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叉神经痛 第3页

三叉神经痛 第3页

  • 活络止痛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

    活络止痛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现代医学病名,根据发病部位和发作性疼痛特点,相似于中医学的“面游风”“齿槽风”“厥头痛”等病名。运用中医药治疗之前,必须首先对疾病有明确的诊断。古人云:“巅顶之上,惟风可到。”因此,可以认定本病主要病邪是风邪。 纵观《灵枢·经脉篇》对十二经循行及对三阳经症候的记载,临床上三叉神经痛以第二、三支多发,与这个循行规律是大致吻合的。也证明三叉神经痛与经络受邪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 临...

  • 中药治三叉神经痛疗效好

    中药治三叉神经痛疗效好

    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三叉神经痛84例, 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84例中,男性36例,女性48例;年 龄15~53岁;病程1个月一12年,平均5.3年。 患者均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一侧颞部、眼眶、额 部的剧烈性跳痛,常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及 睡眠障碍,脑血流图示波幅高,双侧不对称, 并排除其它疾病所致的头痛。 二、治疗方法 处方:何首乌18克,川芎、白僵蚕各15 克,当归12克,白附子、羌活、防风、天麻各9 克,全蝎6克,蜈蚣3克。 用法: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旺火煎 沸后小火煎30分钟,每...

  • 专家解答 下三叉神经痛

    专家解答 下三叉神经痛

    请问下三叉神经痛有没有好的办法?家里有个亲戚有这一问题,很痛苦,牙拔了好几颗也没用,人都快抑郁了。 专家解答 导致三叉神经痛的原因很多,例如三叉神经及相关血管受到压迫或者神经的创伤。治疗方面,目前常用口服抗癫痫药、局部注射药物阻滞或破坏三叉神经末梢等,对于保守治疗控制不佳的患者,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外科疗法。从中医角度来看,三叉神经痛可归属到“面痛”的范畴中,由于风寒、风热之邪侵袭面部经脉,导致经络痹阻,不通则痛,从经络角度来讲,三叉神经的眼支、上颌支、下颌支与阳明、少阳经...

  • 近经远腑取穴法在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

    近经远腑取穴法在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

    三叉神经痛是以眼、面颊部出现放射性、烧灼 样抽掣疼痛为主症的疾病,中医学称其为 “面痛” “面风痛” “齿槽风” “面游风”等。三叉神经痛 是面部疼痛的常见病因,好发于 50 ~ 60 岁,女性 多于男性,多发性硬化病患者该病发生几率大幅增 加 [1 ] 。西医治疗本病多以药物控制疼痛,疗效良 好,但对药物的依赖性较大,不能获得良好的远期 疗效 [2 ] 。中医学认为,三叉神经在面部的分布与 手足阳明、手足少阳和手太阳经...

  • 面风辨证论治 三叉神经痛治法息风通络处方

    面风辨证论治 三叉神经痛治法息风通络处方

    ▲陈朝俊 广东省名医,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西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首届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丁某某,女性,32岁。 01 【发病过程】 患者自述近2年来反复发作左面部阵发性抽搐样剧痛...

  • 三叉神经痛中医理论认识 偏头痛偏头风典型医案

    三叉神经痛中医理论认识 偏头痛偏头风典型医案

    三叉神经痛,表现为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位于一侧的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范围内,历时数秒钟或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疼痛常反复发作,可由于口腔或颜面的任何刺激引起,以中老年女性为多见。本病是根据疼痛发生的神经解剖部位而定名的,在中医学中则隶属于偏头痛、偏头风范围内。 理论认识 本病的头面部疼痛,与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经脉循行部位关系至为密切,考《灵枢》云:“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

  • 三叉神经痛防治就是梳头

    三叉神经痛防治就是梳头

    三叉神经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患者平时好像常人,发病时痛不欲生。因其常以牙痛为主要症状,所以绝大部分三叉神经痛患者首先会前往口腔科,但三叉神经痛病因杂乱,病况多样,疗效不确定,一直以来是公认的疑难杂症。 三叉神经痛如此可怕,可是您知道吗,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很平常的行为就可能对三叉神经痛起到防备保健甚至医治的作用,这个行为就是梳头。 梳头功效 《三叉神经痛》一书中提出,梳头是医治三叉神经痛的有用方法之一。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医疗康复科对大量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梳头疗...

