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第48页
-
治感冒 流行性感冒经验方
治流行性感冒二方 一方:石膏20克,大青叶、黄芩各 10克,前胡、柴胡、桂枝、杏仁各8克,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流行性感冒导致的发烧咳嗽。 二方:金银花15克,板蓝根、大青叶各12克,荆芥9克。 主治:流行性感冒导致的发烧、咽痛、鼻塞、全身不适。 张凯之 治感冒经验 方法:取银翘解毒片(药店有售)6 片,研为细粉,加冰片粉0.1克,开水调成糊状,纱布包裹,敷肚脐,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主治:感冒,中医辨证为风热犯表型,症见恶寒轻,发热重,咽喉肿痛,咳嗽痰黄,口干欲饮,苔黄燥,脉浮数。伍...
-
感冒头痛鼻塞按摩可以消除症状
感冒往往都是因为机体免疫力低下又感受外邪,从而产生一些不适的症状,像头痛、鼻塞等等。通过按摩可以消除或者缓解这些症状和临床表现。 喷嚏鼻涕全清除 首先按揉迎香穴,迎香穴在鼻翼两旁,按住后力量稍轻,两个手指相对向中间用力,鼻子有一定的酸胀感。然后按揉四白穴,四白穴在眼眶下正中下横一个大拇指的距离,操作方法和迎香穴一样。第三按揉风池穴,从耳根下向后脑方向移动,有个窝,窝上面是一块高的骨头,这个窝的位置就是风池穴,按住风池穴位以后向上顶。 头痛、浑身酸痛乏力 这些可以从面部到头部再到背部按摩,一般从面部开始,...
-
读《外感病初期辨治体系重构》有感
外感病初期必须辨别寒热,这是众所周知的,也是共识。现在的中医教科书中辨寒热的方法是根据恶寒和发热的轻重来辨别,而临床的事实是,根据发热和恶寒的轻重不能区分外感病初期的寒热属性。外感寒邪初期的麻黄汤证发热往往很高,恶寒也很重;而外感热邪初期的银翘散证、桑菊饮证发热往往并不高。这就告诉我们,辨别外感病初期的寒热性质是个值得深究的课题。辨不清外感病初期的寒热性质,外感病初期的误治就成为必然。 每年的流感流行、2003年的非典、2005年的禽流感、多次的猪流感(甲型H1N1、H7N9)等,一次次地警告世人,传染病...
-
防感冒 打着感冒的幌子
冬天,因为寒冷和空气污染,不少人在外出时习惯长时间用口罩或围巾捂着口鼻。诚然,戴口罩对阻止被污染的空气、风沙等有很好的功效,但这种做法会降低人体御寒能力,更容易患感冒。 人体鼻腔里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黏膜和鼻毛,是人体的第一道防御系统。其中的毛细血管是鼻腔内血液畅通的重要枢纽,许多海绵状血管网的畅通会使血液循环更加旺盛。黏膜则覆盖了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表面,起到一定保护作用。抵御外界的冷空气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只要通过适当锻炼,人体的耐寒能力会有所增强。老戴口罩容易消减鼻腔的自然抗寒能力,增加患感冒几...
-
冬天风寒感冒喝粥能食疗
冬天感冒大都由风寒引起,其实,平时多喝粥能食疗,加了特殊食材的粥,尤利于防治感冒。 风寒感冒表现为发热、畏寒、无汗等症状。对于老年人来说,平时不注意预防,或得了感冒不及时治疗,会降低身体抵抗力,加重其他疾病如慢性气管炎、高血压、心脏病等。 冬季感冒时可多食热粥,有助于发汗、散热、祛风寒。同时,感冒后人胃口差,肠胃消化系统不好,喝粥促进吸收。另外,有些药对肠胃刺激大,喝粥可保护胃黏膜。 冬日煮粥以大米最好。大米性味甘平,有和胃气、补脾虚、壮筋骨、和五脏功效,而其他米如小米、糜子米、薏米...
-
食药粥防治春季感冒
防风粥 防风15克,生姜3片,葱白2茎,大米50克。煮成药粥后趁热服食,盖被静卧,以少汗出为佳。可清热祛风,散寒止痛,适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畏寒发热,骨节酸痛,鼻塞声重,肠鸣泻泄等。 神仙粥 生姜3片,糯米50克,连须葱白5茎,食醋15毫升。先将糯米淘净与生姜末同煮一二沸后,再放进葱白,待粥将熟时,调入米醋,稍煮即可,乘热服食,服后盖被静卧,避风寒,以微汗出为佳。可发散风寒,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怕冷,浑身酸痛,鼻塞流涕,以及胃寒呕吐等。此粥是解除风寒感冒颇为有效的食疗方,因其疗效显著而有 &ldquo...
