 治疗急性胃痛的止痛穴 治疗胃痉挛

    治疗急性胃痛的止痛穴 治疗胃痉挛

    胃疼、胃胀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小毛病”,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胃疼的经历。从中医角度看,胃疼的病因有受风寒、饮食生冷、饥饱失常、暴饮暴食、过度饮酒、情绪激动、服用刺激性食物和药物等。许多年轻人饮食不规律、寒热不分,尤其是一些女孩子爱吃冰淇淋和冰冻的水果、饮料等,很容易引起胃部不适。还有些人由于常生气,造成肝气不疏而导致胃疼。以上情况很常见,由此,如何在家中防治胃疼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首先,介绍一个离胃很近的穴位:中脘穴。在腹部两侧肋弓与人体前正中线相交的地方,叫“剑突&rdqu...

  • 腹痛(气滞血瘀)通络止痛处方

    腹痛(气滞血瘀)通络止痛处方

    虚实   李春生常以脉诊、腹诊与触诊来决定虚实,以脉之虚实、痛之拒按与喜按以分之,以病位、标本缓急、寒热、虚实等传统中医经典思维为根据,并参考西医检查报告,受益良多。   患者曾某某,女,36岁。2014年12月31日初诊。诉左下腹冷痛已3年余,呈隐痛不移,热敷及揉按舒服,腹不胀,急躁易怒,月经量少。既往患桥本氏病。曾多方治疗,未能止痛。   检查:舌淡紫,苔白,边有齿痕,脉细缓。左腹股沟中点有明显压痛,未扪到包块。   诊断:腹痛(气滞血瘀)。   治则:活血祛瘀...

  • 胃络所致的胃脘痛 敛疡止痛中药方

    胃络所致的胃脘痛 敛疡止痛中药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王道坤,男, 1941年生,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第三、第五、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王道坤教授深入研究伤寒、易水、温补等学派,临证衷中参西,既善攻邪,又娴扶正,活用“风火痰瘀”理论辨治疑难病症,临床诊疗涉及内、外、妇、儿科,尤对脾胃疾病见解独到。   组成:生蒲黄(包煎)、五灵脂(包煎)、刘寄奴、生黄芪、淮山药、蒲公英各15克,血竭3克(冲...

  • 胃脘痛治则 疏肝行气解郁抑酸止痛利胆

    胃脘痛治则 疏肝行气解郁抑酸止痛利胆

    笔者跟师河北省名中医张洪洲老师学习期间,见老师治疗一胃脘痛兼胆石症的患者疗效较好,现整理总结其治疗思路及用药经验如下。 患者张某某,女,58岁,2022年1月20日初诊。患者胃脘胀疼、烧心十余天,伴有胃气上返,吐酸,平素脾气急,口黏,口臭,纳差,眠差,舌暗苔白厚腻,脉沉弦。肝胆彩超示:胆囊壁厚,毛糙,胆囊结石(多发,考虑为泥沙样结石)。胃镜检查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T改变。 诊断:胃脘痛、胆石症(肝胃不和型)。 治则:疏肝行气解郁,抑酸止痛利胆。...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