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 第257页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近20年来,由于新的抗白血病药物不断出现,新的化疗方案和治疗方法不断改进,ALL的预后明显改善。现代的治疗已不是单纯获得缓解,而是争取长期存活,最终达到治愈,并高质量生活。 1.联合化疗 是白血病治疗的核心,并贯彻治疗的始终。其目的是尽量杀灭白血病细胞,清除体内的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防止耐药的形成,恢复骨髓造血功能,尽快达到完全缓解,尽量少损伤正常组织,减少治疗晚期的后遗症。 白血病的缓解标准是: (1)完全缓解(CR)①临床无贫血、出血、感染及白血病细胞浸润表现;②血象血红蛋白>90g/L,白...
-
白血病的各种治疗方法
白血病 白血病应视为血液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白细胞某一系统的过度增生,并浸润到体内的各种组织和脏器,尤其是肝、脾和淋巴结,且周围血液中经常出现各种幼稚的白细胞,白细胞的总数经常增多,常有严重的贫血与明显的出血倾向,并可危及病人的生命。 本病的发生多与环境因素及机体的遗传、代谢、免疫等有关。中医认为多因七情有过,肝脾损伤而成虚劳,日久气滞血瘀结成痰核而为本虚标实之症。急性白血病以儿童为多见,其发病急,病程短,发热,口腔溃烂,有严重贫血,普遍出血现象,而慢性白血病发病缓慢,起初多无特殊不适,后期表现亦较...
-
慢性白血病 补肾荣脑补肾生髓法的临证运用
慢性白血病是造血系 统的一种恶性疾病,应视为 血液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 白细胞某一系统的过度增 生,并浸润到体内的各种组 织和脏器。周围血液中经常 出现各种幼稚的自细胞,白 细胞的总数经常增多,常有 严重贫血及明显的出血倾 向,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自血病的肝肾阴虚型 和脾肾阳虚型均可用补肾 生髓法冶疗。 肝肾阴虚型,证见五 心烦热,午后潮热,腰酸 腿软,疲乏无力,纳呆,面 色潮红,口鼻出血,舌质 胖嫩,苔薄,脉细数无力。 治宜滋补肝肾。 方药:熟地30克,山 药30克,桑寄生30克, 山茱萸15克,伏岑15 克,...
-
肝癌中医治疗 顾护正气扶本 对毒血的瘀聚软坚散结 应用咸味药
•肝癌的治疗,同样要掌握好肝体阴用阳的关系及癌瘤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清解毒邪不可过大过猛以防伤肝,化解肝郁也不可太过以免伤肝体。 •肝癌治疗重点有三:一是顾护正气扶本;二是对毒血的瘀聚不可硬攻,可软坚散结;三是应用咸味药如鳖甲、龟板、海藻等,可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长发育。 肝癌属于中医学癥瘕、积聚、癥癖、肝著、癖积、肝积等范畴。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地区之一,因其起病隐匿,转化迅速,预后凶险,治愈率低,所以被称为“癌中之王”。中医药治疗肝癌,在清除积邪的同时,重在整体调节人体正气及阴阳的相对平衡,以破...
-
肝血管瘤自拟蒙药红花十二味丸治疗
肝血管瘤是最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之一,目前,除外科治疗方法以外,无很好的治疗措施。全国名中医白凤鸣是辽宁省蒙医医院主任医师,采用自拟蒙药“红花十二味丸”治疗两例此病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医案一 康某某,女,57岁,自1983春始,自觉上腹及肝区胀痛,曾在多家医院按慢性胃炎或胆囊炎治疗,无好转,近三个月以来,症状加重,肝区有灼热感,在某综合医院确诊为肝左叶血管瘤,直径65cm,该医院建议手术治疗,因患者不同意手术治疗而在1988年11月19日要求服蒙药治疗,症见精神不振,体质消瘦...
-
白血病患者的饮食治疗
1、供给丰富的优质蛋白质 白血病患者应摄入高蛋白饮食,特别是多选用一些质量好、消化与吸收率高的动物性蛋白和豆类蛋白质,如禽蛋、乳类、鱼虾、瘦肉、动物血、动物内脏、豆腐、豆腐脑、腐竹、豆浆等。以补充身体对蛋白质的需要。 肝脏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重要的矿物质等。每100克肝脏含蛋白质21.3克,比瘦肉高35%,比鸡蛋高30%。微量元素铁、硒和铜等在动物肝脏中含量也较丰富。此外,肝脏还含有较多的核酸,它在预防癌症中起着潜在的作用。白血病患者日常饮食中经常吃适量动物肝脏,对疾病的恢复也是有益处的。身体极度...
-
肝癌肝移植术后腹腔渗血中医验方
沈某,男,48岁,2014年11月6日请导师刘清泉教授会诊。 主诉:原发肝癌二次肝移植术后腹腔渗血2周。现病史:患者原发肝癌,第二次肝移植术后转入ICU监护治疗,予控制中心静脉压补液、维持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水平、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治疗。患者住ICU期间因肺部感染、脓毒症等,行有创机械通气、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及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曾痰培养出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胸片示典型烟曲霉菌病灶,予对症使用抗菌药物。同时,腹腔引流液持续呈血性,引流量每天大于1000毫升,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持续下降,予输血治...
-
白血病药膳 白血病饮食疗法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分骨髓性和淋巴性两种。其主要症状是:贫血,身体各部出血,发烧,喉头溃烂,恶化者,全身出血加重。白血病的发病机理是:白血病细胞的侵入体内各器官、组织、使各个脏器的功能受损,产生不同的症状。其特点是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的肿瘤性增生,致使人患m癌。 血癌患者不要惊慌,现今的医疗条件,是可以治愈的。白血病患者可以选用具有滋阴补血、凉血祛淤性质的药膳进行调理。现介绍几种供读者选用。 红枣桂圆炖猪肝 【配方】红枣6颗,桂圆肉30克,猪肝250克,料酒...
