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痢疾 第19页

痢疾 第19页

  • 细菌性痢疾患者常用一味夏枯草治疗

    细菌性痢疾患者常用一味夏枯草治疗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因其夏季开始枯萎,故名“夏枯草”。本品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夏季果穗半枯时采摘,晒干。夏枯草性味苦、辛、寒,归肝、胆经。夏枯草作用比较广泛,能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治疗痰火郁结所致的结核,可与玄参、贝母、牡蛎等配伍;治疗良性肿瘤,可与海藻、昆布等同用;治疗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可与野菊花、蒲公英等配伍;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可与钩藤、决明子等配伍。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夏枯草煎剂有降压作用,对肺结核、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均有效。因其取材方便...

  • 犀角地黄汤合增液汤 治痢疾下血发热

    犀角地黄汤合增液汤 治痢疾下血发热

      刘某,女,67岁,会诊病例。   1989年9月15日初诊。主管医生介绍病情:患者7日前入院,发热腹痛,泄泻每日达10余次,大便中夹有脓血,有明显里急后重,入院诊断为痢疾。从入院第三日开始,患者大便下鲜血明显增多,日下达10余次以上,发热持续不退,腹痛里急后重感。诊断为中毒性痢疾。由于大便所下鲜血甚多,且发热较甚,热势持续在39℃以上,故转请中医治疗。   刻诊:患者一身发热,胸腹部热炽如火,口干多饮,心神烦乱,躁扰不安,形体消瘦,面色淡白无华。询大便所下纯是鲜血,并有紫红色血片,日下十余次。大腹部...

  • 痢疾的饮食:食疗偏方

    痢疾的饮食:食疗偏方

      1、石榴皮30克,白扁豆花100克,水煎过滤取汁,代茶频饮,本方有健脾利湿、涩肠止泻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痢疾初起。   2、紫皮大蒜60克,将蒜捣碎后浸于120毫升温开水中一小时,然后过滤取汁,加入少许糖即可。每次服30~50毫升,每3~5小时一次。本方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3、地榆5克,槐花15克,水煎,过滤取汁。加红糖50克,顿服。本方适用于治赤痢;若加白糖则可治白痢。   4、白萝卜汁70克,姜汁20克,蜂蜜适量,混匀放入锅内蒸煮,一次服完。适用于痢疾诸症型。   5、乌梅、五味子、胡黄连、赤石脂各...

  • 三个清大肠热治疗泄泻、痢疾的方剂

    三个清大肠热治疗泄泻、痢疾的方剂

      《伤寒论》里有三个清大肠热治疗泄泻、痢疾的方剂,分别是葛根黄芩黄连汤(简称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白头翁汤,这三个方子在临床上使用的几率很高,这是因为大肠热比较多见的缘故。   大肠有热可致大便不调   大肠,中医称为“传道之官,变化出焉”,指大肠是主管传导糟粕的。大肠将小肠吸收后的水谷糟粕中的水分再吸收,使之变成粪便,并排出体外。如大肠有热,就会出现大便的异常,表现为两类现象:一是热注大肠后,迅速地损伤大肠的阴津,而由热化燥,表现为大便秘结;一是热在大肠,由于热性急速,使大肠...

  • 治疗腹泻 拉肚子 痢疾的小偏方

    治疗腹泻 拉肚子 痢疾的小偏方

      因夏秋时节更易受湿邪侵犯,更容易引起痢疾发作。白扁豆花小馄饨是治疗腹泻的小偏方。白扁豆花之所以能够止泻治痢,归功于能够改善人体脾虚湿盛的情况。此外,也可用白扁豆花煎水饮。   有些人容易拉肚子,其实这很大程度上也跟脾有关系。虽说痢疾在一年四季当中都可能出现,不过因夏秋时节更易受湿邪侵犯,所以这时更容易引起痢疾发作,给一些人带来很大痛苦和烦恼。   这里有一个治疗腹泻、痢疾的小偏方,那就是用白扁豆花做小馄饨,方法也比较简单。采摘新鲜的白扁豆花100克,瘦猪肉100克,白面粉150克,酱油和味精各适量,...

