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柏 第6页

柏 第6页

  • 黄柏外治皮肤病

    黄柏外治皮肤病

      本品为芸香青科落叶乔木植物黄柏的树皮,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功效。《本经》:“主肠痔,女子漏下赤白,阴阳蚀疮。”《珍珠囊》:“除下焦湿肿。”《医学入门》:“治鼻皶皮,喉痹及痈疽发背乳痈脐疮。《别录》:“疗肌肤热赤,口疮。”现代研究认为,黄柏含小蘖碱,及黄柏酮、黄柏内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致病细菌有抑制作用,对某些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笔者在临床中以此药为主,外治某些皮肤病变获效显著,常用验方如下。   结节性痒疹:黄柏50克,苦参20克,蛇床子15克,地肤子15克,75%酒...

  • 黄柏治隐翅虫性皮炎

    黄柏治隐翅虫性皮炎

      隐翅虫性皮炎多见于夏秋季,由接触隐翅虫体液引起。皮损多为条状、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密集丘疹、水疱及小脓疱。用中药黄柏治疗隐翅虫性皮炎,效果良好,患者不妨一试。   方法:取黄柏3~5克,元明粉3克,共煎水,待冷后湿敷患处。每日4~6次,每日一剂,一般用药3天后皮损消失。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功能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其主要含生物碱,如小檗碱、黄柏碱、药根碱、黄柏内酯、黄柏甙、挥发油及多糖等成分,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及原虫、解热和抗炎、抗心律失常、抗消化道溃疡和降糖等作用。元明粉别名无...

  • 知柏地黄汤治面部皮炎

    知柏地黄汤治面部皮炎

      苗某,49岁。2011年10月23日初诊。在无明显诱因下,面部皮肤作痒,不定时反复而发4个月余。其间在两家医院诊为面部皮炎,内服盐酸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马来酸氯、苯那敏,清热泻火中成药清胃黄连丸、栀子金花丸,外用赛庚定乳膏、苯海拉明霜、丹皮酚等,均未收到明显疗效,过后仍痒如故。查患者颜面色红,触有热感,述其近来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以午后及晚间尤甚,舌质红,苔少,脉细数。化验空腹血糖、尿十项均无异常。辨证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熏于颜面。冶宜滋补肾阴,清热降火,佐以止痒。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味:知母12克...

  • 侧柏叶可治带状疱疹

    侧柏叶可治带状疱疹

    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嫩枝叶。其味苦涩,性微寒,有清泄肝胆湿热、收敛凉血解毒之功效。用其治疗带状疱疹,效果颇佳。 方法:取新鲜侧柏叶用清水漂洗干净,沥去水,捣成泥状,然后和鸡蛋清调和成糊状涂于患处(约1厘米厚),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两次。涂前局部应先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一般24小时后疼痛可缓解,水疱开始结痂,3~5天可获痊愈。(郭旭光)...

  • 治脱发之良药侧柏叶

    治脱发之良药侧柏叶

      侧柏叶味苦、涩,性微寒,归肺、肝、大肠三经,有益阴清热、凉血止血、祛痰止咳之功,本用于各种热性出血及咳喘痰多之证。笔者认为,该药之特长并不在上述疾病之治疗,而在外用治疗脱发,且疗效较他药为优,其机理或与其能益阴、清热、凉血有关。   脱发一证,一般认为多系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所致,其治不离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之法,常有不效者。笔者认为,禀赋不足,毛孔疏松,风邪乘虚而入,日久生热化燥,或火盛血虚,发失滋养者,亦为常见。然临床采用滋补肝肾、益气养血,加清热凉血润燥剂服之,未必有效,故可开外用一途。实则外用侧柏叶治脱发,...

  • 知柏地黄汤治皲裂性湿疹

    知柏地黄汤治皲裂性湿疹

    孔某,女,62岁,2014年9月12日初诊。手足皲裂性湿疹史,双手皮肤增厚,干燥皲裂,伴鳞屑,表面粗糙,肤色发红,边缘不清,略有痒感年余,曾用哈西奈德乳膏、派瑞松、愈裂霜、去炎松尿素软膏、维A酸乳膏等效果不显。刻诊:患处触之有明显灼热感,每日午后及晚间手掌、足底热感加重,次日晨稍轻,得凉则舒,口干咽燥,舌红,苔少,脉细数。 处方: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5克,黄柏10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山药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山茱萸10克,地骨皮12克,玄参30克,玉竹10克,白芨10克,白鲜皮10克,...

