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肿 第28页

肿 第28页

  • 活瘀清热利水法治术后阴囊肿大案

    活瘀清热利水法治术后阴囊肿大案

    朱某,男,85岁,于2015年8月5日初诊。自诉5天前不明原因右侧阴囊肿大,皮色不变,不能回缩而疼痛,经外科医师检查:诊为疝气入院手术治疗,手术顺利达到一期愈合,但遗留右侧阴囊肿大如拳头大小,皮色不变,无疼痛,行动有碍,每走路行动必须用布将右侧阴囊吊起或用右手托起方可行动。曾住院治疗十余天,右侧阴囊仍不能回缩而出院求中医治疗。 刻下:患者神志清晰,精神不振,呈忧虑面容,视之右侧阴囊肿大如两手合抱之拳头大小,皮色不变,行动时用右手托起右侧阴囊方可行动。血压150/85 mmHg。实验室检查:白细胞等均在正常...

  • 阴部痒痛红肿 主方葛根片姜黄散

    阴部痒痛红肿 主方葛根片姜黄散

      饶某,女,33岁,门诊病例。   2011年1月6日初诊:阴部痒痛、红肿,性接触时阴部明显疼痛,伴左腕、臂疼痛,颈部胀痛;月经量少。舌苔黄腻,脉弦细数。   辨证:肝经湿热,兼经脉阻滞。   治法:清利湿热,通经活络。   主方:龙胆泻肝汤合三藤饮、葛根片姜黄散。   组方:龙胆草5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车前子10克(包),生地10克,泽泻10克,木通6克,甘草6克,当归10克,葛根30克,片姜黄15克,威灵仙15克,鸡血藤15克,海风藤15克,络石藤10克。15剂,水...

  • 治妊娠水肿方

    治妊娠水肿方

    黑豆30克,生姜10克,红枣6个,水煎分多次服,每日1剂。适用于妊娠水肿。...

  • 卵巢囊肿 化瘀散结调复冲任

    卵巢囊肿 化瘀散结调复冲任

      邓某,女,36岁,结婚10年未孕,月经推后量少,伴少腹痛。于2011年5月求诊。问及详情,自诉:月经期少腹胀痛,素日小腹有下坠之感,带下色白、量多,腰酸,小便频数,形消体瘦,常感头晕耳鸣。B超检查提示子宫偏小,左侧附件卵巢囊肿5.2厘米×4.6厘米。观其舌暗红,苔薄白,脉细弦。   刻诊后,辨证属血虚气滞,冲任失调,瘀结为癥。治当养血理气,化瘀散结,调复冲任。   组方:当归18克,生地15克,赤芍10克,川芎6克,香附6克,乌药6克,五灵脂6克,生蒲黄10克,丹皮9克,鳖甲12克,泽兰...

  • 卵巢囊肿怎么治疗:中药方

    卵巢囊肿怎么治疗:中药方

    王某,女,24岁,2008年5月6日因妊娠胚胎停育而行人工流产术,术后腹痛,血下紫黑块,量仍多,B超检查宫内有少量残留物,并提示左侧卵巢有4.2cm×5.7cm囊肿,因其惧于再行清宫术而求治于中医治疗。刻诊:精神欠佳,时有腹痛,面白唇淡,饮食减少,舌淡少苔,脉虚弱无力,此乃流产之后瘀血尚未散尽,瘀血不去,新血难安,当务之急应以祛瘀生新以复其旧。 方用生化汤加减,当归24g,川芎5g,炮姜炭6g,益母草10g,红花3g,桃仁10g,生黄芪18g,升麻3g,甘草5g。3剂水煎服,日1剂。 五日后复诊,出血量...

  • 中医师覃雪莲调理女性卵巢囊肿

    中医师覃雪莲调理女性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是女性常见病,原南宁博大医院针灸科中医师覃雪莲介绍,如果囊肿直径小于5厘米,可以先服用桂枝茯苓丸调理。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是消(包块)的名方,实践证明对卵巢囊肿有较好的效果。但临床发现,桂枝茯苓丸的效果因人而异,并不是所有服用该药的人,囊肿都会消除。此外,该药需要按照说明书服用一个月以上,孕妇慎用。 卵巢囊肿直径大于5厘米的,覃雪莲建议,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 卵巢囊肿患者调理食疗方法

    卵巢囊肿患者调理食疗方法

      治疗卵巢囊肿所采取的方法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等,但是患者术后还是会出现复发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人们最终没有得到康复的真正原因就是体液是酸化的,酸性体液是保证癌细胞卵存活的主要环境,不改变酸性体质,卵巢囊肿也就不会死亡。这就是做了手术和化疗后卵巢囊肿再度转移和复发的原因。   因此,要治疗卵巢囊肿还得从改善自身的体质开始,从源头上饿死变异细胞。多吃碱性食品,改善自身的酸性体质,同时补充人体必须的有机营养物质,这样才能在饿死变异细胞的同时,恢复自身的免疫力。     以下搜集整理的卵巢囊肿患者调理食疗方法,...

