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泥 第4页

泥 第4页

  • 睡觉盗汗食疗用泥鳅

    睡觉盗汗食疗用泥鳅

    盗汗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病理性多汗,它表现为人睡时汗出,醒后则汗止。中医认为,盗汗多属阴虚,因阴虚引起阳亢,蒸发阴津而为汗。而西医认为营养不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结核等均可引起盗汗。无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盗汗,食泥鳅都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性治疗作用。 泥鳅有补中益气、滋阴止渴、清热祛湿的药用功效,所以对盗汗极为有效。而从营养角度来看。泥鳅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良食品。据分析,每百克泥鳅肉中含蛋白质9.6克,脂肪8.7克,钙 28毫克,磷2毫克,铁0.9毫克,并含大量维生素A、维生素 B1、维生素B2、尼克酸等物质,因而常吃...

  • 用泥鳅进补的方法 可以进补泄火

    用泥鳅进补的方法 可以进补泄火

    泥鳅又名河鳅、鳅鱼等。泥鳅肉质细嫩,味道极为鲜美,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为膳食珍馐,适宜各类人群食用,素有“水中人参”的美誉。 据分析,每百克泥鳅肉中含蛋白质9.6克、脂肪8.7克、钙28毫克、磷2毫克、铁0.9毫克,并含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物质,泥鳅所含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很少,且含有一种可助人体抵抗血管衰老的重要物质。因此,老年人食之更为适宜,高血压、心血管病、贫血、肝炎患者等多食有益。泥鳅中含有尼克酸,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浓度,可以调...

  • 泥鳅药用验方

    泥鳅药用验方

    治糖尿病:取泥鳅10条,干荷叶3张。泥鳅阴干,去头尾,烧炭,研为细末,与干荷叶(研末)同等量拌匀,每次服用10克。每日3次,服时用凉开水送服,遇口渴时再服,以不思水为止。治遗精、阳瘘:泥鳅400克,大枣6枚(去核),生姜3片。将泥鳅开膛洗净,加水与大枣、生姜煮熟食之。每日2次,10天为1个疗程。具有补脾、温中、助阳之功效。治急慢性骨髓炎:活泥鳅2条,浮萍全草30克。泥鳅用水养24小时,保留体表粘滑物质,然后用冷开水浸洗1次。浮萍、泥鳅一起捣烂敷患处,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治骨质疏松:泥鳅、豆腐各等量。泥鳅宰杀洗...

  • 泥鳅钻豆腐 解毒收痔“貂蝉豆腐”

    泥鳅钻豆腐 解毒收痔“貂蝉豆腐”

    泥鳅和豆腐营养价值都很高,泥鳅肉质细嫩,味甘性平,具有暖中益气、解毒收痔之功,被誉为“水中人参”,所含的蛋白质、脂肪、钙、磷及维生素等成分,均超过一般鱼类。而豆腐则是公认的保健食品,有利于消化吸收,更有利肠的作用。 “泥鳅钻豆腐”,又名“汉宫藏娇”、“貂蝉豆腐” 材料:活泥鳅300克,白豆腐500克,花生油75克,葱8根,生姜4小块,米醋、黄酒、酱油各2汤匙,桂皮、花椒、食盐、白糖适量,干红椒8只。 做法: 1.将...

  • 小孩玩泥巴 可以补脾胃

    小孩玩泥巴 可以补脾胃

      “别玩泥巴,别在地上乱爬,别乱拿树枝。”每当孩子在公园里玩的时候,妈妈们总喜欢这样教训。可实际上,小孩子玩土其实也算是一种本能,并且还蕴含了一定的养生原理。   “五行缺土的人,吃什么拉什么。小孩子常在地上爬,玩一玩泥巴可以有补脾胃的养生功效。”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骨伤科主任谢冰告诉记者,在《金匮真言论》中提及,“肝与木,心与火,脾与土,金与肺,水与肾。”“脾开窍于口,在味为甘,在色为黄,在志为思。”在中...

  • 将黄泥螺和着葱姜爆炒

    将黄泥螺和着葱姜爆炒

      我的老家江苏通州紧邻黄海,盛产黄泥螺、紫菜等海产品。     记得小的时候,我们家经济条件不好,只有节日才能吃到海产品。当天气转暖时,父亲经常在海水退潮时,到海滩上捡拾鲜活的黄泥螺。母亲将黄泥螺和着葱姜爆炒,给我们吃。     一天,父亲带着小水桶,骑着自行车来到海边。脱掉鞋袜,将裤管卷至膝盖,便提着小水桶往海滩深处走去。因为还没涨潮,海滩上到处都是胡乱爬行的黄泥螺。不需要什么技巧和工具,弯下腰便可以直接捡拾,放入小水桶。仅仅个把小时的时间,便可以满载而归了。     回家后,父亲将水桶里加满清...

