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寒 第24页

风寒 第24页

  • 清水煮蒜治风寒咳嗽偏方

    清水煮蒜治风寒咳嗽偏方

    取大蒜一头剥皮洗净,清水两杯,将蒜瓣与水放锅内同煮,水开后煮10分钟左右,趁热将蒜吃掉,水喝荆晚间临睡前服用最佳。...

  • 祖传秘方治愈风寒哮喘患者多人

    祖传秘方治愈风寒哮喘患者多人

      主治:体质虚弱,一遇风寒即发哮喘。   配方及用法:柚子皮1个,乌肉鸡1只。鸡去毛及内脏,以柚子皮纳鸡肚内,用砂纸密封,黄泥包裹,烧熟,去黄泥、砂纸,取鸡食,食三四次即愈。   疗效:治愈多人,其中有患哮喘17年者,服此偏方亦愈。   禁忌:热性哮喘不宜服。   荐方人:龙赞深   引自:广西医学情报研究所《医学文选》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

  • 治风寒偏方

    治风寒偏方

      用料:生姜10克,葱白15克,白萝卜150克,红糖20克。   制法:水煎服,服后微出汗,既可明显减轻症状。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化痰。主治感冒畏寒、咳嗽痰多。...

  • 初秋风寒感冒的食疗偏方

    初秋风寒感冒的食疗偏方

    初秋风寒感冒的食疗偏方   1、姜糖饮   配方:生姜10克,红糖15克。制法:生姜切丝,以沸水冲泡,加盖约5分钟,再调入红糖。功效:疏散风寒,和胃健中。用法:每日1次,趁热顿服。服后盖被睡卧取汗。   2、姜丝萝卜汤   配方:生姜25克,萝卜50克。制法:生姜切丝,萝卜切片,两者共放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0~15分钟,再加入红糖适置,稍煮1~2分钟即可。功效:祛风散寒解表。用法:每日1次,热服。   姜丝萝卜汤预防初秋风寒感冒   3、五神汤   取荆芥10克、生姜10克、苏叶10克、红糖30克、茶叶6克,将荆芥...

  • 山楂根煎服治急性风寒咳嗽疗效最佳

    山楂根煎服治急性风寒咳嗽疗效最佳

      配方及用法:山楂根适量。将山楂根洗净,刮去表皮,切成薄片,置锅中用红糖炙炒,成人每次50克(儿童酌减),加水100毫升、生姜3片煎煮15分钟即可服用。   疗效:急、慢性咳嗽均可应用,尤以治急性风寒性咳嗽疗效最佳。共治86例,临床治愈74例,好转12例。多数患者服药一次咳嗽即止,无一例失败。   引自:《湖北中医杂志》(1987年第4期)、《单味中药治病大全》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

  • 治风寒葱花也可以和感冒冲剂搭配

    治风寒葱花也可以和感冒冲剂搭配

    在人们的习惯性思维中,葱是用来做菜的。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药剂科主任郭桂明却告诉大家,葱花也可以和感冒冲剂搭配,用于治疗风寒感冒。中医学认为,葱,其味辛辣性温,入肺、胃经,具有解表、散寒、通阳之功效。而风寒感冒多起因于劳累,再加上吹风或受凉,治疗的关键是要出点汗,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辛温解表,正好与葱的功效相合。因而,成年人在使用感冒清热冲剂等药物进行治疗时,配20克左右的生葱,有增强疗效的作用。不过,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初起,换句话说,就是当你感到头沉或头痛、鼻塞、怕冷、四肢酸痛发紧,身体发烧但无汗...

  • 治疗风寒感冒 葱花不可少

    治疗风寒感冒 葱花不可少

    在人们的习惯性思维中,葱是用来做菜的。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药剂科主任郭桂明却告诉大家,葱花也可以和感冒冲剂搭配,用于治疗风寒感冒。中医学认为,葱,其味辛辣性温,入肺、胃经,具有解表、散寒、通阳之功效。而风寒感冒多起因于劳累,再加上吹风或受凉,治疗的关键是要出点汗,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辛温解表,正好与葱的功效相合。因而,成年人在使用感冒清热冲剂等药物进行治疗时,配20克左右的生葱,有增强疗效的作用。不过,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初起,换句话说,就是当你感到头沉或头痛、鼻塞、怕冷、四肢酸痛发紧,身体发烧但无汗...

