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第4页

外科 第4页

  • 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外科中医训练班

    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外科中医训练班

    早在周代,中医即有“疡医”之设;《后汉书》更有华佗采用“麻沸散”进行“开肠破肚”的记载;隋代以后,太医院均设有“疮肿(疡)”一科。但中国古代在医学分科上,从未使用“外科”作为分科名称。在传统中医知识体系内,凡皮里膜外(胸腹膜腔之外)的各种有形疾患均归属于外科的范畴;以研究与治疗各种疮疡、皮肤病、瘿瘤、痔瘘、损伤等为主要内容;其特点是在理论、治则、用药等方面均注重内、外的结合与统一。西医东渐后,很快...

  • 王炜:妙手仁心,除外科疾患

    王炜:妙手仁心,除外科疾患

      王炜   [个人档案]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外二科(普通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医疗行业微创外科学管理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学会微创外科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学会肝胆外科学术委员会委员。   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精通普通外科的肝胆、胃肠、结直肠、疝气、甲状腺、下肢静脉曲张、乳腺等疑难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以及各种痔疮的PPH手术,致力于开展普通外科各种腹腔镜手术。   从“很失落”变“工作狂&rd...

  • 民间黄连润肌膏 外科消炎止血良药

    民间黄连润肌膏 外科消炎止血良药

      民间医药生于民间,来源于实践,是中医学术发展的活水源头。黄连润肌膏就是一种来源于民间,现在被用在外科消炎止血的良药。   止血消炎良药   据了解,黄连润肌膏原是中医吴幼成家中的祖传秘方。1957年,吴幼成将之公布在《中医杂志》上,建议各医疗单位尤其是中医院依方试用后进行整理和推广。   早在十几年前,桂林市中医医院外科便自制了黄连润肌膏,将之用于外科的临床实践,验证了该药具有清凉止血、解毒止痛、抗菌消炎、祛腐生肌的功效。同时,该科还有所创新,将膏药融化后用纱布浸泡,制成纱条后用于各种肛门疾病手...

  • 名老中医赵尚华带领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外科

    名老中医赵尚华带领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外科

    学科带头人简介 王毅东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大外科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常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山西省医师协会理事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西省医师协会泌尿男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山西省泌尿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西省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西省男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山西省性学会理事 医院外科建于1939年,近年来在罗耀德、郭振海、王毅东等几代领导人的带领下,科室发...

  • 外科疾病治疗中非常注重脾胃的功能调节

    外科疾病治疗中非常注重脾胃的功能调节

    王玉章,回族,河北文安县人,北京中医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历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皮外科委员会主任委员、顾问,北京市赵炳南皮肤病医疗研究中心顾问,北京市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治疗外科诸多顽疾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慢性溃疡、阴疽诸症、阴茎海绵体硬结症等疾病上研究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外科界堪称一绝。 对于外科疾病来说,无论是周围血管病,还是疮疡疾病,一般外科的医生通常会认为外科病,只需要着眼于局部的治疗就可以,不需要兴师动众。正因为忽视了整体的辨证,一味地...

  • 通经之结 行血之滞 外科名方多用酒

    通经之结 行血之滞 外科名方多用酒

      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神效托里散、透脓散、代刀散、托里透脓汤、中和汤、犀黄丸、醒消丸、蟾酥丸、小金丹、四神煎、七星剑等这些外科名方煎服法中都提到了酒,并且有些方后注中还明确写到了“热酒……取汗”、“被盖出汗为度”、“醉盖取汗”。酒、热、汗之间是有直接关系的。外科疾患从表解当为捷径,解表多以得汗为标志,热酒可助“通经之结,行血之滞”,这就是许多传世外科名方中用酒的意义。   五版方剂学教材...