-
治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方
处方与用法:壁1 虎、蜈蚣各30克,三七 30克,朱砂、皂角各15 克,枯矾40克,青黛、乌梢蛇各50克,白僵蚕25克,共研细末,每日2次,每次2克。 配合汤剂:白花蛇舌草 30克,半枝莲、党参、沙参、丹参、黄药予、紫草各20克,黄精40 克,白芍、阿胶(以药汁烊化服)各15克,每日 1剂,水煎分2次进服以上药末。 功效:解毒,养血,生血,主治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魏庆其)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治疗药物 西药: 天地欣 羟基喜树碱 和乐生 环磷酰胺 福达华 匹服平 格列卫 马利兰 环磷酰胺 留可然 羟...
-
以五脏为经 以气血阴阳为纬 中医辨治肿瘤恶病质的关键
肿瘤恶病质是各种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以骨骼、内脏的肌肉消耗为特征,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了患者的生存期,有报道显示,约20%的肿瘤患者死于恶病质。因此,本病的有效干预措施对于晚期癌症患者的长期生存具有较大意义。 中医药治疗肿瘤恶病质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明确。肿瘤恶病质属于中医的“虚劳”范畴。早在《素问·玉机真藏论》就有“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的记载,其描述与肿瘤恶病质的临床症状十分近似。东汉张仲景在所著的《金匮要略》中首提虚劳病名,其对虚劳的辨证论治奠定了治疗本病的基...
-
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中医药治疗
循证医学是遵循证据的医学,强调临床上对各类疾病制定治疗方案和决策,要以最新、最好和最确切的证据为根据,以人为本。如何运用循证医学指导中医药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AL),文章从运用循证医学指导小儿AL的辨证论治、科学分析治疗小儿AL方剂的综合疗效及中药有效成分、帮助明确评价小儿AL的临床疗效、规范小儿AL治疗方案的制定等多方面进行了思考,以期为指导和推进中医药治疗小儿AL提供有力论据,造福广大患儿。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或其它造血组织中白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恶性增殖,浸润全身...
-
晚期肺癌咯血治验一则
叶某,男.73岁。因 反复咳嗽痰血6个月.2 个月前经查诊断为肺癌 Ⅳ期(鳞癌).用吉西他 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2 个周期,咯血量反增多、 时呈血块.用西药止血 等效果不明显。现咳嗽 咯血、色鲜红,咯痰色 黄。胸膺隐痛,口干欲 饮.倦怠纳呆.大便秘 结.舌红苔黄腻.脉细 数。西医诊断为肺癌Ⅳ 期(鳞癌)。中医诊断为 肺积。咯血。证属痰热壅 盛.气津已伤。治宜清热 润肺.通腑止血。方用宣 白承气汤合百合固金汤 加减:生石膏20克。生大 黄9克(后下),杏仁9 克.瓜蒌15克,百合20 克.熟地黄12克,生地黄 12克....
-
败酱草治白血病及血小板减少症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属于中医学的血证、虚损、肌衄等范畴。系阳盛火亢,热邪伤阴,灼伤营血,正虚邪盛;或热毒内蕴,壅遏脉络,迫血妄行所致。治宜清热解毒,养阴凉血,滋阴降火。 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黄花龙芽或白花败酱的根茎及根或全草,又名鹿肠、苦菜。产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中医认为,败酱草味辛、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凉血之功效。《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败酱草“苦寒,主治五脏邪气”记载,久服可以安心、益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败酱草对金黄色及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流感病毒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急慢性粒细...
-
化浊解毒益气养血 肝积方药治肝癌经验
国医大师李佃贵独创了浊毒理论,尤擅治消化系统疾病,对肝癌化疗后诸症有丰富的诊治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李佃贵治疗肝癌经验总结如下。 以浊毒论治 浊毒既是一种对人体脏腑经络及气血阴阳造成严重损害的致病因素,同时也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机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体内而化生的病理产物。目前发现多种慢性难治性疾病均与浊毒有关。 李佃贵认为,肝脏作为人体最主要的解毒器官,浊毒病邪最易在此胶结致病,致使肝脏细胞、组织和器官浊毒化;浊毒化的结果导致肝脏细胞...
-
地榆凉血止血药 治疗肿瘤发挥作用
地榆作为传统的凉血止血药,在治疗肿瘤领域发挥了更大、更新的作用。 《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妇人乳产痉痛,七伤带下五漏,止痛,止汗,除恶肉,疗金疮”;《名医别录》谓其“止脓血,诸瘘,恶疮”《日华子本草》谓其可治“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本草纲目》引用杨士瀛“诸疮痛者加地榆,痒者加黄芩”之说;王孟英《潜斋医话》用地榆煮酒服,治疗妇女“房后阴痛”。以上均提示地榆的止痛作用及其在治疗妇科、肠道肿瘤方面的作用。 尤其是《神农本草经三家合注》中张隐庵对地榆治疗“带下五漏、止痛”方面的发挥,可谓是对妇...
-
胃癌前病变病因多端 但瘀血为其主要发病机制
活血化瘀对胃癌前病变疗效的理论机制探讨 胃癌前病变( 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 PLGC) , 是指一类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 变化, 包括肠上皮化生( intestinal metaplasia, IM) 和异 型增生( dysplasia, Dys) , 常伴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 (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GAS) 疾病。不少研究表明, 血瘀是 PLGC 的主要病机之一, 活血化瘀是治疗 PLGC 的常法, 并在一定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