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散治 第789页

散治 第789页

  • 鸡眼不愈蜈蚣散治

    鸡眼不愈蜈蚣散治

    蜈蚣2条(炙),加少许冰片研成细末,装于小瓷瓶内密封保存。鸡眼用消毒好的针挑破(挑得深些为宜),然后将少许药末按在伤口上,纱布固定, 2-5天换药1次,一般2-3次即可痊愈。 蜈蚣味辛,性温,有毒,具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疮疡、肿毒、瘰疠、结核。荐方中提到将蜈蚣粉放于挑破的鸡眼中,可能是取其消坚化毒的作用,来软化增生的角质层,但操作时应注意消毒,预防感染,还要防止损伤正常组织。鸡眼属于常见病,由受压或摩擦等原因诱发,关键是生活中要注意预防其发生。因鸡眼多发生于足部,故需与足部的跖疣和胼胝等相鉴别,以...

  • 小儿消化不良用婴儿健脾散治

    小儿消化不良用婴儿健脾散治

      婴儿健脾散是儿科常用药,为中西药结合制剂。由白扁豆(炒)、山药(炒)、鸡内金(炒)、白术(炒)、川贝母、木香、碳酸氢钠、人工牛黄等组成。外观为淡黄色的粉末,气香,性味咸、微苦,具有健脾、消食、止泻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婴儿消化不良、乳食不进、腹胀、大便次数增多等的治疗,笔者体会,其尤适用于除大便次数增多外,伴粪质稀臭、含有未消化食物、乳食少进的患儿。   用法用量:每袋0.5克,一岁以内每次1/2袋,1~3岁每次1~2袋,均每天两次(早、晚各服一次),服药后须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本药虽冠名为“婴儿健...

  • 五苓散治疗小儿秋泄

    五苓散治疗小儿秋泄

      五苓散出《伤寒论》,原书将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多做散剂吞服,每服3~6克,或作汤剂水煎服。小儿可根据体重、病情等控制剂量,但一般不宜过轻。   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简称秋泄),常用此方。秋泄系小儿秋冬季最常见之腹泻,为感染轮状病毒所致,常见于6~24个月之婴幼儿,临床表现为“三多”(即大便量多、水分多、次数多),为自限性疾病。然处理不及时,亦常出现脱水和酸中毒,目前西医尚无特殊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小...

  • 五苓散治盗汗临证思考

    五苓散治盗汗临证思考

    □ 夏津滨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 熊某,男,46岁。因盗汗4天,2017年12月30日初诊。患者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盗汗,现可见盗汗,易疲劳,口中和,喜热食。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辨证为营卫失和,气化不利证,方选桂枝汤合五苓散,具体处方如下:桂枝12克,赤芍12克,生白术15克,茯苓15克,泽泻9克,猪苓9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炙甘草3克。7服,颗粒剂,水冲服,日1剂,早晚分服。 二诊:患者自诉盗汗服用第2剂时即消失,精神可。 盗汗是临证常见病症之一,历代医家多从虚证论治,...

  • 八正散治疗前列腺炎

    八正散治疗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 王某,男,58岁。小便排出不畅,尿频尿痛,有尿不尽感,并觉尿道灼热不适,小便色黄月余。某医院B超诊断:前列腺炎。经前列欣、前列康内服,收效不著。舌质红,苔黄略腻,脉濡数。证属湿热下注。治以清利湿热,消炎利尿, 方用八正散加减:车前子10克,木通6克,萹蓄10克,滑石10克,瞿麦10克,栀子10克,黄柏10克,土茯苓10克,石苇10克,白茅根30克,银花15克,蒲公英30克,鱼腥草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忌食辛辣之物。服上药8剂后尿道灼热疼痛症状大减,小便较通畅,色已转淡,余症皆轻。上方稍加减,继...

  • 八正散治精囊炎案

    八正散治精囊炎案

      神某某,男,35岁。2008年8月初诊。患者性交时所射精液夹有血丝7天,伴尿急、尿频、尿痛,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以及腰酸少腹拘急疼痛,困倦而烦,口秽咽干,小便红赤,舌边红,苔黄根部浊腻,脉弦滑。有冶游史,在某医院泌尿科确诊为“淋球菌性尿道炎”。检查前列腺(-),精液常规:棕色,精虫形态正常,活动率30%~40%,黏稠度2+,脓细胞3+,红细胞3+。证属下焦湿热,邪扰精室,血络受损。治宜清热化湿,泻火止血,方用八正散加味:木通10克,车前仁15克(包煎),萹蓄15克,瞿麦15克,滑石2...