  • 涉医简帛的外科学价值

    涉医简帛的外科学价值

    中华医学源远流长,何谓“源”,又“流”向何处?医学发展史证明,中医外科、骨伤科的历史要早于其他医学各科,因为它是先人们在与大自然严寒、酷暑抗争中,与毒蛇、猛兽搏斗中,疗伤愈病的经验积累。中医外科、骨伤科学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百余年来,中国考古界陆续发掘出大批涉医简帛,为我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早期原始医学文献,而这其中涉及外科、骨伤科的内容占据重要部分。无论是在疾病分类、用药类别,还是治法特色上,均有详细记载,真实地展示了秦汉时期中医外科、骨伤科学的成就与...

  • 记湖州市中医院杨氏外科和潘氏外科

    记湖州市中医院杨氏外科和潘氏外科

    潘氏外科研讨会参会人员合影 【杨氏外科】 杨氏外科中具有代表性的名医是湖州市四大名医之一——杨詠仙,其后有第二代传人杨泰生(湖州市名中医)和第三代传人程祖耀(省级名中医)。 杨詠仙(1897~1979年),杨氏外科始祖...

  • 华佗:外科鼻祖

    华佗:外科鼻祖

    华佗,又名旉,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县)人,东汉末杰出的外科学家。他曾游学于徐州一带,通晓各种经书,喜爱医术和养生之学。华佗的医学知识非常渊博,通晓内、外、妇、儿、针灸等科,尤精于外科、针灸和医疗体育。他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提倡外科手术治疗,治疗疾病的思想具有精纯果敢的特点,治疗手段多样,处方用药不过数种,施针取穴不过数处,即能取得很好疗效。他性情爽朗刚强,不图名利,对于那些耽于功名利禄的人嫉之如仇。他曾先后拒绝太尉黄琬征召他出任做官,谢绝沛相陈珪举他当孝廉的请求,只愿作一个平凡的民间医生,以自己的医术来解...

  • 云南白药是外科成药

    云南白药是外科成药

    云南白药是外科成药,具有止血镇痛、消炎散肿、防腐生肌的功用,广泛用于刀、枪、伤口出血和跌打损伤、血肿痛苦等。近年来研讨证明,云南白药具有多种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广泛,除用于外伤血症外,还可广泛地应用于医治其他各种疾病。 冻疮:云南白药医治冻疮有奇效。将药粉用酒精调成糊状敷于患部,若已破溃,则将药粉撒在溃破处,以溃疡面悉数盖上药粉为度,再用消毒纱布包扎,面积较大的多撒些药末,以免结痂黏连纱布。医治期间宜保暖。一般用药2~3次愈合。 宫颈炎:取白药粉、氯霉素等量,加凡士林调敷成膏,部分外敷,每天医治1...

  • 乳房疾病证治 肿瘤外科证治 周围血管病证治

    乳房疾病证治 肿瘤外科证治 周围血管病证治

    中医外治法在临床中应用广泛,颇受中医青睐。本报记者就中医外治法的临床应用,采访了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副主任委员赵尚华教授。赵尚华教授认为:中医外治具有简、便、廉、验和副作用小的特点,针灸、推拿、膏药、敷贴、熏熨、溻渍、洗浴、耳针、灌肠等治疗方法各有所长,小病单用外治法即可治愈,而大病、难治病采取内外结合、辨证施治,既可提高疗效,又可缩短病程。对中医外治法应深入研究、积极探索,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突破口。 中医史上外治法丰富多彩,后人在学与用的过程中要...

  • 《外科正宗》是集明代以前外科成就之大成

    《外科正宗》是集明代以前外科成就之大成

    《外科正宗》中的医德规范 《外科正宗》是集明代以前外科成就之大成, 对后世外科的发展影响巨大 。 《四库全书总目提 要》赞其 “列证最详,论治最精” 。作者陈实功 ( 1555—1636) ,江苏南通人,字毓仁,号若虚, 其 “少日即研精此业,内主以活人心,而外悉刀 圭之法,历四十余年,心习方,目习症,或常或 异,辙应手而愈” 。不仅如此,陈氏 “贾其余力, 合外科诸症,分门逐类,统以论,系以歌,淆以 法”集成付梓,名曰 《外科正...