  • 侧柏叶蝉蜕治老人湿疹

    侧柏叶蝉蜕治老人湿疹

    有些老年人夏季患有湿疹后,治疗不当,一直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到了秋冬季患处仍然好不好转。 方药:侧柏叶50克,蝉蜕10克。 用法:将侧柏叶剪碎,蝉蜕放入小纱布包里捏碎,加水1000毫升共煮,烧开后再煮10分钟。将纱布包取出,挤干水液,可重复使用2次。用汁液擦洗患处,有皮肤破溃者亦能擦洗。每次取汁液200毫升,每天擦洗3次,3~5天后即可止痒、消疹。 点评:侧柏叶能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蝉蜕能散风除热、透疹。两者合用外冼皮肤,能散去皮肤表层的湿热毒邪,从而起到止痒、除珍的疗效。...

  • 柏叶蝉蜕外洗治湿疹

    柏叶蝉蜕外洗治湿疹

    有些老年人夏季患有湿疹后,治疗不当,一直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到了秋季患处还是好不利索。这里介绍一则治疗湿疹迁延日久的外洗方。 方药 柏叶50克,蝉蜕10克。 用法 将柏叶剪碎,蝉蜕(知了壳)放入小纱布包里捏碎,加水1000毫升,烧开后再煮10分钟。将纱布包取出,挤于水液,可重复使用2次。用汁液擦洗患处,有皮肤破溃者亦能擦洗。每次取汁液200毫升,每天擦3次,3~5天后即可止痒、消疹。 说明 柏叶能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蝉蜕能散风除热、透疹。两者合用外洗皮肤,能散去皮肤表层的湿热毒邪,从而止痒、除疹。...

  • 松柏叶治疗头螨性脱发

    松柏叶治疗头螨性脱发

    前几个月因照顾女儿坐月子忙到没空洗头,没过几天头发就大把大把地掉,无论怎么护理头发和调理身体均无效。友人见我脱发严重,就拿个几扎松柏叶让我用松柏叶煮水去渣放凉后洗头,没想到试了几次之后,头发就没再掉了。之前因掉发后移的发际线也渐渐长出新的毛发。 方法:用松柏叶插在头发上将头螨熏死或用松柏叶煮水放凉后洗头都能将头螨杀死,从而治疗头螨性脱发。 (汕头 张阿姨) 专家点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谭汉添指出,头螨是一种寄生在头皮上的嗜脂性微小寄生虫,肉眼看不到,但头...

  • 自制姜柏红合剂叩渗治疗气血两虚型斑秃

    自制姜柏红合剂叩渗治疗气血两虚型斑秃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人们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斑秃患者大量增加,传统的治疗方法收效甚微。而本人自2017年至今临床应用自制姜柏红合剂叩渗疗法,治疗气血两虚型斑秃,疗效满意。 姜某,女,30岁。诉斑秃发病3个月,头顶中央4cm×3.5cm大小脱发区,枕部2.5cm×1.0cm大小脱发区,脱发区残存毛发参差不齐,轻触即落,唇白倦怠,头昏噬睡,舌淡红,苔薄白。曾采用抹姜办法,无效。用姜柏红合剂叩渗治疗1疗程后,脱发区残存毛发停止脱落,有少量白色绒毛;2个疗程后,脱发区绒毛...

  • 吃知柏地黄丸治春季轻微盗汗

    吃知柏地黄丸治春季轻微盗汗

    盗汗可简单理解成:汗,睡熟时偷偷泄出,睡醒则渐收。湖南省名老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彭坚说:“春天大地的阳气刚刚萌生,阴虚之人,身体的阳气顺应天时,容易往外浮越,出现盗汗。这可以看成是一种生理现象。轻微的话,不必在意,季节一过,自然会好。如果比较严重,可以吃知柏地黄丸(按说明书服用)滋阴降火安神。”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姜良铎则建议用黄芪15克、鸡肉150克煮汤,或党参30克炖排骨;也可用浮小麦加大枣煮水,当茶喝,有很好的补气止汗作用。长期盗汗者,应做个身体的全面检查...