  • 五苓散治疗阳痿

    五苓散治疗阳痿

      某男,30岁。2010年1月就诊。患阳痿不举3年余,遍服壮阳之品,仍不能举。以至不育。经人介绍来诊。自述夜尿频繁,每晚7~8次。无尿痛、尿急等。手脚出汗如洗。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伏。   辨证:肾阳郁遏,膀胱气化不利。   治则:化气利水、舒畅阳气。   方药:五苓散加减。茯苓30g,猪苓30g,泽泻30g,桂枝45g,白术30g,砂仁15g,沉香15g。7服。水煎留汁,600毫升,每次200毫升,日3次。   药毕,已能举阳,手脚汗出已止,夜尿1次。   按:五苓散为太阳蓄水证而设,由猪苓、茯苓、泽泻、...

  • 芍药当归散治疗卵巢囊肿

    芍药当归散治疗卵巢囊肿

      对病因病机的探讨   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的疾病,症状轻微,发病隐蔽,往往在妇科检查时发现。现代医学对卵巢囊肿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临床上常将卵巢囊肿多归于中医“癥瘕”、“肠覃”等范畴,分为气滞血瘀、痰湿瘀结、湿热阻滞、肾虚血瘀四型。王三虎认为卵巢囊肿以血水互结为主要病机。本病多见于生育期妇女,得之于经、孕、产期的卫生保健意识淡薄,缺乏惜身护身的良好习惯,易致湿浊之邪乘虚而入,影响血运。王三虎指出,其实早在《灵枢·百病始生》中就已认识到,“汁...

  • 经闭不孕 平胃散治疗

    经闭不孕 平胃散治疗

      平胃散由苍术9克,陈皮9克,川朴9克,甘草3克组成,可化湿浊,以正本清源,荡涤壅滞,开启胞宫之闭塞。《达生篇》、《傅青主女科》中均记载平胃散能治“胎死腹中”,由此可知其攻逐胞宫阻滞之功效宏大。《张氏医通》云:“肥盛饮食过度而经水不调者,乃是痰湿。”对痰湿所致经闭,笔者常用平胃散加减治之。如伴大便不通加芒硝12克,取其沉降之性,且又软坚化结,直达下焦胞宫,涤垢开闭,推陈出新;如痛经或经行量少,加桃仁12克,红花9克,丹参9克,川牛膝12克。若伴带下量多,加炒薏仁18...

  • 泰山磐石散治习惯性流产妙方

    泰山磐石散治习惯性流产妙方

    习惯性流产指连续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西医认为,引起习惯性流产的原因主要有子宫发育异常、宫腔粘连、子宫肌瘤、染色体异常、孕妇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子宫畸形、自身免疫、感染、外伤等:中医认为主要原因有气血虚弱、肾气亏虚、痰湿阻滞、瘀血凝滞、肝气逆乱、外伤等。辨治习惯性流产必须辨清致病原因、病变证机与病证表现,采用最佳治疗方药,不能盲目治疗。泰山磐石散主要用于治疗气血虚弱引起的习惯性流产,痰湿阻滞、瘀血凝滞、肝气逆乱、外伤引起者应慎用。如谢某,女,32岁,有习惯性流产病史,今次怀孕前曾有4次流产。根据面色不...

  • 平胃散治疗体胖不孕 临证组方

    平胃散治疗体胖不孕 临证组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沈宁   平胃散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陈皮、厚朴、苍术、甘草四味组成。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专治湿困脾胃,证见苔厚脉缓,脘腹胀满,纳差口淡,呕恶嗳气,倦怠嗜卧,身体沉重。方中重用苍术为主药,温燥运脾,辅以厚朴化湿除满,行气消胀,佐以陈皮、甘草理气和胃,后世多有发挥,如“不换金正气散”“柴平散”等。   体胖不孕临证常见,上海沈氏女科认为常因痰浊阻宫所致,临床可见经少经闭,形胖乏力,纳差脘胀,腰酸带多,苔腻脉滑。其治专祛...

  • 服加减逍遥散治愈肝郁不孕

    服加减逍遥散治愈肝郁不孕

    不孕症是中医妇科常见病症之一, 尤以肝郁不孕为多。运用逍遥散加减治 疗肝郁不孕症25例,收到较为满意的 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25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原发 性不孕者14例,继发性不孕者11例; 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者39岁,以 24~28岁居多,共18例;病程最短者2 年,最长者10年,以3~7年居多,共 20例。本组病例均为女子结婚后夫妇同 居2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并在 月经前或月经来潮时有明显的胸胁、乳 房、小腹胀痛者。 中医辨证:肝郁不孕,症见多年不 孕,经期先后不定,经来腹痛,...

