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气 第54页

气 第54页

  • 消化不良 胀气打嗝 小饮方

    消化不良 胀气打嗝 小饮方

    冬天人们为了驱寒进补吃火锅或大餐,吃多了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肚子胀气、打嗝等问题。 中医认为,消化不良多与脾胃有关。人们在暴饮暴食、过食生冷后,易产生食谷不化,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中焦不运等问题,聚成痰湿,进而使中焦气机升降失常,从而造成消化不良。 中医将消化不良分为四种类型:肝气犯胃型,饮食停滞型,脾胃虚弱、痰湿停止型和寒热互结、气不升降型。 由此出发,中医认为消化不良应从肝、脾、胃论治,脾虚是发病的基础,肝郁是发病的条件,胃气不降是引发诸症的原因,健脾、疏肝、降胃为治疗的基本法则。 例如针对...

  • 吹笛子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吹笛子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选用笛子或箫均可,在空气清新的室内或室外(天气晴好时在湖边、树林和公园为好),根据自己掌握的技巧和水平,吹奏自己喜爱的乐曲,每天吹奏2—3次,每次10~15分钟。此法可有效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病症。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上指凡有慢性或反复的咳嗽,咯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至少持续3个月,并连续两年或以上者,诊断即可成立。吹奏笛子或箫时,均需要深吸一口气,然后缓慢吹出,因其以吹为主,故可矫正慢性支气管炎呼气困难的症状,深吸气又可使膈肌活动度加大,从而使呼吸加强,缓解支气管炎发作时的呼吸困难和缺氧现象。另外,吹奏时发出...

  • 梅核气怎么治疗_中医治疗梅核气

    梅核气怎么治疗_中医治疗梅核气

    中医治疗梅核气(痰热互结)方 处方:柴胡、厚朴、黄芩、栀子、夏枯草、白芍、瓜蒌、浙贝母各12克,甘草、香附各10克,海浮石20克。 用法:水煎服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涤痰开结。用于治疗梅核气,中医辨证属痰热互结型。患者多兼见胸胁满闷,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或细数。 中医治疗梅核气(痰瘀互结)方 处方:香附、郁金、半夏、浙贝母、川芎各12克,马勃、红花、厚朴各10克,当归、丹皮、赤芍、射干各15克。 用法:水煎服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祛瘀化痰。用于治疗...

  • 治疗支气管炎民间验方

    治疗支气管炎民间验方

    1.冬瓜仁30克,麦冬30克,加水500毫升,煎煮到250毫升为止,连服7剂。 2.百部15克,杏仁15克,冰糖2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为止,连服7剂。 3.大蒜去皮捣泥状或切片,装入带盖的瓶内,随身带,一有空就打开盖闻一闻大蒜味,每天多闻几次,专治慢性气管炎,坚持为佳。 4.木鳖子3克,炒桃仁、白胡椒各7粒,共研细木,用鸡蛋清调和贴双脚心,并静卧2小时。 5.癞蛤蟆1个,鸡蛋7个,水煎1小时,每日吃1个鸡蛋。癞蛤蟆有毒,勿食。 6.新鲜葡萄3500克,蜂蜜1500克。将葡萄浸在蜂蜜中,装在瓶中泡上2...

  • 秋冬护支气管食疗方

    秋冬护支气管食疗方

    秋冬时节,气温降低,容易诱发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以下两则食疗方具有保护支气管的作用,可以预防秋冬支气管疾病的发作。 山药100克、牛蒡子15克、柿饼20克。先煮山药、牛蒡子,15分钟后再加入柿饼,待沸即可,早晚分食。 燕窝10克、银耳10克、冰糖少许。将燕窝、银耳用清水泡发,择洗干净,放入冰糖,隔水炖熟即可。每周1—2次,连用3周。 以上两则食疗方可交替服食。此外,及时防治感冒、防寒保暖(特别重视背部保暖)、戒烟,对于防范支气管疾病在深秋发作皆有重要意义,中老年人应引起重视。...