  • 熊继柏治小儿阴虚夜热案医案

    熊继柏治小儿阴虚夜热案医案

      刘某,男,1岁3个月,门诊病例。   2009年7月23日初诊:诉发热3个月,午后始作,入夜益甚,天明时汗出热退。伴口渴,食少、时呕逆,形瘦,面白。舌淡,苔薄白,指纹淡。   辨证:阴虚夏季热。   治法:滋阴清热养胃,以清骨散合益胃汤加减。   处方:银柴胡10克,炒鳖甲15克,青蒿6克,地骨皮10克,丹皮6克,知母6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8克,玉竹6克,甘草6克,竹茹10克。7剂,水煎服。   2009年7月31日二诊:发热减退,昨夜受凉后发热复作,伴喷嚏、咳嗽,舌苔薄黄,...

  • 前列腺炎喝黄柏水

    前列腺炎喝黄柏水

    中医认为,前列腺炎为湿热内蕴 下焦引起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 频、尿急、尿后滴白、排尿费力、排 尿不尽感,盆底区(阴茎、阴囊、会 阴及附近区域)有疼痛或不适症状, 同时伴有焦虑抑郁,头晕,失眠健 忘,性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早 泄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 疗宜清利湿热。黄柏味苦,性寒,归 肾、膀胱经,主治湿热痢、带下、热 淋、痔漏、遗精等,现代药理研究也 证实,黄柏有抗菌、抗炎、解热、抗 病原微生物作用。用黄柏泡水饮用, 治疗湿热型前列腺炎,临床效果满 意。 方法:取黄柏10克,先用沸开 水浸泡去头液,再...

  • 黄柏知母治慢性前列腺炎

    黄柏知母治慢性前列腺炎

    处方组成:黄柏、知母、大黄各15g,牛膝20g,丹参30g,益母草50g。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主治:清热活血。主治慢性前列腺炎。适用于湿热蕴滞型慢性前列腺炎。 加减:可随症加减。一般服药3~6剂即见效,可继续服药2~4周后改服丸药(成分同基本方)。每丸含生药5g,每服1丸,每日2~3次,持续服药1~2个月。停药1~2个月后再服用。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00例,治愈24例,显效20例,好转51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5%。 (据易磊《...

  • 阴虚崩漏饮侧柏汤

    阴虚崩漏饮侧柏汤

    功能性子宫出血属于中医学中 “崩漏”的范围。中医辨证为肾阴虚证的患者,常表现为经期提前,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经期延长,色鲜红或色淡,平素伴有头晕耳鸣,眼花口干,手足心烦热,失眠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肾固阴。用侧柏叶等中药煎汤服用,治疗效果显著。 方法:取侧柏叶、生地各15 克,白芍10克,甘草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朱锦慧...

  • 熊继柏治乳癖 以丹栀逍遥散加减

    熊继柏治乳癖 以丹栀逍遥散加减

      李某,女,23岁,门诊病例。   2009年3月13日初诊:双乳肿块2个月,伴月经前乳房胀痛,心烦,经血色暗,舌淡红,舌边有瘀点,苔薄黄,脉弦略数。查:双乳外上象限各有1~2枚小结节,质地中等,边界清,可推移,与表皮无粘连。   辨证:肝郁化火,兼有血瘀。   治法:疏肝清热,活血散结。以丹栀逍遥散加减。   组方:丹皮10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茯苓10克,炒白术10克,甘草6克,桃仁10克,红花5克。15剂,水煎服。   2009年3月27日二诊:自觉乳中...

  • 熊继柏医案治右乳下筋痛硬肿

    熊继柏医案治右乳下筋痛硬肿

      刘某,女,38岁,机关职工,门诊病例。   2004年4月11日初诊:诉1个月前自觉右乳下缘直至右侧少腹部阵发痉挛疼痛。数日之内,其疼痛处逐渐肿起,疼痛也随之加剧。经医院诊断为“肋间神经炎”“肋间神经痛”,但经治月余未愈。   刻诊:患者自右乳下缘直至右侧少腹部,肿起呈一条直线,凸出皮肤,约有筷子粗细,长约尺许,宛如一根铁丝埋在皮下,坚硬不移,疼痛拒按,其痛日夜不休,入夜益甚,以至彻夜不得眠而呼叫声不绝。察其疼痛硬肿处并无发热,皮色不变,并非痈肿。舌淡...

