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 第308页
- 
	
	小儿腹痛中医验案举例小儿功能性腹痛为儿科常见病证,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由管状器官的肌肉痉挛或梗阻引起,空腔器官脏壁层对张力最敏感,牵拉、痉挛可产生阵发性绞痛。 其疼痛特点为:1.发作性钝痛,反复发作;2.局部压痛不明显;3.腹部柔软,局部喜按;4.肠鸣音无改变。主要原因与饮食不当、消化不良及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西医多采用对症治疗,如解痉、镇静、促胃动力药等,但疗效不佳,且不能阻止复发。 验案举例 邱某,男,1岁5 个月,4月27日初诊。家长代诉:纳差伴腹痛二三天,患儿二三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食纳减少,有时摸腹,腹部隐痛,未... 
- 
	
	小儿秋泻敷脐巧治临床用中药止泻敷脐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止泻敷脐散:由吴茱萸、炒苍术各60克,公丁香15克,白胡椒、木香各6克组成。将上述诸药焙干研粉,混合均匀,装瓶密封备用。每次取药粉3克,用热稠米汤或米醋调匀,将调好的药糊温敷于脐部,外加塑料薄膜隔湿,纱布复盖,胶布固定。每24小时换药1次,连用3 天。主要适用于腹泻无发热,或仅有低热,偏于虚寒者,包括风寒泻、寒湿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等。 治疗效果:敷脐治疗后,见效迅速,其中敷脐1次腹泻停止者8例;2次停止者22例;3次停止者16例;腹泻逐渐减少者 6... 
- 
	
	小儿肺炎的中医治疗小儿肺炎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兹介绍中医的辨证治疗。 风寒闭肺:多见于肺炎初起,发热无汗,呛咳气急,痰白而稀或多泡沫,口不渴,舌苔薄白或白腻、舌质淡或淡红,脉浮紧,指纹青红在风关。治法:辛温宣肺,化痰止咳。方药:麻黄3克,杏仁10克,甘草3克,葱白10克,淡豆豉10克,荆芥6克,半夏6克,莱菔子10克。中成药:小青龙冲剂1/2-1袋,每日2次,药膳可选用葱姜粥:葱白3根,生姜3片,粳米50克。以上共煮粥热服,有祛寒宣... 
- 
	
	小儿夏季肠炎我有治疗妙方入夏后,我1岁半的儿子出现了腹痛泄泻,大便酸臭,腹胀口臭,食欲不好,口渴多饮,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等症状。 医生说这是因为南方地区的夏季炎热多雨,使人很容易感受湿热之邪,蕴积肠中,加上小儿脾胃功能未发育完全,过食生冷瓜果、饮料或煎炸辛辣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引起急性肠炎。 医生告诉我,急性肠炎患儿若无高热抽搐、脓血便或脱水现象,家长可在家中试试饮食疗法,免却上医院排队看病之苦。医生向我推荐一款治小儿夏季肠炎的食疗方,我儿子服用之后症状立刻得到缓解。 方法:取新鲜土茯苓、马齿苋各 100克(菜市场有售),或 干品各... 
- 
	
	小儿咳嗽外治法中医认为,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卫外功能较差,且小儿寒暖不知自调,故易被风、寒、热等外邪侵袭,肺失宣肃,而发生咳嗽。小儿咳嗽以外感咳嗽为多,治宜宣肺理气、疏散外邪。现介绍几则行之有效的简易外治法,供选用。 贴穴疗法: 细辛、白芥子各2份,半夏1份,杏仁、蒸百部各3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用米醋少许调成糊状,3岁以下小儿外敷于涌泉穴、天突穴,4岁以上小儿敷肺俞穴、天突穴(因小儿皮肤娇嫩,可将膻中穴与天突穴、定喘穴与肺俞穴交替使用),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此法可宣肺... 
- 
	
