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血虚 第24页

血虚 第24页

  • 血虚发热经验方益气养血清热汤原方

    血虚发热经验方益气养血清热汤原方

    徐某,女,38岁,2013年12月7日初诊。 患者主诉因发热三个月来诊,主诉呈阶段性发热,尤其是月经前后发作明显,体温多在37.2℃~37.5℃左右,一般傍晚感觉肢体酸乏,四末发凉,午夜体温则升高,患者素有子宫肌瘤和贫血病史,月经量多,持续时间长,末次月经12月6日结束。刻诊见患者面色无华,唇淡口干,四肢不温,自述头晕头昏、动辄心慌气短、食欲不振、渴不欲饮、盗汗、睡眠不宁、耳鸣健忘,查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依据舌脉症候辨证,当属于崩漏失血,导致阴血亏虚,阳无所依,而浮散于外而发热。治宜益...

  • 血虚血瘀性手背发黑 治法处方

    血虚血瘀性手背发黑 治法处方

    翟某,女,65岁。2020年5月16日初诊。 手背晨起发黑20余天。刻诊:可见双手手背合谷穴处,约有鸡蛋大小皮肤黯黑,晨起明显,活动后可减轻。按之不痛,无外伤诱因。平素乏力,有时手足麻木,劳累加重。脉细略涩,舌紫暗苔薄白。有冠心病史,平素服麝香保心丸等药。 诊断:血虚血瘀性手背发黑。治法:补血活血。处方:党参15g,黄芪15g,生地15g,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5g,丹参20g,红花6g,鸡血藤30g,天麻10g,柴葛根30g,片姜黄10g,桑枝30g,桂枝10g,川牛膝30g,炙甘草6...

  • 血虚发热案方用归脾汤加减

    血虚发热案方用归脾汤加减

    全国名中医孙伟正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中医理论渊博,临床经验丰富,临床过程中辨证治疗内伤发热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内伤发热验案3则介绍如下。 内伤发热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以低热为主,有时高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内伤发热的治疗以辨证论治为基础,辨证候之虚实,但内伤发热属虚者居多,临证时可针对病情补益气血阴阳,以促进脏腑功能及阴阳平衡的恢复,切不可一见发热,便用发散解表及苦寒泻火之剂,以致耗气伤阴或伤败脾胃。...

  • 中医辨证治“血虚”

    中医辨证治“血虚”

    “血虚”是中医病症“虚劳”的一种,由多种原因所致慢性衰弱性的证候。中医的调治通常从心血虚和肝血虚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辨证施治。1.心血虚 [症状]心悸怔忡, 健忘, 失眠,多梦, 面色不华, 舌质淡, 脉细或结代。[治法]养血安神。[方药]养心汤加减:人参20克、黄芪20克、茯苓12克、甘草6克、当归20克、川芎10克、五味子12克、枣仁10克、远志10克、肉桂6克、半夏10克。2.肝血虚 [症状]头晕, 目旋, 胁痛, 肢体麻木, 妇人月经不调甚则经闭, 舌淡, 脉细。...

  • 血虚体质的人用固元膏调理

    血虚体质的人用固元膏调理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一朝选在君王侧”的女子绝大多数没有杨玉环那样的幸运,曾经也是一抹艳丽的红颜,终究是枯槁白头的人生。这些宫女的样子,有着明显的体质倾向——血虚。 血虚质的人有以下特点:面色、唇色、指甲、经色等缺乏血色;不耐体力与脑力劳动,脉象细软无力,缺乏精气神;易患精神情绪性疾患,如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宫女给人的整体感觉,就像缺乏阳光雨露的植物,了无生机,形容枯槁,是血虚体质的代表。 血虚体质需要补血,最常用的补血...

  • 眼皮跳与气血虚不能濡养胞睑有关 区别调养

    眼皮跳与气血虚不能濡养胞睑有关 区别调养

      唐梁 指导专家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分院中医科主治中医师   人们常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不过眼皮跳实际上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一个报警器。对多数单纯眼皮跳的人来说,最多见的原因是劳累、精神紧张或用眼过度,只要放松压力、适当休息就能恢复。   从中医角度来说,眼皮即胞睑,胞睑属脾,眼皮跳主要与气血虚不能濡养胞睑及风热之邪外袭有关,需要区别调养。   气血亏虚多有疲乏、面白或萎黄、舌淡等表现,偏气虚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偏血虚者用当归活血汤加减,平时在家中可以用...