  • 本方治卵巢囊肿患者30例

    本方治卵巢囊肿患者30例

    经验方:桂枝12克,茯苓20克,桃仁、丹皮、赤芍各10 克,香附15克,泽兰30克。 加减:寒甚重用桂枝至20克,加附子10克;热证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2克;气虚加黄芪15克;二个疗程无效者,加三棱、莪术、炮山甲各10克,水蛭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卵巢囊肿患者30例,痊愈16例,有效8 例.无效6例。...

  • 卵巢囊肿 中医治“癥瘕”方

    卵巢囊肿 中医治“癥瘕”方

      吴某,女,41岁,已婚,铁路干部。2002年10月26日初诊。右侧卵巢囊肿,2001年10月切除,相继左侧又出现囊肿,3.2cm×4.5cm大小,无明显症状。舌正常,苔薄白,脉滑尺无力。证为血瘀水积所致癥瘕,治以活血化瘀,利水散结,方用桂枝茯苓丸加减。处方:桂枝10克,茯苓2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大腹皮12克,鳖甲15克,猪苓12克,泽泻10克,牡丹皮12克,浙贝母10克,生牡蛎30克,昆布20克,玄参10克,海藻15克,甘草6克。14剂,水煎服。   11月9日二诊:月经11月...

  • 浅析中医药治疗卵巢囊肿

    浅析中医药治疗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是女性生殖器官的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中医称“石瘕”、“肠覃”。分粘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良性畸胎瘤、纤维瘤、含睾丸母细胞瘤等类型,多有恶变的可能。中医中药治疗此病是从整体观入手,硫肝理气,扶正因本,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全面调节内分泌使气面血活,活跃脏腑,经络为本,气血为用,气血是肌体的物质基础,脏腑是气血生化之源,起着分管血的生成,统摄与运行,调节血和气的平衡作用,气是血液的原动力,就女性而言,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如果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流通就会受...

  • 妇科卵巢囊肿用连贝汤

    妇科卵巢囊肿用连贝汤

      患者廖某,女,42岁,于2012年6月4日因“右侧卵巢囊肿2月”初诊。患者诉2月前单位体检,B超检查示右侧卵巢囊肿(大小为2.3厘米×2.7厘米)。追问病史诉半年前即觉右侧少腹部隐痛不适,时作时止,未在意。直至2月前单位例行体检,查出有卵巢囊肿,西医给予消炎药输液治疗。治疗10天,患者自觉症状无改善。刻诊:右侧少腹部时隐痛不适,带下黄,月经周期及经量均正常,大便干结,2~3日一行,纳可,夜寐欠佳,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中医诊断为湿热内蕴型癥瘕,治以清热解毒利湿,佐以化痰...

  • 田淑霄治 卵巢囊肿 子宫肌瘤 痛经

    田淑霄治 卵巢囊肿 子宫肌瘤 痛经

    用泽泻泽兰利水 取阳和汤意破癥 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为妇科常见病,属中医“癥瘕”范畴,两病治法基本相同,均以桂枝茯苓丸为底方,加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药,如赤芍、桃仁、鳖甲、昆布、夏枯草、大贝母等。由于囊肿内有液体,田淑霄治疗时往往加入泽泻、泽兰等利水渗湿之药。《本草通玄》:“泽兰,芳香悦脾,可以扶气;疏利悦肝,可以行血。”《本草逢源》曰:“专治产后血败,流于腰股,拘挛疼痛,破宿血,消癥瘕,除水肿,身面四肢浮肿。”所以,泽兰为活血利水之良品,治卵...

  • 芍药当归散治疗卵巢囊肿

    芍药当归散治疗卵巢囊肿

      对病因病机的探讨   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的疾病,症状轻微,发病隐蔽,往往在妇科检查时发现。现代医学对卵巢囊肿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临床上常将卵巢囊肿多归于中医“癥瘕”、“肠覃”等范畴,分为气滞血瘀、痰湿瘀结、湿热阻滞、肾虚血瘀四型。王三虎认为卵巢囊肿以血水互结为主要病机。本病多见于生育期妇女,得之于经、孕、产期的卫生保健意识淡薄,缺乏惜身护身的良好习惯,易致湿浊之邪乘虚而入,影响血运。王三虎指出,其实早在《灵枢·百病始生》中就已认识到,“汁...