  • 治疗风寒袭表证感冒的偏方2则

    治疗风寒袭表证感冒的偏方2则

    风寒袭表证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涕,声重,喉痒咳嗽,痰清稀,四肢酸痛,苔薄白而润,脉浮。治宜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一  生姜5片,紫苏叶30克。                用法:水煎2次,混...

  • 治疗风寒风热咳嗽的民间偏方

    治疗风寒风热咳嗽的民间偏方

      感冒后的咳嗽影响休息,令人苦恼。但咳嗽后,不可盲目服药,而应先根据舌苔区分究竟是风寒咳嗽还是风热咳嗽,才能对症处理。如果舌苔是白的,说明身体内寒重,咳出的痰也较息白、粘,并兼有鼻塞流涕,这时应吃一些温热、化痰止咳的食品。如果舌苔发黄,舌质红,说明内热较大,咳出的痰黄、稠,不易咳并有咽痛,这时应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作用的食物。此外,还有一种咳嗽是久咳或反复发作的咳嗽,不妨吃一些调理脾胃、补肾、补肺气的食物。通常而言,晚上加重的咳嗽,或是白天不咳只晚上咳,则多数是寒咳和虚咳,应多吃祛寒、补血、补肾的食物。【窍门一:...

  • 治疗风寒咳嗽的经典食疗偏方

    治疗风寒咳嗽的经典食疗偏方

       萝卜葱白汤:白萝卜一个,葱白6根,生姜15克。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成汤后连渣一次服。能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畏寒、身倦酸痛等症。芫荽汤:芫荽、饴糖各30克,大米100克。先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3汤匙与芫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钟,趁热一次服,注意保暖。能发汗透表,治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注:芫荽又称香菜。)...

  • 孩子风寒咳嗽的偏方

    孩子风寒咳嗽的偏方

      咳嗽分为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不同类型的咳嗽在用药上是完全不同的,食疗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区分起来比较复杂,在这教给家长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观察孩子的舌苔,如果舌苔是白的,就如同冬天下的雪一样,说明孩子寒重,咳嗽的痰也较息白粘,并兼有鼻塞流涕,这时应吃一些温热、化痰止咳的食品。如果孩子的舌苔是黄、红,说明孩子内热较大,咳嗽的痰是黄稠,不易咳,并有咽痛,这时应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作用的食物。内伤咳嗽多为久咳、反复发作的咳嗽,这时家长应注意给孩子吃一些调理脾胃、补肾、补肺气的食物,具体的方法如下:风寒咳嗽1、生姜+红糖...

  • 止咳医生经验方 风寒风热咳嗽方

    止咳医生经验方 风寒风热咳嗽方

      老人很容易因为受凉而感染了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咳嗽等。咳嗽看起来是小问题,如果没有规范治疗,拖得越久就越难治疗。中医认为,人体感受风寒或者风热之后,多会出现咳嗽症状。风热咳嗽则多表现为痰黄而稠、咽痛、口渴、流黄涕、苔薄,治疗上以疏风清热为主。而风寒咳嗽则多表现咽痒咳嗽声重、气急、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舌苔薄白,治疗上以疏风散寒为主。   指导专家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科   副主任医师、博士 乔志强   记者 蔡卫杨 通讯员 边江红   偏方释疑   外感...

  • “无扰乎阳”避风寒很重要

    “无扰乎阳”避风寒很重要

           在冬季,自然界和我们人体,最主要的生理特点是阳气虚少,那么我们养生的主旨就要“养藏”,即顺应这一季节的特点,保养、储存、甚至补充人体珍贵的阳气,这也是“秋冬养阴”的含义。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       《黄帝内经》给了我们如下的提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无扰乎阳”就是不要扰...

  • 风寒型荨麻疹中药验方

    风寒型荨麻疹中药验方

      风寒型荨麻疹的特点是:遇风寒周身即现大小不一的淡红色丘疹团块,痒感剧烈,以颜面四肢暴露部位尤甚,得暖则退,与《诸病源候论》“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拆,则起瘙隐疹”所论相符。笔者以《金匮要略》中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获效明显。   组方:黄芪20~30克,桂枝9克,白芍15克,干姜9克,羌活10克,防风9克,蛇床子10克,大枣4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至皮损消退,痒感消失。方中用黄芪为君,能助卫固表,增强机体抵抗寒邪之力;桂枝辛甘而温,功可温阳散寒;白芍配桂枝功可调和营卫;干姜大辛大热,...