  • 痢疾病药膳:拉肚子痢疾吃什么

    痢疾病药膳:拉肚子痢疾吃什么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症状是腹痛、 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中医认为此病由于饮食不节,感受 外邪致病,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药膳以清热化湿,凉血解毒调 理,现介绍几种,供读者制作食用。 柿蒂瘦肉粥 【配方】柿蒂5克,猪瘦肉50克,粳米150克,盐、味精各2克。 【制作】 1.将柿蒂洗净;猪瘦肉洗净,切薄片;粳米洗净。 2.将粳米、猪瘦肉、柿蒂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 沸,再用文火炖煮35分钟,加入盐、味精即成。 【食法】每日1次,早餐食用。 【功效】JIl页气...

  • 苦瓜叶治疖肿 疔毒 湿疹 痢疾

    苦瓜叶治疖肿 疔毒 湿疹 痢疾

    1、痱子:苦瓜叶50-100克,水煎洗澡。或用鲜苦瓜叶适量,直接揉搽患处,每日3-4次,严重的可每2小时1 次。至愈。 2、儿夏季热:鲜苦瓜叶、鲜丝瓜叶、鲜南瓜叶、鲜荷叶、鲜艾叶各等份,同捣烂绞汁。每次服 20—30毫升,冷开水调服。每日3次。 3.暑日热毒疖肿:苦瓜叶适量,捣烂敷患处,日换药2次。 4.疔毒痛不可忍:将苦瓜叶烘干,研细末。每次 10克,淡黄酒送服,日2—3 次。 5.皮肤湿疹:将苦瓜叶烘干研细末,用菜油调匀敷患处。至愈。 6.痢疾:苦瓜叶晒干研末。每次10克,开水...

  • 民间治疗痢疾方

    民间治疗痢疾方

    1.取马齿苋鲜品500 克或干品250克,煎成 50%的药液,每次服100毫升,小儿量酌减:或用鲜品煎成100%的药液。每次服40毫升,日服3-4次。 2.白萝卜250克,洗净切成薄片,加30克白糖,以开水冲服,每日2 次。或取白萝卜汁60 毫升,加浓茶1杯,蜂蜜30毫升调匀,蒸热1 次服完。 3.取石榴皮50克.用陈酒浸泡2小时,取出放在瓦片上(忌用铁器)焙干,再研为细末,每旷早晚饭后各服1 次,每次2-3克。小儿 1-2次,用米汤送服,服后即见效。为巩固疗效,可连服3-5日。本方治久痢。 4.大黄40克,在大黄...

  • 夏秋交替预防痢疾

    夏秋交替预防痢疾

    痢疾是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的急性肠道传染疾病,是由痢疾杆菌污染手、水、食物及用具后,经口食入而发病。主要症状为腹痛、大便次数增加、脓血大便、里急后重或发热恶寒等。急性痢疾病人如体质不好或治疗不当也可以变成慢性痢疾。临床上一般分为以下10种。 风痢 因内伏风邪,伤于脾胃所致。有先泻后痢,肠鸣腹痛,纯钝下鲜血而有后重感,脉沉细而弦等症。 寒痢 又叫“冷痢”。因炎热贪凉,过食生冷不洁之物,寒气凝滞,脾阳受损所致。有痢下色白、或赤白相兼、质稀气腥、苔白、脉迟等症。 白痢 湿热毒邪滞于气分,下痢白色,如...

  • 痢疾的中医自疗法

    痢疾的中医自疗法

      进入秋季,来医院肠道门诊求治的痢疾患者明显增多。表现为频繁的腹痛腹泻,解黏液便或脓血便,每日十几次至几十次不等,伴有里急后重,也就是“拉了又想拉”的感觉,有的还合并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严重的有神昏抽搐,肢厥面青等中毒性痢疾的表现。中医认为,这是由于大肠感受湿热、疫毒之邪侵袭,气血凝滞而成。治疗应当采用清热、解毒、导滞的方法。   1.症状较轻者 可用新鲜马齿苋400克,捣烂取汁,分3次饮用;或用干的马齿苋100-200克煎水,分3次服;还可用苦参50克,加水煎至400毫升...