  • 乳腺增生治方四逆散治案例

    乳腺增生治方四逆散治案例

      米某,女,2003年8月24日初诊。患者自述一年前洗澡时触及双乳发现肿块,每于行经及情绪波动时,双乳疼痛加重,伴有嗳气,心烦易怒。曾自行服用“乳癖消”、“乳安片”等治疗,症状好转,未予理会。近日因和他人争吵,双侧乳腺疼痛加重,特来我处求诊。现双侧乳房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条索状,肿块边界不明显的肿块,小者如粟粒,大者直经可逾3~4cm,质地稍硬韧,有触痛,可活动,乳头无溢液,腋下未处及肿大的淋巴结,乳房外观无明显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经红外线扫...

  • 当归芍药散治妊娠腹痛

    当归芍药散治妊娠腹痛

    妊娠腹痛是产科常见病,临床多用镇静解痉等西药治疗,病情易反复发作,效果不理想,临床用中药治疗 21例,取得了显著疗效。 资料:治疗21例中,年龄25-32 岁,妊娠3-6个月,病程3-5天。 方药:当归、茯苓各12克,白芍 20克,白术9克,川芎6克,甘草3 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21例患者中,服3剂治愈者18例,服5剂治愈者3例,治愈后的孕妇,再无复发,安全度过妊娠期。 体会:妊娠腹痛,一般由脾胃虚弱,肝气郁滞,气血不调而引起。因此,在治疗中以健脾、调理气血,敛阴止痛为主。方中当归味甘辛,补...

  • 柴胡疏肝散治经前乳胀

    柴胡疏肝散治经前乳胀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古方八阵·散阵》,为调肝理气名方,原方由“醋炒陈皮、柴胡各二钱,川芎、麸炒枳壳、芍药各一钱半,炙甘草五分,香附一钱半”组成,煎服法为“水一盅半,煎八分,食前服”。主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笔者在临床中根据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随证加减,用此方化裁治疗多种妇科疾病,获效良好。 患者,女,20岁,学生,2006年10月12日初诊。患者经前7天出现乳房胀满疼痛,乳头痒痛,衣不能触,并扪及小包块,伴胸闷善叹息,时又烦躁易怒,胸...

  • 自制中药苦参散治阴道炎

    自制中药苦参散治阴道炎

    真菌性阴道炎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用中药苦参散局部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 取苦参、黄连、黄柏、蛇床子各30克,川椒、枯矾各10克,冰片3 克,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先用 3%碳酸氢钠液或 1:1000新洁尔灭洗净外阴及阴部,然后局部上药,每日1—2次,5天为 1疗程。 本散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解毒止痛、防腐消肿的功效。方中苦参对湿热蕴毒、阴痒带下有清热燥湿、解毒杀虫作用;黄连、黄柏对湿热下注、淋浊带下有清利肝经湿热,促进黏膜水肿的吸收作用;蛇床子、白矾外用有杀虫止痒、收敛生肌作用;川椒有杀虫止痒作用...

  • 黄连治宫颈糜烂 冰硼散治阴道炎

    黄连治宫颈糜烂 冰硼散治阴道炎

    黄连治宫颈糜烂 黄连20克,加水200毫升浸泡48小时后煎煮至100毫升,过滤待凉后,睡前用棉栓浸润黄连煎液,塞入阴道,次日早上将棉栓取出。 王庭巧 献方 冰硼散治阴道炎 冰硼散是治疗口腔溃疡的一种外用药,其实,冰硼散还可用于阴道炎的治疗,尤其是霉菌性阴道炎,轻者2-3天可愈,重者一周也可以显著收效。 具体方法 取干药棉一团,用棉线拴住药棉,药棉蘸上冰硼散药粉,直接纳入阴道,24小时后用手拉住棉线,将药棉取出,重新换药即可。 河北省沧州市狮城中医院 寇春香 献方...

  • 当归芍药散治疗闭经的思考

    当归芍药散治疗闭经的思考

    刘某,女,44岁。主诉“间断闭经1年余”。2018年5月8日初诊。1年前出现闭经,最长闭经半年,平时月经量多,痛经,有血块,白带偏多,无怕冷、怕热,大便不成形。舌淡红苔白脉缓。处方:当归12g,赤芍9g,川芎9g,白术30g,茯苓12g,泽泻9g,香附9g,乌药9g。7服。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2018年5月18日二诊:月经未至,大便较前好转,余症同前。舌淡红苔白脉缓,嘱患者继服7剂。 2018年5月29日三诊:5月27日月经至,月经量较多,血块多,大便偶有不成形。...