  • 子宫炎性肿块 治宜消炎散结止痛

    子宫炎性肿块 治宜消炎散结止痛

    王某,30岁。2010年9月16日初诊。半年来时常腹痛并有白带,近两个月来每日均有,量多且带血丝。其间曾购白带丸等中成药内服取效不著。后去某院经B超检查报吿:子宫形态增大,左后方可探及6.9×5.4厘米大低回声光团,边界不清。超声显示子宫炎性肿块。遂静滴青霉素、甲硝唑10余天,外用康妇消炎栓、日舒安数次罔效。并述数月来胃脘部常灼热不适,口苦口中黏腻,纳食不香,渴不欲饮。小便发黄,大便黏滞。有时腹痛腹胀剧烈,痛甚时需服止痛片暂时维持1~2小时。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诸症合参,证属脾胃...

  • 卵巢囊肿治验一则

    卵巢囊肿治验一则

    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病,以下腹疼痛、白带多为主症。笔者治疗数例,疗效满意。 某女,28岁.结婚4 年不孕,B超示:左侧卵巢见2.6厘米×2.O厘米包块,右侧卵巢5.5 厘米×3.3厘米包块。诊断为双侧卵巢囊肿。西药治疗半年,疗效不佳。诊见:精神不振,伴月经不调,带下量多,舌淡,苔薄,脉沉滑。腹部检查:腹软,少腹压痛,按之有包块,柔软。诊断:为卵巢囊肿。证属痰湿结于下腹,气血运行不畅。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兼软坚。方用:薏苡仁、生牡蛎、山药各30克,败酱草、白芍、鳖甲、益母草、红花、茯苓、黄芪...

  • 辨证论治卵巢囊肿 病案举例

    辨证论治卵巢囊肿 病案举例

      卵巢囊肿早期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多在妇科检查时发现。囊肿逐渐增大时,可出现下腹部胀痛不适,月经紊乱等症。而病灶较大,长期不愈者,不但影响到妇女经、带、胎、产,而且可发生囊肿蒂扭转、囊肿破裂、继发感染,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   病因病机   裴正学认为卵巢囊肿多与盆腔感染有关,临床多伴见宫颈炎、附件炎、盆腔炎、月经紊乱等一系列症状,感染会引起上皮炎性增生、渗出、包裹等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形成卵巢囊肿。   该病在临床上多表现有小腹疼痛,小腹不适,白带增多、色黄、有异味,并且可伴有月经失调;常见一侧...

  • 内服外用合治卵巢囊肿

    内服外用合治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在临床上多表现有小腹疼痛,小腹不适,白带增多,白带色黄,白带异味,月经失常,而且通常小腹内有一个坚实而无痛的肿快,有时性交会发生疼痛。中医内服外用合治效果良好。   外用方:丹参、桃仁、赤芍、炮穿山甲、鸡血藤各10克,水蛭6克,共研细末,加食醋调成膏状,做成药饼,敷患囊肿的小腹部,纱布覆盖固定,并用热物热熨15分钟,每24小时加醋适量调和1次,3日后更换药物,经期停用,3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用1~3个疗程。   内服方:鹿角霜30克,熟地20克,白芥子30克,干姜10克,半夏12克,陈皮10克,浙贝母10...

  • 治卵巢囊肿经验方

    治卵巢囊肿经验方

    【辨证简介】卵巢囊肿临床表现有:下腹不适感 腹围增粗腹内肿物 腹痛 月经紊乱 压迫症状 【组成】生牡蛎(先煎)、鳖甲(先煎)各30克,丹参(后下)、炮山甲(先煎)、牛膝各15~30克,当归、赤芍各10~15克,三棱、莪术各9~12克,桃仁、川芎、红花各6~10克。病程日久加海藻,昆布;包块消之不快加地龙、土鳖虫、水蛭; 【制法】水煎,每天1剂,分3次服。 【用法】月经期停服。30天为1个疗程,直至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注意】治疗期间应节房事,忌生冷、香燥、酒类、辛辣饮食。孕妇、月经过多及有出血倾向和年老体弱者禁...

  • 鲤鱼赤小豆治水肿

    鲤鱼赤小豆治水肿

      营养不良性水肿、孕妇水肿,可用以下食疗方进行调理:   鲤鱼一条、赤小豆120克、陈皮6克,一同煲烂。   需要注意的是,汤中不得加入调味品。熟后,吃鱼、赤小豆,饮汤,每天一剂。一般1-3剂见效,7剂左右可明显缓解病情。...