-
风热感冒者不宜吃红枣
红枣在中医处方里是一味最常见的药食同源方药,味甘性温,主要功能为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临床主要用于脾胃气虚、血虚萎黄、血虚失眠多梦等症的治疗。常喝红枣水对于经血过多而引起贫血的女性可起到改善面色苍白和手脚冰冷的补益作用。但红枣作为方药是有禁忌症的,如在月经期间,一些女性常会出现眼肿或脚肿的现象,其实这是湿重的表现,这类人群就不适合服食红枣。这是因为红枣味甜,多吃容易生痰、生湿导致水湿积于体内而加重水肿症状。同时,以服用红枣进补而又属于燥热体质的女性也不适合在经期服食,因为这极可能会引起经血过多而伤害身体健康。此外,由...
-
中药治感冒见效快 培补正气
中药治感冒不但见效快,而且还能迅速培补人体正气,提高人的免疫力。 处方:苏叶、藿香、荆芥、银花各 10克,防风12克,板兰根15克,薄荷(后下)、甘草各6克。 加减:体虚正气不足者加黄芪 15克,白术12克;咳嗽者加百部、前胡、白前各12克;咳嗽日久难愈者加浙贝母12克,橘络10克,枇杷叶6克;痰多者加陈皮10克,茯苓15克,法半夏12克;胸闷痰黄者加瓜篓12克,薤白10克;痰黄胶化者加神曲10克,白芥子6克;肺部感染发热者加柴胡12克,鱼腥草20 克;燥咳者加沙参、玉竹各12克,麦冬15克;风热感冒加连翘、栀...
-
玉屏风散出自《世医得效方》治小儿表虚易感
玉屏风散出自《世医得效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具有益气固表、祛邪止汗之功能。主治气虚自汗,体虚感冒。 小儿表虚易感是儿科临床常见病证,其发病特点是反复发作上呼吸道感染,大多由病毒引起,稍受风寒即出现感冒症状,严重者每月1~2次,甚至一周1次,如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不仅可以诱发其它疾病,还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小儿易感的主要原因是正气不足、肺脾气虚,故治疗以扶助正气为主。这种情况,辨证使用玉屏风散,常获满意疗效。玉屏风散中用黄芪益气固表,扶助正气;炒白术健脾补气,以资生化之源,辅助黄芪益气固表;防...
-
冯世纶经验治疗多例流行性感冒
近几个月以来,由于天气时变,不但北京地区流感频发,全国各地医院流感患者也人满为患,幼儿园、中小学等多集体发病。本次流感的主要症状为鼻塞、流涕、发热、咽痛、咳嗽等,西医多以抗病毒等对症治疗,时方也多以辛凉解表为治,或加用药理研究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 笔者在侍诊胡希恕名家研究室、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教授期间,见其于此类流感多辨为太阳阳明合病、少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以大青龙汤、小柴胡加石膏汤治疗,皆取捷效。笔者遵照老师的经验治疗多例流行性感冒,亦取得佳效。 以下是冯世纶老师的一则医案:...
-
感冒伤风 中药焚熏法
感冒,俗称伤风,是由感受外邪而引起的疾病,包括现代医学的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我们知道,普通感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流感,即流行性感冒。这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老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至于流感的发病形式可为散发或流行。流行特点是突然发病、发病率高、迅速蔓延、流行过程短但能多次反复。流行则根据其发病的范围可分为小流行、流行、暴发流行和大流行,大流行可呈世界性...
-
感冒发热 兼见鼻塞流涕喷嚏咳嗽 方药组成
因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神气怯弱,感冒之后,容易化热,初起为寒象,可能第二天就转为热性表现,这一点也是和成人感冒不一样的。究其病因,小儿稚阴稚阳,肌肤娇嫩,脏气未充,肺脾尚虚,卫外不固,容易受到风邪的侵袭,以致阴阳失衡,营卫不调,外感风寒,入里化热。又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阳气相对比较旺盛,所以,感受外邪,更容易出现发热症候。 方药组成 玉屏风散加柴胡、黄芩、甘草。 功用 益气固表,补脾实卫,疏风散热。 主治 感冒发热,或同时兼见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症状。 方解 方中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