  • 荨麻疹风寒型治疗

    荨麻疹风寒型治疗

    风寒型:皮疹呈淡红色,瘙痒,每逢天气寒冷容易发作,发作时病人感周身怕冷,可有低热,舌苔薄白。治疗时,可酌情选用以下具有疏风散寒的验方。 荆芥6克,防风6克,蝉衣3克,银花10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浮萍6克,麻黄3克,地肤子10克,防风4克,皂角刺4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荆芥穗30克。 用法:研成细粉,用纱布包好,撒在皮肤上,用手来回揉搓,直至皮肤发热为度。...

  • 慢性湿疹 辨证血虚兼有风寒 治法

    慢性湿疹 辨证血虚兼有风寒 治法

    慢性湿疹 齐某,男,67岁,风疹反复发作7年余,曾多方治疗效果不显,每年冬末春初即易起病。2015年4月21日初诊,刻下症见:双上肢外侧对称性皮肤多发淡红色粟粒状湿疹,伴明显瘙痒,皮肤多处抓破结痂痕迹,颈后皮纹粗糙、增厚伴色素沉着,夜间因瘙痒剧烈严重影响睡眠,伴手足凉,口淡不渴,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 辨证:血虚兼有风寒。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脉。 处方:《伤寒论》桂二麻一汤加减。蜜麻黄8克,杏仁12克,桂枝20克,炙甘草5克,干姜20克,大枣15克,茯苓10克...

  • 急性荨麻疹风寒束表型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之

    急性荨麻疹风寒束表型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之

    患者,男,52岁。因苦于患荨麻疹,曾经中西医多方治疗,其效不显。随后在日本读研究生三年中,历用抗过敏中西药及激素等医治,其病时缓时发,未得根除。回国后在乌鲁木齐某医院以中药清热凉血祛风之剂合熏洗疗法,间断治疗数月,仍未能解除全身起风疹疙瘩之痛楚。2010年10月20日,因饮酒过多,复感风寒之邪,周身起红色大小不等风团伴发烧3天,邀袁今奇诊治。初诊:患者3日前因上述原因,突然四肢出现红色风团,胸背及臀部相继出现。昨日恶寒发热,体温在38℃左右,全身大片风团时起时落,瘙痒尤为明显。新发风疹露出肌肤,陈旧性皮疹留有红斑,...

  • 婴儿风寒感冒醋炙葱白外涂有良效

    婴儿风寒感冒醋炙葱白外涂有良效

    六个月以前的婴儿,由于有着从母体带来的免疫力,一般不容易受到病菌和病毒的侵袭,但是,由于家人的某种疏忽,有时也会患上风寒感冒。其病症表现为: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涕,咳嗽,食欲下降,精神不振,眼睛欠明亮,反常地啼哭不安等症状。 遇到这种情况,家人可以选用一小把壮实的大葱,去叶,保留须根(即为葱白),洗净后,在陶器中捣烂;再加食醋50~100克,放置砂锅中拌炒至八成熟,呈半干半湿稀糊状时,立即取出,用一块纱布包严。然后,用手指挤压纱布,使葱糊往外透出;将温热的葱糊涂搽在婴儿的双脚脚心、双手手掌、手背、胸部、背部和头顶...

  • 推拿加艾灸治小儿风寒泻

    推拿加艾灸治小儿风寒泻

      马某某,女,4个月,2011年11月14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5天前腹泻,一日3~4遍,粪质清稀,多泡沫,臭味不甚,肠鸣腹痛,舌苔白腻,经治不见好转。笔者予以推拿及艾灸治疗,七次泻止。具体手法操作步骤:   推拿   一窝风穴在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中。   手法:医者拇指指腹,蘸少许滑石粉按在操作的穴位上,不离其处而旋转揉动,10~15分钟,主治下寒腹痛。   外劳宫穴在手背侧,第二、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处。   手法:医者拇指指腹,蘸少许滑石粉按在操作的穴位上,不离其处而旋转揉动,10~15分钟,此为...