  • 外伤肿胀栀红散治

    外伤肿胀栀红散治

    笔者用自拟栀红散治疗外伤性肿胀32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方法:取栀子50克,桃仁、红花各15克。将上药研为细粉,用黄酒适量调膏。在消炎止痛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局部用温水洗净,用栀红散黄酒调膏外涂,敷以消毒敷料,胶条固定,1日1换,1周1疗程。 湖南郴州 李 铭 点评:人体皮、肉、筋、脉等具有运行气血和联络人体内外,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外伤之后引起局部气血凝滞,运行不畅经络阻塞不通,进而使组织器官、关节等功能障碍,气滞血瘀,血瘀则肿,气滞则胀,经络阻塞不通则痛;若瘀久化热,可热腐成脓。三药合用,能使瘀消热清...

  • 牡蛎象贝散治疗颈腰椎病

    牡蛎象贝散治疗颈腰椎病

    外用药:取牡蛎、象贝、赤芍、水芹菜等按比例配伍爆干共研细末,装瓶密封临床待用。 用法:取药末适量加上鸡蛋清调成糊状,置消毒纱布上贴敷患处,外用胶布固定,敷前配合按摩整复,效果更佳。第2—3天换药一次。 内服药:杜仲20克,赤芍5克,防风10克,桑枝15克,当归15克,稀莶草15克,木通15克,羌活15克,忍冬15克,玄胡15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10天为1疗程。 《素问》云:“督脉为病,脊强反折。”既脊椎病其源在督脉。所以治疗脊椎病证必须从肾和督脉人手,补先天之肾气,气行...

  • 参苓白术散治疗蛋白尿

    参苓白术散治疗蛋白尿

      方药组成:莲子肉500克,薏苡仁500克,砂仁500克,桔梗500克,白扁豆750克,白茯苓1000克,人参1000克,甘草1000克,白术1000克,山药1000克。上药研细末,每服6克,枣汤调下,小儿量按岁数加减。现在多按原方比例酌情加减作汤剂煎服。   本方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调补脾胃之良方,该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临床运用广泛,凡呈脾胃虚弱现症者皆为其所主。贵州名医石恩骏根据多年临床实践,认识到运用该方调理脾胃之作用,治疗急慢性肾炎、糖尿病并发肾脏损害...

  • 中药散治褥疮50例疗效好

    中药散治褥疮50例疗效好

    褥疮又称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 织长期受压,发生缺血、缺氧、营养不良 而致组织溃烂坏死,易并发感染。多见于 机体衰弱瘫痪和长期卧床以及被动体位 的患者。根据褥疮的发展过程及轻重程 度,可分为瘀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浅 度溃疡期及坏死溃疡期。对于坏死溃疡 期患者,其治疗相对复杂,花费大,患者 痛苦大,治疗效果欠佳,甚至久治不愈,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伞 身感染。对50例褥疮患者采用中药散治 疗,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选取褥疮患者50例,其中,男32 例,女18例,年龄56~80岁;脑血管意 外...

  • 五苓散治膝骨关节炎案

    五苓散治膝骨关节炎案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高建忠,长期从事中医经典方剂临床应用的研究。临证善用小剂量的经方治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膝骨关节炎临床多以清热、燥湿、活血为主要治则,而高建忠通过辨证选用五苓散加减,效捷,今分享于下,供同道参考。 高某,女,52岁,2015年11月7日初诊。患者主诉双膝关节肿痛间作2年,加重3天。患者为体力劳动者,2年前出现双膝关节肿痛,休息后减轻,未予重视。后症状反复。3天前因劳累再次出现双膝关节的肿胀疼痛,影响走路,故来诊。刻下见:双膝关节肿胀(+),压痛(+),皮温略高,皮色...

  • 栀花散治踝关节扭伤

    栀花散治踝关节扭伤

    天冷以后肌肉、韧带比较僵硬,活动时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踝关节扭伤。踝关节扭伤虽是小毛病,但如果不经过正确治疗,很容易落下病根发生再次损伤。采用中药外敷可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治疗效果很理想。 用栀子、红花各等份,研末备用,治疗时将扭伤处暴露,消毒,取药物适量,病程小于24天者醋调,病程大于24天者用白酒调,外敷。敷药范围以直径大于肿区2厘米为度,厚约0.5厘米;用塑料纸覆盖,绷带包扎固定,每日换药2—3次,直至肿痛症状消失。 (刘洪杰) ·踝关节扭伤后如何治疗 ·踝关节扭伤...