  • 月经期腹痛1年 熊继柏医案方

    月经期腹痛1年 熊继柏医案方

      彭某,女,38岁,门诊病例。   2009年7月5日初诊:月经期腹痛1年,伴畏寒肢冷,疲乏少力,纳少,少寐,舌淡红,苔白,脉弦细。   辨证:冲任虚寒痛经。治以温经散寒止痛。   主方:温经汤加味。   组成:党参10克,吴茱萸4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酒白芍10克,丹皮10克,肉桂5克,法半夏10克,麦冬10克,香附10克。10剂,水煎服。   2009年7月17日二诊:药后痛经显减,畏寒肢冷减轻,仍疲乏,食少,少寐,舌淡红,苔白,脉弦细。继用上方加味。   组成:西洋参10克...

  • 黄柏治疗妇人带下色黄

    黄柏治疗妇人带下色黄

      黄柏善清下焦湿热。治疗妇人带下色黄,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者,余常用《傅青主女科》之易黄汤。方用: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白果。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方中用山药、芡实健脾益肾以固本,用黄柏、车前清热化湿以解毒,用白果固任止带以治标。   使用时余常加入蒲公英、连翘、金银花等,疗效更好。   黄柏与知母相须为用,善于滋阴清热。治疗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热痛,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之阴虚火旺证,余常用《丹溪心法》之大补阴丸。方用:熟地黄、龟板、黄柏、知母。共为细末,猪脊髓蒸...

  • 熊继柏治肌肉深部多发性脓肿医案

    熊继柏治肌肉深部多发性脓肿医案

      李某,男,39岁,科威特人,门诊病例。   1997年9月5日初诊:患者3年前发现,其前后阴周围部位及腹股沟部、腋窝部、颈部多处肌肉深层频发肿块,发则持久不溃,疼痛难忍,伴全身低热。由于服药未能控制,每发则必须在局部手术切开,从肌肉深部排脓。西医诊断为多发性深部脓疡。由于连续不断发作,先后已切开过30余刀,故来就诊。   刻诊:患者前阴左侧腹股沟部发一肿块尚未切开,疼痛明显,左腿屈伸不利,行步困难。其右侧腹股沟部有一切开的刀口尚未愈合,还贴有敷料。察其近发之肿块局部硬肿而不红,且并不灼热,但疼痛拒按...

  • 治创伤性溃疡 黄连黄芩黄柏

    治创伤性溃疡 黄连黄芩黄柏

    黄连、黄芩、黄柏各100克,冰片5克。 上药打碎研成细粉,加冰片调匀,装入瓶中密闭备用。 用时可撒三黄冰片粉覆盖创面,用纱布固定,1天换药1次; 创面入无渗液者,可将三黄冰片粉用香油调成糊状,外涂创面,每天1次。(胡佑志)...

  • 黄柏治痛风 冰片外敷治痛风

    黄柏治痛风 冰片外敷治痛风

    冰片外敷治急性痛风 冰片10克,黄柏200克,均研成细粉,与蜂蜜100毫升混合均匀。将药平摊在油纸上,外敷在关节肿痛处,并用绷带包扎固定,约6小时左右取下,每日1次。连用3-5天,可消肿止痛。 黄柏外敷 可治痛风 痛风以寒湿邪气为病因,多发于 40岁以上的男性,出现关节红肿、灼痛剧烈,活动不利等症状,常反复发作。采用黄柏外敷能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方法:取黄柏200克,冰片10 克。研成粉,加蜂蜜100毫升,混合,搅拌均匀。将药膏平摊在油纸上,外敷于关节肿痛处,用绷带包扎固定,6 小时后拆下...

  • 颈部腰部酸困 柏树树胶方

    颈部腰部酸困 柏树树胶方

    我父亲今年68岁,早在三年前出现了怕冷、四肢发凉、颈部和腰部酸困的毛病。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由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可吃了不少药也没有明显效果。 去年秋天,父亲找到一个好法子,效果很好。到山上采集一些松树、柏树上溢出的透明树胶,将树胶硬块碾碎成粉末,越细越好。每天晚上洗漱后,取此粉末适量,撒在容易发凉的身体部位,然后反复揉搓,搓到该部位的皮肤发热为止。父亲说,一般揉搓四五分钟后就会发现,树胶粉末被身体吸收了,皮肤很快就变得温暖柔软,再继续撒点粉末揉搓,身体的凉气很快就能被驱散了。父亲坚持使用此方法一段时间后,身体...