  • 菠菜强血管 痛风食土豆泥

    菠菜强血管 痛风食土豆泥

    痛风患者食土豆泥 痛风患者除了少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适当锻炼外,还应注意预防便秘,尤其是老年患者。建议可在家自制“通便土豆泥”。 方法:将1公斤土豆去皮切小块煮熟,在锅里放250毫升芝麻油,放人土豆反复按压成泥,再加500毫升蜂蜜,调匀,出锅后将土豆泥放在容器中置冰箱保存。每天早晚各一次,一次吃一勺,约10~15克,有很好的通便作用。另外,芝麻油还有抗动脉硬化的功效,对痛风患者有益。 周志华 苹果菠菜强壮血管 研究人员发现,苹果和菠菜一起吃能增加体内的一氧化氮含量,有助抵御心血管疾病...

  • 拌茄泥 健康饭前喝汤 术后食物

    拌茄泥 健康饭前喝汤 术后食物

    茄子是少有的紫色蔬菜,营养价值非常高,常吃茄子(连皮)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老年斑等有一定功效。 茄子的吃法很多,但多数吃法烹调温度较高、时间较长,不仅油腻,营养损失也很大。煎炸的茄子维生素损失量可达50%以上。在茄子的所有吃法中,拌茄泥是最健康的。 首先,拌茄泥加热时间最短,只需大火蒸熟即可,因此营养损失最少。其次,拌茄泥用油最少,蒸好茄子捣成泥后,只需稍微淋一些调味汁即可。最后,拌茄泥的吃法营养吸收最完全,因为它不用削去茄子皮,而茄子皮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 拌茄泥的调味汁最好...

  • 简便易行让花蛤吐泥沙的方法

    简便易行让花蛤吐泥沙的方法

    花蛤的味道很好,但是清洗花蛤中的泥沙却不容易。下面几种让花蛤吐泥沙的方法简便易行,不妨一试。 用香油盐水浸泡 如果时间允许,可用放了香油和盐的水来泡花蛤。水温最好保持在20℃上下,如果直接用水龙头里放出的自来水,水温低,花蛤不爱张嘴。用此法泡2-3个小时,花蛤就会吐出很多泥沙。 来回摇晃 找个大点的、带盖子的盆,把花蛤放进去,倒入少许水,没过即可,然后用手不停地来回摇晃容器,力度适中,不要过大,不然花蛤的壳就会碎了。摇2分钟后,花蛤晕了,会吐出不少泥沙,用水洗一洗再摇一摇,反复3次就差不多了。 焯水...

  • 泥丸收神治愈李世民病患

    泥丸收神治愈李世民病患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杨吉生   唐太宗李世民在一次作战中,打得不顺,连惊带吓,肝郁火旺,整日神志恍惚,疑神疑鬼。御医遍试百方,还是没有办法,只好出榜招贤。   一天,一个穷郎中揭了榜。他诊过唐太宗的脉象,提出要四十九个人,帮其制药。这四十九个人,足足折腾了十八天,最后用挖出的河泥制成了一个大泥球。郎中向李世民交代:“你要对着泥球不停地看,看到七七四十九天,泥球化尽,你的病也即全好。”李世民治病心切,真的集中精力看了七七四十九天。但时间已过,泥球不但没有消失,连一层皮也...

  • 黄米枣泥方糕

    黄米枣泥方糕

    主料:黄米200克,枣泥馅适量。 做法:1.先用粉碎机将大黄米加工成米粉。2.黄米粉加入开水拌匀,揉成粉团。3.将粉团擀成两张饼,夹入枣泥馅,用刀切成方形,放入烤盘中。4.入烤箱200度15分钟烤制后取出,即可食用。 功效:中医认为,大黄米性微寒,味甘,归经肺、胃、大肠,具有养阴补虚、润肺通便、益气补中等功效。对久病体虚、阳盛阴虚,夜不得眠,久泄胃弱等有一定的食疗作用。黄米营养上乘,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锌、铜、锰等营养元素,尤其是蛋氨酸含量几乎是大米和小麦的两倍。冬气候干燥,适量吃点粗粮,...

  • 张伯臾教授立下习医志 守法不泥方

    张伯臾教授立下习医志 守法不泥方

    2021年8月17日下午,纪念张伯臾诞辰120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 张伯臾(1901-1987)上海川沙张江人。中医临床学家、中医教育家,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 张伯臾教授一生深耕医林、饱育桃李,为中医药事业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他的学生、后辈一起缅怀他、思念他。那一本本泛黄却历久弥新的书籍、跟师笔记,那一件件难忘的医案故事,那一段段感人的师生情,把我们又带回到了张伯臾教授跟大家在一起的时光。 立下习医志 少年时,面对疾病带来...

  • 严用和治学态度严谨 倡导继承发展 师古而不泥古

    严用和治学态度严谨 倡导继承发展 师古而不泥古

    如果让每一位中医人数数自己熟悉的方剂,想必以下这些应该都会“榜上有名”,比如归脾汤、实脾饮、橘核丸、加味肾气丸、导赤散、十补丸、四磨汤、小蓟饮子、消风散、导痰汤。这些方剂都出自名医严用和之手,是他创制或者由名方化裁而成。 严用和治学态度严谨,倡导继承发展,师古而不泥古,既吸收前人宝贵经验又能自出机杼,善于借鉴和总结经验,是南宋时期的医学大家。 教学相长 青胜于蓝 严用和(约1199—1267),字子礼,其生平缺乏史料记载,仅据他所著的《济生方》序中自...

‹‹ 1 2 3 4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