  • 中医罗大伦 食疗调血虚

    中医罗大伦 食疗调血虚

    调理血虚的食疗方法 1.食材:龙眼肉200克,西洋参20克(磨成粉) 2.做法:西洋参磨成粉和龙眼肉放在一个碗里,碗里不要放水,一起蒸四个小时,然后每日一汤匙,用开水冲泡后服用,一天一杯250mL即可。 注意:孕妇忌用。小孩血虚的时候,可服用适量的龙眼肉。 龙眼肉最好在药店购买,不是市场上的鲜龙眼。 把血养足可以提高睡眠。 血虚的症状与原因 血虚的症状:头晕,心悸,失眠,疲乏,记忆力减退。 血虚的原因:女性生理原因;现代人生活太劳累;脾胃虚弱也会引起血虚; 现在家长给孩子吃太多好吃的,造成孩子脾胃虚弱,造成孩子有可...

  • 阴虚动风证与血虚生风证鉴别

    阴虚动风证与血虚生风证鉴别

    定义   阴虚动风证 因汗、吐、下伤阴太过或温热病后期,肝血肾精不足,筋膜失养,则手足蠕动以及虚热内生所导致的证候。   血虚生风证 因失血过多或病久正虚,化源不足,使筋脉、爪甲、肌肤、头面失于濡养,出现手足震颤,肌肤麻木等虚风内动的证候。   病因   阴虚动风证 温热病持续不解,消灼阴液,或温病后期,余热未清;或汗、吐、下太过,阴液大量丧失,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消耗营阴;或房室不节,斫伤肾阴。导致水亏火旺,阴不敛阳,筋膜失养,虚风内动。若失血过多或血之化源不足,则阴血亏...

  • 肝血虚证与肝阴虚证鉴别

    肝血虚证与肝阴虚证鉴别

      定义   肝血虚证由于失血过多或久病、热病耗伤肝血,使肝脏血液亏虚,肝失所藏,筋、目、爪甲、肌肤失于肝血濡养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面色无华,两目干涩,爪甲不荣,肌肤麻木等症状。   肝阴虚证多在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或肾阴亏虚,不能上滋肝木,或热邪灼伤肝阴,导致肝阴亏损,虚火内生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眩晕,目干,烦热,盗汗或筋惕肉?等症状。   病因   肝血虚证多因产后大量失血,或崩漏日久等各种出血,导致血液大量丢失而营血亏虚。或因脾胃虚弱,血之化源不足而生成减少,或因肾精不足,精不化血,或...

  • 鉴别心阴心血虚证

    鉴别心阴心血虚证

      定义   心血虚证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所导致的心悸怔忡,少寐多梦及血虚证候。   心阴虚证心脏阴液不足,心神失养,虚火内生,神失潜藏所表现的心血虚证候和阴虚内热证。   病因   心血虚证各种出血所致的血液丢失过多;或病后失养、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致中焦气血生化乏源等血液生成不足;或素体虚弱,或大病久病,耗伤气血;或思虑太过,暗耗心血,正如《顾氏医镜》所云:“‘心主一身之血脉’。又云:‘心生血。’是心者,血之源,故心安则真血日生,惟劳...

  • 两眼间作痛为心血虚寒

    两眼间作痛为心血虚寒

      面为阳明部分,而阳维脉起于诸阳之会,皆在于面,故面痛多属于火。惟火有虚火,有实火,实者可清,虚者不可清。乙未,余客上海,有张姓妾,小产后,两眼中间常有一星作痛,病已经年,问之诸医,莫名所以然。余切其脉,细弱而迟,知是平素血亏,小产后,血尤亏,血亏则气亏,气亏则火亏。遂合当归补血汤、胶艾汤加吴茱萸、牛膝、肉桂为方,温补而愈。   考《内经察色》篇,以两眼之间属心。《经》又云:心之合脉也。又云:诸脉皆属于目。西医亦云:心体跳动不休,周身血脉应之而动。可知脉为心血贯注之所,目又为血脉交会之所,今两眼间作痛,其...

  • “一听七看”自诊气血虚

    “一听七看”自诊气血虚

    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不少人总是感觉面色发白、工作没劲、怎么睡都睡不够,医生将其归结于“气血虚”。那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气血虚?只要通过下面介绍的“一听七看”,便可知道。 听声音不爱说话,即使说话也是有气无力,很容易感到疲乏,这些都是气虚的表现,如果连说话都觉得累,说明气虚比较严重。 看皮肤如果皮肤粗糙,没光泽,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都代表气血不足。 看头发如果头发干枯、发黄、发白,容易掉发、开叉,说明气血不足。 看手温如果手心偏热或偏冷或者容易出汗,都是气血不...

  • 血虚寒闭型冠心病药膳

    血虚寒闭型冠心病药膳

    血虚寒闭型冠心病遇寒疼痛,气短心悸,面白自汗,手足不温,形寒怕冷,神倦乏力,头昏,失眠健忘,舌淡苔薄白,脉细紧 能制此型药膳的中药有:当归、桂枝、蒲黄、五灵脂、赤芍、炙甘草、细辛、通草、红枣、茯苓、远志、菖蒲、党参等。 能制作药膳的食物有:鸡、蛋、羊肉、猪肉、姜、葱、白米、海鲜、蔬菜、水果等。 参枣茶 【配方】红参、桂枝各6克,甘草、当归各3克,红枣6颗,红糖20克。 【制作】 1.把红枣去核,红参切片,甘草切片,桂枝洗净,把桂枝、甘草用纱布袋包装扎口。 2.药袋、红参、红...