  • 风寒入侵小儿腹泻用葛根汤

    风寒入侵小儿腹泻用葛根汤

    偏方名 葛根汤 【食材】葛根、马齿苋、白头翁、蛛苋、奶汁草各15克,黄芩、黄连各7克。 【做法】将上述药材用汤包装好,用水煎煮1个小时,加入少量食盐,趁热服用。 【外公问诊记】 小辉今年2岁,最近老是一吃东西就喊肚子痛,还伴有腹泻。妈妈带着小辉来找外公,说小辉之前排便都很正常,早晚各一次,但是近来不知为什么只要一吃东西就会肚子痛,要解大便,且大便像水一样,还有比较大的臭味。 外公发现小辉舌苔很厚,而且颜色偏黄,属于中医“湿热腹泻”的范畴,并进一步询问小辉最近的饮食情况...

  • 小儿感受风寒后泄泻咳嗽 止咳和胃法

    小儿感受风寒后泄泻咳嗽 止咳和胃法

    祛风散寒、止咳和胃法 高某,男,2岁,2003年10月16日诊。 感受风寒之后,泄泻,咳嗽,鼻流清涕,呕吐,舌淡,苔白,脉细。 证属:风寒外袭,肺胃失和。 治以:祛风散寒,和胃止咳。 处方:苏叶6克,防风3克,藿香5克,半夏3克,杏仁3克,厚朴3克,茯苓5克,辛夷3克。2剂,水煎100毫升分早中晚3次服,日1剂。 二诊(10月18日):呕减咳轻,鼻流清涕已愈,仍有泄泻。上方去辛夷,加炮姜3克,又取2剂。 三诊(10...

  • 前列腺炎吃萝卜蜜 煎汤治风寒感冒

    前列腺炎吃萝卜蜜 煎汤治风寒感冒

    前列腺炎吃萝卜蜜 前列腺炎属于中医学的“淋证”“精 浊”等范畴,多由“下焦湿热”“。肾虚”所 致,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之一,虽对生命 无威胁,但却令人苦不堪言。蜂蜜焙萝卜 的偏方对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有很 大的缓解作用。萝卜有清热解毒、凉血止 血、杀菌的作用,蜂蜜中含有多种氨基 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可调节男性前列 腺的内分泌功能,并可促进前列腺的新 陈代谢。方法如下:白萝卜1公斤,蜂蜜 O.5公斤,将萝卜洗净,去皮切...

  • 辨证气虚自汗兼阳虚恶风寒

    辨证气虚自汗兼阳虚恶风寒

    彭某,女,37岁,门诊病例。 2004年6月30日初诊:诉恶风畏寒自汗5个月。患者临产时感受风寒,出现恶风、畏寒、自汗,病已5个月。症状愈来愈甚,至今已漏汗不止;伴见口干、喜热饮,下肢厥冷而酸软无力,站立行走均感困难。患者寒冬临产时所着棉装,至今不仅未减1件,而且还外罩风衣、风帽,特别畏风;坐必居于屋角而谨避风吹。就诊时症状如前,舌苔薄白,脉虚细。 辨证:气虚自汗兼阳虚恶风寒。 治法:益气敛汗,温补肾阳。 主方:玉屏风散合右归丸。 处方:黄芪30克,炒白术15克,防风10克,熟地15克,山药10...

  • 羌活妙治风寒痛经

    羌活妙治风寒痛经

    有个妇女,经期小腹部刺痛,有 两三个月了,每次月经来都有血块, 这三个月换了不同的医生治疗,吃 药的时候会好些,但是不吃的时候 小腹又会痛起来,慢慢的不是经期 的时候都感觉痛。 医生们都说,这病如果反复用 药治不好,说明子宫里头可能长了 包块。这妇女听后,大惊失色,自己 还年轻,如果子宫长了包块恶变,怎 么办?就这样一边腹中疼痛加剧,一 边心理压力变大,两方面纠结下,惶 惶不可终日,于是,她敲开了中医老 爷爷的门。 小徒弟仔细地摸脉,发现脉浮 紧得厉害。她说,之前几位医生开的 都是活血化瘀、温阳和补肝肾的药。...

