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小 第3页
-
夏枯草煎洗治小儿湿疹
夏枯草是一味常用的清热泻火中药,主要功效是清肝明目、散结消肿。药理研究表明,夏枯草的有效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临床验证,单味夏枯草煎液外洗,对小儿湿疹有极好的效果。 方法:取夏枯草150~200克,放入2500~3000毫升水中煮沸10~15分钟,去渣,倒入盆中,水温冷却至38℃~41℃。操作者先一手托住患儿头颈、身体,一手用消毒小方巾蘸药液轻轻擦洗头面部数次。然后将患儿全身仰卧浸于药液中,手托着颈部露出水面,再用方巾蘸药液淋于患儿未浸着部位约10~15分钟。药浴完毕,置患...
-
夏小军辨治小儿过敏性紫癜复发验案举隅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多器官受累的全身性血管炎,可影响皮肤、关节、胃肠道和肾脏,出现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等并发症[1]。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HSP最严重的并发症[2]。HSP的发病人群多为10岁以下儿童,平均发病年龄为6岁[3];每10万17岁以下人群中每年有10~30例发生HSP[4,5]。HSP以春秋季节发病多见[6],发病机尚制不明确,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可自愈,但复发率仍占16.3%[7],且撤药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
清热解毒养血祛风 治小儿湿疹
小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养血祛风的方法为主。 湿疹汤金银花8克,连翘、菊花、桑叶、黄芩、黄柏、蝉蜕各6克,蒲公英、白藓皮、地肤子、当归、生地各5克,甘草2克,水煎服。每日1剂,10日为1个疗程。 外洗方蝉蜕10克,蛇床子、白藓皮、地肤子各8克,地丁、菊花各6克,水煎外洗,每日3次。 口服药五福化毒丸、五黄克银丸各3克口服,每日3次。 外用药膏复方蛇脂软膏、无极膏适量外用。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 主任医师曹元成献方...
-
针药并用治小儿荨麻疹案一则
冯某,男,7岁,2015年6月23日出生。2021年11月3日初诊。头面及全身荨麻疹3月余,加重伴双膝关节疼痛10余天。患儿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及头面部痒疹,瘙痒严重,抓之欲甚。西医诊为荨麻疹,给予各种抗过敏药物内服加外用,周身痒疹依旧此起彼伏,逐日加重。后中西医治疗3月余,仍然乏效,且近10余天又出现双膝关节疼痛,西医给予补钙治疗,不效。刻下:患儿头面及躯干、四肢暗红色痒疹,抓之痒甚,晚上8~10点瘙痒较重,伴双膝关节疼痛,食少纳差,怕冷,大便不成形,舌鲜红无苔,脉沉细弱。 治疗给予六气针:太阴、...
-
紫草治小儿尿布皮炎 紫草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紫草性味甘寒,归心、肝二经,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及收敛止血之效。如《纲目》云:“治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陕西中草药》载:“治烫火伤,皮炎、湿疹、尿路感染。”向为凉血之要药,善主亲信邪热之气。凡一切血热妄行之实火病,及血痢、血痔、淋血等气壮邪实者,皆为其所主。煎剂用量一般为6~15g,病况需要也可用至20g,外用适量。胃肠衰弱,大便滑泄者慎服。 医治肾炎血尿,喜用紫草。认为血尿是一种症状,为肾络损害,络破血渗尿中所造成的,乃由实热伤络而...
-
治小儿疳积 头癣民间方
治小儿疳积方 处方与用法:红参 10克,鸡内金、莲子肉、炒神曲、炒麦芽各20 克,炒山药、炒山楂各30 克,炒扁豆、使君子、甘草、灸鳖甲各10克。共研为细末,过筛后备用。每次3克,日3次,温开水送服,也可冲入面粉芝麻一起烙饼食用。 功效:健脾开霄,益气生血,治小儿疳积症,身体消瘦,头发干枯脱落,枕后尤重,纳食不香,睡眠不实等。(郑芳英) 治小儿头癣民间方 处方与用法:川楝子30充,烤黄,研成极细粉,以麻油调成糊状,涂敷于患处,日换药2次。 功效:解毒杀虫,治小儿头癣,局部瘙痒,黄色痴皮覆盖,常有恶臭,头发...