  • 黄柏大黄治痔疮

    黄柏大黄治痔疮

    组成:大黄、黄柏各100克,冰片30克。 功效:大黄、黄柏具有泻火解毒、利湿活血的作用;冰片则可以解毒止痛。三药合用,可以治疗痔疮肿痛、出血、痔核脱出等症。 用法:将上药混合后研成细末,装在密闭的瓶中。 用时取出药粉 10—20克,用水或香油调成糊状涂于肛门,再用纱夺敷在肛门上,并用胶布固定好。每日换药2-3次。换药前应用温水或1:5000 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或清洗肛门。 (师琪)...

  • 熊继柏小便癃闭医案

    熊继柏小便癃闭医案

      曾某,女,65岁,湖南省某机关职工。   初诊(2000年7月5日):主诉:胆结石合并胆囊炎,于6月2日行胆囊切除术。术前即有小便淋沥不畅,术后加重。自6月10日始,小便点滴不通,遂予导尿。过一日,小便仍不通,又予导尿,如此反复。但抽去导尿管后,小便依然不通,只好将导水管固定至今。   刻诊:小便色深黄,大便秘结,伴右胁下隐隐胀痛,左侧少腹胀痛,不欲食,泛酸。舌苔黄腻,脉数。   辨证:湿热癃闭。   治法:清泻湿热,化气通闭。   主方:滋肾通关丸合倒换散。   处方1:肉桂片3克...

  • 双柏散专治关节痛

    双柏散专治关节痛

      髋膝关节炎一直是困扰广大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退行病变、外伤、过度劳累等因素,膝关节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最终影响行走,降低生活质量。随着医学的进步,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关节置换术成为治疗这类疾病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为此,老人报“健康大讲堂”将在11月14日上午携手广州中医药大学关节科曾意荣教授团队在广州东方宾馆举行大型健康讲座活动。特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科的5位专家面对面讲解髋膝关节疾病的防治知识。现场还设置了有奖互动问答环节,答...

  • 刘柏龄:腰痛当细辨病因

    刘柏龄:腰痛当细辨病因

    刘柏龄,男,1927年生,吉林人。长春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二届国医大师,著名中医骨伤学专家,东北天池骨伤流派“刘氏正骨”第五代传人。 刘柏龄崇尚“肾主骨”理论,提出“治肾亦即治骨”的学术思想,从医60余年,著有《中医骨伤科学·治疗学》、《刘柏龄治疗脊柱病经验撷要》等专著。 腰痛(常伴腿痛)是危害人们健康和影响劳动能力的常见病、多发病,在骨科门诊患者中有较大的比例。近年来医学界对腰痛的防治总结了许多...

  • 关节炎热性疼痛 外敷双柏散

    关节炎热性疼痛 外敷双柏散

      有些人关节疼痛,周围的肌肉会发肿、发热,在家中会用冷水袋去止痛,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刘凤斌教授表示,这种方法对于热性疼痛,其实并不是很好的方法,要消除这种发热性的疼痛,通过外敷双柏散是十分简单有效的。   “双柏散可以透入皮肤产生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敷于体表的中药干粉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镇痛的目的。”刘凤斌教授说。   一般双柏散加水、蜜调成糊状,加热敷疼痛局部,可以用于各...

  • 治腰腿痛 主方知柏济生汤合二妙散

    治腰腿痛 主方知柏济生汤合二妙散

    王某某,男,41岁,2009年3月12日初诊:双侧腰腿部胀痛,伴尿黄,口干,舌苔薄黄,脉细数。 辨证:阴虚火旺,兼有气滞。 治法:滋阴降火,理气止痛。 主方:知柏济生汤合二妙散、金铃子散。熟地15克,淮山药15克,丹皮10克,山萸肉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黄柏10克,知母10克,川膝20克,车前子15克,苍术10克,玄胡15克,川楝子10克。10剂水煎服。 二诊(2009年03月22日):腰腿疼痛止,近日失眠,舌苔薄白,脉弦细。拟枣仁汤合金铃子散。...

  • 刘柏龄:分期推拿治肩周炎

    刘柏龄:分期推拿治肩周炎

    手法治疗损伤,在我国隋代已很盛行,已有医家主治“折跌”损伤,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曾用手法治疗“失欠颊车”,即下颌关节脱位,至今仍在应用。唐代会昌年间(846)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一部伤科专书,记述了骨折与关节脱位的许多整复手法,如揣、摸、捻、按、拔伸、撙、捺正、转动等。其中“凡捺正,要时时转动使活”一法,更是整复手法的妙用之处。自唐以后,手法治疗损伤已有很大进展,内容也较为丰富。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记有肘、髋、踝关节脱位以及各...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