  • 《中国古代外科学文明》自序

    《中国古代外科学文明》自序

    1955年,我于西安医科大学外科专业毕业时,被分配至卫生部阜外医院,一说分配于亚洲学生疗养院,由于两院尚在建设,且为胸外科、肺科,故被暂留学校胸外科教研室代培。未料,卫生部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中医工作指示“关键在于西医学习中医”,要求调集有两年以上临床经验之西医,举办全国首届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与即将成立之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今中国中医科学院)同时建立、开班,临时将我们这些卫生部之备用医师急调入京。 入班后,有为时约一个月的党的中医政策学习,学习目的就是树立对待中医的正确态度,以轻装投...

  • 中国明代外科学家陈实功

    中国明代外科学家陈实功

    中国明代外科学家陈实功(1555—1636),字毓仁,号若虚,江苏东海(今江苏南通)人。陈实功自幼精研外科医术,“心习方,目习症,或常或异,辄应手而愈”。中医史学泰斗李经纬评价说:“陈实功为我国外科学发展史上的著名医学家。从青年时代习外科学,肆力久而求益精,凡四十余年,学验俱丰,所著《外科正宗》一书,影响广泛而深远。陈氏的外科学术思想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国医大师朱良春赞其曰:“先生学识渊博,善施刀圭,创外症必根于内之说,立消托补三法,倡开户逐贼...

  • 麻沸散为何物 毒药即是麻药 华佗中医外科鼻祖

    麻沸散为何物 毒药即是麻药 华佗中医外科鼻祖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麻醉药——麻沸散,其发明者是东汉名医华佗。 麻沸散为何物 据《后汉书·华佗传》记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华佗最早将麻沸散运用于外科手术中。因《后汉书》中没有详细说明麻沸散的配方,使其成为千古之谜。 民国初期,一本名为《华佗神医秘传》的书籍出版,记载了“麻沸散方”配方:“羊踯躅3钱、茉莉花根1钱、当归1两、菖蒲...

  • 消托补是中医外科学内治法的三大法 托里消毒散为补托法代表方

    消托补是中医外科学内治法的三大法 托里消毒散为补托法代表方

    托里消毒散为补托法的代表方,可以看成是当归补血汤、四君子汤、四物汤、补中益气汤、四妙勇安汤的加减合方。药物组成有补气和补血两大类,佐以清热解毒化痰之品。本方主治疮疡脓成,或未溃或已溃未愈,证属气血亏虚、邪毒滞留的痘疹、疮疡、痈疽等病症。 消、托、补是中医外科学内治法的三大法,基于内消和托里这两大外科治疗原则。《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方书,里面有用黄芪为主药治疗痈疽的记载,可见“托”法在中医学创立之初就已存在;《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

  • 陈实功“正宗”外科技术 明代最著名的外科医家

    陈实功“正宗”外科技术 明代最著名的外科医家

    中国古代,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有了外科手术的记载,《周礼》中所记载的“疡医”就是用刀、剪等治疗疮疡的外科医生。然而,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外科医生的地位却十分低下。尤其是宋以后儒医的兴起,使医学界重视望、闻、问、切等医学理论与学术得到发展,而外科通常面对局部病灶,常见流脓、污血等情况,被认为是不洁和肮脏的。这就造成了外科医生地位低于内科,甚至外科治疗一度被丢弃给民间医者的现象。由此也出现了外科医学缺少基础理论支持的情况。在此背景下,中医外科史上却出现了第一大学派——&ldq...

  • 廖润泉中西医结合诊治外科病思路

    廖润泉中西医结合诊治外科病思路

    全国名中医廖润泉是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治疗普通外科和泌尿外科疾病,本文将廖润泉治疗外科疾病的临床思路整理如下。 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即使在现代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仍然具备其独特性,是区别于现代医学及其他传统医学的一大特色。在临证中,如何从整体去认识疾病,对确定治疗的基本原则,即辨证论治,甚为重要。外科疾病大多数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多以实热证为主,治疗中以“祛邪”为基本原则,方药中多应用清热、攻下之品。而清热与攻下药物性多寒凉,...

‹‹ 1 2 3 4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