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 第15页
-
慢性荨麻疹治疗效方
荨麻疹是先天性过敏性体质,在某种致敏物质作用下引起的过敏反应,常见的原因有花粉、灰尘、羽毛或动物蛋白性食物鱼、虾、蟹、蛋等,以及青霉素、链霉素、磺胺药等药物引起。肠寄生虫和胃肠功能障碍也可诱发本病。 组方:药用黄芪、首乌、白术各15克,当归、白藓皮、丹参(后下)各12克,赤芍、防风、蝉蜕各10克,鸟梢蛇(研冲)9克,川芎、甘草、全蝎(研冲)各6克。蜈蚣(研冲)2条。儿童用药酌减。风寒胜加麻黄、桂枝、透骨草,去丹参、赤芍;风热胜加青蒿、牛蒡子、薄荷,去当归;湿热胜加黄芩、苦参、地肤子,去黄芪;热毒甚加金银花、大青叶、...
-
荨麻疹 气虚血瘀寒闭案
气虚血瘀寒闭案 谷某,女,20岁,2014年4月26日首诊。 患者头面胸背部起痒疹已三四年,多家医院诊为荨麻疹,中西药治疗未效。痒重时抓破出血,痒可暂止,止后复作。常年手足凉,月经后期、经前腹痛已三年。患者现胸背部散在大小不等黑褐色丘疹和挠痕,舌质淡紫,苔薄白滑,脉细弦,划痕隆起(+++)。 辨证:气虚血瘀,阳气郁闭,肌肤失荣。 治法:益气温阳,活血疏表。 药用:生黄芪30克,当归尾20克,白芍20克,熟地30克,川芎15克,桂枝30克,红花10克,丹参30克,徐长卿15克,白蒺藜30克,麻黄1...
-
治脓疱疮 青春痘 荨麻疹偏方
治脓疱疮经验 方法:取吴茱萸、地龙各等份。研为细粉,每取20~30克,蛋清调糊,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晚1次,连续3~7次。 主治:脓疱疮。 陆三水。 治青春痘经验 方法:取新采摘的枇杷叶适量。洗净水煎,用药液洗擦患部,每日2~3次。 主治:青春痘(粉刺)。王蜜 治荨麻疹经验 方法:取茜草、生地、丹皮、赤芍、地骨皮、白鲜皮各30克,紫草 18克,槐花、蛇床子、地肤子、刺蒺藜各15克。水煎,取药液加水适量,温洗沐浴,每次20分钟,每日2 次。 主治:本方清热凉血之力较强,适宜于血热型荨麻疹,症见...
-
荨麻疹 痤疮 黄褐斑 慢性湿疹小验方
荨麻疹:百部100g,白鲜皮25g,白芥子20g,马勃15g。用纱布包好扎严,用开水浇透药包,再用60度白酒煎开,倒于药包碗中,泡片刻后即可取药包擦患处。如药包变凉可将酒烧热后,再泡再擦,每日1~2次,效果显著。 痤疮:黄连、黄芩、黄柏各50g,硫黄15g。共研细末,硫黄先用75%酒精溶解,然后将上药加入500ml蒸馏水中摇匀,密封1周后备用。使用时以棉签蘸药外搽,每日4~6次。 黄褐斑:白附子、滑石、白芷各150g,研极细末,调匀,每日1匙,早晚清洗面部后,涂于患处。 慢性湿疹:紫草...
-
麻疹不透,风湿痹痛癣症,蒙医药浴疗法
药浴是蒙医传统的特色疗法之一,以杜鹃叶、刺柏叶、水柏枝、麻黄、小白蒿组成——五味甘露浴(简称五甘露)是蒙医闻名的外洗方(有人称属藏药)。本方能治多种疾病,对类风湿关节痛疗效尤佳。 办法:杜鹃叶、刺柏叶、水柏枝、麻黄、小白蒿各1份,按份额配好后,取水适量煎煮,将煮好的药汁放进洁净的盆中温浴即可,水温度抽空在38~40℃为好。 成效:解表透疹、祛风止痒。 主治:麻疹不透、风湿痹痛、癣症。 麻黄发汗、平喘、利水消肿、清肝热,擅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
-
荨麻疹 通络法指导“针药并用”治之
通络法在慢性荨麻疹诊治中的运用研究 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 不仅包 含了络脉生理病理及其病证, 而且创造了调络治病的特 殊方法, 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而通络法则是在络 脉理论的指导产生的。由于络脉中的气血津液痹阻不 通是络脉病证的共同病机, 所以 “ 通络” 是治疗络脉病证 的总原则。笔者就络病学说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关系 及运用通络法指导慢性荨麻疹的诊治进行论述。 1 络病学的起源与发展 络病学说起源于 《黄帝内经》 , 后者不仅首次提出 “络&rdqu...