  • 咳痰气短石榴饮治

    咳痰气短石榴饮治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肺炎等慢性疾病引起的咳嗽、咳痰、于咳、气短、紫绀、疲劳、食欲不振、下肢浮肿、心力衰竭、咳血、便血等症状,服用山药石榴饮有一定疗效。 方法:生淮山100克,切成小块,加水一碗,煮沸后过滤晾凉,再加入一个酸石榴榨的汁,一勺蜂蜜,生鸡蛋黄2个,混匀饮用,每日1次。经常服用可见效。...

  • 李乃庚平喘汤治支气管炎 哮喘

    李乃庚平喘汤治支气管炎 哮喘

      组成炙麻黄5克,杏仁10克,白芥子5克,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陈皮5克,制半夏5克,白前10克,甘草5克。   功能散寒止咳,化痰定喘。   主治常用于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百日咳等病。证属外感风寒,内蕴痰湿。症见咳嗽气喘,喉间有痰鸣,舌苔薄白或白腻均可服用。   用法每剂水煎2次,合并2次煎液300~400毫升,冰箱冷藏,服时温热,分4~6次,2天服完。   方解方用麻黄、杏仁为君,麻黄辛温,善散风寒,杏仁味苦,善降肺气,两药均入肺经,既散肺卫外束之寒,又降肺络壅逆之气。用白前、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为臣,...

  • 周天寒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 止哮丸

    周天寒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 止哮丸

      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周天寒,幼承家学,笔耕不辍,勤于实践,临床经验丰富。常用家传“周氏固本止哮丸”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疗效甚佳。   组成:人参、白果、京半夏、白术、川贝母、紫河车各31克,黄芪、鹿衔草、熟地(另蒸,捣烂如泥)各62克,椒目50克。   方药加减:偏脾虚加扁豆、鸡内金各40克;偏肾阳虚加肉桂、补骨脂各30克;偏肾阴虚加枸杞、女贞子各60克;挟瘀血者加丹参、红花各40克。   制法与服法:分别将以上各药研成细末,混合均匀,加熟地、蜂蜜为丸,制成梧桐子...

  • 砂仁行气除胀治胃脘胀满

    砂仁行气除胀治胃脘胀满

    砂仁是一味行气、除胀的传统中药,同时也是一种芳香的调料。 它治疗胃胀气效果不错,方法如下: 购砂仁10克(中药店有售),取1-2枚用凉开水稍加冲洗,再含于口中,将其药汁频频咽下,口含10分钟后,嚼碎,徐徐吞下。一般每日可含嚼2 次。 用此法可除胀、开胃、止痛,适用于胃脘胀满、食欲不振,或受寒后消化不良引起的胃部胀满等症。 韦志兰...

  • 降气泻火止血治胃火气逆呕血

    降气泻火止血治胃火气逆呕血

      杨某,女,40岁,教师,门诊病例。   1991年7月2日初诊:脘腹胀痛3日,昨日开始吐血,继则大口呕血,呕吐时血中夹有少许食物残渣,口苦,大便色黑而不畅。询其病史,答:几年前曾患过胃痛,近2个月来,胃中偶有胀满及灼热感。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   辨证:胃火气逆呕血。   治法:降气泻火止血。   主方:小承气汤合失笑散。   处方:生大黄10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炒五灵脂10克,蒲黄炭15克,白茅根20克,田七粉20克(冲服),竹茹10克。3剂,水煎服。   1991年7月...

  • 慢性支气管炎呼吸操

    慢性支气管炎呼吸操

    慢性支气管炎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经常进行呼吸操练习,可促进气管和支气管内痰液和炎症渗出物的排出,改善气道的通透性,保持肺组织的弹性,增强呼吸肌的力量,提高肺活量,有效改善慢性支气管症状。练习地点以选择湖边、树林、公园为好。呼吸操的特点是以静为主,动静相兼。长期坚持练习,不但可以改善肺的呼吸功能,而且对血液、循环、消化、神经等系统都有良好的作用。 呼吸操要求大脑入静,全身肌肉放松,随时调整呼吸,以便达到预防和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目的。可在腹式呼吸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全身性呼吸体操锻炼,即呼吸和扩胸、弯腰、下蹲等动作相...