  • 李志道运用整体调理法治疗三叉神经痛

    李志道运用整体调理法治疗三叉神经痛

    李志道,主任医师,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曾任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副会长、天津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其从事教学与临床工作50余年,精于理论,善于临床,据病选穴施术。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三叉神经痛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指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的剧痛,发作具有骤发、阵发及反复性的特点,为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神经痛。其病因尚不明确,多数研究认为其病变位于三叉神经半月节及感觉神经根内,与血管、颧骨岩部畸形造成神经压迫、营养代谢障碍相关[1]。现代医学主要采用口服药物...

  • 花生叶子治失眠 治三叉神经痛偏方

    花生叶子治失眠 治三叉神经痛偏方

    治三叉神经痛偏方 将50g白萝卜切成丝,加陈醋10ml,拌匀后敷于病侧面部,20分钟后取去,每日敷2次。白萝卜有理气、活血、健胃、消食等成效;陈醋有消炎、散结、清热、解毒等成效。二者混合后,部分外敷可缓解神经痛症状。(魏忠良) 小便不通外敷有方 方法:取栀子仁14枚,盐少量,独头蒜1枚,共捣烂,摊于纱布上,贴于神阙穴(肚脐),每日换药1次,至小便通下。 成效:此方药味单一,治法简略,疗效显着,有此疾患者无妨在医生指导下一试。(张文) 花生叶子治失眠...

  • 李发枝辨治三叉神经痛验案举隅

    李发枝辨治三叉神经痛验案举隅

    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发枝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通过跟随李发枝学习,总结李发枝应用自拟龙胆夏枯汤、镇肝熄风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芍药甘草汤辨治三叉神经痛验案三则如下。 案一 王某,女,56岁,河南省郑州市退休职工。于2016年11月15日初诊。主诉:间断性右侧面部疼痛4年余,加重1周。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面部疼痛,曾在郑州市某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初服卡马西平片、加巴喷丁胶囊疼痛减轻,近1周来痛势加重,发作渐频,每日发作4~5次,发作历时约3分钟,再服前药不效...

  • 三叉神经痛(秘方数:9)

    三叉神经痛(秘方数:9)

    三叉神经痛系指在三叉神经分支范围内反复出现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无感觉缺失等种经传导功能障碍的表现。多于40岁后起胸,女性较多。疼痛分布严格限于三叉神经感觉供应区内;不扩散至后头部。疼痛趋向反复发作和缓解,在发作数周或数月后常可自行缓解数月至数年。在发作期,出现阵发性闪电样剧烈疼痛,如刀割、钻刺、火灼,阵痛持续时间仅数秒,频率自1日数次至1分钟多次。突然出现的剧痛常反射性地引起同侧面部肌肉抽搐,以及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流泪或流涎等。发作期涉及面、颌或舌运动的说话、吞咽、刷牙、洗脸、甚至微风拂面皆可诱致阵痛。在疲劳...

  • 三叉神经痛(秘方数:6)

    三叉神经痛(秘方数:6)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为一种位于颜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短暂的、反复发作性的剧烈疼痛的病症,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的病因至今不明;继发性的多与血管畸形、动脉瘤引起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带状疱疹、蛛网膜炎有关。疼痛的特点是突然发生,呈烧灼样、钻凿样、针刺样或刀割样疼痛;发作时间不长,每次疼痛持续数秒钟或1~2分钟,常伴有流泪、流涎、不敢说话、坐立不安等。说话、呵欠、刷牙、洗脸、咀嚼、吞咽或局部受刺激、情绪激动等是导致疼痛发作的诱因。疼痛多为一侧,很少累及两侧,未经治疗很少自...