-
过敏性紫癜,瘀点式荨麻疹样皮疹,中医方药
吴孩,10岁,2006年11月7日初诊。1个月前开端呈现皮肤及黏膜紫癜,并有发热头痛、不适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偶尔有腹疼痛或关节痛体现。皮肤体现为小而涣散的瘀点式荨麻疹样皮疹,四肢伸侧及臀部,呈对称性。面色白,神疲乏力,舌质淡白,苔嫩滑,脉纤细。一月前曾在县医院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经西药配用激素医治,作用欠安,时没时现,经人介绍来求治中医。 确诊:肌衄(气失和煦,血渗络脉型)。 治则:益气和营,化瘀止血。 方药:党参8g,黄芪12g,桂枝6g,白芍8g,升麻5g...
-
加减胃苓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举例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 可伴有血管性水肿, 其中风团每周至少发作2次, 持续时间≥6周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1 研究现状 目前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尚不明确, 现代医学认为其可能与感染、变态反应、假变态反应和自身反应等有关。肥大细胞在其发病中起关键作用, 其活化并脱颗粒, 导致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释放, 是影响荨麻疹发生、发展、预后和治疗的关键。临床中慢性荨麻疹病情反复发作, 迁延难愈, 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现代临床...
-
针药并用治小儿荨麻疹案一则
冯某,男,7岁,2015年6月23日出生。2021年11月3日初诊。头面及全身荨麻疹3月余,加重伴双膝关节疼痛10余天。患儿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及头面部痒疹,瘙痒严重,抓之欲甚。西医诊为荨麻疹,给予各种抗过敏药物内服加外用,周身痒疹依旧此起彼伏,逐日加重。后中西医治疗3月余,仍然乏效,且近10余天又出现双膝关节疼痛,西医给予补钙治疗,不效。刻下:患儿头面及躯干、四肢暗红色痒疹,抓之痒甚,晚上8~10点瘙痒较重,伴双膝关节疼痛,食少纳差,怕冷,大便不成形,舌鲜红无苔,脉沉细弱。 治疗给予六气针:太阴、...
-
中药熏洗治荨麻疹疗效好
荨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由多 种因素所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皮肤 病,其以皮肤上反复出现水肿性风 团、时隐时现、自觉瘙痒不止为特 征,根据其发病病程可分为急性和 慢性两类。本病病因复杂,缠绵难 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 活。现代医学对荨麻疹的治疗常选 用抗组胺药、激素类药物一种或多 种联合运用,能很快减轻症状、缩短 病程、减少患者痛苦,但这些药物常 存在口干、眩晕、嗜睡等不同程度的 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经过长期临 床观察和实践,采用中药熏洗的方 法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 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急性荨麻疹验案1则
急性荨麻疹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皮肤过敏性疾病,以风团、瘙痒、局限性水肿为主要临床特征。笔者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急性荨麻疹1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病案举隅 患者,女,38岁,2019年10月15日初诊。患者1d前无明显诱因(当地气温骤降,考虑感受寒邪)出现散在大片红白色风团,肘关节屈侧及腹股沟多见,后背及腹部散在出现,瘙痒,略感发热,自测体温36.5℃,影响睡眠。刻诊:手足冷凉,舌质淡暗,苔白润,大便每日一行,偶有便溏,脉沉细。西医诊断:急性荨麻疹。中医诊断:瘾疹,证属阳虚感寒。治宜疏风...
-
慢性荨麻疹中医验案举隅分析
杨志敏运用经方以扶正托透法辨治慢性荨麻疹经验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 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 加出现的局限性水肿反应, 多以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 痒为表现。反复发作≥6 周且每周发作≥2 次, 时多时 少, 时轻时重, 达数月或数年之久者, 称为慢性荨麻 疹 [1-2 ]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是最常见的类型, 约 80% 的 患者难以找到确切的诱发因素 [3 ] , 因此各种手段未必 能发挥确切效果且并非所有患者均对常规抗过敏治疗 敏感。有研究显示 H1 组胺受体拮抗剂即使用量升级 为常规剂量的 4 倍以上...