  • 肠胃病的运气疗法

    肠胃病的运气疗法

    人到老年,肠胃总是不舒服,还会常犯胃炎、胃溃疡、痔疮等,这里介绍一种运气方法,每天练一次,可防治消化系统疾病。 选择安静、空气新鲜处,衣着宽松,心情愉快,解出大小便,刷牙漱口,全身放松,面带微笑。站立式,两脚与肩同宽,两手自然下垂,再轻轻抬起至肩高,然后徐徐放下与乳头平,手心向内,如抱球状。口眼微闭,意守丹田(肚脐与会阴之间),静站约5分钟。 1.吸气 用鼻吸气至口内,口闭紧,将气压至口腔后部,向前伸颈将气咽下,使之汩汩有声,连咽5~7口,过3—5分钟,连续嗳气2~3声将气排出。再咽气2—3...

  • 理气和胃治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

    理气和胃治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

      验方1   白砂糖15克,生姜2片,水煎热服。治溃疡病胃中冷痛。   验方2   胡椒、绿豆各10克,水煎汤热服。治疗脾胃虚寒型溃疡病。热服应取微微汗出,稍加休息,效果更好。   验方3   桃仁、韭菜各20克。将韭菜捣烂,与桃仁同细细嚼服。治疗瘀血内蕴,溃疡病发作。本方有活血化瘀扶正之功。常服有效。   验方4   新鲜荠菜250克与粳米同煮为菜粥。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有清热和胃止血作用。每日1剂,顿服,可以常用。   验方5   牛奶煮沸,加入蜂蜜50克,白及面6克...

  • 治胃脘痛 两方合用使脾胃之气健旺

    治胃脘痛 两方合用使脾胃之气健旺

      陈宝贵治疗胃脘痛,强调“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认清各种症状的所属关系,通过对临床现象的分析、总结、推演,寻求病理本质。他常说,抓住了病机,就抓住了病变的实质,治疗也就有了更强的针对性,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际。陈宝贵善于化裁经方,善用黄芪建中汤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弱、胃纳失常之虚寒胃痛。   脾胃虚弱、胃纳失常之虚寒胃痛多以胃院隐痛为主,畏寒喜暖,纳少,食后腹胀,便溏,痛虽不重,但往往病程较长,伴神疲乏力。陈宝贵认为其病机多由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所致,胃病日久不愈,渐使脾胃阳气虚弱...

  • 疏肝理气 治肠易激综合征方

    疏肝理气 治肠易激综合征方

    处方:白芍、茯苓、神曲各12 克,柴胡、枳壳、姜半夏各lO克,苏 梗、青皮、陈皮各6克,甘草4克, 黄连3克,吴茱萸、白豆蔻各2克。 加减:大便干结者,加瓜蒌12 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疏肝理气,运脾化湿。 主治: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 为肝郁气滞型,症见胁下、少腹胀痛 不适,常在排便后缓解,大便次数、 性状的改变常不严重,平时情志不畅, 舌淡红苔薄,脉弦。 刘淑英...

  • 该方治胃炎 清胃化瘀行气止痛

    该方治胃炎 清胃化瘀行气止痛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心口痛”、“胃痞”、“肝胃气痛”、“嘈杂”等范畴,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常伴嘈杂、恶心、脘痞、纳差等兼症,一般发病率高,与人的饮食、情绪、体质和感受外邪密切相关。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改变的一种常见病,包括各种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以及溃疡病等。中医认为,胃脘痛属标实本虚之证。标实为邪、毒、寒、湿、热互结,...

  • 治慢性支气管炎单方

    治慢性支气管炎单方

    海带50克(最好用海带根),地龙10克,杏仁25克,加水熬成浓汤300毫升,加入红糖频频饮服。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 呃逆多因气郁化火 偏方

    呃逆多因气郁化火 偏方

      呃逆多因气郁化火,过食生冷或寒凉药物或年高体弱,以致脾胃阳衰、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均可发生呃逆。   取丁香3克,代赭石30克,白芍20克,半夏10克,黄连6克,沉香3克,枳实10克,生姜10克,人参6克,大黄6克,炙甘草10克。将代赭石先煎30分钟,其余药倒入再煎30分钟,滤其汁液,早、晚温开水送服,1日2次,每日1剂,连用2~4剂。(胡佑志)...