  • 三叉神经痛(名方:4)

    三叉神经痛(名方:4)

    中药处方(一) 【方名】散偏定痛饮。 【出处】靳文清方。 【辨证】气滞血瘀,风痰阻络。 【治法】活血通络,平肝祛风,止痛。 【组成】生地30克,当归15克,川芎20克,赤芍20克,白芍2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白蒺藜15克,天麻10克,石决明30克,牛子20克,升麻10克,地骨皮30克,白芥子15克,细辛6克,白芷10克,甘草10克,止痉散(分冲)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二) 【方名】四味芍药汤。 【出处】夏度衡方。 【辨证】肝阳上亢,上扰清窍。 【治法】柔肝潜阳,和络熄风。...

  • 三叉神经痛(秘方数:8)

    三叉神经痛(秘方数:8)

    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出现剧烈的阵发性疼痛,历时数秒钟或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疼痛可自发,也可由轻微的刺激“扳机点”起,如表情肌的运动、微笑,轻微的触摸面部,微风的吹拂,头部的转动以及说话、洗脸、刷牙、漱口等均会引起疼痛发作。“扳机点”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两个以上,此点常位于牙龈、牙齿、上下唇、鼻翼、口角及颊部粘膜等处。疼痛如电击、针刺、刀割或撕裂样剧痛。发作时患者为减轻疼痛而做出各种特殊的动作,如咬紧牙关、连续咀嚼、咬唇、伸舌等,病程可呈周期性发作,发作期可持续数周或数月。有的患者发作与气候有关,春冬...

  • 引火汤治颈椎病案 三叉神经痛案 高血压案

    引火汤治颈椎病案 三叉神经痛案 高血压案

    引火汤最早出处清代医家陈士铎所著《辨证奇闻》,书中云:“斯少阴肾火,下无可藏之地,直奔而上炎于咽喉也。治法宜大补肾水,而加入补火之味,以引火归藏。”原方为:熟地黄三两,麦冬一两,巴戟天一两,五味子二钱。同时期的名医傅青主调整药方药量为:熟地黄三两,麦冬、天冬、巴戟天各二两,茯苓一两,五味子二钱。用来治疗小儿乳蛾肿大证属阴虚火旺之病。近代名医李可用引火汤加减治疗顽固性疾病,效果显著,如顽固性口腔溃疡、神经性头疼、高血压等等脑系疾病。李可认为“水浅不养龙”“水...

  • 三叉神经痛依法针刺10天治愈

    三叉神经痛依法针刺10天治愈

      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而不伴三叉神经功能破坏的症状,称“三叉神经痛”,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主要鉴别点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每次发作仅数秒或1~2分钟即骤然停止,间歇期正常;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疼痛持久,且伴有三叉神经麻痹,患侧面部感觉减退,眼支受损可有角膜反射减退或消失,第3支受损可有咀嚼肌萎缩,张口下颌歪向病灶侧,或合并其他脑神经麻痹。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要针对病因治疗,即治疗原发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止痛为目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神经阻滞疗法...

  • 食疗缓解三叉神经痛

    食疗缓解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主要由动脉压迫神经引起。病人的面部大部分都有“扳击点”,只要一触到“扳击点”,哪怕只是轻微的刺激,即可一触即发。临床主要表现为面部疼痛,疼痛短暂时,常为数秒钟,犹如触电、火烧、针刺、刀割、撕裂般。下面介绍几则三叉神经痛食疗方:   1、猪瘦肉150克,丹参、川芎各15克,共放砂锅中,加水适量炖煮。调味服食,每日一次。可连服10~15天。适用于瘀血阻之三叉神经痛。   2、川芎10克,鸡蛋两个,葱5根。同放砂锅中加水煮,鸡蛋熟后再去壳煮片刻,吃蛋喝汤。每日一次...