-
治疗急性荨麻疹很有用的洗浴方剂
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体现为时隐时现、红色或白色的瘙痒性风团,风疹可显于部分,也可遍发周身,令人瘙痒难耐。现推荐一个治疗急性荨麻疹很有用的洗浴方剂。 方法:取新鲜樟树叶和新鲜紫苏叶各500g,洗净加水5000g,烧开后用小火煎15分钟,将煎液倒入小桶中,用毛巾拌和让蒸汽熏浴全身,待水温降至40℃左右时,再用煎剂擦拭全身10分钟,每日1次,连用7天。 荨麻疹的临床症状以皮肤作痒为主,病因与风、湿、热有关。樟树叶味辛性温,无毒,有祛风散寒、温中理气、通窍活血成效,可治吐泻、胃痛、风湿痹痛、痛风、...
-
荨麻疹,风疙瘩,鬼饭疙瘩,临床选用地肤子红糖饮医治
荨麻疹俗称“风疙瘩”“鬼饭疙瘩”,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本病属中医风瘾疹范畴,多因禀赋不耐,又食鱼虾等物;或外感风热、风寒之邪,邪郁肌腠而发病;或饮食失节,胃肠积热,不得透达,郁于肌肤;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灼伤阴血,复感风邪而发病。医治以祛风止痒、清热凉血、养血润燥为主。临床选用地肤子红糖饮医治,效果颇佳。 取地肤子30g,加水500ml,煎至250ml,加红糖50g热服,盖被发汗,每天迟早各1次,一般服药1~3剂可愈。 方中地肤子为藜科植物...
-
儿童荨麻疹用中药外洗
临床用中药洗剂对30例儿童 丘疹性荨麻疹进行治疗,I临床效果 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共30例患儿,男17例,女13 例;年龄3~7岁,皮疹见于躯干与四 肢,呈疏散分布,初始为红色风团, 风团消退后表现为黄豆至花生米大 小而质硬的水肿性红色丘疹,中心 有水疱。有9例因抓挠继发化脓感 染。 二、治疗方法 处方:苦参、黄柏、黄连、紫草各 15克,地肤子、苍耳子、百部各10 克,冰片5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煎水,擦洗患 处,10分钟,每日2次,并外用炉甘 石洗剂。对继发感染者用抗生素乳 膏。7天为1个...
-
滋肾丸治疗顽固性荨麻疹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 程某某,男,45岁。2006年4月25日诉3年前来贵州工作,本地湿热气候使之很难适应,长期水土不服。2003年底不明原因患顽固荨麻疹,多家医院诊治,除静脉滴注激素可以缓解一时,一般抗过敏药均无效验,曾服用防风通圣散、湿毒清等祛风清热中药,毫无效验。细询之,其荨麻疹半夜由肚脐向周围皮肤逐渐蔓延,腰背四肢遍布隐疹,抚之碍手,瘙痒难禁,无法安稳入睡,至天明时,隐疹又渐行消退或部分消退,瘙痒可以忍耐。第二夜或数日后,半夜又复发作。其阵阵汗出觉热,又畏风恶寒,腰酸脚软,心中烦热,时有...
-
慢性荨麻疹是反复发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清热止痒处方
慢性荨麻疹是反复发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病 程通常在3个月以上, 或间断反复发作, 皮损一般为 形态不一、 大小不等、 边界清晰的水肿性斑块, 瘙痒 剧烈, 时隐时现, 消退后不留痕迹。 属于中医学 “瘾 疹” 范畴 [7]。 《诸病源候论》云: “邪气客于皮肤, 复逢 风寒相折, 则起风瘙瘾疹” 。 禀赋不耐, 营卫不固, 表 虚自汗是本病的根本病机。 西医认为荨麻疹是一种 变态反应性疾病, 慢性荨麻诊的病因病机尚未完全 清楚, 风团和血管性水肿是慢性荨麻疹主要的临...
-
桂枝麻黄各半汤治荨麻疹
患者朱某,男,11岁,学生,于1985年11月10日就诊。诉身痒一月余,西医诊断为荨麻疹,给予多种西药针剂、片剂抗过敏治疗,甚至强的松等激素治疗不效,又服中药数剂亦乏效,遂求治于本院名医朱祥麟先生。 刻下症见:形体消瘦,面黄乏华,身无疹块,但有搔痕,诉每于下午或入暮以后,即遍身发风团疹块,色红痒甚,夜间瘙痒而不能安眠,早饭后则渐渐消失。疲倦影响学习。饮食欠佳,二便尚调,腹不痛,不发热,不恶寒,发痒疹时亦无寒热、无汗。舌质红,舌苔薄白,脉缓。中医诊断为瘾疹(即西医荨麻疹),病因病机为风邪怫郁于肌腠,卫气不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