  • 消乳汤治疗结乳肿痛

    消乳汤治疗结乳肿痛

    张锡纯原解 消乳汤出自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女科方中,此方主治结乳肿疼或成乳痈新起者。若已作脓,服之亦可消肿止疼,并治一切红肿疮疡。此方药物由知母八钱、连翘四钱、金银花三钱、穿山甲二钱(炒捣)、瓜蒌五钱、丹参四钱、生明乳香四钱、生明没药四钱组成。张锡纯对此方论述不多,只是在方后载有一案,从其临证效验来看,疗效很好。因书中未对此方做过多解析,原解在此不做分析,以免曲解原意。 陈宝贵心解 消乳汤一方,药物由知母、连翘、金银花、穿山甲、瓜蒌、丹参、乳香、没药组成,具有清热散结、活血通...

  • 乳汁淤积症 中成药治乳腺囊肿

    乳汁淤积症 中成药治乳腺囊肿

    乳汁淤积症又称乳腺囊肿,临床表现多为双侧乳房肿胀疼痛,表面微红,硬结明显,轻度压痛,或体温略有升高。经吸出乳汁后,炎症多能消退,但如不及时处理,常容易发展成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中医认为,“不通则痛”,乳汁淤积多与肝气郁结引起气滞血瘀所致。复方丹参片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其中丹参是活血祛瘀要药,三七既能散瘀镇痛,还有消肿定痛作用。冰片具有清热止痛作用。三药合用,能加强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功效。 临床发现,复方丹参片对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症有较佳疗效。使用方法:复方丹参片每次口服5片,每日3次。服药...

  • 良恶性乳房肿块的鉴别

    良恶性乳房肿块的鉴别

    如果发现乳房部肿块,无论是对于患者,还是对于医生来讲,最重要的是有效地利用各种检查手段确定肿块的性质,进一步针对不同的肿块性质决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良性恶性肿块生长速度缓慢迅速肿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楚不规则,边界不清肿块大小长到一定程度即停止生长可长到巨大肿块数目单发或多发单发,鲜有多发者肿块质地软或中等硬度或韧实硬肿块表面光滑度光滑不光滑肿块活动度活动度大活动度差,常发生粘连区域淋巴结无肿大可肿大肿块破溃坏死无晚期可出现   以上表格是指那些非常典型的良、恶性乳房肿块的鉴别。然而,临床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形,一...

  • 孕妈咪巧防腿脚肿

    孕妈咪巧防腿脚肿

    腿、脚水肿一般会在妇女怀孕四五个月后出现,这在孕期中是很常见的,一般不需要就医。正常孕期腿、脚肿在下肢足踝的两侧、足背及小腿前面出现“可凹性水肿”,即用手指按压后被按压处出现一凹陷,只要休息6-8小时后,腿、脚肿消失。 在排除异常水肿的情形下,孕妈咪可采取以下方式缓解腿脚水肿,让自己轻松一点: ●少吃含盐较多的食物,每日盐的摄入总量不超过6克; ●孕期内应经常活动,如轻微动作的体操或散步,有利于血液循环,注意不要长时间站立; ●坐下或者卧躺时尽量抬高双脚,利于血液回流;...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腿脚
  • 妊娠下肢浮肿辨为“子肿”中药方

    妊娠下肢浮肿辨为“子肿”中药方

    何某,女,26岁。患者主诉妊娠7月余,双下肢浮肿1月余。长期办公室工作,近1月来双下肢浮肿,皮肤光亮,按之凹陷,曾查B超:胎儿发育正常,血压140/88mmHg,尿检正常,在当地医院予中药五皮饮、猪苓汤等治疗,药停肿复,延请导师单兆伟教授诊察。 刻诊:精神疲乏无力,气短懒言,面色白光白无华,口淡无味,不思纳谷,头昏寐差,时有腰酸,小溲短少,大便稀溏,日行2~3次。查其舌苔薄白,苔面水滑,舌质偏淡,脉细滑。 辨为“子肿”,乃脾虚湿盛。 处方:生黄芪10克,潞党参10克,...