  • 肠炎痢疾山楂茶方

    肠炎痢疾山楂茶方

    功用:清热消滞,化湿消炎,止痢。适用于湿热痢疾及菌痢、肠炎。 配方:山楂60克(半生半熟),茶叶15克,生姜6克,红糖、白糖各15克。 注:服经药茶期间,忌食瓜果、鱼腥、油腻、粘硬等物。 用法:将山楂、茶叶、生姜3味中药加水煎沸10-15分钟,取汁,冲红、白糖即可。每天2剂,不拘时饮服。...

  • 痢疾按照张张锡纯氏之法治之

    痢疾按照张张锡纯氏之法治之

    1978年夏天,黑龙江省一林业局子弟中学姚校长患痢疾住院治疗,各种抗生素叠进,止痢药片频服,一周后病情不但没减轻反而更加严重,每天不停地便出红白相间、鱼冻样便,家属只好把两张床并起来中间留一道缝,让他躺在中间,下面放便盆盛接之。当时我正在该中学任语文教员,业余时间钻研中医。姚校长之妻找到我,说:“校长快不行啦,你救救他吧!”我立即赶到病房看望,当时校长已十分衰弱,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翻身都很困难。校长对我说:“西药对我这个病已经没有办法了,你给我开汤药试试吧。”那时...

  • 治痢疾方

    治痢疾方

    苦瓜、白糖各50克。先将苦瓜捣烂如泥,然后加入白糖搅匀,两小时后将汁滤出,一次饮服。 也可将苦瓜藤或叶,晒干研末,温开水冲服,每日2次,每次6克。适用于痢疾。...

    精品偏方 2024-03-08 8 0 痢疾
  • 治慢性痢疾方

    治慢性痢疾方

    处方:苍术、地榆各20克,水煎,早晚分服,日1剂,10日为1个疗程。 功效:清利湿热,健脾和胃,治慢性痢疾,反复发作,痢下脓血,舌苔薄腻,脉细者。...

  • 欧阳修治痢疾

    欧阳修治痢疾

    欧阳修患痢疾将近一月,服了不少名医的药,总不见效。 一天早晨,夫人买菜回家,喜滋滋地对欧阳修说:“刚才我上街,见一走方郎中在卖止痢药,才三文钱一帖。” 欧阳修连连摇头:“使不得,便宜断无好药。”夫人笑道:“我当然不会买他的药。行不过十数步,我又见本地名医李太也在卖止痢药,一帖竟要两串钱。” 欧阳修点头道:“他的药肯定有效,不然敢卖这么贵?”夫人笑着掏出药:“我俩想到一块了。喏,我把药买回来了。”...

    精品偏方 2024-03-08 8 0 痢疾
  • 治痢疾验方

    治痢疾验方

    痢疾,多发于夏秋季节,多由湿热之邪内伤脾胃,致脾失健运,胃失消导,更挟积滞,酝酿肠道而成。我国民间有很多治疗痢疾的方法。 验方1 紫皮大蒜60克,将蒜捣碎后浸于120毫升温开水中1小时,然后过滤取汁,每次服30~50毫升,每3~5小时一次。本方用于急性细菌性痢疾。 验方2 地榆5克,槐花15克,水煎,过滤取汁。加红糖50克,顿服。本方适用于赤痢。 验方3 石榴皮30克,白扁豆花100克,水煎过滤取汁,代茶频饮,本方有清热利湿、涩肠止泻的功效。可用于痢疾初起。 验方4 仙鹤草、...

  • 治阿米巴痢疾 肠黏连方

    治阿米巴痢疾 肠黏连方

    治阿米巴痢疾 处方与用法:石榴皮 15克,苦参30克,黄柏 15克,黄苓10克,五倍子 10克。日1剂,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止痢,治阿米巴痢疾,泻下脓血。 (方超平) 治肠黏连方 处方:川木瓜,川牛膝各50克,浸泡于500克白酒中。一用后便可饮用。每晚睡前服1次,剂量以患者的酒量而定。 功效:行气止痛,软坚散结,治腹部手术后伴发肠黏连症,腹痛时作。(王正中)...

