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 第76页
-
产后腹痛食疗
产后发热中药偏方〖辨证〗邪在少阳,产后阴虚发热。〖治法〗清热育阴。〖方名〗小柴胡汤。〖组成〗人参4.5克,花粉6克,黄芩3克,柴胡3克,甘草3克,生姜3片。〖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女科切要》卷七。食疗药膳黄芪蒸鸡块:土鸡300克,黄芪10克,杞子3克,生姜10克,油、盐、蚝油、干淀粉、麻油、绍酒,入碟蒸10分钟。补气生血,对因血虚而发热的主妇很好附:由于妇女生产时过度疲劳与失血,使之处于阴血骤虚,阳无所依,阳气浮越于外,营卫失和的状态,故产后一二日内有轻微发热,但短时营卫便可自行调和,其热...
-
用醋煎鸡蛋治寒凉腹痛拉肚特灵验
有一次,我不小心受了凉,腹痛拉肚子,差不多每半小时就要拉一次,弄得全身没劲。到村医疗室求医,医生对我说,用醋煎鸡蛋可治拉肚子,比用土霉素、痢特灵还灵呢。回家后我按照他讲的方法去做,果然立即止泻。后来我把此方介绍给几位亲戚,他们用了同样灵验。 方法:取食醋100毫升倒入锅内,打入两个去了壳的鸡蛋,用文火慢煎。待鸡蛋煎熟后,将蛋同食醋一起服下。 注:此法仅对受凉、消化不良造成的一般腹泻有效。(史桂争) 引自: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老病号治病绝招》 来源:《秘验偏方大成》第593条 百姓验证:广西柳...
-
产后腹痛食疗偏方
产后发热中药偏方〖辨证〗邪在少阳,产后阴虚发热。〖治法〗清热育阴。〖方名〗小柴胡汤。〖组成〗人参4.5克,花粉6克,黄芩3克,柴胡3克,甘草3克,生姜3片。〖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女科切要》卷七。食疗药膳黄芪蒸鸡块:土鸡300克,黄芪10克,杞子3克,生姜10克,油、盐、蚝油、干淀粉、麻油、绍酒,入碟蒸10分钟。补气生血,对因血虚而发热的主妇很好附:由于妇女生产时过度疲劳与失血,使之处于阴血骤虚,阳无所依,阳气浮越于外,营卫失和的状态,故产后一二日内有轻微发热,但短时营卫便可自行调和,其热不治...
-
月经腹痛痛经的民间偏方
小肚子痛,过后自然消失的现象,叫做。多数出现在月经时,部分人发生在前几天。来潮后腹痛加重,月经后一切正常。的特点与月经的关系十分密切,不来月经就不发生腹痛。因此,与月经无关的腹痛,不是。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原发性痛经是指从有月经开始就发.. 月经期间发生剧烈的小肚子痛,月经过后自然消失的现象,叫做痛经。多数痛经出现在月经时,部分人发生在月经前几天。月经来潮后腹痛加重,月经后一切正常。腹痛的特点与月经的关系十分密切,不来月经就不发生腹痛。因此,与月经无关的腹痛,不是痛经。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
-
小柴胡汤加连翘治胰腺癌呕吐腹痛
葛某,58岁,男性,江苏省江阴人。2004年秋出现咳嗽胸痛,检查发现是肺大泡病变,经手术切除。但2005年夏天做胆囊切除术。至11月出现腹痛,经检查确诊为胰头癌伴肝转移、腹腔淋巴结广泛转移,住当地医院治疗。治疗期间依然腹痛、呕吐,注射吗啡以后可以缓解。2006年1月开始服用中药。先用炙甘草汤,不能止吐,还出现发热。后改为小柴胡汤加连翘,服后呕吐止,病情平稳。3月下旬病情恶化,于3月30日死亡。 胰腺癌、肝转移、腹腔广泛转移,这个病人的预后极差,当时医院认定不可能拖过春节。所以,病人家属的希望就是要设...
-
胃癌反复上腹痛,胃底幽门部低分化腺癌,扶正抗癌方
林某,女,43岁,江门人,教师。 患者因为“反复上腹痛2年,加重伴吞咽困难三月余”于2007年3月29日-4月16日在市中心医院住院,诊断为:“胃底幽门部低分化腺癌”,并于4月3日行手术治疗,未进行化疗,要求于门诊进行中医药调理,现症见:面色苍白,乏力,纳差,腹胀,两天未解大便,舌红苔白,脉细数。 沈师辨证后认为本病总属气阴两虚,本虚标实,因此治疗上采用扶正抗癌方加减,具体方药如下:鳖甲15g(先煎),北沙参30g,麦冬10g,茯苓10g,厚朴10g,鸡内金10g,砂仁10g(后下),生谷芽30g,淮山15g,桔梗...
-
小儿肠痉挛腹痛 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小儿肠痉挛又称肠痉挛腹痛、痉挛性肠绞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为常见的机能性腹痛。其临床表现为健康的小儿突然发生以脐周为主的阵发性、间歇性腹痛,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不等,严重者可就地翻滚。经反复发作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后,腹痛可不再出现。个别患儿腹痛反复发作,可迁延数日。在腹痛时观察腹部,多见肚子鼓起,但用手触之感觉柔软,没有固定压痛点,也没有包块。腹痛常在排便或排气后自然缓解或消失,腹痛间歇期间又找不到异常的体征,这是本病的主要特点。该病婴儿至学龄儿童均可发生,以...
-
巧治小儿功能性腹痛
小儿功能性腹痛作为儿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脐周间断性腹痛,多伴有恶心呕吐、厌食等,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可自行缓解,呈周期性,严重影响着患儿的生长和发育。 小儿功能性腹痛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1.小儿胃肠功能紊乱、胃肠黏膜轻微炎症、内脏敏感性增加,以及心理障碍等因素;2.体内B内腓肽活件增高、胃肠道平滑肌兴奋性增加,导致肌痉挛等,最终导致腹痛;3.小儿生长发育相对较快,其钙摄人量明显较少或维生素D摄人量明显不足,低血钙导致胃肠道平滑肌兴奋性增高、痉挛性收缩等,最终引起阵发性腹痛。采用醒脾养儿...
-
小儿腹泻腹痛 扶正治方
小儿易感腹泻方 小儿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症。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胃虚弱,无论内伤乳食、感受外邪或脾胃虚寒,均易引起腹泻。本病最易耗气伤液,重症者可引起伤阴、伤阳或阴阳俱伤之危重证候;迁延日久不愈,可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疳积等慢性疾患。 故治疗在扶正的基础上,加以调理脾胃、利湿止泄。方用小儿易感腹泻方。 方药组成:黄芪10克,炒白术5克,防风3克,炒鸡内金3克,炒山药3克,炮姜3克,炙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分2~3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健脾和胃,燥...
-
分型论治小儿再发性腹痛 臣字门儿科
时间:2022-09-1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4版 作者:林伟 高军 王洪强 时乐 小儿再发性腹痛是由多种器质性和功能性原因引起的小儿常见慢性腹痛病,发病年龄多在4~10岁,痛发时手捂腹部,或拒按,甚至呕吐,平时大便性状正常。与饮食、心理有一定关系。因其病因涉及范围广泛,并具有反复发作、长期持续、常规治疗疗效不甚理想等因素,从而成为临床诊治的难点。 臣字门儿科第五代传人孙浩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经验甚多,他将此病分为饮食积滞、寒凝气滞、脾胃气虚、脾胃气滞四个证型,治疗分别为消食导滞、和胃止痛,温阳化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