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 第33页
-
芝麻面儿治便秘效果好
母亲生活不能自理,我就挑起伺候她的担子。可是,别的事都好办,就是便秘解决不了。什么开塞露、润肠片等药物都解决不了。用土法验方也不行,吃稀的多了大便增多,病人消瘦;吃凉了就闹肚子或腹痛。后来,有人建议往菜里放些香油。虽然便秘解决了,可是病人锁不住大便,几乎成了顺肠流。 这事我经常琢磨,心想,有个润肠通便又不伤肠胃的办法最好了。琢磨来琢磨去,就想到香油能润肠通便,可它太凉,不好掌握。如果把磨香油的芝麻磨成面儿,掺到饭菜里吃下去,一定不会便秘。这样做了以后,效果果然很好。从此,母亲不再便秘,对肠胃也无刺激,这样一直坚持了...
-
青海名医治小儿便秘方
青海名医治小儿便秘(脾胃虚弱)方 处方:生白术、白芍、枳实、当归各4克,太子参、莱菔子、炒麦芽、茯苓、火麻仁各8克,陈皮5克。 加减:精神倦怠,面色萎黄或白加黄芪8克,厚朴花4克;脘腹胀痛不适加紫苏梗、炒枳壳各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运脾胃,化湿导滞。用于治疗小儿便秘,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型。症见大便次数少,粪便干燥,精神倦怠或烦躁,面色萎黄或白,脘腹偶有不适,纳食差,舌质淡或淡胖有齿痕,苔薄白或腻,脉虚弱或濡缓。 青海名医治小儿便秘(阴津不足)方 处方:生地、麦冬、玄参各10克,白芍6...
-
运动腰腹疗便秘
便秘是老人极为常见的疾病,造成便秘的原因更是多种多样,如不合理饮食结构以及胆囊炎、肠粘连、糖尿病等疾病影响,泻药的滥用,无固定的排便习惯及年老体衰等都可以造成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减弱,使粪便积于肠内而不易排出。服药的同时若能配合运动,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特别是重点进行腰腹运动、跳跃和深呼吸运动,能够刺激胃肠蠕动,又能增强腹壁肌力,使排便比较容易;运动还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使精神状态比较稳定,从而改善神经系统对肠管运动的调节。 腹式呼吸 站立,双足分开约10厘米,双手张开放置于肋骨下方。缩紧小腹,用鼻子将空气吸入,同时...
-
补气方剂“六君子汤”治化疗后便秘
六君子汤 【功用】补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虚兼有疾湿内阻的病证,见饮食减少,四肢无力,胸满腹胀,大便溏薄,或咳嗽痰多,或兼有嗳气、呕吐等。 【组成药物】人参15克、白术12克、半夏12克、茯苓9克、陈皮9克、甘草6克 【用量用法】上药制为细末。每次9~12克,加生姜3片,大枣2个,水煎服。亦可取饮片直接用水煎服。如用丸剂,每次6~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现代研究】本方具有调节胃肠运动,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之功,对寒热因素引起的肠管运动失常有调整作用。还有抗胃...
-
便秘中医粥疗方 介绍几则供选用
便秘,是指大便经常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者。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肠道积热,肠道津亏、气血不足所为,当以泻热通腑,生津润肠,理气导滞,益气养血为治,中医粥疗方,可顺气通腑,治疗便秘。介绍几则,供选用。 香蕉粥:香蕉2个,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香蕉去皮,择净,捣泥备用。取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香蕉、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适用于肠胃积热便秘。 大黄粥:大黄10克,大米100克。将大黄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
-
老年人便秘怎么办 理气通滞法
申某,男,78岁。2010年9月19日就诊。患者平素体健,3天前不慎摔倒,腰髋部随即疼痛,行动不便,赴乡卫生院诊治,X线检查未发现骨折,即卧床静养,但此后饮食正常,却一直未解大便,腹胀而痛。服大黄苏打片等药无效,卫生院予灌肠治疗后,解出少量羊屎状干燥大便,之后仍无自主便意。刻诊:腹胀满痛,大便不行,食欲差。舌淡红,苔厚微燥,脉滑实。证属气机阻塞,肠腑郁滞,投六磨汤加味:大黄(后下)12g,槟榔、枳实、乌药、厚朴各10g,木香、沉香(后下)、威灵仙各6g,芒硝(冲)15g。2剂。当日煎服1剂,至下午患者解出燥...
-
小儿便秘防治有效的经验做法
婴幼儿便秘是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婴幼儿以母乳或奶粉为主食,饮食物中缺乏纤维素,对肠道运动的刺激少,加上婴幼儿腹肌及盆腔肌张力不足,排便推动力差,难以将粪便排出体外。婴幼儿经常便秘不但会导致身体诸多不适,还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在过去,一些家长为了防治便秘通常是喂香蕉、蜂蜜、麻油甚至是大黄水、番泻叶水等,但其收效甚微而且容易反复发作和伤及孩子娇嫩的脾胃。笔者在自家孩子便秘防治过程中摸索出了一些很有效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一是制作玉米糊或玉米喂养。 拨新鲜玉米粒加水适量放入豆浆(或其它制浆机)...
-
小儿便秘 排便困难 方药组成
小儿易感便秘方 小儿便秘是指以排便困难为主诉,表现为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两天以上一次,大便干结排出困难,可伴少腹胀急、胃纳减退等症。 治宜攻补兼施,扶正固本,健脾行气,养阴润燥,导滞通下。方用小儿易感便秘方。 方药组成:黄芪10克,防风3克,生白术5克,玉竹5克,大黄1克,甘草2克。水煎2次混合,分2~3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养阴润燥,导滞通下。 调护:对年长儿慢性便秘,除鼓励其多运动、多进纤维素多的食物外,还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如按时上厕所,增加运动量,提高自身免疫力。小孩大多有功能性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