  • 治寒咳 慢性支气管炎

    治寒咳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是一种对健康危害较大的慢性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病情发展缓慢,严重时可诱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   杷叶粥先将灸枇杷叶10~15克用纱布包紧水煎,去渣取浓汁,再加入粳米50克和水煮粥,粥将成时略加冰糖调味即可。每日早晚用之佐餐,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常见的咳嗽,咯痰色黄者。   养肺煲甜杏仁15克,猪肺200克(洗净切片后用沸水略烫),白萝卜500克(切块),一同放入砂锅内炖煮,待猪肺熟烂,加入适量调味品即可。食肺喝汤,每周两次,适用于本病缓解期白稀痰多,偶有咳嗽者...

  • 支气管扩张药膳两款

    支气管扩张药膳两款

    川贝百合粥:川贝母10克、杏仁10克、百合 20克、粳米100 克、蜂蜜10毫升、中等大小梨 3个。将贝母、杏仁及百合加水煎煮后取汁;梨捣烂后取汁;然后将药汁和梨汁放人锅中,与粳米一起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蜂蜜,再稍煮片刻即可。每天分早晚2次,于空腹时将粥喝下,7 天为1疗程。川贝、杏仁、百合可清肺化痰、润肺定喘。蜂蜜可润燥止咳,为调理肺燥咳嗽之佳品;梨能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粳米可养胃气,和脾胃。此粥具有清肺化痰、益气生津、扶正强身的功效。 猪肺薏米粥:猪肺1 叶,薏米、粳米各50克,蜂蜜适量。将猪肺洗净后切成...

  • 风热风燥犯肺型气管炎三偏方

    风热风燥犯肺型气管炎三偏方

      1.沙参20克,麦冬15克,玉竹15克,川贝母10克,天花粉15克,苦杏仁10克,百合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肺阴亏虚型气管炎。   2.霜桑叶15克,菊花15克,连翘20克,薄荷6克(后下),芦根20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风热犯肺型气管炎。   3.桑白皮12克,黄芩15克,石膏30克,知母10克,浙贝母10克,栀子9克,淡豆豉6克,麦冬、天冬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风燥伤肺型气管炎。...

  • 治支气管炎我有妙方

    治支气管炎我有妙方

    我和母亲都是自幼就患严重的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久治难愈。后来,我从朋友那里得到一个治气管炎的食疗方,母亲70岁时始用此方,一年后根治,寿至 86岁未再复发。我40岁那年治好,至今59岁未曾反复。 具体方法如下: 将250克冰糖(或蜂蜜)融化在一瓶陈醋中,再将2.5公斤左右白梨(如无白梨其他梨也可)切成玉米粒大小的块儿放人糖醋液中。每日餐后,当零食吃。坚持一个月后症状会减轻,半年后可基本治愈。 广西贺州 刘 熙 提示:糖尿病患者不宜用此方;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引起腹泻。...

  • 辨治支气管哮喘病案举隅

    辨治支气管哮喘病案举隅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临床以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闷、咳嗽等症状为特征,本病反复发作,病情缠绵难愈,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的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病”范畴,《内经》称之为“喘鸣”,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篇指出:“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射干麻黄汤目前仍是治疗哮喘的常用方剂。在《金匮要略&...

  • 蜂蜜生姜防治气管炎

    蜂蜜生姜防治气管炎

      ●成熟蜂蜜600克,生姜600克。将生姜捣烂取汁、澄清去除上层汁液,取其沉淀物加入蜂蜜搅匀。晚饭后服用可治慢性气管炎。   ●蜂蜜12克,生姜6克,桔子1个。将桔子放炭火中烧黑、捣烂与蜂蜜生姜汁同装入大杯中,倒入温开水,放凉后一次服下,可治气管炎。   ●蜂蜜180克,鲜姜110克,大西瓜1个,香油160克,大枣10个。将西瓜头切开,把中间的瓜瓤掏出留下约3.5厘米厚的瓜瓤。在西瓜内放入蜂蜜、香油、切成片的鲜姜、去核的大枣,将瓜盖好,放入锅内并固定住,加水至西瓜的1/3处炖煮90分钟,趁热喝掉西瓜里的汁,稍后吃...