  • 主治赤白痢疾 薤白槐花汤

    主治赤白痢疾 薤白槐花汤

    组成及用法:当归12克,薤白12克,黄连3克,木香6克,地榆9克,桃仁9克,枳壳9克,槟榔9克,槐花9克,赤芍9克,炒莱菔子9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赤白痢疾。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杨济中的经验方。本方之重心在于行血与调气之法,乃针对气血瘀滞之赤白痢而设。气行而血止,行血而便脓自愈,调气血而里急后重自除,故较之《保命集》芍药汤,本方加薤白、桃仁以增调气行血之力。薤白治下焦气滞,泄痢下重之力甚强,若里急后重坠胀甚者可增其量;地榆解毒清热;槐花本治肠风下血,实能清凉大肠热毒而治赤白之痢,下痢...

  • 治痢疾腹痛方四款

    治痢疾腹痛方四款

    1.白头翁、秦皮、山楂炭、薏苡仁、摈榔各10克,黄连、木香各3克;黄柏6克,滑石5克,甘草3克,马齿苋30克。水煎服,日1剂。治急性细菌性痢疾,腹痛腹泻,黏胶样大便,里急后重者。 2.藿香、杏仁、通草、葛根、神曲、枳壳、莱菔子各5克,薏苡仁10克,茯苓8克,黄连3克.木香3克。水煎服,分2次温服。治小儿痢疾,发热,白色脓便,曰数次,发热.时有惊搐,烦躁等。 3.治痢疾:生山楂50克,茶叶5克。水煎服,日1剂。 4.处方:三七、没药、海螵蛸各等份。共为细末,每次5克,早晚各服1次。服3日后、隔1日再服下1个疗程。 功...

  • 治细菌性痢疾经验

    治细菌性痢疾经验

    经验方:白木耳(干品)30克,红糖或冰糖适量。 用法:将白木耳洗净放入瓷碗内,加水少许,放入锅中隔水文火炖1小时,再加入红糖或冰糖调味,1日内分3次服。小儿用量酌减。 疗效:本方治疗细菌性痢疾患者23例,显效18例,好转2例,无效3例。...

  • 治急性细菌性痢疾经验

    治急性细菌性痢疾经验

    经验方:葛根15克,黄芩、枳壳、藿香各6克,白芍、木香各10克,焦山楂、马齿苋、槟榔各12克,黄连、甘草各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600毫升,6小时服1次;用2日症状缓解后,浓煎300毫升,日服2—3次。 疗效:本方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42例,治愈39例,好转3例。...

  • 治疗细菌性痢疾单用白扁豆花煎液口服

    治疗细菌性痢疾单用白扁豆花煎液口服

    扁豆花又称南豆花,为豆科植物扁豆的花,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和胃、清暑化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痢疾、泄泻、赤白带下等症。《本草便读》载:“(扁豆花)赤者入血分而散瘀,白者入气分而行气,凡花皆散,故可消暑散邪,以治夏月泄痢等证也。” 临床治疗细菌性痢疾,单用白扁豆花制成煎液口服,有较好的疗效;治妇人血崩,可用白扁豆花(紫色勿用)焙干为末,用米汤送服。 另外,扁豆的种子、外皮(扁豆衣)、叶、藤、根皆可入药。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暑湿泄泻、脾虚呕逆、水停消渴等症;扁...

  • 马齿苋治咳嗽 痢疾 小儿烂肚脐

    马齿苋治咳嗽 痢疾 小儿烂肚脐

    咳嗽 方药:马齿苋50克、麦冬10克、首乌9克、水煎浓汁。日服3次,每次20毫升,连服3剂,咳嗽可止。 痢疾 方药:马齿苋150克、炙炭研末,日服3次,每次10克。或以马齿苋30克煎浓汁送服,服3~4天,大便正常。 牙龈红肿 方药:马齿苋50克、防风6克、黄柏9克、水煎日服2次,第3剂含嗽。服2~3天红肿消退。 小儿烂肚脐 方药:马齿苋10克、当归10克。将上药炙炭研细末。撒于肚脐溃烂处,日换2次,第2天即收水,第4天可愈。 阴囊湿疹 方药:马齿苋12克、绿茶10克。共研细末。再...

