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气滞 第16页

气滞 第16页

  • 凡遇有腑气滞塞病状时即用除滞丸

    凡遇有腑气滞塞病状时即用除滞丸

    笔者,男,年已八十有四,寒湿体质,不食凉,于2016年4月20~24日不思食,脐腹胀痛,压痛,欲便不便,便频不畅,舌苔白腻,脉象沉迟60/分次,自诊为“积滞”,治以理气导滞法。服自拟方“除滞丸”治疗。药用:生川大黄50克,木香25克,生鸡内金15克,菖蒲20克,企边桂10克,砂仁10克,吴茱萸10克,生白术10克,党参10克。各药先单独洗净,去净杂物,晾干后再称重量,共研为细面过100目筛。炼蜜为丸,每丸3克,含蜜60%,含药40%。服量:成人每次2丸,日服2~3次。...

  • 荔枝核治气滞胃痛疝气痛

    荔枝核治气滞胃痛疝气痛

      治气滞胃痛荔枝核10克,木香10克,丁香10克,海螵蛸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枳实10克,香附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2周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要避免精神刺激,忌食辛辣。   治疝气痛荔枝核10克,小茴香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柴胡10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7天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食辛辣。   治睾丸肿痛荔枝核10克,橘核10克,栀子10克,金银花30克,连翘10克,苦参30克,蒲公英3...

  • 梅核气 肝郁气滞型 痰气郁结型

    梅核气 肝郁气滞型 痰气郁结型

      梅核气主要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所致。肝郁气滞型者饮食调理可选择百合、薏苡仁、山药、白扁豆、茭白、丝瓜、芹菜叶、南瓜秧尖、生姜、陈皮等;痰气郁结者饮食调理可选择百合、薏苡仁、山药、白扁豆、茭白、丝瓜、芹菜叶、南瓜秧尖、生姜、陈皮等。   生活中碰到不少这样的患者,他(她)老是感觉嗓子里好像长了个东西,有异物感,无疼痛,当吞咽口水或空咽时更觉明显。既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但进食无明显梗阻感。在闲暇无事或心情不畅时异物感增强,而专注于工作或娱乐时症状消失。有些患者担心自己是食管癌或者咽喉部...

  • 慢性咽炎咽喉失养肝郁气滞所致

    慢性咽炎咽喉失养肝郁气滞所致

    初夏时冷时热,还不时下雨。这可能会让慢性咽炎“死灰复燃”,患者可能表现为喉咙不适、有“异物感”、易引起咳嗽等。有人可能会用金银花茶来治疗,但这最多能缓解症状,不能有效治疗。 中医认为,金银花属寒凉性,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多适用于热性病症。慢性咽炎主要由肺、脾、肾等脏腑亏虚,咽喉失养,肝郁气滞所致,简单来说就是“胃寒”。患者一般会有出怕冷、消化不良等症状,并忌用寒凉或苦寒清热的药。因此,服金银花会助长慢性咽喉炎患者体内&ld...

  • 腹痛(气滞血瘀)通络止痛处方

    腹痛(气滞血瘀)通络止痛处方

    虚实   李春生常以脉诊、腹诊与触诊来决定虚实,以脉之虚实、痛之拒按与喜按以分之,以病位、标本缓急、寒热、虚实等传统中医经典思维为根据,并参考西医检查报告,受益良多。   患者曾某某,女,36岁。2014年12月31日初诊。诉左下腹冷痛已3年余,呈隐痛不移,热敷及揉按舒服,腹不胀,急躁易怒,月经量少。既往患桥本氏病。曾多方治疗,未能止痛。   检查:舌淡紫,苔白,边有齿痕,脉细缓。左腹股沟中点有明显压痛,未扪到包块。   诊断:腹痛(气滞血瘀)。   治则:活血祛瘀...

  • 胸痹 气滞心胸证 方用越鞠丸加味

    胸痹 气滞心胸证 方用越鞠丸加味

    胸痛为临床常见病症,中医称为胸痹,以胸痛为主症,甚则可放射到背部,并伴有短气、胸闷等症。胸痹最早记载于《灵枢·五邪》:“邪在心,则病心痛。”《金匮要略》首见胸痹病名,张仲景对胸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临床中胸痹病因病机复杂多样,不可囿于一法一方,当应“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以下为笔者运用越鞠丸加味治疗胸痹验案一则,愿与同道分享。 周某,女,49岁,2022年8月12日首诊。主诉:胸背反复疼痛3年余。疼痛部位多为胸前,或在胁下,或在颈后连背...

  • 慢性咽炎(气滞痰凝型)射干咽炎方

    慢性咽炎(气滞痰凝型)射干咽炎方

    张恩树,1944年出生,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任氏“然”字门中医内科第十二代传人。师从全国名中医任达然,临证善用经方,自创时方,擅长治疗内科、妇科杂病。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著作《任达然老中医临床经验录》,多次获市优秀科技论文奖和科技进步奖。 组成:射干10克,香附10克,苏梗10克,木蝴蝶5克,郁金10克,佛手10克,合欢花10克,法半夏10克,厚朴花5克,桔梗10克,甘草5克。 功能:理气化痰,...