  • 支气管哮喘用姜葱敷脚效果不错

    支气管哮喘用姜葱敷脚效果不错

    李女士的女儿6岁时得了支气管哮喘,每当受凉感冒就发作。在用止咳药控制病情的同时,有个老中医让给孩子用姜葱敷脚,效果不错。即每晚睡觉前用热水泡脚10~15分钟,再取鲜葱白50克、鲜生姜15克,捣成泥敷在脚心,用纱布包住,第二天起床时去掉。每晚1次,两周为1疗程,一般使用1~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7天。 天津药物研究院副研究员李红珠认为:此偏方主治风寒引起的哮喘,对受凉感冒后引发的咳喘有效。生姜性味辛温,能化痰止咳、发汗解表,多用来治疗风寒或寒痰咳嗽。葱白性味辛温,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功效,多用于风寒感冒的方...

  • 紫苏治慢性气管炎

    紫苏治慢性气管炎

      紫苏,又名赤苏,系唇形科植物,为一年生草本,紫苏性味辛、温,入肺、脾、胃经。能发表散寒,理气和营,行气宽中。还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而有止咳祛痰作用。此外,紫苏又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故有健胃消食之功效。主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螃蟹、河豚鱼之毒。   笔者临床应用紫苏制剂治疗慢性气管炎50例,其中治愈12例,显效20例,好转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0%。实践证明,紫苏制剂对咳、喘、痰三症均有一定疗效。   制作及使用方法:取干紫苏叶1...

  • 用气雾法家中治哮喘

    用气雾法家中治哮喘

    配方:射干6克,炙麻黄4克,五味子、苏子各豌。 用法:将上药水煎2次,混合再煎至沸,倒人有嘴的壶中,患者从壶嘴中吸人蒸气雾。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每日1剂,可加温后重复使用2天。 功效:温肺散寒,化痰平喘。适用于寒性哮喘患者,症见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胀满,呼吸困难,咯痰不爽,受寒易发,形体怕冷等。 注意:吸雾时注意距离,防止烫伤,可在口鼻周围涂上凡士林,以防熏烫伤。...

  • 盛夏时节少苦增辣养肺气

    盛夏时节少苦增辣养肺气

      立夏一过,就意味着炎夏即将来临,清热消暑自是成了重中之重,但同时,按照中医养生学理论,还要吃对东西,以免伤了脾肺之气。   唐代“药王”孙思邈曾把饮食与季节的变化联系起来,根据季节的不同和身体的营养需要,将平日里的一日三餐转变成一种养生健身的方式。他在《千金要方》中就提出:“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   省苦增辛,即少食苦味,多进辛味。中医五行学认为,夏时心火当令,而苦味食物尽管有清热泻火、定喘泻下等功用,却会助心气而制肺气,因此不建议夏季多吃,以免心火...

  • 支气管哮喘偏方

    支气管哮喘偏方

      验方1   白芍、法半夏、干姜、五味子各10克,麻黄、桂枝各6克,细辛、甘草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寒型哮喘。   验方2   蚯蚓炒黄研为细末,川贝研为细末,每次各取3克,温开水冲服。每日1次。主治痰热哮喘。   验方3   莱菔子(炒)、白芥子、苏子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痰浊哮喘。   验方4   党参15克,法半夏、白术各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气虚哮喘。   验方5   右归丸,每次3克(8~10小粒),每日服用3次。或金匮肾气丸...

  • 支气管肺炎药膳验方

    支气管肺炎药膳验方

    枇杷饮: 原科:梨子1个,枇杷5个,冰糖适量,柠檬半个。 制作:梨子削皮弃核,切丁;枇杷剥皮、弃核后,加入冰糖、柠檬、水一起入果汁机内打汁即可饮用。 功效:梨子生津、润燥,清热化痰,解酒毒,治肺热咳嗽、咯血等,还能消痰润肺,清火解毒,李时珍云:“梨品甚多,俱为上品,可以治病,能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现代研究梨子含有大量的天然蛋白质。柠檬化痰,生津止渴,美白肌肤,抗衰老,防癌抗癌,又酸又甜的特殊口感,喝起来十分爽口;枇杷生津止渴,清肺止咳,和胃除逆。诸味相配,适应于支气管肺炎...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