  • 阿米巴痢疾方 冠心病方 风湿性心脏病方 慢性心衰方

    阿米巴痢疾方 冠心病方 风湿性心脏病方 慢性心衰方

    阿米巴痢疾方 组成:鸦胆子肉20粒。 用法: 以滑石粉为衣,空腹吞服。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止痢。 主治:阿米巴痢疾。 冠心病方 组成:党参(或太子参)18g,竹茹10g,法半夏10g,茯苓15g,橘红10g,枳壳6g,甘草5g,丹参18g。 功效:益气祛痰,温通心阳。 主治:冠心病。 加减:气阴两虚者合生脉散;血瘀胸痛甚者加田七末、豨莶草或失笑散;气虚甚者合用四君子汤或重用黄芪;血压高加草决明、代赭石、钩藤、牛膝;血脂高加山...

  • 治疗痢疾七法《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缪希雍

    治疗痢疾七法《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缪希雍

    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 便下赤白脓血, 腹痛, 里急后重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黄帝内经》称此病 为 “肠澼” “赤沃” , 指出其主要病因是感受外邪和 饮食不节。 痢疾属现代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明朝末 年著名医家缪希雍(以下称 “缪氏” )代表著作之一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以下简称《广笔记》 )记载 了缪氏治疗临床各科常见病心得体会及所用效方并 附有相关医案。 该书自问世以来, 在医林产生很大影 响, 其中医案被多部医书所引用 [1]...

  • 大蒜治疗痢疾的2验方

    大蒜治疗痢疾的2验方

    【治法】大蒜可有效抑制和杀死引起肠胃疾病的幽门螺杆菌等细菌病毒,清除肠胃有毒物质,刺激胃肠粘膜,促进食欲,加速消化。 【1】 【组成】紫皮大蒜50克 【制法】将蒜捣碎后浸于100毫升温开水中两小时,然后用纱布过滤,加入少许糖即可。 【用法】每次服20~30毫升,每4~6小时1次,直至症状减轻。 【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2】 【制法】将大蒜30克去皮,新鲜马齿苋60克(干品30克)洗净切碎,煮汁去渣,再加入粳米100克煮粥 【用法】早晚温热服用 【适用】适用于急慢性细菌性痢疾和肠炎。 【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 巧用鸡蛋治小儿腹泻腹痛 痢疾

    巧用鸡蛋治小儿腹泻腹痛 痢疾

    小儿腹泻腹痛,用鸡蛋1枚,将小头打一小孔,放入胡椒7粒,以纸封顶,纸包煨熟,开水送服,若白酒送服更有效,胡椒吞与不吞均可。痢疾日久,赤白相间者可用醋煮鸡蛋,熟后服食。...

  • 治久泻不愈的 痢疾、泄泻

    治久泻不愈的 痢疾、泄泻

    用法: 半两干马齿苋(鲜马齿苋一两),煎一小碗水空服汤,一日2次,连用3天可消炎解毒,治久泻不愈特别有效。...

  • 8种中草药治疗痢疾疗效显著

    8种中草药治疗痢疾疗效显著

      细菌性痢疾是盛夏季节常发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样大便。该病中医辨证属于“痢疾”范畴。采用一些中草药治疗痢疾疗效显著。   1.黄连 取川黄连40克,水煎服,每次服20毫升。每4小时1次,至症状减轻。   2.仙鹤草 取连根鲜仙鹤草适量,切除整棵仙鹤草的上2/3,留取下段1/3的根部,洗净水煎。每日4次,每次服20毫升。   3.白扁豆花 取白扁豆花100克,制成100毫升煎液。口服每次20毫升,每6小时1次。   4.石榴皮 取石榴皮制成50%的煎剂,...

  • 治疗痢疾民间的5方

    治疗痢疾民间的5方

    【简介】痢疾,古称肠辟、滞下。为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临床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为主要症状。 【治法】   (1)马齿苋:100~150g,加水煎服,每日两次;或鲜马齿苋捣汁半杯,加蜂蜜两匙,隔水炖,空腹分两次服,治疗菌痢(湿热痢、寒湿痢)。   (2)蔓荆叶:取鲜叶250g,加水800ml,煎一个半小时,滤出药液,浓缩至150ml,分3次,一日内服完,治疗菌痢(湿热痢、寒湿痢)。   (3)凤尾草:30~40g,加水250ml,煎至100ml左右,再加白糖或冰糖5~10g,分3次口服,治疗菌痢(湿热痢、寒...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