-
治小儿泄泻 治小儿缺锌症
经验方:丁香30克,炒车前于20克,荜菝10克,胡椒、肉桂、吴茱萸各5克。 用法:上药共研成粉末,装瓶备用。使用时取药末100-300毫克,放入肚脐窝内,脐突者以食指轻按使之陷下后再放药,并用胶布固定。1—2天换药1次。患脐炎或皮肤过敏者忌用。 疗效:本方治疗小儿泄泻患者321例,痊愈221例,有效9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7.5%。 经验方:党参、白芍、炒白术、谷芽、麦芽各10克,山楂炭12克,苍术、陈皮、连翘、甘草各5克。厌食偏食较甚者,加炒扁豆、淮山各7克,砂 仁3克;腹胀腹泻者,加藿香、神曲...
-
治小儿流涎方
1、生白术、益智仁各9克,加水煎30分钟,剩一小碗药汁,放入适量的白糖,每日1剂,分2-3次服,约3-5天即可治愈。 2、白术12克,甘草3克,绿茶2克。前2味加水600毫升,煮沸10分钟,后加入绿茶,分3次温服,复泡再饮,每日1剂。 3、竹叶7克,陈皮5克,大枣5枚。将上药煎水,每日1剂,分2次服。 4、桑白皮10-20克,加水100毫升,煎至60毫升,每日l剂,分2-3次服,5剂为1个疗程。 5、鸡内金、生黄芪各10克,益智仁、白术各8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4剂为1个疗程。 6、吴茱萸3份,天南星1份...
-
敷脐法治小儿常见病
1.治小儿腹泻:鲜石榴皮适量捣烂如泥状,敷于肚脐,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一般用药1~3次可愈。 2.治小儿腹胀:厚朴、芒硝、莱菔子、枳实各10克,大黄15克,穿山甲5克。共研细末,用2—3个鸡蛋清调成糊状,然后做成直径约4~6厘米的圆形药饼外敷脐部,布裹固定,一般4—6小时可换1次药饼,此方对小儿内科疾病升起的腹胀效果均佳,但脐部皮肤有破损、溃烂、发炎者不宜使用。 3.治小儿厌食:乳香、山楂、生大黄、鸡内金、桃仁各10克。共研细末。加清水适量调匀敷脐,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晚贴...
-
马齿苋防治小儿疰夏
马齿苋,别名马齿菜、马食菜、马生菜、长寿菜,为一年生肉质草本。茎多分枝,常伏卧地面,圆柱形,带紫红色。叶互生或接近对生,倒卵形,肥厚多汁。花淡黄色,生于枝端。多生于田野、荒芜地及路旁。我国大部地区都有分布。可做蔬菜食用,全草可入药,味酸,性寒。无毒。入肝、脾二经。民间方法用其防治小儿疰夏,可取满意效果。 采制及使用方法如下:夏季采鲜马齿苋,洗净切碎晒干,每初春取本品50--100克,用温水泡透,捞出用纱布挤去水分,加入适量佐料做菜食,每周1—2次,疗程2--3个月。平时也可间断按上法做汤、茶服用。 中医...
-
丁香外用治小儿病方
小儿流涎: 丁香3克,肉桂3克。共研细末,用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脐部,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小儿腹泻: 丁香、吴茱萸各3份,木香、白术各1份,共研细末。用时取本品5-10克,用黄酒适量调为糊状敷脐,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换,连续3-5日。 小儿泄泻: 丁香、肉桂各等份,研为细末,取少许蜂蜜调匀敷神阙,3日1换。 小儿遗尿: 丁香30克,肉桂30克,山萸肉60克,覆盆子60克,金樱子60克,菟丝子60克,五味子60克,仙茅60克,补骨脂60克,桑螵蛸60克。上药共研细末,用时取药末1克,填满神阙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