  • 治产后乳流不止 乳房肿大验方

    治产后乳流不止 乳房肿大验方

    治产妇乳房肿大经验 方法:取鲜山药(去皮)O.1公斤, 鲫鱼1条0.1公斤左右(去肠脏、鱼骨 头)。两味混合同捣烂敷患乳,每天换 药1次,两天消肿止痛而愈。忌食刺激 性和燥热食物。 主治:产妇乳房肿大。 梁庆森 治产后乳流不止方 产后乳流不止,中医称溢乳,认为是由气血虚弱引起。取麦芽30克,炒焦后加水适量,小火煎煮20-30分钟后饮用,每日1剂,分2次服。 江西省彭泽县中医院 刘国应 献方 治急性乳腺炎方 蒲公英、王不留行各30克,金银花15克,紫花地丁、皂角刺、天葵、野菊花各10克...

  • 甘松治妊娠水肿

    甘松治妊娠水肿

    甘松为败酱草科植物,产于川西松州,其味甘,故名甘松.中医认为其味辛、甘,性温。归脾、胃经。芳香行散。无毒。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醒脾开胃之功。外用可治跌打伤痛、脚气浮肿、霍乱转筋。现代用治妊娠浮肿,收效甚佳。 用法:甘松100—300克。根据患者浮肿之轻重决定用量,重者可酌情增加。加水适量,煮沸数分钟,去渣,待药液温度降至400度左右时,擦洗患处,每日2次,每剂可洗2—3次。...

  • 不疼的乳房肿块要紧吗

    不疼的乳房肿块要紧吗

    有些患者对乳房病的认识有一个误区,认为自己乳房上长一个“小疙瘩”,不疼不痒,不用去管它,只有觉得疼痛了才是生了病,其实这是错误的。与此相反,临床上,愈是不痛的乳房肿块,愈应予以重视。因为无痛性的乳房肿块恰恰是乳腺癌的特征之一。一般来讲,炎症性的乳房肿块,常常伴有较剧烈的乳房疼痛,肿块局部还伴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肿块可化脓破溃,经抗炎治疗加局部引流后,炎症消退,肿块可消失;增生性的乳房肿块,常常伴有经前期的乳房胀痛,月经过后疼痛可减轻,肿块亦可随之有所缩小,肿块常为多发性的,质地柔软或韧实,局部可有轻到...

  • 乳房疼痛及乳房肿块辨治心法

    乳房疼痛及乳房肿块辨治心法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临床以乳房疼痛及乳房肿块为主症,且多与月经周期、情绪变化、劳累过度等因素有关,或伴乳头痒、痛、溢液等。研究表明,乳腺增生病与乳癌的发生有一定联系,乳腺增生明显增加了癌变的危险。因此,当引起重视。 中医治疗乳房增生性疾病,本着辨证求因、从本治疗的原则。 补肾助阳、调补冲任肾气、天癸、冲任构成一个性轴,同时作用于胞宫和乳房,而肾为性轴的核心。若肾气不足,天癸不充,冲任二脉不盛,胞宫与乳房必同时受累而发病。临证可出现月经经期紊乱、经量减少或淋漓不尽、闭经、不孕等征候,也可出现乳房结块胀痛等...

  • 治产妇乳房肿大 乳腺增生方

    治产妇乳房肿大 乳腺增生方

    乳腺增生 刮拭肩胛 中医常通过刮拭肩胛部位来防治乳腺增生。中医专家指出,要注意寻找压痛点进行重点刮拭,一旦疼痛区域出痧或者疼痛减轻、结节变软缩小后,乳腺增生便有望缩小。治疗时需注意保暖,刮至毛孔张开即可,不强求出痧。结束后喝一杯温开水,休息15~20 分钟。 刘许昌 治产妇乳房肿大效方 1.每次取面向东方的红蓖麻树根茎50~100 克,猪瘦肉适量.加少许食盐煲食,每天1~2次.一般2天即可见效。 忌食刺激性食物、鱼腥燥热性食品及牛肉、马肉、西洋鸭。 2.鲜淮山去皮75~ 100克,鲫鱼1条(100 克...

  • 中医治产后呃逆气喘面浮足肿

    中医治产后呃逆气喘面浮足肿

      1977年秋,城内李姓少妇,34岁,产后3月余,呃逆、气喘、面浮足肿,邀家父出诊,余随同前往。   患者主诉产后2日后,不慎感寒,周身不适,时有咳嗽,咳吐稀白痰涎。伴头晕乏力,晨起面目浮肿。经服中西药治疗,症状缓解。一日前晨起,又见面目浮肿,继之双下肢肿胀,并咳嗽气逆,症状日趋加重,甚至难以平卧。观其面目水肿,双下肢肿胀,按之凹陷不起。精神萎顿,脉缓,舌淡苔白。   家父诊后云:此乃产后三焦水道不利,体内积饮无疑。饮为阴邪,非温不化,治则当以温药和之。   处方:云苓皮15克,桂枝5克,焦白术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