  • 药酒外治风寒膝关节痛疗效好

    药酒外治风寒膝关节痛疗效好

    近年来,应用中药药酒外搽治疗风寒性膝关节疼痛· 75例,获得较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75例患者中男性4l例,女性34例;年龄28-52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7年;其中单侧膝关节痛者27例,双侧痛者48例;临床表现为恶寒喜暖,遇风寒则疼痛加重,屈伸困难,行动不便。 治疗方法 药酒处方:取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生南星各25 克,加工成粗粉后,加入75%酒精500毫升浸泡7天,所得药液经纱布过滤后,加樟脑 20克,冰片10克,溶解,储存备用。使用时将药液涂搽在患者疼...

  • 主治风寒湿痹阻 黄芪桂枝青藤汤

    主治风寒湿痹阻 黄芪桂枝青藤汤

      组成黄芪90~120克,桂枝15~30克,白芍30~60克,青风藤30~45克,鸡血藤15~30克,炙甘草6~9克,生姜5片,大枣5~10枚。   功能益气养血,通阳蠲痹。   主治适用于风寒湿痹阻,气血亏虚之虚痹,症见肢体关节酸痛或麻木,每遇劳累、气候寒冷、潮湿疼痛加重,肌肉瘦削或虚肿,面色苍白,自汗,畏风,神疲乏。舌质淡胖,脉细无力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服。   方解本方由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升阳固表为主药。桂枝辛散温通助卫阳,通经络散风寒;白芍味酸补血敛营,柔筋止痛;青...

  • 治风寒湿痹中医组方

    治风寒湿痹中医组方

      中医认为,风寒湿痹是因肾虚脾弱,卫气不固,当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后,气血不能通畅,外邪壅塞筋络,浸淫关节所致。风者,痛处游走不定;寒者,疼痛剧烈,关节屈伸不利;湿者,肢体关节着重,痛有定处,肌肤麻木;痹者,即闭塞不通。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皆属于此范畴。笔者在临床上应用祛风利湿,理气活血的方药予以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组成:桑枝30克,青风藤、桂枝、羌活、独活、当归、秦艽、川芎、延胡索(醋制)各10克,广木香9克,炙甘草5克。风偏重者,加防风10克;寒偏重者,加制附子10克;...

  • 木瓜 治疗风寒湿闭阻痹病

    木瓜 治疗风寒湿闭阻痹病

    木瓜善舒筋活络而止挛急,化湿浊而蠲痹痛。治疗风寒湿闭阻所致的痹病,症见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局部恶风寒、肢体麻木、腰膝疲软,余常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木瓜丸。 方用:木瓜、当归、川芎、白芷、威灵仙各80克,牛膝160克,海风藤80克,狗脊(制)、鸡血藤、人参、制川乌、制草乌各40克。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天服3次,每次服1丸。本方有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而见上述症状者。孕妇禁用。...

  • 松树根治风寒湿腰痛疗效好

    松树根治风寒湿腰痛疗效好

    临床报道用松树根加黄酒炖服,治疗风寒湿瘀所致的非器质性病变的腰腿痛41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41例中男性29 例,女12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24 岁;病程最长10年以上,最短4天。除 5例为发病后初次就诊外,余均经中西医治疗,无明显效果。全部患者均经临床检查诊断确认无器质性病变。 治疗方法:取新鲜马尾松树的嫩松树根100克(或干燥根60克),加水 2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渣,加黄酒30毫升,再煎5分钟,趁热口服,每日2次,3日为1疗程。 疗效标准:痊愈:疼痛消失,检查无阳性...

  • 治关节炎风寒湿痹经验方

    治关节炎风寒湿痹经验方

    方法:取秦艽、桂枝、羌活、独活各30 克,桑枝50克,乳香、乳没各20克,共研粗粉,干炒(不可炒糊)后,放人适量的白酒拌匀(要将药湿透),装入布袋,敷在患处,每次敷药时间不限,以药温度低于体温为止。每日敷2次,每付药可用2天,每次用药如前法炮制。 主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骨节关节炎等,中医辨证为风寒湿痹型,症见肢体关节疼痛,关节屈伸不便,局部畏寒,得热则痛减,遇寒则剧,皮色不红,舌苔白腻,脉迟或濡或弦。 齐姬...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