  • 三叉神经痛药膳

    三叉神经痛药膳

    三叉神经痛,为位干面部的三叉神经之一支,或几支所布的区 域内,出现阵发性剧烈疼痛,有如针刺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后突 然消失,一天可发作数次或数十次,常于40岁起病,女性较多。 本病中医认为,是肝风内动营血不和经脉不利所致,治疗本 病药膳宜熄风镇痛、清肝疏经和营养血之法。 白芷麦冬生地甲鱼汤 [配方]白芷、麦冬各15克,生地20克,甲鱼1只,姜10克, 葱15克,盐4克。 [制作] 1.白芷洗净,润透切片;生地切片,麦冬洗净去心;甲鱼宰 杀后,去头尾、内脏及爪;留鳖甲,姜切片,葱切段。 2.甲鱼放人蒸盆,抹上盐,放人姜...

  • 怎样辨别牙痛和三叉神经痛

    怎样辨别牙痛和三叉神经痛

    多数情况下,牙痛可能是来自牙齿内部的神经血管(又称牙髓),或是牙周组织的发炎感染所致。牙周炎引起的疼痛多属闷闷的胀痛,而牙髓发炎引起的疼痛则呈多样性,冷热刺激加重,疼痛部位深、无放电样疼痛,头部也常会随之产生疼痛。此时最好去看牙医,通过对口腔检查可发现牙病,如龋齿、残根、残冠等,并进行对症治疗。 有时,牙痛的原因并不在牙,可能来自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常发生于第二支(上颌神经)和第三支(下颌神经),而第二支和第三支痛特别容易与牙痛相混。因此,建议牙痛时不要轻易拔牙,应进一步鉴别诊断后再进行治疗。 那么如何辨别三叉神...

  •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

    培额(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无穷 莲花拔罐可建功 例一、梁某,男,71岁。2009年 12月1日初诊。 主诉:左额面部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2年。 患者于2007年10月上旬无明显诱因下左额部出现带状疱疹,在当地医院行抗病毒等治疗后疱疹消失,但后遗左侧三叉神经痛,呈放射痛。牵扯整个头项及额面部。每日反复发作3-6次。每次痛时均靠服用吗啡止痛,连续2年。就诊时主要症状是左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呈放射痛,局部不能触碰,夜间 1点左右痛明显,每日靠服吗啡方能止痛,不能戒断吗啡形成吗啡依赖,身体虚弱不堪,平...

  • 三叉神经痛何时需手术

    三叉神经痛何时需手术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可以分为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两类。内科治疗主要应用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也可用氯苯胺丁酸或氯硝基安定。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主要是肝功能障碍、皮疹、共济失调等。初期病例多数药物治疗有效,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病人,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有微血管压迫等继发性因素的病人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有经皮三叉神经感觉根毁损术和经后颅窝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手术治疗也有并发症,如出血、感染、三叉神经支配区域麻木等,有些并发症甚至是致命的。约80%以上的病人手术效果良好,10%-2...

  • 妙招止三叉神经痛

    妙招止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短暂的剧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者占70%~80%,女性略多于男性。多数为单侧发病,极少有双侧发病者。笔者采用萝卜加米醋法治疗本病,其疗效显著。 治法是将萝卜100克切成丝,加米醋20毫升,混匀后敷于病侧面部,30分钟后取下,每日敷3次。一般轻者10天可愈,严重者15—20天可明显好转。 萝卜有理气、活血、健胃、消食等功效;米醋有消炎、散结、清热、解毒等功效。二者混合后局部外敷可消除疼痛,缓解神经痛症状。...

  • 中医外治三叉神经痛

    中医外治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属中医“头痛”、 “头风”、 “偏头痛”等范畴,系肝风内动,营血不和所致。治宜熄风镇痛,清肝养阴,和营养血。患者在口服药物治疗时,配合下列中药外治,可提高疗效。 药物涂擦法。 当归、川芎、细辛、红花、乳香、没药、丹参各10克,冰片5克。加入75%的酒精100毫升密封浸泡7天后擦患处,每日3次,连续3—5天。 药膏贴敷法。 地龙、全蝎、细辛、蜈蚣各等份。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适量药末,药酒调为稀...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