  • 阴虚阳虚气虚血虚

    阴虚阳虚气虚血虚

      阴虚:阴虚生内热,多表现为消痩、头昏、咽干舌燥、耳鸣、四肢无力、失眠、健忘、手足发热多汗、皮肤干燥、尿黄、便秘、胃有烧灼样疼痛、肝区闷胀、遗精、早泄、月经量少、闭经等,只要具有上述的2~3个症状,即可判断为阴虚。可在中医师指导下选用麦冬、枸杞、冬虫夏草、女贞子、黄精、桑椹等中药进行调理。   阳虚:阳虚生外寒,多表现为畏寒肢冷、手足不温、面色苍白、口水多、腰膝酸软、胃腹冷痛、易出汗、尿多、夜尿频、大便稀、性功能减退、阳痿不育、白带清稀、痛经、宫寒不孕、小腹腰部胀痛、舌苔白等,只要具有上述的2~3个症状,即可判断...

  • 闲话血虚

    闲话血虚

    众所周知,血是营养人体最宝贵的物质,《黄帝内经》里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以奉生身,莫贵于此”。中医学认为,血是一种赤色的液体,源于水谷精气,在脉中按一定规律,沿一定方向循环流动,以营养人体内外上下各部组织。 若血液不足,或血液对人体某一部位的营养或滋润作用减弱,或全身性的血液亏损,即发生血虚证。在临床上以面色苍白无华或委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妇女月经量少,延期,甚或经闭等为主要症状。形...

    养生秘方 2024-03-06 7 0 血虚
  • 莫把“血虚”当贫血

    莫把“血虚”当贫血

    赵大妈今年63岁,前不久体检查出贫血,于是她又找中医专家看了看,大夫说是血虚。赵大妈糊涂了,西医说是贫血,中医说是血虚,这是一回事吗? 其实,西医说所的贫血并不等同于中医的血虚。血虚是中医特有的证候名称,是指一个人体内阴血不足的亏虚状态。多表现为面色萎黄、头目眩晕、心悸气短、不耐寒冷、疲劳乏力、手足发麻、指甲发白、唇色淡白等症状。血虚多见于体弱女性、月经不调者、孕妇、久病初愈者、老人等。贫血是西医的病名,是指循环血液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的病理状态。贫血的种类较多,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

  • 血虚四肢厥冷麻木案

    血虚四肢厥冷麻木案

    当归四逆汤首载《伤寒论》,药由当归、桂枝、白芍、细辛、炙甘草、木通、大枣七味药物组成。方为厥阴伤寒,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之证而设。笔者临证将该方运用治疗、凡属血虚有寒所致的手足厥冷、小便频数等症,疗效满意。今择验案两则,报告如下: 血虚四肢厥冷麻木案 严某,女,65岁,2019年4月26日初诊。诉四肢厥冷多年,尤以气候变化和冬季为甚,得温则舒。曾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治疗,收效甚微,今日来本科就诊。刻见症如所述,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血虚寒厥。 治法:养血通脉、温经散寒。...

  • 气虚,血虚证的循经脏腑调理研究

    气虚,血虚证的循经脏腑调理研究

    亚健康状态是处在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 在中国城市中普遍存在, 临床表现涉及到人体疲劳和精神状态、心血管、消化道、免疫系统[1]。积极调理人体亚健康状态有助于向健康状态转归。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在健康、亚健康、疾病状态诊断辨识中, 提高了中医诊断标准化的准确性和速度[2], 使中医诊断标准化, 规范化。中医证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在临床辨证论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微观辨证”的新概念, 延伸了中医传统的四诊, 建立可量化、通过仪器收集的诊断信息, 有中医特色的微观参数是微...

  • 食桂圆洋参膏 治气血虚头晕

    食桂圆洋参膏 治气血虚头晕

    食桂圆洋参膏 治气血虚头晕 材料:桂圆肉150克,西洋参50 克,蜂蜜200毫升。 制法:取桂圆肉切碎,西洋参研 粉,与蜂蜜混匀后密封装入瓶中,放 冰箱保存。每次取5克,温开水冲服, 每日1次。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适用 于气血不足型的头晕患者,症见头晕 伴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自汗,唇里淡 白,心悸失眠等。 单恒 常饮丝瓜络茶 减轻痛风肿痛 材料:丝瓜络10克。 制法:丝瓜络加水煎煮半小时, 取汁300毫升饮服,每口1次,连续 7日。 功效:祛风通络、抗炎镇痛,并 且可以利尿,能减轻痛风患者...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