	小儿止咳中成药咳嗽、多痰是儿童常见疾病症状,此时家长往往只看表面现象,急于给小儿止咳,这是不对的。 咳嗽是人体的防御动作,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对于已经患了喉炎、气管炎、肺炎和肺脓肿之类的疾病,咳嗽可以咯出痰液、脓液或飞沫,减少了呼吸道病原微生物及炎性因子的量,从而减轻了对呼吸道的侵害,利于恢复。 若小儿发生剧烈频繁的咳嗽,已影响到睡眠与生活,且病因为感冒、流感、咽炎、哮喘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可选用下列药物治疗:常用的棕色合剂(复方甘草合剂)具有止咳与化痰作用,常用于感冒、咽喉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小儿每次服1毫升,一日... 
- 
	
	中医治疗小儿咳嗽咳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肺系病证。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声有痰谓之咳嗽,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咽炎等。小儿咳嗽发生的原因,主要为感受外邪,其中以感受风邪为主,肺脾虚弱则是本病的内因。小儿肌肤柔弱,加之冷暖不能自调,寒热燥湿每与内邪相合袭人。外风与内生之痰浊相合壅遏肺气,使宣发肃降之气不行则形成咳嗽。 中医分型治疗: 风寒咳嗽:咳嗽频作,咽痒声重,痰白清稀,鼻塞流涕,恶寒少汗,或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怡法:散寒宣肺。方药(金沸草散加减):旋覆花5克,前胡、荆芥各3克,细辛2... 
- 
	
	中医治小儿哮喘 反复喘鸣发作儿童哮喘临床上以反复喘鸣发作、呼气延长、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胸闷或咳嗽为主要表现,可恢复的气流受阻是其特征。该病的发生有个体因素,如遗传、气道高反应、过敏、情志劳倦等;也有外部因素,如大气污染损伤气道、被动吸烟等。现代医学认识到哮喘是不可治愈的疾病,所以控制哮喘发作就成为临床干预的目标。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是GINA方案推荐缓解气道慢性炎症,控制哮喘发作的重要措施。 中医学对小儿哮喘的认识深刻,论述较多,如《症因脉治》:“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 
- 
	
	小儿肺炎 中医辨证可分以下类型治疗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季为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其病因主要是小儿素喜吃过甜、过咸、油炸等食物,致宿食积滞而生内热,痰热壅盛,偶遇风寒使肺气不宣,二者互为因果而发生肺炎。中医辨证可分以下几种类型治疗: 1.里热外寒。证见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咳喘较重,苔白,脉浮数,此乃肺气被遏、不得宣降。治宜清热散寒、宣肺定喘,用麻杏甘石汤加味:麻黄3克、杏仁6克、生石膏9克、甘草3克、生桑皮9克、炙枇杷叶9克、前胡3... 
- 
	
	小儿肺炎多年临床应用验方小儿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部炎症,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冬春两季发病最多,其中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笔者多年临床应用下列验方,疗效很好。 1.桑叶10克,菊花10克,连翘6克,黄芩10克,射干6克,牛蒡子10克,天竺黄6克,桑白皮10克。适用于风热犯肺型。 2.麻黄2克,杏仁10克,葶苈子5克,前胡10克,桔梗5克,芦根10克,莱菔子6克。适用于风寒闭肺。 3.荆芥5克,防风6克,黄芩6克,知母5克,生石膏15... 
- 
	
	小儿咳嗽其治疗原则为宣肺止咳小儿咳嗽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秋冬季节尤为多见,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育。中医认为,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别,小儿以外感咳嗽多见。其治疗原则为宣肺止咳。风寒咳嗽辅以祛风散寒,宣肺化痰止咳;风热咳嗽佐以疏风解表,清热止咳。 外感咳嗽多见咳嗽有痰,鼻塞,流涕,恶寒,头痛。若为风寒者,兼见痰、涕清晰色白,恶寒重而无汗。若为风热者兼见痰、涕黄稠,汗出,口渴,咽痛,发热。治疗应健脾宣肺,止咳化痰。推拿手法主要有 推坎宫坎宫位于自眉心起至眉梢成一直线。术者用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做分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