  • 成肇仁气滞血瘀胸痛案

    成肇仁气滞血瘀胸痛案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本方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诸药组成。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原为治瘀血内阻胸部,气机失畅以致胸痛胸闷之剂,诚如王清任所云:“隔膜以上,满腔皆血,故名曰血府。”(《医林改错》)。湖北中医药大学成肇仁教授从医执教40余年,学验俱丰,师古而不泥古,临证善用此方加减治疗多种疑难杂症,效果显著,现择其验案三则,供同道参考。   气滞血瘀胸痛案   骆某,女,21岁。2011年12月4日来诊,诉双胸...

  • 积聚的病理基础为气滞血瘀

    积聚的病理基础为气滞血瘀

      积聚,指腹内有积块的一种病证。积块固定,有形可查,痛有定处者为积证;积块不固定,时聚时散,痛无定处者为聚证。积聚又称为癥瘕,积证可称为癥,聚证可称为瘕。积与聚是同一病的两个证,从病理发展上,聚证可发展为积证。   病因病机   积聚的病理基础为气滞血瘀,总体由脏腑气机功能失调所致。《灵枢·百病始生》将积聚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归纳总结,将其病因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分别是寒邪、饮食居处失调、情志太过,但总体不离外感、内伤两大途径,其发病的病理过程也归纳为寒侵、气逆、瘀血、津凝、痰滞几个方面的综...

  • 肝郁气滞多吃理气食物

    肝郁气滞多吃理气食物

      肝郁气滞 症状表现为频频叹气、胸胁胀痛或串痛等。   对策:首先要通过精神养生的方法来调节神志和情志,并针对病因采取疏导的方法来进行治疗。饮食上可多吃些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蓬蒿、西红柿、萝卜、橙子、柚子、柑橘、香橼、佛手等。   肝火上炎 症状表现为失眠多梦、目赤肿痛、口苦口渴等。   对策:除应戒烟限酒、忌食甘肥辛辣的食品外,要适量多吃清肝泄热的食物,如苦瓜、苦菜、西红柿、绿豆、绿豆芽、黄豆芽、芹菜、白菜、包心菜、金针菜、油菜、丝瓜、李子、青梅、山楂及柑橘等。   脾虚肝乘 症状表现为身倦...

  • 肝郁气滞 喝点小药茶调理

    肝郁气滞 喝点小药茶调理

    脾气急躁,遇事爱发火,在中医看来这类人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肝郁气滞、肝郁化火。不妨喝点小药茶调理一下,玫瑰花茶就是不错的选择。 玫瑰花有“解郁圣药”的美称,是“急脾气”的“灭火器”。它具有理气解郁、活血散淤的功效,脾气急躁或心情抑郁时可适量饮用玫瑰花茶。此外,浸酒、做糕点蜜饯和制作菜肴时,也可添加。当然,最简单的方法是每天取9-15克玫瑰花,放入透明的玻璃杯,开水浸泡5分钟即可代茶饮。另外,如果舌苔黄、口苦,还可在药茶里加9克杭菊花。老觉得...

  • 气滞难产——Dystocia due to Qi Stagnation

    气滞难产——Dystocia due to Qi Stagnation

    气滞难产 Qì Zhì Nán Chǎn Dystocia due to Qi Stagnation 一妇,累日产不下,服催生药不效。 A woman could not give birth for severaldays, and all the parturifacient [inducing delivery] medicines were ineffective. 庞曰:“此必坐草太早,心下怀惧,气结而不行,非不顺也。《...

  • 坐的太久易气滞血瘀

    坐的太久易气滞血瘀

    久坐不动会压迫位于臀部和大腿部的膀胱经,造成膀胱经气血运行不畅,而肾经与膀胱经相表里,这样就会引发肾功能异常,所谓“久坐伤肾” 就是这个道理。而肾气不足慢慢就会导致气血双虚,出现皮肤瘙痒、面色苍白或黝黑、失眠多梦、心情烦躁、便秘、经血量少等。而这些问题反应在颜面上会表现为色斑,因为皮肤的斑点多半是气血失衡导致血停滞在皮肤表面形成的污点。 上班族女性都是气滞血瘀的易感人群。一方面和久坐不动有关,一方面是因为办公室人群多半从事的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会让人思虑多,消耗过多的精气,即西医所谓耗费血...

  • 贺普仁:病多气滞 法用三通

    贺普仁:病多气滞 法用三通

    国医大师贺普仁生前以其独特的神针妙法、卓著的疗效饮誉海内外。三通理论、快速无痛针刺手法、火针技术、武医双修,是先生留给中医界的宝贵财富。值先生辞世之际,特设专版介绍其主要的学术思想,以纪念之。 贺林 北京针灸三通法研究会 “病多气滞,法用三通”,是针灸三通法的核心内容。“通”既是病因病机的阐述,也是治疗方法的概括。用“通”的手段达到“通”的目的,是针灸三通法的精髓所在。 由此产生了用毫针通调...

  • 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多属于肝郁气滞 中医处方

    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多属于肝郁气滞 中医处方

    陆某,女,56岁,2020年11月05日初诊。发现双侧甲状腺结节3年余,3年前,患者发现甲状腺结节,当时曾行手术治疗。1年前,患者体检发现双侧甲状腺结节再发,左侧大者约1.8×1.3cm,右侧2.5×1.8cm,当时未就诊治疗;今年9月4日B超复查双侧甲状腺结节多发,左侧大者约3.3×1.6cm,右侧2.6×1.8cm,西医仍建议手术,患者因曾行手术治疗后再发,故而顾虑再三,前来我处门诊就诊。症见:口苦口干眼干,心悸,胃胀,胃痛,进凉物后明显,腰酸,双足酸胀,大便干,...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