  • 玉烛散治经后便秘

    玉烛散治经后便秘

    王×某,女,36岁,2009年8月5日初诊。便秘,每于月经期后则发,伴阴部坠胀,舌红,苔薄黄,脉细滑。 辨证:血虚肠燥。 治法:养血润肠通便。 主方:玉烛散加味。 熟地15克,白芍2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生大黄5克,火麻仁30克,炒瓜蒌10克。10剂水煎服。 二诊(2009年8月15日):便秘显减,阴部坠胀减轻,舌苔薄黄,脉细。原方再进10剂。 三诊(2009年8月25日):行经后,便秘之症不显,舌苔薄黄,脉细。继服上方15剂,以收全功...

  • 用中药散治疗各期混合痔 炎性外痔疮

    用中药散治疗各期混合痔 炎性外痔疮

    用中药散治疗各期混合痔、炎性外痔、痔疮脱出嵌顿、肛裂、肛门湿疹,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70例中,混合痔 12例,炎性外痔13例,痔疮嵌顿脱出16例,肛裂20 例,肛门湿疹9例。 二、治疗方法 处方:苦参、大黄、芒硝各3份,白矾、花椒、艾叶各2份,冰片l份。 用法:将上药分别研为粉末,按比例混合,装人纱布袋中,每袋30克,治疗时取2袋放人坐浴用的盆中,加入沸水2500~3000毫升,翻动并挤压药袋,使药粉充分浸透,泡出有效成分。待水温适宜时用药液坐浴。坐浴时可用手指分别按顺时...

  • 双料喉风散治疗痔疮肛裂肿痛出血

    双料喉风散治疗痔疮肛裂肿痛出血

      双料喉风散是专治喉科疾病的著名中成药,方由牛黄、珍珠、冰片、黄连、山豆根、青黛、甘草等组成,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临床用双料喉风散治疗痔疮、肛裂引起的肿痛、出血、奇痒等症,有较好疗效。   每天大便后,将患处用温水洗净,双料喉风散直接敷于患处,保留1小时左右,每日用药1~2次,一般3天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

  • 肿痛散治疗踝关节扭伤 60 例随机对照研究

    肿痛散治疗踝关节扭伤 60 例随机对照研究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疼痛风湿病科 王新义,田元生,薛爱荣,李鹏鸟,张向阳,魏薇,王权亮,王雷生  摘要 目的:观察肿痛散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120 例踝关节扭伤患者,按 1:1 的比例随机分为 2 组。对照组给予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组给予肿痛散外敷。2 组均治疗 7 次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 100.0%,对照组有效率为 83.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痛散外敷治疗踝关节扭 伤疗效显著。 关键词 踝关节扭伤;肿痛散;外敷 踝关节是指小腿胫、...

  • 逍遥散治脂肪肝疗效好

    逍遥散治脂肪肝疗效好

    临床报道,应用逍遥散加减治疗脂肪肝6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基本方:柴胡、当归、茯苓、姜黄、枳实各12克,白芍15克,香附8克,山楂、决明子各20克。痰湿困阻型加二陈汤;瘀血阻滞型加血府逐瘀汤。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结果:治疗64例,治愈33例,占51.5%;显效16例,占25%;有效14例,占21.9%;无效1例,占1.6%。总有效率为98.4%。 典型病例:赵某,男,49岁,机关干部。右上腹胀满疼痛,乏力1个月余。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心肺无异常,形体肥胖,肝脏肋弓下2...

  • 扶正解毒散治乙肝

    扶正解毒散治乙肝

      方药组成:党参15克,苍白术各15克,茯苓15克,猪苓15克,田基黄30克,豨莶草30克,黄芩10克,虎杖15克,板蓝根15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刺蒺藜12克,白芍12克,五味子15克,补骨脂15克,生甘草20克。上药研末,每服5克,每日3次,亦可装胶囊或制成水滴丸,3个月一疗程,一般需服3~4个疗程。   本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自拟,治疗乙肝多例,疗效确切。   乙肝目前尚无任何特效药物,西医一般予保肝、抗病毒、防肝纤维化的治疗措施,中医则立足于调整人体脏腑气血的平衡来达到扶植正气,以祛邪外出而达到治疗的...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